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耕不輟 書畫言情 蟄居的日子 他們過得詩情畫意

筆耕不輟 書畫言情 蟄居的日子 他們過得詩情畫意

萬物復甦,百花爭豔。隨著疫情逐漸緩解,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感受春天的氣息。一切生活也開始逐漸恢復正常。回想疫情期間,蝸居在家的老人們有的學會了通過微信買菜,有的跟著電視學會了健身操,還有的學會了手機視頻直播,生活過得豐富多彩。

近日,記者採訪了我市書畫名家尹先敦和作家李克定,看看這兩位老人疫情期間在家做了什麼?

尹先敦:助力抗疫 傳播正能量

近日,我市書畫名家尹先敦圍繞抗擊疫情創作的部分書畫作品,登上了多家媒體。3月19日,他接受了記者的電話採訪。

尹先敦,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名城(之鄉)聯誼會理事,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文化部中國書畫院書畫師,河南省書協篆書委員會委員,南陽市書協副主席。其書法作品集諸家精粹於一爐,被中國書協名譽主席張海譽為“中原奇秀”。

“近兩個月,我創作了近60幅作品,其中15副作品都是圍繞抗擊疫情創作的。”尹先敦告訴記者,在這一次疫情中,很多醫務人員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投入疫情抗戰一線,他非常感動,於是拿起筆,把大家抗疫的決心和行動訴諸筆端,讓抗疫戰躍然紙上。

他創作的國畫作品《天使》展現了醫務工作者一絲不苟的工作狀態;國畫作品《攝者勇士 戰疫先鋒》展現了市中心醫院杜輝宇奔忙在抗疫一線的工作場景。同時他還寫下了幾首詩作:“面對冠毒不退縮,個人安危俱忘卻。英勇抗擊付大愛,美麗天使當浩歌。” “病毒無情君有情,逆風但看白衣行。聚焦天使千般美,傳頌仁心一念誠。戰疫休論苦與累,為民不計利和名。瘟神且待剷除日,七彩煙花照眼明!”……

尹先敦筆下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作和書法作品,不僅記錄了一線醫務工作者無私奉獻的工作場景,更展現了他們的責任與擔當,表達了廣大人民對新時代英雄、最美逆行者的敬仰之情。

李克定:筆耕不輟 再出佳作

“我還是每天保持五六小時的寫作。現在,新書《庚子之年》初稿已經完成,正在做修改校訂。”3月19日,我市作家李克定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疫情基本沒有影響創作。

李克定被南陽作家圈戲稱為“隱士”,長期在家中蟄居作文。他創作的戲曲劇本多次在省裡獲獎,小說作品多次發表於《人民文學》《上海文學》《青年文學》等有影響的刊物,數次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中國文學》選載,併入選河南優秀小說集等書。先後出版發行了中短篇小說集《深深玉女潭》《宏其初奠》等,近兩年,他所著的長篇歷史小說《洋務運動》和《晚清風雲錄》系列也先後出版發行。

雖然李克定數十年潛心創作,但是卻沒有因為長期寫作患上任何職業疾病,這都得益於他良好的生活習慣。李克定平時的生活比較規律,每天早上6時起床,然後到白河邊散步,上午進行3個小時左右的創作,下午休息後再寫2個小時左右。疫情期間,他的活動空間僅限於自家小院兒,但是仍然堅持每天到樓頂平臺上鍛鍊身體。多年來,因為怕脊椎彎曲,他堅持站著進行寫作和查閱資料,所以身體狀況一直很好。

去年年初,李克定所著的《晚清風雲錄·戊戌變法》上榜“文學好書榜”。今年,他所著的《晚清風雲錄·帝國裂變》剛剛出版。日前,正在修改校訂的《庚子之年》是《晚清風雲錄》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將於今年年底出版。

全媒體記者 陳丹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