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人員通過疫情詮釋為人民服務的真諦

疫情期間,社區工作者,做為最普通的人,一直在抗疫第一線工作著,通過這次疫情詮釋為人民服務的真諦。

社區工作人員通過疫情詮釋為人民服務的真諦


大年初四到今天,沒有休息了,挨家挨戶的排查疫情,記錄外地返城人員。他們除了要完成每日例行的疫情排查工作,他們還要為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幫助。社區全封閉管理期間,提倡居民網上購物以及設立“無接觸投遞”接收點。社區工作者們以社區為單位,為居民統一團購蔬菜和肉製品,並完成此後的發放和統計工作。此外,社區幹部還要自己墊付購買調料、速凍食品等生活用品費用,以滿足少數居民的特殊需求。

  針對孤寡老人以及出行不便的居民,社區幹部還採取特事特辦的方式,代替他們出門購買所需的重症藥品,並爬樓梯將菜品送到困難居民家中。社區服務者為了完成防控值守、入戶排查以及生活保障等事項,平均每天工作時長都超負荷。

社區工作人員通過疫情詮釋為人民服務的真諦


  他們其實也蠻危險的,雖然也怕,但是還是要往前衝。入戶排查。截至3月8日,全國已有53位城鄉社區工作者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因公殉職。相較於一線醫護犧牲人員,殉職的社區工作者給公眾留下的印象可能更模糊,如果沒有此番疫情的原因,很多人對社區、對社區工作者有了重新的認識。

  戰疫需要全民參與,對居民而言,“彼此理解,互相體諒”是包括民政部在內反覆懇請和呼籲的.戰疫當前,如果說一線醫護是當之無愧的“白衣戰士”,社區作為在疫情聯防中的“最有效單元”,同樣使命重大,所以請別忽略隱藏在背光處的社區工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