怎样看那些旅游中什么都不买的人?

用户68289336


既出来旅游,又不在景点消费特产的人,在我看来,就是会生活,会旅游的人。我同样也是这样的人,摆明是贵了的东西,我不可能因为好奇心而盲目消费,每个地区的特产都理应是便宜的,贵的东西,就很明显是炒作的溢价,这样的消费,反而是不理智了。

记得我在西藏拉萨旅游的时候,当地有着很多藏民,在布达拉宫和八角街附近售卖加工手链,翡翠石和牛角珠。有藏民开价1500,一串翡翠珠,我的导游朋友一听,立马就拉着我走。然后把我带到了他的一个朋友那里,买下同样品质的翡翠,才570元。

我那时还感慨有熟人买东西就是好,但朋友解释,“其实不是朋友的原因,而是正常价格就是这样,他也没卖便宜给你”,那时我才发现,原来西藏也并不例外,也是会在景区附近抬高物价。

再后来我到大部分地方旅游,很多所谓的特产我都不买了,一是因为特产都是千篇一律,其实并没有宣传得那么好,二是就算是有价值的特产,在当地也未必能买到最便宜的,反而把东西的参数和细节记下来,上网买,不仅减轻了旅行返程的负重,还能更实惠地买到东西。

旅行连带购物是一个水很深的产业链,不要让自己的购物体验被高昂的产品附加值所破坏。

其实强调出来旅行必须要买东西的往往都是和这个行业相关的,那就是导游。所幸我有一个很好的导游朋友,每次我们出行,带着导游证,在不规范的景区则还有人跑来向我们推销商品,可在规范的景区,一般商户看见我朋友的导游证,往往都很识相地闭上吆喝的嘴巴。

因为他们自己知道,做导游的生意赚不到钱。我朋友自己也透露,导游现在的购物提成不是一点半点,高的佣金,可能是你消费金额的百分之三十。说句难听的,这相当于变相从你身上二次获利。

走的地方多了,你回来的时候,就更不是那种浑身披金戴银,满载而归的形象了。

我的姑姑是一个旅行达人,我的旅行习惯都是与她学习的。在我还没有出去旅行的时候,就时常听她说外面世界的见闻。到了现在,我也去了许许多多的地方玩,见过许许多多的事,也有了和她聊轮新事物的谈资。

在旅行购物这一块,她也是从一开始买买买,到后来理性消费,或者精准消费。有些人总觉得出来旅行不买东西,那是没有钱的表现,是穷游。可是我想反问一句,难道有钱的人,就真的有钱到,明明是个陷阱还往里面钻吗,毕竟不节俭,不理智,迟早也会“玩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