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月亂穿衣!@河北人 這份著裝攻略提前瞭解一下

俗語說:二八月亂穿衣,指的就是初春和初秋時節。現在正值初春的農曆二月。天氣迅速轉暖,街頭的市民穿著各式各樣,有冬裝也有夏裝。

二八月乱穿衣!@河北人 这份着装攻略提前了解一下

市民穿著不同薄厚的衣服出行。(資料圖)

春季天氣變化無常,一會兒冷一會兒熱。在這樣反覆加衣減衣的“亂穿衣”日子裡,很多年輕人寧可“凍人”也要美麗,一下子就換上了清涼的春裝。很多老人則寧可熱了脫也要“春捂”。對此專家表示,在天氣變幻無常時,一定不要輕易脫掉厚外套。如果衣服“減”得太快,或者“捂”得太多,都很容易感冒。

那麼,穿衣“捂”和“不捂” ,依據的氣溫標準應該是什麼呢?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春季著裝以15℃為標準

二八月乱穿衣!@河北人 这份着装攻略提前了解一下

專家建議,可以把15℃作為春季穿衣捂或不捂的標準,如果環境溫度穩定在15℃以上,就可以考慮把厚外套脫掉。但專家也提醒,春季早晚溫差比較大。如果一天之中的最高溫和最低溫的差異在8℃以上,早晚出門著裝時還是應該以厚外套為主。

1981年至2010年這30年的氣候統計規律顯示,在我國有近四分之一地區,每年4月份的早晚溫差都是一年之中最大的。特別是在北方地區,4月裡“一天過兩季”的情況十分常見,所以專家建議大家最好能根據溫度變化,適時適度地增減衣服。

此外,天氣變暖後也不應該馬上減衣服,因為冷空氣隨時會回來,最好等幾天待氣溫穩定時再減衣。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減衣從厚變薄先上後下

二八月乱穿衣!@河北人 这份着装攻略提前了解一下

一般情況下,減衣服時可以遵循一個“從厚變薄、先減上再減下”的原則。對於上衣和褲裝,最好是先減上衣再逐漸減褲子,因為下身的血液循環不如上身的好。另外,在減掉衣服以後,還要注意做好頸部的保暖,尤其是風大時不要穿低領鏤空上衣、低腰褲、短裙等,最好戴上圍巾、套上風衣,保護好咽喉部,以防感冒。

除了帽子和圍巾不宜過早摘掉,上衣可以由羽絨服換成棉服、再到大衣、夾克,逐步減少。對於年輕人來說,即便天氣暖和起來,也不應過早換上短夾克等露腰、露腳腕的服裝,因為寒風很容易從這些部位侵襲而入。而中老年人則不能捂得太嚴太過,也應循序漸進地增減衣物,如此會更加舒適也更健康。

當然,那些熱愛運動、抵抗力強的人,減衣和“春捂”都可以量力而行,因為這部分人抵抗力強,更能適應天氣的變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小心春風“侵肌寒”

二八月乱穿衣!@河北人 这份着装攻略提前了解一下

春風(有時為寒潮)吹來,汗毛孔開放,而許多人迫不及待脫去冬裝,故“風”(寒氣)能長驅直入,侵透肌膚。加上氣溫變化劇烈,寒風可侵犯皮膚、肌理、關節和神經經絡血管,誘發多種疾病,中醫稱為“風病”。老年人因身體衰弱,抵抗力差,更易遭受“風寒”和“風病”,因此必須格外小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見“風”行事

二八月乱穿衣!@河北人 这份着装攻略提前了解一下

市民穿著不同薄厚的衣服出行。(資料圖)

從廣義上講,“風病”包括種類很多,幾乎涉及春季的各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如感冒、哮喘、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以及中風、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和腦溢血等心腦血管疾病,還有口角炎、肩周炎、風溼病、關節炎、舊傷發作,精神病和頭痛發作,以及皮癬、風疹塊、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和紅眼病等多種皮膚疾病。此外,春風的“風向”變化還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精神和情緒,如北風寒冷則心性拘謹,南風溫熱則心情舒暢,西風乾燥則心情煩亂,東風溼潤則心情消沉壓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春季多吃辛溫食物

二八月乱穿衣!@河北人 这份着装攻略提前了解一下

在飲食調養方面,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在吃涼性食物時應佐以溫性之品,服益陽之品時則應配以滋陰之物,以保持陰陽平衡。建議多食一些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牛奶、魚類、蛋類、豆製品、大棗、蜂蜜等,可達到養肝護脾和滋陰益血的功效。

春天養肝,宜多吃辛溫發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蔥、姜、韭菜、蝦仁等有利陽氣生髮的食物來調味;還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百合、梨、桂圓、銀耳、蘿蔔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