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蓝旗那日图苏木贫困户巴图毕力格脱贫记

对在浑善达克腹地的牧民来说生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尤其是眼下的接犊保育时期,牧民们更是早出晚归,整日忙碌,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那日图苏木高格斯台嘎查巴图毕力格和海英夫妇俩是他们其中一户。他家2014年时成为贫困户,2019稳定脱贫,致贫原因是草场面积少,儿子上大学,加上丈夫因病常年吃药等,可在识别为贫困户之后这5年时间里,两个儿子结婚成家,目前家里有30余头牛,14只羊。当我们走进他们家与一家人盘腿畅聊时发现,是这一家人骨子里的志气和智慧让他们这么快脱贫了。


正蓝旗那日图苏木贫困户巴图毕力格脱贫记


  科学养牧,合理安排收支。夫妻两这些年也有蛮干过,只追求过数字,忽略过买饲草料的成本,可他们勤学、有主见,加上国家政策的宣传到位,扶贫干部们的引导,两口子近几年一直坚持走科学养殖的路子,把生产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些年一直改良牛的品种,2019年苏木要引进纯种新门塔尔牛,争取牧民意见时,夫妻两与两个儿子商量决定购买10头牛,并且为了保证生存和生产率决定先贷款盖暖棚,目前已有7头母牛已配种。妻子海英说“我们贷款都是为了生产,从不用在生活日用支出上。”


人活一口气,生活需要智慧。自从被识别为贫困户之后,夫妻两日夜想着尽快摆脱这顶帽子,在当年就已正常脱贫。夫妻俩养托养羊群来增收,这时次子也大学毕业,两个儿子出去打工挣钱,一家人同心协力,为脱贫致富而奋斗。五年来,两个儿子成家,自家牛从7头到现在的30多头,牛群改良率逐年递增,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问家里有多少贷款时妻子海英笑着说道“肯定有贷款,但我不告诉你们了,我已努力脱贫了,那就是说60岁前肯定能还完,不能再给国家添麻烦了”。前些年,虽然家里穷,但夫妻俩坚持让孩子们读书、出去拓宽视野,长见识,两个儿子也很争气,不怕吃苦,勤劳肯干,父母要买纯种西门塔尔牛,儿子贷款筹钱支持父母的决定。


正蓝旗那日图苏木贫困户巴图毕力格脱贫记


发展产业甩“穷帽子”,过“好日子”。夫妻俩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们还努力养好纯种西门塔尔牛,申请“核心群”。妻子说到“这些年有任何困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嘎查领导们都在尽心尽力的帮助我们解决,产业指导员一直指导我们如何转变思想、转变生产方式、绿色创收,我们也一直捉摸着既能保护生态,又能增收的法子,所以响应政策,今后要少养、优养、精养,增加收入的同时减轻草场负担。”

正蓝旗那日图苏木贫困户巴图毕力格脱贫记

供稿:正蓝旗委宣传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