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殘酷真相,正影響著每一個人的人生!

原生家庭的殘酷真相,正影響著每一個人的人生!

“原生家庭會影響孩子成長嗎”,前兩天,這個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的熱議。

原生家庭的殘酷真相,正影響著每一個人的人生!

大家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一字一句都像把利刃,紮在那些無法逃脫原生家庭影響的人心上:

  • “所有人都覺得你高冷,只有自己知道那是自卑。”
  • “我的心願就是不要嫁給我爸那樣的男人 不成我像我媽那樣的女人 不讓我的孩子經歷我這樣的人生。”
  • “我父母開始做真正的父母,可是我已經遍體鱗傷。”
原生家庭的殘酷真相,正影響著每一個人的人生!


原生家庭的殘酷真相,正影響著每一個人的人生!

都說什麼樣的土壤,開出什麼樣的花。

原生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道、也是最為純粹的土壤,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未來發展的方向。

如果這個土壤健康、愉悅,那麼孩子感受到也是積極樂觀的一面,成長為一朵向陽而生的太陽花;

反之這個土壤上充滿了冷漠、暴力,孩子也會無形之中受其影響,成長為一朵帶刺的玫瑰,傷人傷己。

因而,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的影響,下面兩點,就需要你們格外注意。


影響孩子的擇偶觀與婚姻觀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男生找對象最看重女生什麼”,其中另一半的原生家庭被網友排在第三位,僅次於顏值與性格。

原生家庭的殘酷真相,正影響著每一個人的人生!

相對應,很多女生在擇偶時,也會更加關注男方的原生家庭,因為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性格和三觀。

最近熱播劇《安家》中的女主房似錦,其婚戀觀就被打上了原生家庭的烙印。房似錦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童年生活得水深火熱,父母的冷漠厭棄,家人的隨意打罵......不僅讓房似錦性格變得堅硬,也讓她在婚戀上自卑怯懦。

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徐姑姑給房似錦過生日時,房似錦直接回絕了徐姑姑提出的白馬王子的願望:

  • 徐姑姑:男婚女嫁的不是很正常麼?
  • 房似錦:“像我這種條件的人,誰會看上我呀。”
原生家庭的殘酷真相,正影響著每一個人的人生!

究竟是怎樣的童年經歷,竟讓她連白馬王子這樣的願望都不敢奢望?只因被傷的太狠,才會心生自卑,更害怕被再次拋棄。

這種原生家庭的影響,除了會讓房似錦們自卑不敢愛,也會催生出一些缺愛型人格。


影響孩子的是非觀

一直覺得,為人父母最大的責任莫過於,教導孩子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因而,父母要在言行上做好示範。

只因孩子的是非觀,折射的還是原生家庭的縮影。

正如少年的你中,最讓人恨的角色——魏萊。

她表面看起來是乖巧懂事、家境優渥的優等生,但心思卻極其狠辣,平時拿欺負同學來取樂,是霸凌的製造者,也是胡小蝶跳樓自殺的始作俑者。

但面對一條生命的消逝,她卻滿不在乎,甚至說出:

“胡小蝶死了不好嗎?她家裡人鬧一鬧就能拿到幾十萬,她一輩子能給家裡掙這麼多錢嗎?”這樣雲淡風輕的做著殘忍霸凌的她,其背後的緣由也令人唏噓不已。

原生家庭的殘酷真相,正影響著每一個人的人生!

母親縱容讓她是非不分

“我們家孩子不會暴力對待別人的,別人可能會,但魏萊不會,她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我和他爸爸給她的都是最好的教育。”

“那個自殺的孩子或許是因為家庭教育不行、玻璃心,同學和她開幾句玩笑,就受不了跳樓自殺了。”

原生家庭的殘酷真相,正影響著每一個人的人生!

面對警察的詢問時,魏萊母親所說的一字一句無一不讓人心寒。這其實跟她的障礙型人格有很大關係,這樣的人格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是甩鍋和質疑他人,對於給別人造成的傷害避重就輕,缺失了最基本的同理心,對孩子只會一味的縱容。

其實,這樣的話語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聽到,比如:“他還是個孩子而已”,“我的孩子不會故意去害人!”“一定是他們逼迫的我孩子”。

記得幾年前有個新聞,在火鍋店裡一個孩子竟然把滾燙的火鍋湯倒在一位女客人身上。

只因吃飯間孩子不斷吵鬧,打擾到了旁邊的一桌客人,客人不滿而家長卻縱容不管,認為小孩子不可能會怎樣。孩子得到了默許似得對他們吐口水,最後甚至報復一樣把湯水撒到女孩身上。

“我的孩子兩週歲已經知道熱水會燙手,他可能不知道嗎?”網友在留言中這麼說道。

不,只不過他知道有人會為他洗脫,會給他找好藉口罷了。

就好像警察詢問魏萊母親未果後,魏萊露出的那個得意的表情,這樣的縱容溺愛又何嘗不是她肆無忌憚的理由?

原生家庭的殘酷真相,正影響著每一個人的人生!

父親的冷暴力讓她不擇手段

魏萊的父親是位成功人士,雖然劇中刻畫不多,但可以看出來他身邊圍繞的都是利益與尊嚴,所以他也以同樣的要求對待女兒。

在魏萊父親的眼中,面子似乎比女兒更重要,重要到可以因為魏萊沒有考上大學,而一年不跟她說話;重要到就連在最後見到女兒屍體時,也只是生氣跺腳離開,絲毫沒有表現出任何親人離去時該有的痛苦。

謝爾登·卡什丹在《客體關係心理治療》中說過,你過去一定是拼命地努力去做一個你母親可以輕視且折磨的孩子,因為你一直都害怕如果不這樣做,你對她來說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魏萊也是如此,因為兒時沒有和父親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所以在父親面前她感知不到自己的存在,正因為沒有存在感,魏萊才會失去了自我,用扭曲的方式希求被別人看到。

但在父親面前她還想維持一個完美的乖乖女形象,以求不讓父親失望,甚至可以為了維護這份形象不擇手段,也可以去放下尊嚴跪地祈求原諒。

諷刺的是,她祈求並不是因為她知道自己給陳念帶來了傷害,而是因為她不想再多忍受一年的冷暴力,那種不被感知的世界太冰冷,她也會害怕。

原生家庭的殘酷真相,正影響著每一個人的人生!

“子不教,父母之過”,小到道德缺失,大到善惡之念上,都值得父母們好好反思,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維吉尼亞•薩提亞說:

“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一生。”

毋庸置疑,每個人出生的家庭都將帶給自己最深遠的影響,並伴隨著Ta一生的成長。

有人用一生都在尋求著與原生家庭的和解,治癒童年的傷痛;也有人用幸福的童年,幫助他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難關。


更願每一個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孩子,都能走出荊棘,點亮自己人生的燈塔,去勇敢擁抱愛與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