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登峰:重构-纳斯达克催化教育行业大变局

文 | Chris

出品 | 决胜网

行业重构,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体系不可逆的局势。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第三产业,都正在高速的重构中。然而在这些结构化的机会之下,哪些行业未来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教育行业的内部机会有哪些?最大的机会点又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决胜股份董事长兼CEO是如何思考的。


全球经济体系发生巨大重构,我们该何去何从


21世纪,是创新与重构并发的世纪。

从人类历史来看,真正的大机会都是结构化大变局带来的重构机会。譬如,原来整个世界的经济只是以农业为核心,后来有了工业时代,从而出现了一个特别大的结构化机会。再譬如,原来各个大陆板块之间,国与国之间是相对封闭的,后来出现了大航海时代,特别是发现新大陆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全球结构化的机会,重构了全球的经济体系。

那么,在重构当中需要关注什么呢?一方面是对原有的要素进行组合创新,另一方面抓住新出现的要素,从而出现双轮驱动的成长。重组就是大机会,如果两方面能够结合起来就是更大的机会。

我们再来看当下时代的背景。在全球的层面上,实际上人类的整个经济体正在重构。假设我们有一个虚拟的公司叫“地球.com”,第一大股东是美国,第二大股东是中国,第三是其他小股东。现在“地球.com”的股权,实控人正在发生变化。第一大股东越来越不能胜任他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同时由于他的霸凌主义肆意欺负小股东,所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小股东站在第二大股东这边,希望第二大股东变成“地球.com”的实控人。

在这个过程当中,第一大股东为争夺实际控制人总是血腥残酷的,他一直想把第二大股东踩下去。以华为事件为标志,他想用一个国家灭掉一个公司 ,但是不仅没有灭掉华为,反而让华为在这个过程中迎风而上,占据了主动权。据华为2019年上半年业绩显示,上半年销售收入4013亿元,同比增长23.2%,利润率为8.7%,智能手机发货量达到1.18亿台。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以华作为代表的这么一个缩影,第二大股东的内在实力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其趋势已不可逆。

从国内的层面来讲,产业结构会出现巨大的重构。我们从中美产业结构的对比来做个简单的判断。


阙登峰:重构-纳斯达克催化教育行业大变局


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即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其中服务业的比例会迅速增加。而制造业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就业人数有可能呈下降趋势,但是科创在制造业和农业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未来的结构将会变成“科创+服务业”。

当然,农业和工业仍然存在,但可能会进行科技创新的升级,这也是一个巨大的结构化的机会。另外,服务业里结构化的机会,教育和医疗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人的服务最终会上升到生老病死,同时终身学习也已经是一个趋势,所以这两者会是结构化当中最大的机会。


重构:教育行业的内部机会-OMO、产教融合、企业服务、大班直播


教育行业,过去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有几点:第一个是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投入及政策管控的变化;第二是资本要素对教育行业投入的变化;第三是教育行业里洗牌出来一批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第四是技术要素给教育行业带来的改变,无论是互联网、AI 、VR/VR还是5G,都会逐步加深这种改变。也就是说,教育行业内部的变化,是完全重新进行了洗牌。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作为北大校友创业联合会的副会长,同时也是教育平台决胜股份的创始人,是如何看待教育行业内部机会的呢?我看好这几个赛道,首先是OMO,然后是产教融合,第三是企业服务,第四是大班直播。

很冷酷的说,OMO赛道在我看来跟绝大多数企业无关。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是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比纯粹的互联网教育模式还要复杂。有几大基本要素,即战略、资本、复杂系统、运营、技术、人才。六大要素缺一不可,而且赢家通吃。


01

首先必须要有很强的战略能力,而对于教育行业绝大多数的中小创业者来讲,其实是不具备专业战略能力的。而获取战略能力,不是看书就能解决的,它是需要实战经验、需要传承、需要职业训练。另外,在OMO时代技术还会大放光彩。早期主要是靠互联网驱动,但OMO时代,如VR/AR、AI、5G等更多技术在整个系统当中会产生价值,技术升级大企业有优势,中小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02

OMO是一个平台模式,这就务必需要资本驱动,甚至资本帮忙交学费试错,靠传统的线下教育机构自我滚动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和头部企业不在一个维度上竞争。


03

OMO平台在给线下机构赋能时,还要解决运营里很多问题。比如管理半径,可以从一个城市复制到全国,从一线城市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管理半径是管理纵深的问题;另外,管理模式的问题,是管全国还是管一个城市,是管校长还是管左膀右臂或是管核心员工,管理到什么程度合适?等等问题。管理模式其实也需要进行本地化调整,本质上不是一家公司,而是基于一个大平台上的N家公司,甚至是多类公司,所以在管理上相当具有挑战性的。


04

这个模式的系统非常复杂,建设难度比纯线上或纯线上都难,必须线上线下合一,还有系统所需的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相互耦合。对创始人和管理团队的要求非常高,会形成对中小企业淘汰加速的局面,让教育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但也可能出现第三方企业服务的持续突破会降低OMO难度-平台化企业服务赋能中小企业的情况。最终,形成头部企业,和平台+中小企业共存的终局。

所以,在我看来,当下教育行业的主流竞争是产品之间的竞争,正在过渡到平台与平台之间的竞争。一旦OMO、产教融合时代到来时,就意味着平台与平台之间很快衍化为生态与生态之间的竞争。

我特别看好产教融合这个赛道。中国的教育与产业实际上一直是脱节的,而当今教育和产业的融合已经变成了一个内在的强需求。中国虽然有巨大的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供给,但这并不意味它有巨大的产业人才供给,这是国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未来十年,肯定要靠产业驱动。产教融合是一个国家的强需求,而产教融合对每一个地方政府而言,未来十年会成为区域发展的一条主线。因为对任何一个地方政府来讲,没有产业人才的升级,产业是无法升级的。而产业升级首先要进行人才升级,从毕业生变成产业人才,而不是毕业生就是毕业生。产业升级之后是城市升级,有了产业型的城市,消费各方面就都会升级,才不会出现空心城市。

不管是应用型本科,还是类似于双一流的这种高职的建设,中职的建设,人才的职业培训等,都是上万亿的市场规模。产教融合一定会催生大量的龙头企业,这一波儿在我看来才刚刚开始,会超过当年K12教育的大爆发。

我判断产教融合的领域里,一定会在2025年左右会开始出现百亿级营收的公司,到2030年会有一批百亿级营收的公司。

再讲讲企业服务。这个赛道也会出现大的机会。企业服务创业者要做大做强,必须有一批大企业能够买单,为这些大企业服务之后它获得了生存发展之本,才能继续为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服务,否则会没有生存的基础。到2025年,我预判,美股、港股、A股加起来应该在200家公司左右。出现一批有支付能力的大客户,这就为企业服务这个赛道提供了动能。

最后想简单讲讲大班直播。这是一个经过验证的模式,如该赛道的跟谁学。这种模式相对来说是高毛利,也容易规模化、平台化的。虽然现在才刚刚开始,但在模式经过验证后,市场格局还会出现一些变数。传统巨头和高成长企业的纷纷杀入,未来几年将会出现白热化竞争。逐鹿中原,最终鹿死谁手还很难讲。


教育中小企业抓紧纳斯达克IPO,做重构的引领者而不是随波逐流


到2025年,我预判,美股、港股、A股全部的教育上市公司和教育概念上市公司加起来应该在200家公司左右(医疗在2013年就达到这数字了)。这时候,你的公司还没有上市,你会不会特别难?答案是肯定的。

在全球局势不稳定的大风大浪中,小舢板转瞬即逝。赶紧把自己的企业升级为军舰吧。最好再让航母级资本或者战略投资人参与一下股权,让自己成为联合舰队的一个成员,能够借势借场而不是孤军奋战。

美股行情如此不好,推荐上纳斯达克,是疯了吗?没疯。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有32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除中指控股1家企业通过DPO方式上市之外,其余均通过IPO方式在美国挂牌上市,总募资金额约35亿美元,上市数量基本与上年持平。我预计未来五年,每年都会有3-5家教育企业纳斯达克IPO。而且纳斯达克的上市门槛也会持续拉高。


纳斯达克IPO有六大优势:


1)纳斯达克上市门槛较低,达到2000万人民币净利润,券商就可以考虑承接。对于教育行业而言,1000万以上净利润的公司比比皆是,你稍微再努力一把就可以上市了。另外,赛道龙头企业不盈利,在评估后也可能启动IPO;

2)纳斯达克上市成本低,IPO综合成本在1000多万,政府的上市补贴能够覆盖60-80%;

3)纳斯达克上市后股权可以质押融资,当前资产普遍“地板价”的情况下,先上市企业可以通过收购未上市优质资产弯道超车;

4)纳斯达克是一个相对市场化的模式,也就是没有太多的人为干扰,没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只要你的业务过硬,最后基本上都是能上的;

5)纳斯达克没有国内这么多条条框框,比如实际控制的变更,定向增发还是股权质押,或是股权出售,都比国内灵活很多;

6)最近的美股断崖式下跌,对纳斯达克教育中概股影响并不大。


在我看来,教育中小企业未来五年的最大机会就是纳斯达克IPO。纳斯达克会成为重构的催化剂。上了纳斯达克就相当于拿到了一枚行业的免死金牌,面向政府等于拿到了一张信用证。也就是说,原来你更多的是靠运营去做,现在是靠资本驱动,你企业的想象空间也就更大了。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逃离重构浪潮的溺亡风险,从而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