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書畫家,您可否分享一下自己的勵志故事?

蟻重遠書畫館


勵志的故事,六零後的哪個都有,因為那個時候物質基礎差,家家都沒有閒錢,拜師每年得八月十五,過年給老師送禮。兩瓶酒,兩包點心怎麼也得三十多塊錢,家裡沒有啊!畫畫還得用筆墨紙硯,畫夾,顏料。沒錢,只好各顯神通,木炭畫,粉筆畫,圖書館借美術專業知識的書,自學。用鍋底灰自己做墨汁,,,,跟當時的美術輔導班學,學三個星期三十元,素描三十,彩畫三十,國畫三十,書法三十。在工廠參加了工作,學徒工月工資二十九塊五。想去宣傳科,領導的孩子優了先,談好了對調工作去學校,對調的人和學校的前女友又和好了,啥都別說了,命啊!現在退休了,敞開了畫畫寫字,不求名利,只為高興。



山東濟寧孫偉東


在工地幹過幾年,祼辭了去考書法史研究生,當時個個都說我瘋了。

除了小時候喜歡買字帖,我確實沒怎麼正規練過字,沒人相信能考上是正常的。

當時,單位待遇是參照公務員標準,本科學校也算廣東二批頭牌,所以大多數人認為不繼續幹太可惜了。

沒離職前我剛考了一次首師大,歐陽中石先生領銜的書法研究所,分數大約300,還差好幾十。我想不辭職專門準備是不行了。

12月31日辦理好離職的,然後開始蒐集招生簡章,打電話到學校諮詢。找了張地圖,最終圈定了徐州,我要提前去那準備。

總得先把年過完再說,然後一波一波的長輩和同學,上門苦口婆心地勸說,依然不聽,不過直到4月初我才走成。

一隻小拉車,方管加硬的,拉了五六箱東西,差不多和人一樣就高,就上火車了。臨行前看見老媽和老姐淚奔了。

前面20天,因為還沒租到學校邊的房子,在一個同學的同學家裡住,老宿舍樓那種,兩間小房,牆壁掉灰的,地上坑坑窪窪,小兩口、老丈人,還給我搭了一個鋪,真不知怎麼過來的,好心實在人吶。

後來租在了學校南門口,正規的二房,沒有傢俱,只有太陽能熱水器,房東臨時拉來了一個鐵床,朋友帶我去舊貨市場買了個電磁爐和自行車,加起來才八九十。

頭一個月,思慮太多,加上徐州那種乾燥的風沙堵塞毛孔,頭髮掉了一半,每次洗頭都感覺很可怕。

為消除雜念,規定自己每天傍晚晾完衣服就打坐,一兩個小時後睡覺,這樣能起得早。

每天五六點起來,爬到學校裡的山上讀英語,四級考10次都沒過的基礎,只能每個不懂的單詞都查電子詞典。2000元的卡西歐朗文版,學生中好像沒人有。然後每句讀五遍,每段再讀五遍,每篇又讀五遍。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於是我每天都是從第一頁開始的,會背了再往下推進。一個月後,第一套真題會背了。又過半個月,第二套也會背了。半年後,十套搞定了。又用一個星期,把前20年到前11年的十套搞定了。

政治是報了輔導班,按進度學,這個不太感興趣,但感覺以前考政治都是能及格的。專業課一門是藝術概論,自己列了100多個問題,找好答案,沒事看看或抄抄。另一門是書畫史論,會考一篇3000字的作文。自己估摸能寫這麼多字的題目也不會太小,自己先寫了幾篇。

大半年一晃就過去了,依稀只記得徐州的夏天很涼快,到秋天有幾次騎車感覺有點冷,那時羽絨服都不捨得買。考試那兩天,陽光明媚,地上有點殘雪,每次考完出來,人頭攢動,感覺到處都是活潑的學生。

最後一場考完回到宿舍,那種如釋負重的感覺,比當年高考完似乎還要更強烈一些,真不知道自己該乾點什麼了,但又很奇妙。

收拾完回廣州過了個年,等待成績出來。家裡人還是有點忐忑不安的,想著要是過不了,我可能就不再去徐州了。

361?好像是這數字,班裡排第5。國家線320,入圍18人,要招12個。沒想到英語是61,班裡第3,國家線45。後來複試像是拉拉家常,排序變動不大,臨界的兩三人競爭才大一點。

後面就是刻苦學習的三年了。導師李昌集先生前一年剛從揚州大學被聘過來當特聘教授,他寫的《中國古代散曲史》在國內是響噹噹的;至於詩詞曲賦那是順手拈來,經常說著說著就吟唱起來。

初見老師戰戰兢兢,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最幸運的是老師的圈養式教學方法,古代文學、戲曲學、藝術學的博士助教、碩士20多人,每週五晚上集體討論,每人向老師彙報讀書心得和論文進展,讀什麼書,發現哪些問題,他解答之後再給出3個問題回去思考。

在這種團結緊張的氛圍中,有時老師嚴厲的棒喝甚至讓個別師妹當場就哭了。零零碎碎也聽到了很多文學和戲曲的問題,腦洞大開。其他導師的學生都羨慕嫉妒恨,因為他們難得一年見到老師幾次。

帶著一肚子的魏碑問題和笨功夫查來的資料,慢慢地感覺到老師欣慰的點頭,開會時腦門漸漸不冒冷汗了。

每年不到年底二十六七李老師是不放我們回老家的。老老實實呆在他的辦公室寫論文,每人一臺筆記本電腦。我自己當時買不起,於是李老師把他的舊電腦送給了我。難忘的苦時光啊,總是會有老師感人的溫暖。在畢業前夕,當有些同學在忙著考公務員、教師的時候,只有李老師帶的學生在寫論文,沒有達他的標準他是不會給你畢業的。

終於論文答辯了,我寫的是《清代北碑接受史論略》,6-8萬字,終於被評了個優秀,後來我自己寄給中國知網,被收錄了。但總的來說,主要是梳理了清代碑學進程,結尾的歸納昇華能力還是欠缺很多。但這幾年在老師的培養下,打開了一個新視角,也改變了行為和思想,這才是受用終生的。

畢業後的十年也只是坎坷平庸而已,考邱振中老師的博士,面試86分差了一點沒考上,然後又在北京混了四年,寫點書畫展覽前言、新聞、運營公眾號等。生計始終上不去,就回到廣州,又進南方文交所呆了幾年,主要還是從事作品審核、市場調研,暫時沒什麼出彩之處,個人業餘就開始學習今日頭條號和書畫收藏了。

回首過去,人生也就像一場旅行,我們揹負著厚重的行囊,一路翻山越嶺、飽經風霜雨雪,不覺已是中年之時。當年的決定偶爾還會被翻起來討論,但來路已無可眷念,遠方更值得期待。十年書畫,薪資再高,我也從未想過改行,只是覺得步伐趕來越堅定!

向每一個追夢的人致敬!


蟻重遠書畫館


我不敢稱家,僅是個草根,因為我雖然愛書畫,但從來未進過藝術院校之門,更無光環頭銜,但我追尋著一生書畫之夢。

我一九四六年出在雲南騰衝,我的家鄉地處西南邊郵,這裡山明水秀,人傑地靈,有民國元老李根源、哲學家艾思奇。家鄉是英雄的土地,出過抗英的志士,打響過辛亥革命的第一槍,54個古村落都有動人神奇的傳說及抗日先烈故事。這裡是最早的通商口岸,翡翠的加工聚散之地,被譽為極邊翡翠城。家鄉文化底蘊豐厚,是中原文化、少數民族文化、馬幫文化的交融之地,經濟活躍。商賈雲集,文化繁榮,四二年淪陷前有十九家畫館。

我出生於書香之家,父親一生執教,母親善丹青,曾開畫館,是家鄉有名的民間藝人。騰衝淪陷後,家道中落,幸遇解放,家庭狀況稍有好轉,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九五八年父親受到衝擊失去了工作,兄弟姐妹七人,我是老二,十二歲就挑起生活的擔子,讀書之餘打柴賣馬草補貼家用,為割一擔好草,走遍因疇阡陌,山邊水尾,同時和大自然結下了情緣。五九年我小學畢業考初中,由於受父親的牽連,我名落孫山,成了當時城關東方紅人民公社最小的社員,小學同班幾乎都進了一中的大門,我痛欲刀絞,毌親心中也為我流淚,為減輕我的憂傷,母親把珍藏多年的巜芥子園畫譜》拿出來,指導我臨摹,教我入門之法,晚上我就在孤燈下臨摹花鳥及連環畫,從此就愛上了繪畫。一九六0年,幹了一年農活,心中渴讀書,又去報考騰一中,出人意外地被錄取了!初中畢業又考取了地區第一中學一一保山一中。

人生的道路實在坎坷、命運多舛。高中畢業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後下鄉去接受再教育,寒窗苦讀十二年又變成了農民,回到了原點,心有不甘,於是下鄉前收集了素描、色彩等方面的資料,抓緊分秒學習繪畫。我下鄉的璐江垻是熱區,天氣炎熱,勞動強度大,白天揮汗如雨,晚上就苦學繪畫,幸得當時大隊領導的關心,給我提供繪畫的地方一一大隊辦公室,不愁晚上的燈光,自天干活休憩之時就畫速寫,大致掌握了素描、色彩、透視方面的知識。一九七二年,得到大隊領導的支持,我首倡組織大隊有繪畫文學愛好的戰友們創作並舉辦了巜潞江壩的變遷》的展覽,轟動一時。

下鄉三年,我被抽回母校任教,八二年為照顧年邁多病約父母又調回家鄉司法局工作,不管經多少風雨、工作的變遷,我始終不渝地在翰墨丹青之路苦苦追尋,抽空就練習書法、寫生、臨追摹,須臾不敢懈怠。二OO二年我得以退休,此時為已為二老送終,兒子工作,心無掛礙,便潛心投入創作,描寫家鄉的山水、人物、事件。用三年時間創作了《和順勝圖》,長二十四米、寬O丶9米,描寫了和順名鎮的風光、風俗、多樣化的建築,人物2000餘人,真實地反映了古鎮的風貌得到省地報刊、電臺的重視和各界的好評。一九四二年,我的家鄉曾被日軍佔領,為躲避鬼子殺戮,百姓四處逃難,其間有很多悽慘的故事,為了銘記歷史,我到處走訪採拮素材,用兩年時間夙夜苦幹,創作了《國難圖》,長27米、寬O-98米,共有人物222個,真實生動地再現了這段辛醉的歷史,報刊丶電臺相互繼報道,後由國家郵政局製作成明伩片發行,被譽為愛國主義經典教材。

回望人生旅途、翰墨丹青之路,雖歷經風雨磨難,幸得與翰墨丹青結緣,苦苦追尋一世,覺得充實愉快,不知老之至矣!


凰山書畫苑李文聰


我並不是什麼書畫家,我只能說我自己是一個書畫愛好者,分享一下自己書畫愛好者的經歷和點滴,與大家共勉,共同學習。這個小小的書畫愛好者的我,18年前從湖北農村來到了廣東,先後在廣東的中山、東莞、珠海、廣州、深圳、惠州擺地攤賣自己的書畫作品,簡單地說就是名字作畫、現場設計簽名。

那個時候的簽名設計最低五塊錢設計過一次的,最高880塊錢也設計過一次,但是最多的也就是設計簽名一次10-20元左右。

至於名字作畫主要是針對年輕人,學校門口的學生,那時候畫一張畫五塊到20塊錢不等。

此外我還給別人畫過像紋過身等和書畫相關的品種。

那個時候擺地攤城管管得非常嚴,在回廣東之前的雲南昆明的正義路擺地攤,我差一點被遣送到老家,幾個城管拉著我推著我強迫上了他們的車,到了轄區的派出所,說要把我遣送出去,在派出所關了三個小時,後來我靈機一動幫助他們免費每個人設計了八款簽名,交了50塊錢罰款後把我放了出來。我也真是害怕被遣送,到了年底我又回到了廣東。

就這樣一轉眼好多年過去了,我始終堅持如一,後來我把簽名設計等搬到了網上,線上線下同時進行,我能為這麼多人服務我感到驕傲和自豪,有時候聽到客人對我的讚揚聲豎起大拇指我感到自己非常有成就感……

書畫作品有一流的有二流的有三流的有四流的……你不管是幾流只要有人要我就會持續地為他們書畫服務。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這麼差的書畫水平,只是個簡單的書畫愛好者,正因為堅持下來,才有了城市的安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是堅持如一,我相信你一定能夠行的。


設計簽名模仿


分享我的故事

四十五歲時,身體很差,以前一直不好,過敏,喘,身體虛弱。

閒在家裡養病,開始自學中國畫,練大字,堅持到現在有三年了。

現在情緒平和,心情閒適,每天進步一點,身體也奇怪的好多了。

書畫養生,可矣。


賴頭充


我才努力入門,還算不上是畫家。我認為的畫家要才學識兼備,人品,德行,畫風要有文人氣質才能稱為畫家。


西銘書苑


朋友你好!很榮幸遇到你,我是農民書畫愛好者,是不是畫家到也不重要。我是六十年代人,父親去世早,家庭條件很差,想考上美術學校,那能容易!只因爰好畫畫,自小讀書,書上到處都畫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八零年高中畢業,為了喜歡畫畫就去拜師學油漆工,又達到爭錢養家,在傢俱上幫人家,畫各種圖案,用毛筆和小刷子能畫出各種山水和花鳥,當時買了芥子園畫傳和馬駘畫寶之類書,畫出東西深受地方喜愛,在牆上幫人家畫中堂畫,到年上也能在白紙上畫點畫,到街上去賣!八三年成了家,有了小孩,又供他們上學,爭錢供小孩上大學,小孩學業已成,又成家立業了,我才拜師學畫,找師也不好找,拜個人的價錢很貴,後打聽到到老年大學可以學畫,老年大學還不錯,有山水班,花鳥班,還有工筆畫班,費用又低,老師是師範大學教授,水平很高,當時老婆很反對我學畫,因為不掙錢,又沒有退休金,不像城裡老人有退休金,我硬著頭皮去學,通過老師指點,畫出東西更不一樣子了。為了搞點收入來養活自已畫畫行業,又帶點小學生,現在各事不想,一心就想畫畫,我親信將來進步更大,只要努力再努力,去年為了紀念建國七十週年,我花了半年時間畫了一幅二十來米山水長卷!


手機用戶50907577678翰墨青山


我不是書畫家啊


那順哥


這個問題包含很多中國傳統文化,我師傅曾經說過,志廣大慎精微,還有一句;花開不擇貧家地,日照山河到處明",,,



瞎掰臉不紅Q石佛寺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了,那是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上美術課是為女老師,她講完課就到各個坐位檢查我們學生畫的怎麼樣。走到我的身邊時仔細看了我畫畫,然後對同學們說,“同學們,看看於長流同學畫畫象大姑娘畫畫,多認真啊!”這句表揚我的畫,就成了我學畫的動力,從此一發不可收,我每天回家都照著一本畫書畫畫,以至於爸爸下班回來看我老是畫畫,怕影響我的學業,把我的畫本都放到爐子裡燒了,我當時急的直跺腳,哭了起來,這媽媽下班回來了,問清怎麼回事,就用爐鉤子把畫的書給鉤出來了,這時書的周邊都燒焦了。這樣也沒阻擋我學畫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