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怎樣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

  聯合國,可以說是二戰最重要的產物。中國得以名列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可以說抗戰八年最重要的外交成就。但這一成就的獲得,並非一帆風順。

中國是怎樣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


1943年11月,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合影

  莫斯科會議:蘇聯曾堅決反對中國簽署《普遍安全宣言》

  從1941年美英兩國簽署《大西洋憲章》,到1945年舊金山聯合國制憲會議,聯合國的成立,在同盟國內部經歷了漫長的博弈過程。在這一過程中,1943年莫斯科會議所簽署的《普遍安全宣言》,和1944年的橡樹園會議對“一票否決權”的爭論,最為關鍵。

  中國因對抗戰的不屈堅持,得以“四強”身份,在《普遍安全宣言》中籤名,並出席橡樹園會議。但獲得該資格的過程,一波三折。同屬四強的英、蘇兩國,即因自身利益的緣故,對中國列名“四強”頗多非議;惟美國總統羅斯福,堅持“使中國成為大國”。

  羅斯福的這種堅持,既有戰時的現實考量——譬如,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對日宣戰,在其戰略計劃中,中國有為美國提供空軍基地、阻截並消滅日本船隊、轟炸日本國土的價值;也有戰後佈局的需要——太平洋戰爭,可以說是日本“東亞新秩序”與美國“華盛頓體系”間的衝突。

  正如美國外交部長赫爾在他的回憶錄中所說:“我們應該盡一切力量援助中國……美國、英國、俄國也是太平洋的大國,然而,他們的重大利益都在別處。如果遠東要保持穩定的話,那麼在任何安排時都要保證中國處於舞臺的中心。”

  美、英、蘇對中國的這種態度差異,在《普遍安全宣言》的簽署過程中表現得很清晰。羅斯福力主由美、英、蘇、中共同簽署《普遍安全宣言》。英國則反對中國簽名,邱吉爾的理由是:“(中國)作為一個民族,我欽佩他們,喜歡他們,也同情他們一直遭受的政治腐敗。但是,決不能指望我接受一個我認為是完全不真實的價值標準”。

  蘇聯對中國的態度更惡劣。時值中蘇關係“冷漠期”,《蘇日中立條約》簽訂後,蘇聯不但在國內禁止公開發表反日言論,在國際上,對有中國政府代表出席的會議,也堅決避免與之同席。此外,蘇、中意識形態各異,且在新疆、外蒙、東北均存在衝突,故不喜中國參與國際事務,由美國推動中國加入四強,更非蘇聯所樂見。

  英國最終被美國說服。但美、蘇兩國在莫斯科會議上,因為中國的簽署權問題,產生了很大沖突。蘇聯外長莫洛托夫認為會議是三國參加,卻提出四國宣言,這不合邏輯。美國代表赫爾則強調“如果將在戰爭中作出重要貢獻的大國排除在外,對聯合國家的統一將產生極為有害的心理效應”。

  雙方僵持不下,會議一度陷入僵局。休會期間,赫爾私下會見蘇聯外長,強調美國極度重視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角色,若中國無法進入四強,美國可能要重新考慮其太平洋政策。實際上是在暗示,若蘇聯排斥中國進入四強,那麼,美國將不得不親自將更多的力量放在太平洋地區。

  與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直接短兵相接,非斯大林所願,蘇聯終於不再反對中國作為《普遍安全條約》的原始簽字國。簽字完成後,蔣介石在日記中寫到:“本月對外交涉之處理與策略之運用得有成就者四事,甲,莫斯科四國協定之簽字……”

中國是怎樣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


顧維鈞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

  橡樹園會議:一票否決權塵埃落定

  1944年的橡樹園會議,在中國問題上,再次出現了與莫斯科會議相類似的情景。代表中國參加該次會議的顧維鈞後來回憶說:

  “由於種種原因,中國處於十分困難的境地。不難回憶,莫斯科會議承認中國為四強之一。但是,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在這方面幾乎倒退了一步。由於迎合了蘇俄的願望,所以會議分成兩個階段,中國被排除在會議的主要階段(第一階段)之外。這個會議正在決定未來的國際組織的主要特徵。很顯然,中國只能面對既成事實——第二階段會議只不過是擺擺樣子而已。”

  俄國之所以不願意與中國代表同時出席會議,據顧維鈞判斷,“真正原因很可能是蘇聯不願意承認或給予中國與英、美、蘇三國同等的地位。”

  會議第一階段,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問題,成為了英、美、蘇三國間的難題:英國主張若常任理事國為當事國時,不能進行投票,因為球員兼裁判會有利益衝突。蘇聯則堅決主張當事國仍可投票,遵循大國一致原則。

  羅斯福試圖說服蘇聯未果,三方陷入僵局。這一難題延續到了有中國參加的第二階會議。顧維鈞雖然認為“常任理事國一致原則對中國是很重要的”,但蘇聯既然排斥中國進入四強,中國也自無可能在該問題上與蘇聯立場一致,所以,“由於英美的勸告和堅持,我們改變了態度,從而支持英、美,反對常任理事國一致原則。”

  最終,否決權問題成為了一個有待解決的懸念,未討論出結果。

中國是怎樣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


敦巴頓橡樹園會議現場

  會議期間,顧維鈞與羅斯福有過一次交談。據顧維鈞回憶,羅斯福如此表述了他支持中國成為四強的理由:

  “他說,他希望在世界各地都看到和平。由於有了中國這個地處亞洲的強大盟國,美國就可以將全部注意力放到歐洲。他說,‘顧,到目前為止,所有大規模的戰爭都起源於歐洲。這些戰爭使世界的其他地方不得安寧,並使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遭到了駭人聽聞的損失。’就人口而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就領土而言,中國是亞洲最大的國家;綜觀中國歷史,中國人民是熱愛和平的人民。因此他決心使中國成為負責維持世界和平的四大國之一。”

  及至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斯大林同羅斯福進行了艱苦的討價還價。斯大林認為英美法及中國都站在西方陣營的一邊,而蘇聯只佔有一席,所以必須遵循大國一致原則,否則蘇聯就不參加聯合國。羅斯福由於急於成立聯合國,所以“忍痛”接受了蘇聯的要求。

  至此,安理會“五常”的一票否決權終於塵埃落定。

  同年4月,盟國召開舊金山聯合國制憲會議,由美、英、蘇、中、法作為主辦國家。並順理成章地成為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

  縱觀上述過程,中國能夠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堅持抗戰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也離不開美、英、蘇三國之間的博弈。(摘自騰訊《短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