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溫暖“大白” 戰在機場防疫最前線

在虛擬動漫中,大白是一名無私奉獻、捨己為人的超級英雄和健康顧問,他對周圍的人關懷備至、體貼入微,總能用溫暖的擁抱治癒大家的煩惱與悲傷。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溫暖的“大白”,他們是英勇無畏、衝鋒在前的鋼鐵戰士,明知前路艱險,卻依然一往無前,用溫暖的話語撫慰患者的心靈,用單薄的身軀為患者築起鋼鐵長城。他們,就是我院駐守在新鄭國際機場的醫護人員。

以生命守護生命 做好城市“守門人”

為做好境外輸入性疫情防控工作,經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文教體衛局指派,我院港區新院抽調6名醫護人員組成國際航班服務組,承擔風險性最高、任務最重的工作,對所有入境乘客逐個進行體溫排查、登記信息等。剛從鄭州航空港區鑫港酒店駐守結束的杜立群在得知需要到機場支援的任務後,考慮到自己有對湖北籍隔離留觀旅客健康管理的經驗,為了減少其他醫護人員與機場乘客接觸的風險,他沒有絲毫猶豫,主動請纓跟隨服務組來到新鄭國際機場開展新一輪的戰“疫”。

新鄭國際機場作為國家一類航空口岸,我國八大區域性樞紐機場之一,每天南來北往萬餘人的交錯抵離,對服務組醫護人員來說,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考驗。“您好,請測量一下體溫。”“請問您是從哪裡來的?”由於帶著防護口罩,為了保持與乘客的正常交流,杜立群必須把音量提高到平常的兩倍,一遍遍為每名乘客排查、登記,按照來自國家的不同、有無發熱症狀等信息為乘客流調,因為顧不上喝一口水,兩三個小時下來已經累到口乾舌燥、嗓子沙啞。

他們是溫暖“大白” 戰在機場防疫最前線

穿著厚重的防護裝備每天24小時待命,為100餘名乘客排查登記,常常忙到下午三點還沒吃飯,夜間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一天晚上11點半,一架從北京飛往鄭州的航班在機場降落,接到通知後,杜立群迅速登機,逐個為飛機上60餘名乘客登記、排查。“您好,您東西那麼重,我來幫您提吧。”一位從沙特回國的老年乘客獨自一人提了非常多行李,杜立群在排查中瞭解到她要轉幾趟車,出行不方便,便提出幫她提行李的要求。“您是杜醫生吧,謝謝您。”當乘客看到他防護服上寫的“杜”字後,感激地說道。待為所有乘客登記完信息流調後,已是凌晨三點。

他們是溫暖“大白” 戰在機場防疫最前線

從春節到現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裡,他沒有回過一趟家,年僅4歲的孩子跟著妻子和父母居住在老家,長時間沒有見面,年幼的孩子對爸爸充滿了思念,“爸爸,你怎麼這麼長時間不回來呀。”電話中,杜立群不敢流露出太多的不捨,輕聲安慰孩子後便匆匆掛斷電話繼續投入戰鬥。

曾參與抗擊非典 戰“疫”中再挑重擔

“您好,請問您現在要去哪裡?”“請登記一下您的個人信息。”從機場大廳到飛機上,總能看到這樣一個忙碌的身影。有著21年黨齡的老黨員王麗莉在新冠肺炎爆發高峰期,主動請纓前往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在航空港區機場疫情防控檢測點堅守了50多天的她,再次成為了這次國際航班服務組中的一員。“雖然我沒能去武漢抗疫前線,但是在我們自己的陣地上一定要守好第一道防線。”王麗莉樸實的話語展現了抗疫戰士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他們是溫暖“大白” 戰在機場防疫最前線

王麗莉出生於醫學世家,父母的從醫生涯對她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了六七年的王麗莉,曾參與過抗擊非典、甲流、禽流感的戰“疫”,與傳染性病毒打了多年的交道,是一名歷經戰火考驗的“老兵”,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對於久經沙場、披荊斬棘的巾幗英雄來說,來勢洶洶的病毒並沒有讓她感到畏懼,而是像鐵血戰士一般勇往直前。

“一名乘客體溫37.7度,趕快來。”晚上8點接到電話後,剛剛忙完工作準備吃飯的王麗莉片刻不敢耽誤,立刻來到飛機上為乘客複測體溫後,由120急救中心將乘客送往隔離點救治。等她做完消殺工作再回到休息點已是晚上十點半,隨便吃了幾口已經放涼的飯菜,稍作休息便投入下一場戰鬥。晚上11點15分,一架航班上有79個從國外回來的乘客,她和服務組的成員們迅速來到飛機上,逐一對乘客進行體溫測量、登記信息、統計發熱患者進行流調,忙完已是凌晨1點。

他們是溫暖“大白” 戰在機場防疫最前線

從機場大廳到飛機上,他們一天要來回至少七八趟,有時一次要同時為幾架航班上的乘客進行排查登記,往往直到下午兩三點才匆匆忙忙吃箇中午飯。氣溫的逐漸攀升,密不透風的防護裝備,讓她覺得自己被熱氣包裹,在短時間內就大汗淋漓,呼吸不暢,一天下來雙手被汗水泡得發白起皺,臉上被勒出了一道道印痕。“辛苦點沒什麼,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王麗莉反覆說道。

“孩子,你安心工作,注意保護好自己。”“媽媽,你去吧,我會照顧好自己的。”作為女兒、母親,她沒能好好陪在父母、孩子身邊,家人的鼓勵支持給予了她強大的動力,讓她沒有後顧之憂,全心全意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

哪裡最危險、任務最繁重,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杜立群、王麗莉是無數奮戰在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縮影,他們化作暖心“大白”,為了守護人民的健康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用堅強有力的肩膀為患者築起生命的防線。

通訊員:陳倩 鄭州市一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