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後,同學之間能保持1.5米以上距離嗎?為什麼?

月滿西窗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開學後同學之間是否能保持1.5米以上距離,我認為是不大可能的。以下是我的觀點:

首先,不同年齡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意識,就拿小學生來說,小學生還小,天性愛玩耍,喜歡相互追逐打鬧,難免會有身體上的接觸,小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不夠強烈,老師家長講的話可能不愛聽,上課時也可能有私自下座位的行為。初中生也許會比小學生要好點,但總會有不老實的人,也不能做到保持1.5米以上距離,相對於前面兩種級別的學生來講,高中生和大學生意識會很高,可是也不能完全保證學生之間保持1.5米以上距離。

其次,不同年級和班級的人數不同,會導致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課桌距離不一樣,舉個例子,某高三一班學生有70人,教室裡課桌椅子擺放所佔空間較大,教室的空隙就小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達不到1.5米,所以想讓同學之間保持1.5米距離以上很難。

再說,農村和城市的學校發展得不同,很多農村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受到高等教育,便把孩子送到城裡讀書,那麼城裡學生多了,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發生接觸或是碰撞,而農村學校的學生人數較少,相比城市學生相互接觸的幾率較小。

最後,我想說的是,開學後,學生之間要想保持1.5米以上距離,全靠自覺。老師和家長只不過是指導,學生要做到自律,才有保持一定距離的可能。




生生不息tt


我認為這種想法不錯但做不到。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做到保持1.5米的距離談何容易?理由是(1)學校的硬性條件達不到。我上學那會,120平方的教室容納了100多人,就連老師上課都帶著擴音器,可想而知,學生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幾乎是0米。若要保持1.5米間距,那麼學校要增加倍多少個教室呢?所以基本上學校做不到。(2)學生本身的特性。學生好奇心很強,也坐不住,好動,喜歡結伴扎堆,讓這群自律性較差的學生處處保持1.5米距離,談何容易?可能會把老師氣得肺炸。(3)即便有些學生在教室裡規規矩矩的,特聽話,可是在老師看不到的地方,你不知道他們聚在一起幹什麼。尤其宿舍,這是他們扎堆的好地方,關上大門,遊戲模式開啟,幾個人看一個人玩,玩得經典處,你一句我一句的,忘記了1.5米的距離了。朋友們,你們原來在宿舍怎麼過的?

從各方面來看,學生之間保持1.5米真的不容易,也做不到。你認為學校能做到嗎?請關注





講故事大師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李蘭娟說,防禦新冠病毒的安全距離是1.5米。現在都流行這樣一句話“請和我保持1.5米的距離”,也算是新時代的產物吧。1.5米,具體有多少呢?大概2張課桌的長度多一點,按照這樣計算一下,差不多要隔一張課桌才可以坐一位學生,那麼一個班只能坐下原來人數的一半,才能實現這個安全距離。別的學校我不瞭解,就我所在的縣城小學來說,保持1.5米的距離是不可能的實現的。我歸納了以下幾點:

第一:就學校軟硬設施而言是行不通的,我們就算按標班來分,以前50人一個班,現在要拆分為兩個班,那麼哪個學校原先有一半的空置教室呢?不然怎樣化解分出來的學生。就算有教室,增加一半的老師哪裡來麼?更何況現在小縣城的學生,班級人數都在六、七十人以上,這些都將制約“1.5安全距離”的實現。

第二:就小學生的行為特點而言也是不行的,小學生好動,自我約束力差,安全距離意識更是薄弱,想讓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處處保持這個安全距離真太難了,可能我們大人都要為之汗顏。退一步講,就算上課能夠做到,那下課了怎麼辦?總不能坐在座位發呆吧,1.5米距離怎樣去活動活動?學生收發作業總不能隔山打牛吧,再退一步,回家的路上,要好的朋友總會捱得更近些,諸如此類問題,保持這個安全距離真的是有心而無力。

第三:就開學新鮮感而言也是很難實現的,今年的這個寒假太長了,孩子們憋在家裡都憋壞了,有一種衝出牢籠的慾望,自然就顧及不了這個安全距離,加上離別了3個多月朋友,好多好多話要釋放,好多好多新鮮事要分享,一遇到時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大人也有同感吧),也就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哪會想起這個安全距離,就算老師再苦口婆心的講,也是無濟於事。

用1.5米的安全距離來約束我們的小學生,我覺得是無法實現的,與其這樣,不如等疫情完全解除,讓孩子們開開心心地來上學。

大家覺得呢?




林昕賢的雜說鋪


中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本的生活節奏。此刻本應迎著陽光揹著書包上學的學生們,卻只能在家翹首以盼。隨著湖南疫情形勢逐漸好轉,開工復工有序進行,學生復課也提上日程。

經歷了這麼一場刻骨銘心的 " 疫戰 ",不少同學和家長仍心有餘悸,紛紛提出了各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關於學生返校的問題。針對同學們特別關注的幾個問題,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衛生科胡冀一一作答。

1、 問:" 我們究竟什麼時候能開學?"

答:湖南省教育廳 2 月 11 日下發通知,全省各級各類學校春季開學時間不早於 3 月 2 日。具體開學時間,將視疫情防控情況,經科學評估後確定,屆時提前向社會公佈。

2、 問:" 一定要等學校正式開學了,才能返校嗎,我還有重要的實驗要做,能提前返校嗎?"

答:在正式開學之前,學生不得自行返校。未經學校批准堅持返校的學生,會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及學校相關規定,追究責任,並給予相應處罰。

3、 問:" 學校通知正式開學時間後,返校前我應該要做哪些準備呢?"

答:" 在準備返校期間,注意自己是否存在發熱、咳嗽、咽痛、乏力、肌肉痠痛、胸悶、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腹瀉、結膜炎等症狀。如果有,應該居家休息和就地就醫;如果沒有,可以正常出行。"

4、 問:" 返校的途中有風險嗎?"

答:返校途中,人群密度大的車站機場、空間密閉的飛機火車、長時間的旅程、多人使用的公共設施等,這些都可能存在新型冠狀病毒高風險點。如果條件允許,儘量乘坐私家車前往學校,並注意車內的通風換氣。

5、 問:" 既然返校有風險,我乾脆不去上學了?"

答:雖然路途有風險,但也不至於放棄學業和前途。我們只要返校途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還是能夠安全到達學校

(1) 返校途中全程至少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

(2) 推薦戴手套保持手衛生,避免手直接接觸公共物品和部位,用洗手液和流水洗手,不用手接觸口鼻眼;

(3) 打噴嚏或咳嗽用紙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 主動配合體溫檢測;如果途中自覺發熱應主動測量體溫;

(5) 出現可疑症狀應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不帶呼氣閥),避免接觸其他人員,視情況及時就醫;

(6) 如發現身邊人員出現可疑症狀應及時報告。

6、 問:" 只要安全回到學校,就萬事大吉了吧?"

答:回到學校,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防控措施也決不能鬆懈:

(1)回到學校後,與同學之間說話保持 1 米以上的距離;

(2)在教室上課時,佩戴好口罩,不交頭接耳,不串座走動;

(3)課間不打鬧、不扎堆,避免參加聚會等集體活動;

(4)食堂吃飯不共享,不嘻哈,儘量減少逗留時間;

(5)加強飲食營養,注意飲水充足;

(6)注意環境和個人衛生,保持住所的通風良好,勤洗手,不要隨地吐痰;

(7)如果出現發熱、咳嗽、流涕、腹瀉等症狀,請立即向老師和醫務室醫生報告。

7、 問:" 我是來自湖北的學生,返校後我能和同學們一起上課嗎?"

答:有疫情高發地區(湖北省和防控重點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或者接觸過來自疫區人員的同學,自離開疫情高發地區後,居家或在學校指定場所嚴格進行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時間從離開疫區或與來自疫區人員最後一次接觸之日起滿 14 天。醫學觀察期滿時,如未出現異常症狀(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解除醫學觀察,方可回校上課。如有發熱、乾咳等症狀,及時告知老師和學校醫務室,聯繫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醫,主動告知醫生旅行史,及周圍人員中是否有類似病例,聽從醫務人員指引,並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提供詳盡信息。

8、問:" 這個寒假我待在學校沒能回家,我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答:寒假留校的同學們應按照學校相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工作要求,進行自我健康管理,避免參加聚會等集體活動,防止聚集性疫情的發生。如果出現身體不適,及時向老師和醫務室醫生報告


三農村龍哥


開學後同學之間保持1.5米以上的距離,感覺實施起來困難重重。

我想最近被學習逼瘋了的除了家長老師外,還有孩子們,他們終於解放了。終於可以回到了校園,見到曾經昔日的好友,有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心事,怎麼可能會保持距離。畢竟學生時代的友誼是最最純潔和令人期待的。

其次,由於現在很多的學校班級人數不在少數,把整個班放空的可能性不大,畢竟孩子在一起上課的時間居多。

所以開學後,同學之間能保持1.5米以上距離想法固然很好,但是實施起來有困難。

我是秋風嫵媚,歡迎留言我們一起成長!


秋風嫵媚


開學後,同學之間能保持1.5米以上距離嗎?為什麼?

肯定的說,做不到!

中小學生親密接觸的習慣改不了,做不到;教室的容積改不了,做不到;學校用於活動的場地大不了,做不到;食堂進餐的飯廳大不了,做不到;學生寢室床與床的距離大不了,做不到;中小學生近距離瘋趕打鬧是常事,做不到......一切客觀、主管原因,都使得同學之間保持1.5米以上的距離成為做不到。

千萬不要把對中小學生某些無法保證的行為要求作為疫情防控的主要措施!


龍行Dada


非常有難度。首先在教室裡就難以實現。因為教室的面積是固定的,學生人數是固定的,如何保持1.5米?除非分班授課。其次,在校園裡就更難了,一個學校幾百名,甚至幾千名學生,但是廁所一般就一個公共廁所!老師講的再多,執行人是學生,尤其是有些年齡小的學生,恐怕一會兒就忘記了!


平凡之聲


開學後,同學之間能保持1.5米以上的距離嗎?為什麼?我覺得不能,在進學校、教室前可以控制1.5米,但教室能控制嗎,一個教室就那麼大,幾十個學生,如果控制1.5米的距離,多出來孩子怎麼上課,所以不現實。如果學校通知開學,肯定是做了統計數據,覺得比較安全的情況下才會讓學生去上學的。



王姐愛分享


首先各個學校的條件都是有限的,一個班級多少孩子都是有數的,有的班級50到60人,最少的也應該有30學生, 如果像樓主說的那樣保持1.5米間的距離,那國家又得建多少教室和學校呀?所以我認為不可能。

無論多大的學生,必定都是孩子。 對於這次疫情的嚴重性,就連我們一部分成年人的防控都做不到位,更何況這群孩子們 。低年級和幼兒園的更小。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更差,玩兒是孩子的天性。又比較喜歡扎堆兒,好奇湊熱鬧一起玩。不可能老師都能個個照顧到,教室、食堂、寢室、……,我覺得保持1.5米以上根本不可能。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都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世界上最靠譜的國家。相信國家會對學生們做出合理的安排。更好地做好防控工作,讓我們的學生和家長們放心安心。


yangyangjing


這個是不可能實現的!

試想一下,我們大人能做到嗎!

這種1.5米距離,在學校來說,只是種理想距離,只能用來提醒學生不能過於親密接觸,但不能保證他們能保持這種距離!

第一,學生是孩子,平時搞個學習都會弔兒郎當,不遵守課堂紀律,那保持距離,他們不可能時刻都做的到,他們天性就是玩,讓他們隔的遠該怎麼玩!所以他們會不經意間就玩到一塊去了!

第二,就算學生願意遵守,但教室食堂等基礎設施也不現實的!教室,食堂等場所,都是按照平時學生人數大致配比的,那現在要保持1.5米,是沒有那個空間提供的!

第三,我覺得這個1.5米只是一個泛指,專家說的並不是一定要學生們時刻隔這麼遠,而是起到一個警示的作用,時刻提醒大家記得戴口罩,談話時保持一定距離,不要過度接觸,不要讓唾沫四射,勤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一個好公民。

所以,請大家心中都要有一個“1.5米的距離”,讓疾病遠離後,好好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