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偽裝成十三歲結巴少年的米切爾去探索人生關鍵處的留白

《綠野黑天鵝》:跟隨偽裝成十三歲結巴少年的米切爾去探索人生關鍵處的留白

1999年大衛•米切爾以處女作《幽靈代筆》橫空出世,詭秘與靈動完美結合的敘述,綿裡藏針的睿智鋪陳,贏得讀者一致的好評。因為《幽靈代筆》的緣故,我買了他的《綠野黑天鵝》 宇逸翻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2年8月第一版。

初讀《綠野黑天鵝》,以為描寫的是類似《少年維特之煩惱》,青春萌動,愛情萌發等等個人感受。第一章《一月謎案》沒有讀完便束之高閣了。2020年的春節,有太多富裕的時間,我又把這本沒有讀完的書找了出來。因為疫情的緣故,心情鬱悶,讀書的速度有些慢,莫名其妙的有些暖暖的扎心的痛,為逝去的光陰,為迷茫的曾經,也為那些章節中無緣無故的留白。

十三,在西方國家不是一個吉利的數字。希臘神話說,在哈弗拉宴會上,出席了12位天神。宴會當中,一位不速之客——煩惱與吵鬧之神洛基忽然闖來了。洛基的闖入,招致天神寵愛的柏爾特送了性命。煩惱和吵鬧的結果斷送了性命,這是十三的寓意。還有一個不詳的傳說是耶穌受害前和弟子們共進了一次晚餐。參加晚餐的一共十三人,晚餐日期恰逢十三日,而第13個人是出賣耶酥的猶太。十三帶來苦難和不幸。十三有代表著背叛和出賣。

《綠野黑天鵝》的主人公是一個十三歲的結巴少年傑森,作者用十三個沒有關聯的章節,描述了他十三個月的人生經歷。這裡面有什麼必然的聯繫?我特意在空白處標記了:煩惱、吵鬧、苦難、不詳、背叛和出賣這些不愉快的字節。

《綠野黑天鵝》以一個結巴少年的視角,體會家庭、朋友、世界的變化。十三章沒有緊密的關聯,除了第一章《一月謎案》與最後一章《謎底揭曉》有了呼應以外,每一章幾乎是一個全新的獨立事件,而又莫名地消失遺忘。這完全就像每一個13歲的孩子一樣,自以為驚天動地的大事爆發了,呼天喊地,愛恨情仇,但一轉眼就會煙消雲散。一個月的時間對於一個十三歲的孩子來說實在太漫長了.這讓我想起我年少時的日記,某年某月某日,這一天我終生難忘。可沒過幾天再翻開日記,自己問自己這究竟是啥事這麼難忘啊?讀到作者下一章的轉換處,我便不由得會心一笑,米切爾簡直就是密探,他精道於一個少年所有的秘密。

故事是從父親辦公室悠長的電話聲中展開的,“蒼白的早晨,冰冷的天空,更不幸的是山丘上已裹上了一層硬硬的霜殼,但卻沒有沾雪。”父親神秘的電話讓傑森疑惑出一片新天地。

《吊死鬼》是一個結巴少年走向自閉的故事,結巴和口吃就像腹瀉和便秘一樣屬於天地之別的兩個概念詞。“我我我-----”是結巴想一瀉千里,而“我-----”口吃就像便秘一樣憋的難受。我私下反覆體會結巴和口吃,突然明白了這個敏感的少年面對自己的生理缺陷而走向自閉的緣由。《馱道》愛麗絲掉進了兔子洞,或者某少年的歷險記,自以為是的愛情是少年維特的煩惱,但又完全有別於維特。少年維特是個人的情感和情緒,走向自我世界。而少年傑森是從自我來感知周圍,走向他我境界。《紀念品》是家庭分裂給傑森心上留下的淡淡的傷痕,雖不深刻卻隱約作痛。作者的敘述看似輕描淡寫卻時刻保持謹慎和警覺,這是米切爾的高超所在,精妙所在。

如果說作品有些許瑕疵的話就是翻譯者的出跳。傑森是一個英國偏僻小鎮綠野黑天鵝的孤獨少年還是我家隔壁羞澀的少年王小虎,我經常容易混淆。在同一語境中,傑森說著王小虎的口語,讓我有閱讀不舒服的感覺。但也正是這種不舒服,我又有了閱讀原文的衝動,儘管我的英文水平很低。還有一個衝動是推薦給早已度過青春期的父母來讀米切爾的這本書,我或者你或者我們的孩子都可能是傑森。雖然沒有《幽靈代筆》來的酣暢淋漓,但卻能在留白處讓我們靜靜的思考,歷久彌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