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毁不灭性

澄在鸿胪寺①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②。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③,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①鸿胪寺,明政府机构之一,掌管赞导相礼的衙门

②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学》

③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孝经·丧亲》

陆澄在鸿胪寺上班,仓居就是暂时居住的意思。家里捎信说儿子病危,父子连心,陆澄心里特别担忧,特别难受。按常理作为老师至少要安慰一下,让做学生的,心里稍微宽慰一些。阳明先生反而对陆澄说,这个时候正是你用功的时候。

“用功”这里的意思是观照内心的意思,即这个时候,要好好体会一下当下心体的气机流行,平常时候讲的心性修炼,就是为了应对这些喜怒哀乐来临的时候。修心学要在坐卧止息的所有时刻观照此心,而尤以在有“事”时,更是检验心学功夫的关键。普通的人面对有“事”时,往往会认为自己此时方寸已乱,等自己平净时再说。而心学最好的实践课程,就是面对已经乱了方寸的心。

这有点像练武一样,日常练套路很多年,真正打架的时候不一定顶用。军队练的格斗,制敌基本都是一两招内的事情,哪里还有时间给你热好身,拉开架势。姿势优美和简单实用是两回事。修心性也是如此,平常用功就是为了关键时候顶事。

父子之情,血脉相连,有天性在里边。儿子病重了,做父亲的心有牵挂,这是很正常的。

天理落到心之本体上就是良知,道法自然就是让天理在心体中有个中和处,也就是有个恰当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私意了。《大学》里说:“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注意这是说的是“身”有所忧患,则“心”不得其正。修心性的高度,就看喜怒哀乐等等带动身体的气血流动,是否会左右自己的心。圣人也有发怒和悲伤的时候。

不动心指的是心不被身的气血流动所绑架,而不是指心对一切都麻木无感。那样理解,就完全跑偏了。

平常人受到外物的影响,自然会引起情绪的波动,喜怒哀乐所感绝大部分都是反应过度,反应不够的很少。

入世的时候,要“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太过特立独行,就成异类了。比如大家到游乐园坐过山车,该喊的时候喊,该叫的时候叫,这是正常的情绪流露。如果这个人坐上去面无表情,下来之后还是面无表情,和这种人在一起玩,别人会觉得挺没劲的,以后就没人和他玩了。这就偏离了入世之道。

某个事情或者某个人惹的你很生气,这个气愤也是要有个度的,气得一晚上没睡觉,这可以;但气得连续几晚上都睡不着觉,然后直接拿把刀去把这个人给杀了,这个事情铁定是过了。

当喜怒哀乐太过,达到绑架心体的程度,我们就必须“调停适中”。

比如父母去世的事情,做儿女的恨不得哭到死了算了,这样就可以随父母而去了,这样就是由着性子做过了。

“毁不灭性”是从《孝经》来的,原文“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意思是说,父母去世,作为儿女是非常悲伤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个事情需要有个度,如果超过三天这个人还不吃饭,就要强迫这个人吃点东西。悲伤可以,但不能导致自己身体出问题,那样本身就是有违孝道的。

圣人的规矩,也是按照天理行事的,悲伤可以,但不可以因为过度悲伤而失去本性。天理本身就是有分寸的,人要识得心体,自然可以做到处处符合天道自然。

这个地方,佛家和心学是不同的,佛家修心性讲六根清静,就是说什么都不沾了,那么自然就一切OK;阳明心学是入世之学,不讲禁欲的,而是讲心体不攀附贪嗔好恶,不被七情所控制。所以阳明心学是一个至情至性的入世学问。

047-毁不灭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