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掷弹筒一发炮弹报销一个机枪阵地,为何到了太平洋就没用了?

orsunny


日军因为国家工业实力的限制,难以大规模装备火炮,于是发明了一种轻型迫击炮又叫掷弹筒。

这种掷弹筒大规模装备日军中队,为日军步兵提供一种曲线火力支持,弥补了日军大规模火力的不足。


而且这种掷弹筒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掷弹筒的射程为一百米左右,正好可以摧毁暴露的机枪阵地,为后续的步兵冲锋扫清障碍。

这种掷弹筒在中国战场上对中国军队造成了极大伤亡,使中国军队不仅失去了优秀的射手还失去了机枪的火力支持。


可是在太平洋战场上为什么掷弹筒就没有发挥这么强大的作用呢?

一:地形影响。

中国战场上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展开的大部分战斗都是在平原之上,在这样的地形上有利于掷弹筒的瞄准发射。

视野开阔,而且对于弹道也没有什么明显的阻挡。所以在这样的地形上,掷弹筒的效率非常的高。

而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大部分都是在岛屿山丘之上与美军进行作战,在这岛屿上视野不够开阔,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丛林影响掷弹筒的发挥。

二:作战方式不同,掷弹筒的作用不同。

在中国战场上日军执行的大部分都是进攻性的阵地战,经常需要日军步兵携带掷弹筒进行冲锋。

这时的掷弹筒就可以很好的发挥它作为曲射武器的作用,可以定点拔掉中国军队的机枪阵地。


但是在太平洋战争中,日军执行大部分却是岛屿防御作战,并且经常需要躲在防御工事中。

在工事中防御时掷弹筒就失去了大部分的作用,日军此时需要是大火力的机枪直射火炮等武器。

根据不同的战斗选择不同的武器,在与中国军队作战时需要定点清除机枪阵地减少日军步兵伤亡时,掷弹筒这种武器就可以大展身手。

并且在阵地上对付中国军队暴露的机枪阵地更是绰绰有余。

但是在与美军作战时不仅仅躲在工事内防御不适合使用掷弹筒,而且在那种多林木的地方,万一炸伤自己人就很麻烦。

美军拥有强大的火力支持,日军掷弹筒这种小口径的火炮简直不够看。所以在太平洋战争中,掷弹筒就没有什么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