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川 :是國家的政府,還是政府的國家?

這真是一個具有歷史穿透力的問題。“中國人所要的,究竟是國家的政府,還是政府的國家?”這難道不是中國一百多年來一直在試圖解決的關鍵問題嗎?可是,面對這個發人深省的“福澤之問”,到底有多少中國人想明白了呢?

馬國川 :是國家的政府,還是政府的國家?

福澤諭吉

福澤諭吉一生沒有進政府任職,但是其作用卻超過許多權傾一時的政治家。他被稱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日本的托爾斯泰”,其文章和著作對推動日本走向近代化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在日本,福澤渝吉的名字家喻戶曉。面額最大的一萬日元上就印著他的頭像,有時候人們也將一萬日元直接叫作“福澤諭吉”或者“諭吉”。

馬國川 :是國家的政府,還是政府的國家?

福澤諭吉早年受聘於幕府的外交部,主要負責翻譯往來外交公文。當時他是一個主張對外開放的“體制內改革派”,希望幕府能夠推動日本走向文明開化,成為與歐美國家比肩的文明國家。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福澤諭吉越來越失望。到明治維新前夕,他不再對幕府抱有任何幻想。

馬國川 :是國家的政府,還是政府的國家?

1860年,福澤諭吉在美國舊金山的一幀照片

1867年他隨幕府代表團去美國,途中他對好友說:“不管怎麼說,一定要打倒幕府………這個政府已經腐敗到極點。這件事姑且不說,就拿‘攘夷’一事來說,因為身為政府當局,所以不得已勉強提倡開國論,但其實幕府才是‘攘夷’論的大本營。我們看品川港的炮臺,幕府認為炮臺太小,現在正在改建……這不是用來‘攘夷’的嗎?這種政府垮掉算了。”

朋友贊成他的觀點,但是也提出了質疑,“你說得沒錯。可是我們能搭船來美國,也是用幕府的經費。你所吃所穿的不都是幕府的東西嗎?我們吃它穿它,卻要打倒它,那豈不會感到問心有愧嗎?”一句話,你福澤渝吉這樣做不是“吃飯砸鍋”嗎?

“無所謂。你我受聘於幕府,並不是因為我們偉大,而是我們能看懂洋文,”福澤諭吉回答道,“就如同皮革業者只因為他的職業而被列為賤民一樣,而你我就如同修理皮靴的人。幕府的大官不想做這種髒事(皮革業),幸好有個皮革業者,於是叫他修理皮拖鞋。我們受聘於幕府,就如同修理皮拖鞋的人進出幕府衙門一樣。我們根本不需要客氣,儘管把它打倒。”

馬國川 :是國家的政府,還是政府的國家?

慶應義塾校區內的福澤諭吉像

可見,福澤諭吉對於所謂“吃飯砸鍋論”的指責毫不在意。他很清楚,他吃的是自己的飯,而不是政府的恩賜。他特別強調每個公民的獨立,反對個人依附於政府。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位19世紀中葉的日本知識分子已經吸收了西方的社會契約論,提出要使國民和政府的力量相對均衡,為此就要培養自由獨立的公民。他在著作《勸學篇》中強調,“一人之自由獨立關係到國家之自由獨立”。八十年後,中國的胡適也說過類似的話,“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來的”!

福澤諭吉把政府與國家清晰地區別開。他說,“就人民的職責來說,是沒有理由只把國事交給政府而袖手旁觀的。只要具有一國國籍的人,就有在那個國家裡面自由自在地飲食起居的權利;既有他的權利,也就不能不有他的義務”。

儘管贊成打倒當時的政府,但是福澤諭吉本人不是一個革命家。在明治維新前,福澤諭吉沒有參與推翻幕府的運動,而是安心翻譯著述,培養人才。幕府被推翻後,維新政府邀請福澤諭吉出任政府官職,也被他拒絕了。前來勸導的官員說:“政府不會讓你白白工作的,你為國家效力,政府會好好表揚你。”福澤諭吉回答說:“我不知道為什麼需要表揚。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不是很正常嗎?車伕拉車,豆腐店賣豆腐,書生讀書,這都是盡他們的本分。如果說做自己本分的事,政府還要表揚,那麼就應該先從隔壁的豆腐店開始表揚。”

馬國川 :是國家的政府,還是政府的國家?

當時許多讀書人以進政府為榮,以為當官才是正途。福澤諭吉非常不滿這種社會風氣,認為這是奴隸性的表現。他說,“讓全國人民瞭解諸國獨立自主的精神,我認為必須有人以身作則成為人民的楷模。一國的獨立自主來自國民的自立之心,若舉國皆帶著古來的奴隸劣根性,那麼國家如何維持?我認為不能再猶豫了,自己要以身作則,不在乎別人的想法”。因此,福澤拒絕當官,以身心完全獨立,自尊自愛,不侮辱自己作為終身的追求。到晚年,福澤諭吉欣喜地看到,通過對外開放,對內改革,日本已經成為亞洲第一個憲政國家。政府權力受到憲法約束,公民與政府、政府與國家的關係得到憲法的保障。雖然仍有很多不足,但是福澤諭吉夢想的“國家之自由獨立”逐漸成為現實。

在他寫回憶錄的那一年,中國北方的義和團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這些激情的“愛國者”像當年的日本浪人一樣,仇視外國人,把怒火撒向本國同胞。這些都是清朝政府煽動、縱容的結果。或許正是有鑑於此,福澤諭吉在自傳裡特意提到了中國的未來。“縱觀今日中國的情勢,我認為只要清朝政府存在一天,中國就無法邁向文明開化的大道。換言之,必須徹底推翻這個老朽的政府,重新建立新的國家,人心才能煥然一新。不管清朝政府出現多少偉大的人才,或是出現一百個李鴻章,都無法進入文明開化之國。要使人心煥然一新,將中國導向文明之國,唯有推翻清朝政府,此外別無他途。”

那麼,一旦推翻清朝政府,中國是否能夠像明治維新那麼成功呢?福澤諭吉的回答是,“誰也不能保證。不過,為了國家的獨立自主,無論如何一定要打倒清朝政府。中國人所要的,究竟是國家的政府,還是政府的國家,我想中國人自己也很清楚”。在福澤諭吉逝世十年之後,清朝政府終於被推翻。可是,他提出的問題中國人並沒有解決。

這真是一個具有歷史穿透力的問題。“中國人所要的,究竟是國家的政府,還是政府的國家?”這難道不是中國一百多年來一直在試圖解決的關鍵問題嗎?可是,面對這個發人深省的“福澤之問”,到底有多少中國人想明白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