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书画家,您可否分享一下自己的励志故事?

蚁重远书画馆


励志的故事,六零后的哪个都有,因为那个时候物质基础差,家家都没有闲钱,拜师每年得八月十五,过年给老师送礼。两瓶酒,两包点心怎么也得三十多块钱,家里没有啊!画画还得用笔墨纸砚,画夹,颜料。没钱,只好各显神通,木炭画,粉笔画,图书馆借美术专业知识的书,自学。用锅底灰自己做墨汁,,,,跟当时的美术辅导班学,学三个星期三十元,素描三十,彩画三十,国画三十,书法三十。在工厂参加了工作,学徒工月工资二十九块五。想去宣传科,领导的孩子优了先,谈好了对调工作去学校,对调的人和学校的前女友又和好了,啥都别说了,命啊!现在退休了,敞开了画画写字,不求名利,只为高兴。



山东济宁孙伟东


在工地干过几年,祼辞了去考书法史研究生,当时个个都说我疯了。

除了小时候喜欢买字帖,我确实没怎么正规练过字,没人相信能考上是正常的。

当时,单位待遇是参照公务员标准,本科学校也算广东二批头牌,所以大多数人认为不继续干太可惜了。

没离职前我刚考了一次首师大,欧阳中石先生领衔的书法研究所,分数大约300,还差好几十。我想不辞职专门准备是不行了。

12月31日办理好离职的,然后开始搜集招生简章,打电话到学校咨询。找了张地图,最终圈定了徐州,我要提前去那准备。

总得先把年过完再说,然后一波一波的长辈和同学,上门苦口婆心地劝说,依然不听,不过直到4月初我才走成。

一只小拉车,方管加硬的,拉了五六箱东西,差不多和人一样就高,就上火车了。临行前看见老妈和老姐泪奔了。

前面20天,因为还没租到学校边的房子,在一个同学的同学家里住,老宿舍楼那种,两间小房,墙壁掉灰的,地上坑坑洼洼,小两口、老丈人,还给我搭了一个铺,真不知怎么过来的,好心实在人呐。

后来租在了学校南门口,正规的二房,没有家具,只有太阳能热水器,房东临时拉来了一个铁床,朋友带我去旧货市场买了个电磁炉和自行车,加起来才八九十。

头一个月,思虑太多,加上徐州那种干燥的风沙堵塞毛孔,头发掉了一半,每次洗头都感觉很可怕。

为消除杂念,规定自己每天傍晚晾完衣服就打坐,一两个小时后睡觉,这样能起得早。

每天五六点起来,爬到学校里的山上读英语,四级考10次都没过的基础,只能每个不懂的单词都查电子词典。2000元的卡西欧朗文版,学生中好像没人有。然后每句读五遍,每段再读五遍,每篇又读五遍。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于是我每天都是从第一页开始的,会背了再往下推进。一个月后,第一套真题会背了。又过半个月,第二套也会背了。半年后,十套搞定了。又用一个星期,把前20年到前11年的十套搞定了。

政治是报了辅导班,按进度学,这个不太感兴趣,但感觉以前考政治都是能及格的。专业课一门是艺术概论,自己列了100多个问题,找好答案,没事看看或抄抄。另一门是书画史论,会考一篇3000字的作文。自己估摸能写这么多字的题目也不会太小,自己先写了几篇。

大半年一晃就过去了,依稀只记得徐州的夏天很凉快,到秋天有几次骑车感觉有点冷,那时羽绒服都不舍得买。考试那两天,阳光明媚,地上有点残雪,每次考完出来,人头攒动,感觉到处都是活泼的学生。

最后一场考完回到宿舍,那种如释负重的感觉,比当年高考完似乎还要更强烈一些,真不知道自己该干点什么了,但又很奇妙。

收拾完回广州过了个年,等待成绩出来。家里人还是有点忐忑不安的,想着要是过不了,我可能就不再去徐州了。

361?好像是这数字,班里排第5。国家线320,入围18人,要招12个。没想到英语是61,班里第3,国家线45。后来复试像是拉拉家常,排序变动不大,临界的两三人竞争才大一点。

后面就是刻苦学习的三年了。导师李昌集先生前一年刚从扬州大学被聘过来当特聘教授,他写的《中国古代散曲史》在国内是响当当的;至于诗词曲赋那是顺手拈来,经常说着说着就吟唱起来。

初见老师战战兢兢,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最幸运的是老师的圈养式教学方法,古代文学、戏曲学、艺术学的博士助教、硕士20多人,每周五晚上集体讨论,每人向老师汇报读书心得和论文进展,读什么书,发现哪些问题,他解答之后再给出3个问题回去思考。

在这种团结紧张的氛围中,有时老师严厉的棒喝甚至让个别师妹当场就哭了。零零碎碎也听到了很多文学和戏曲的问题,脑洞大开。其他导师的学生都羡慕嫉妒恨,因为他们难得一年见到老师几次。

带着一肚子的魏碑问题和笨功夫查来的资料,慢慢地感觉到老师欣慰的点头,开会时脑门渐渐不冒冷汗了。

每年不到年底二十六七李老师是不放我们回老家的。老老实实呆在他的办公室写论文,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我自己当时买不起,于是李老师把他的旧电脑送给了我。难忘的苦时光啊,总是会有老师感人的温暖。在毕业前夕,当有些同学在忙着考公务员、教师的时候,只有李老师带的学生在写论文,没有达他的标准他是不会给你毕业的。

终于论文答辩了,我写的是《清代北碑接受史论略》,6-8万字,终于被评了个优秀,后来我自己寄给中国知网,被收录了。但总的来说,主要是梳理了清代碑学进程,结尾的归纳升华能力还是欠缺很多。但这几年在老师的培养下,打开了一个新视角,也改变了行为和思想,这才是受用终生的。

毕业后的十年也只是坎坷平庸而已,考邱振中老师的博士,面试86分差了一点没考上,然后又在北京混了四年,写点书画展览前言、新闻、运营公众号等。生计始终上不去,就回到广州,又进南方文交所呆了几年,主要还是从事作品审核、市场调研,暂时没什么出彩之处,个人业余就开始学习今日头条号和书画收藏了。

回首过去,人生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背负着厚重的行囊,一路翻山越岭、饱经风霜雨雪,不觉已是中年之时。当年的决定偶尔还会被翻起来讨论,但来路已无可眷念,远方更值得期待。十年书画,薪资再高,我也从未想过改行,只是觉得步伐赶来越坚定!

向每一个追梦的人致敬!


蚁重远书画馆


我不敢称家,仅是个草根,因为我虽然爱书画,但从来未进过艺术院校之门,更无光环头衔,但我追寻着一生书画之梦。

我一九四六年出在云南腾冲,我的家乡地处西南边郵,这里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有民国元老李根源、哲学家艾思奇。家乡是英雄的土地,出过抗英的志士,打响过辛亥革命的第一枪,54个古村落都有动人神奇的传说及抗日先烈故事。这里是最早的通商口岸,翡翠的加工聚散之地,被誉为极边翡翠城。家乡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马帮文化的交融之地,经济活跃。商贾云集,文化繁荣,四二年淪陷前有十九家画馆。

我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一生执教,母亲善丹青,曾开画馆,是家乡有名的民间艺人。腾冲淪陷后,家道中落,幸遇解放,家庭状况稍有好转,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九五八年父亲受到冲击失去了工作,兄弟姐妹七人,我是老二,十二岁就挑起生活的担子,读书之余打柴卖马草补贴家用,为割一担好草,走遍因畴阡陌,山边水尾,同时和大自然结下了情缘。五九年我小学毕业考初中,由于受父亲的牵连,我名落孙山,成了当时城关东方红人民公社最小的社员,小学同班几乎都进了一中的大门,我痛欲刀绞,毌亲心中也为我流泪,为减轻我的忧伤,母亲把珍藏多年的巜芥子园画谱》拿出来,指导我临摹,教我入门之法,晚上我就在孤灯下临摹花鳥及连环画,从此就爱上了绘画。一九六0年,干了一年农活,心中渴读书,又去报考腾一中,出人意外地被录取了!初中毕业又考取了地区第一中学一一保山一中。

人生的道路实在坎坷、命运多舛。高中毕业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后下乡去接受再教育,寒窗苦读十二年又变成了农民,回到了原点,心有不甘,于是下乡前收集了素描、色彩等方面的资料,抓紧分秒学习绘画。我下乡的璐江垻是热区,天气炎热,劳动强度大,白天挥汗如雨,晚上就苦学绘画,幸得当时大队领导的关心,给我提供绘画的地方一一大队办公室,不愁晚上的灯光,自天干活休憩之时就画速写,大致掌握了素描、色彩、透视方面的知识。一九七二年,得到大队领导的支持,我首倡组织大队有绘画文学爱好的战友们创作并举办了巜潞江坝的变迁》的展览,轰动一时。

下乡三年,我被抽回母校任教,八二年为照顾年迈多病约父母又调回家乡司法局工作,不管经多少风雨、工作的变迁,我始终不渝地在翰墨丹青之路苦苦追寻,抽空就练习书法、写生、临追摹,须臾不敢懈怠。二OO二年我得以退休,此时为已为二老送终,儿子工作,心无挂碍,便潜心投入创作,描写家乡的山水、人物、事件。用三年时间创作了《和顺胜图》,长二十四米、宽O丶9米,描写了和顺名镇的风光、风俗、多样化的建筑,人物2000余人,真实地反映了古镇的风貌得到省地报刊、电台的重视和各界的好评。一九四二年,我的家乡曾被日军占领,为躲避鬼子杀戮,百姓四处逃难,其间有很多凄惨的故事,为了铭记历史,我到处走访採拮素材,用两年时间夙夜苦干,创作了《国难图》,长27米、宽O-98米,共有人物222个,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这段辛醉的历史,报刊丶电台相互继报道,后由国家邮政局制作成明伩片发行,被誉为爱国主义经典教材。

回望人生旅途、翰墨丹青之路,虽历经风雨磨难,幸得与翰墨丹青结缘,苦苦追寻一世,觉得充实愉快,不知老之至矣!


凰山书画苑李文聪


我并不是什么书画家,我只能说我自己是一个书画爱好者,分享一下自己书画爱好者的经历和点滴,与大家共勉,共同学习。这个小小的书画爱好者的我,18年前从湖北农村来到了广东,先后在广东的中山、东莞、珠海、广州、深圳、惠州摆地摊卖自己的书画作品,简单地说就是名字作画、现场设计签名。

那个时候的签名设计最低五块钱设计过一次的,最高880块钱也设计过一次,但是最多的也就是设计签名一次10-20元左右。

至于名字作画主要是针对年轻人,学校门口的学生,那时候画一张画五块到20块钱不等。

此外我还给别人画过像纹过身等和书画相关的品种。

那个时候摆地摊城管管得非常严,在回广东之前的云南昆明的正义路摆地摊,我差一点被遣送到老家,几个城管拉着我推着我强迫上了他们的车,到了辖区的派出所,说要把我遣送出去,在派出所关了三个小时,后来我灵机一动帮助他们免费每个人设计了八款签名,交了50块钱罚款后把我放了出来。我也真是害怕被遣送,到了年底我又回到了广东。

就这样一转眼好多年过去了,我始终坚持如一,后来我把签名设计等搬到了网上,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我能为这么多人服务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有时候听到客人对我的赞扬声竖起大拇指我感到自己非常有成就感……

书画作品有一流的有二流的有三流的有四流的……你不管是几流只要有人要我就会持续地为他们书画服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这么差的书画水平,只是个简单的书画爱好者,正因为坚持下来,才有了城市的安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坚持如一,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行的。


设计签名模仿


分享我的故事

四十五岁时,身体很差,以前一直不好,过敏,喘,身体虚弱。

闲在家里养病,开始自学中国画,练大字,坚持到现在有三年了。

现在情绪平和,心情闲适,每天进步一点,身体也奇怪的好多了。

书画养生,可矣。


赖头充


我才努力入門,還算不上是畫家。我認為的畫家要才學識兼備,人品,德行,畫風要有文人氣質才能稱為畫家。


西銘書苑


朋友你好!很荣幸遇到你,我是农民书画爱好者,是不是画家到也不重要。我是六十年代人,父亲去世早,家庭条件很差,想考上美术学校,那能容易!只因爰好画画,自小读书,书上到处都画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八零年高中毕业,为了喜欢画画就去拜师学油漆工,又达到争钱养家,在家具上帮人家,画各种图案,用毛笔和小刷子能画出各种山水和花鸟,当时买了芥子园画传和马骀画宝之类书,画出东西深受地方喜爱,在墙上帮人家画中堂画,到年上也能在白纸上画点画,到街上去卖!八三年成了家,有了小孩,又供他们上学,争钱供小孩上大学,小孩学业已成,又成家立业了,我才拜师学画,找师也不好找,拜个人的价钱很贵,后打听到到老年大学可以学画,老年大学还不错,有山水班,花鸟班,还有工笔画班,费用又低,老师是师范大学教授,水平很高,当时老婆很反对我学画,因为不挣钱,又没有退休金,不像城里老人有退休金,我硬着头皮去学,通过老师指点,画出东西更不一样子了。为了搞点收入来养活自已画画行业,又带点小学生,现在各事不想,一心就想画画,我亲信将来进步更大,只要努力再努力,去年为了纪念建国七十周年,我花了半年时间画了一幅二十来米山水长卷!


手机用户50907577678翰墨青山


我不是书画家啊


那顺哥


这个问题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我师傅曾经说过,志广大慎精微,还有一句;花开不择贫家地,日照山河到处明",,,



瞎掰脸不红Q石佛寺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了,那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上美术课是为女老师,她讲完课就到各个坐位检查我们学生画的怎么样。走到我的身边时仔细看了我画画,然后对同学们说,“同学们,看看于长流同学画画象大姑娘画画,多认真啊!”这句表扬我的画,就成了我学画的动力,从此一发不可收,我每天回家都照着一本画书画画,以至于爸爸下班回来看我老是画画,怕影响我的学业,把我的画本都放到炉子里烧了,我当时急的直跺脚,哭了起来,这妈妈下班回来了,问清怎么回事,就用炉钩子把画的书给钩出来了,这时书的周边都烧焦了。这样也没阻挡我学画的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