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拆了菜市场的这条老胡同 历史悠久 保定为直隶省会肇始于此

保定马路市场的清理工作马不停蹄,最近一直在持续。这些市场相当一部分位于旧城区年代久远的老街巷。如今的嘈杂,已将老街旧时的繁华完全淹没。

刚拆了菜市场的这条老胡同 历史悠久 保定为直隶省会肇始于此

帅府胡同市场清理之前的街景(2016年)

位于西大街头道口的帅府胡同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老街,可追溯至金末元初。帅府胡同南接唐家胡同,北通双彩街,邻近西城门,最近刚刚清理了马路市场。帅府胡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保定成为直隶省会的起源之地。

元帅府的历史变迁

金代末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都元帅张柔重建保州城时,将元帅府建在此街东侧,因此得名『帅府胡同』。元帅府还先后作为元代顺天路和保定路的治所。明代曾在此地设保定巡抚和总监军。

刚拆了菜市场的这条老胡同 历史悠久 保定为直隶省会肇始于此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帅府胡同南口,东北角,后身就是帅府故址。

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巡抚衙门设在帅府胡同南段路西。此为保定成为直隶省会的起点。同时设立直隶守道,道署设在元帅府的位置。当时的西大街帅府胡同一带,成为省城保定府的行政中枢。

刚拆了菜市场的这条老胡同 历史悠久 保定为直隶省会肇始于此

帅府胡同南口,镜头前方就是西城门

雍正二年(1724年),废直隶巡抚,设直隶总督,六年后才搬到如今总督署的位置。雍正十年,原总督署址附近为保定的名人建起“贤良祠”,至今还有部分遗存。

巡抚改总督的同时,将胡同对面的直隶守道改称“直隶布政使”。

直隶布政使地位仅次于总督和巡抚。主要职责有二:一是掌管全省的行政,二是负责全省财政收支。

直隶布政使署在庚子国难中遭到重创,自此衙署颓败,残破不堪。民国后,省会迁往天津,直隶的财政中心亦由保定向天津转移。原布政使署改为范阳道观察使署,又改为保定道尹公署,辖保定、正定二府和易、定、深三州。

帅府胡同旧貌

据《保定古城街巷史话图说》记载,此街东侧为原帅府址,仅一个街门;西侧除南北两侧各有一家店铺外,有6个大门楼和2个小街门。下图也是现有帅府胡同旧照中,唯一展现胡同北段风貌的。

刚拆了菜市场的这条老胡同 历史悠久 保定为直隶省会肇始于此

约1980年代,胡同北段南向取景

下面几张老照片,应是九十年代相近年份,南口附近的风貌。

刚拆了菜市场的这条老胡同 历史悠久 保定为直隶省会肇始于此

南口北向,当时胡同没现在这么宽


刚拆了菜市场的这条老胡同 历史悠久 保定为直隶省会肇始于此

东北角这间破旧店铺,成了帅府胡同老照片里的标志物。


刚拆了菜市场的这条老胡同 历史悠久 保定为直隶省会肇始于此

西北角的聚顺和煤油庄,当时已成了配钥匙的。前身是清初的直隶巡抚和总督署衙门。

再对比今天的样貌,已发生不小的变化。

刚拆了菜市场的这条老胡同 历史悠久 保定为直隶省会肇始于此

胡同拓宽后东北角风貌(2016年)

东北角的小破房在近年整修后被截断了一半。

刚拆了菜市场的这条老胡同 历史悠久 保定为直隶省会肇始于此

胡同拓宽后西北角风貌(2016年)

西北角的聚顺和,也被拆掉一半的样子。改造后的帅府胡同比原来宽敞了许多。

刚拆了菜市场的这条老胡同 历史悠久 保定为直隶省会肇始于此

聚顺和南立面(2018年)

南侧牌匾原来印有『煤油莊』,2008年修缮改写作现名。民国年间曾是一家干鲜食品店,现在经营一家锁铺。2011年,官方公布了一批历史建筑,西大街建筑入选多处,聚顺和在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