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教育是老师重要还是父母重要?为何?

助考之家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应该是二选一的,家长和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起到一个相辅相成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了启蒙老师的角色,从育儿、孩子的幼儿期、青春期,家长的三观都有可能给孩子的一生带去影响,这也是原生家庭不可避免的因素。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教导一个孩子是极其不容易的,教好就更难。我想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家长的举止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在引导着孩子怎么看待这个世界。

在东野圭吾的《恶意》中,野野口修的母亲从小就给他灌输了一种“周围环境不好”观念,这种常年的偏见导致了没有理由的憎恨,使野野口修走向了杀人犯罪的道路。看!这是多么扭曲的内心,很难相信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这样的对吗?

老师的作用更多时候是在学业方面对孩子的指导教育,以前在我的班里就有两种分类很明显的老师。一类是只负责上课,下课就离开教室。而另一类老师总是会告诉我们做人才是最重要的,不断给我们分享他们所理解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

我们能说只负责教知识的老师就是错的吗?只是在他们育人的观念里,会理所当然地把教孩子怎样做人是家长的义务

老师给学生创造的环境是家长很难做到的,一个家庭里毕竟孩子的数量是很限的,还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家长有时候就会偏爱孩子,觉得孩子这样的做法挺对的,没什么问题。

但在学校,老师同时面对很多孩子,他们也教了多年的书,见过孩子的数量是远远大于家长的,他们更能一眼看出孩子的优缺点,他们会善于发扬孩子的长处。他们也会告诉学生怎样与同学交流,怎样合作等等。

总结:家长和老师往往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教育孩子的,缺一不可。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评论。

END.

关注我,持续更新教育知识嗷。


智慧雨露


我的身份是老师,做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见过很多的问题的学生和问题老师以及问题家长,同时我也是在做青少年问题咨询。孩子也正在985学校上学,所有可以就这个问题来谈谈我的看法。

985学生家长偶聚。有一次,几个大学同学聚会,由于本身就是在教育行业,有正值高考结束,话题主要还是围绕着高考,除了我,其他的同学的孩子都已经考入大学,大家问起我儿子的考试,我说成绩有些不容易,但录取985学校没问题,忽然,一个同学惊讶地地说:除了我女儿之外,你们的孩子考的都是985学校。

大家彼此之间看了看,也笑起来了,10个同学,除了刚才那个同学之外啊,果然都是清一色的985学校学生家长。考最好的是一个女同学的孩子,她的女儿正在北大读研究生。

我看了这几个同学都是在我们本地教育界还可以的老师,除了在学校里做行政之外,都是本地学科教学的能手。也就是他们也是教育行业中的精英部分。

大家聊起孩子来,可以听得出来,大部分的同学在管理孩子并不像普通家庭管理孩子的学习那样步步紧逼,把孩子管得死死的,也没有说因为自己是老师,正好可以为自己孩子补课,没有,他们的孩子在发展方面更为宽松,也许就是这种可以容忍适当的宽容,才是真正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在平常的教学中,有时候需要和家长打交道,在打交道之前,许多时候我会
通过学生来判断家长。这样的判断精确度是相当高的。有一个别的年段的家长来学校和老师沟通他儿子的情况,说她的儿子性格懦弱,学习中思维非常固着放不开是因为他在家里,经常受到两个姐姐的挤压,因为两个姐姐学习成绩要比这个孩子好得多,所以他比较自卑。但是我却可以很明白地判断,这个孩子形成做事情畏畏缩缩的样子就是因为他父母之间缺乏平衡,母亲权力过多,父亲没有权力的结果。这样的家庭经常是女盛男衰。

我班上有一个男生很女性化,虽然我没有见到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应该和我有一定的亲戚关系,这个母亲和她的丈夫一起来到学校,我见到她就不客气地说:家里边的事情,你拿主意,但也要给男人一点活路,你这样强势,现在你也把你儿子弄成这样子,有什么好处?

她的丈夫一听,马上就看着这个母亲说:“你看,你看,老师也都这么说。”我另外一个亲戚的孩子也在我的班上,一个男生,经常做出女性的模样,我知道,他的父亲爷爷都出国十多年,他一直和奶奶妈妈以及几个表姐妹一起玩,所以,他身上散发出基本上是女性的气质,而他的妹妹却表现出很强悍的男性气质。

另外一个女生也是班上的,经常表现出歇斯底里的情绪化。我就不想和她的母亲打交道,我可以肯定,她的母亲也是一个歇斯底里的人,一个极端情绪化没办法沟通的人,后来随着了解的深入,她的情绪化的互相伤害的家庭个背景就很明白地呈现出来,她的母亲不仅不能帮忙,而且还是孩子不断出现的问题的罪魁祸首,孩子动辄以极端自杀方式来和别人打交道,弄得班上学生心惊胆寒,生怕哪里惹恼了她,可是,不跟她一起玩,有时候也会以自杀威胁。

我是一个咨询师,遇到这样的学生和家庭问题的学生背后都是有一个问题家庭问题父母。而一个人的人格在六岁之前基本上是已经建构得差不多。甚至包括学习的风格也差不多确定下来了,就像盖房子一样,你盖的是平房还是别墅,图纸都已经确定,基础都已经做好,孩子到学校里来,只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精致化而已,所以学校能做的事情其实已经不多了。

我们都可以使用幼年的记忆来对孩子总体上进行推断,而且出错率不大,这样以后,如果人生中没有遇到特别重大的事件,一般是很难改变,也就是说,一个孩子生在在一个是否健康的家庭(主要指的是家庭关系)非常重要,重要性原因超过学校是哪一个班级是哪一个,老师是哪一个。

这是一个做了二十多年班主任,又为人父,且为心理咨询师的我的忠告。你和谁在一起生活,你孩子的前途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老师要么是锦上添花要么是落井下石,他们所起的作用虽然有用,但也都是有限。


门前海蓝蓝


老师随着时间在变,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大学遇到哪位老师不清楚,而父母始终唯一,所以教育层面父母更重要。

我之前带过很多学生,有一个学生让我印象最深刻,他的父母告诉我,这个孩子在五年级的时候送给他们一本书,书名是《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我当时也十分震惊,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孩子,他对父母的言行体会竟然如此深刻。

(一)成长是一段很长的过程,父母能给予孩子的不止是物质基础,还有精神建设。

学霸身上往往都具备的一个特点是:好的习惯,而好的习惯形成是从小开始就要注意打下基础,父母喜欢看书、做事情条理性强、生活习惯好,往往孩子也会受到很好的熏陶;

(二)相亲时一定要看对方父母的相处模式和素养。

这个当下主流的观点也印证了父母教育,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原生家庭带给你的“根”可能会因为你的努力削弱,却不会消失殆尽;

(三)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原始性格由父母塑造,而性格决定命运。

可以说30岁之前包括我们的容貌都是父母决定的,30岁之后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慢慢我们才会有自身养成的气质、气场来增加我们自身的维度。

对于教育来说,老师不重要吗?只是说没有父母的角色更重要。老师带给学生知识,如果您的孩子正好碰上品行兼优、认真负责且愿意花时间在您孩子身上的老师,那么您是非常幸运的,毕竟师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已。

写在最后:社会生活也具有教育属性,是你不曾在课本中获取,不曾在父母身上获取,而是通过自己大量积累的认知而进行的“进化”要求,这些“进化”的根基都来源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若您正好已为人父母,做父母不易,责任重于泰山,希望这篇问答对您有用![送心]


墨鱼观


对于教育来说,父母是很关键的。不是说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吗?

这让我想起了我在家属区住的时候,有一位高龄的老师的妻子,在我家的对门生了一个二胎小男孩,非常可爱。他妈妈呢,每天就是洗衣服给他放动画片。所以呢,他妈妈每天在旁边反复的强调说不要总看电动画片,不要总看动画片,视力会不好。可是孩子呢并不能停止看电视,因为他没事的时候也总在那里看电视。而我和爱人我们两个最大的乐趣就是看读者看报纸。所以有一天孩子自己到我家来玩儿,当他妈妈来找他的时候却找不到他了,你知道他在干嘛吗?他正躺在我家的床上,拿着我在床头放的一本书,像模像样的在那看,其实他走路还蹒跚的,怎么可能把那个看懂呢?但是我感觉这也就说明了,孩子不是用口头教育的,而是行动上表现出来的。

所以一旦在家里的环境养成了一个习惯,那么想让孩子在学校里边伴随着老师的教育,改掉一些坏的毛病是很难的。


秀儿252


第一父母,第二老师。主要学习环境,我是农村人,女儿上三年级,儿子上一年级,我们搬到县城做买卖,儿子到新的学校倒数第二,到三年级考第一,小学毕业全校第一,县城学校就比农村学校强的多,九几年,现在不知道了?


用户4987584635349


我所在的学校是寄宿学校,周一到周五,学生都住在学校里,跟父母交流比较少,所以老师们都很负责人,因为知道老师对他们的重要性。但是,父母也很重要,周末两天是学生在家,父母应该和他们多交流,多监督,多鼓励,综上,父母老师都很重要。


界牌小二老师


我觉得父母比老师更重要!

第一,父母给孩子的资源比老师给的知识更直接更有利。

我们上高中时候经常看一篇类似自嘲的一篇文章,是说有一个农村的孩子和一个上海大老板的孩子,农村孩子考了五百多分没考上本科,他的父亲很生气骂他没出息的玩意儿。然后让他别上学浪费钱了,跟着他去上海打工。而上海大老板的儿子考了四百多分,他的父亲很开心,说他真有出息,然后送他去了国外留学。

第二,父母的眼界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曾经说过他自己的一个故事。他说他高考几次落榜,和他一起的还有同村的一个小伙伴,他们两个人成绩相当,所以当他们两个同时落榜。另外一个孩子本来和俞敏洪相约一起再复读一年,可是后来那个孩子的母亲终止了这个计划,那个孩子告诉俞敏洪他不能去复读了,要去打工挣钱。

而俞敏洪却得到母亲的支持,最终创建了一个新东方教育集团。俞敏洪说他最庆幸的是他有一个非常明智的母亲,知道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第三,寒门很难出贵子。

北大才女刘媛媛曾有一篇演讲《寒门贵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好像越来越大了,大到寒门子弟做梦都不知道有钱人是多么有钱。

所以,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资源的倾斜,寒门子弟和豪门子弟或者中产阶级所掌握的资源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有些孩子是坐着火箭去生活,甚至火箭上还配着一名司机,可以导航可以指引方向。而寒门子弟却光脚踩在荆棘上,一边儿走一边找路。

而这些都是老师所不能改变和起作用的,不能说老师的作用没有,只不过和父母比起来微乎其微。

第四,基因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父母的基因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父母本身就好吃懒做,孩子自然受到影响,进而变成一样的人。再好的老师想要把他们多年的惰性根除都不太可能。

综上所述,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比老师更重要!





一名教书匠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教育。百度词条中,“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实对于教育,有很多种说法。我认为,教育是外因对一个人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影响。

这样看来,家庭教育在德育上的作用最基础,最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教育就是孩子成长的树根。学校教育是“普惠”教育,家庭教育是个别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生老师,与孩子有天然的亲情,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此家庭教育在品德方面、习惯方面、情感方面教育远远超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侧重于知识、技能教育,同样不可偏废。家长的知识范围有限,家庭环境有限,不可能像学校教育那样有各科专业教师,有实验室、操场等设施。学生的成才即成为社会某方面的人才离不开学校教育,这是任何人都能看到的事实。

因此,直接比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无法确定的,因为两者的教育内容和作用不同。从重要性来说,两者对个人成长都非常重要,忽视任何一方都对孩子有难以弥补的影响。对于家长来说,要极其重视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对于学校来说,为祖国和民族培养人才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快乐者


老师重要还是家长重要?这个话题就像复旦考题:玉皇大帝与如来佛哪个大?这是一个无法做出选择的问题,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各司其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少了谁都是一个遗憾。

父母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亲子教育,这是其他任何角色都替代不了的,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孩子从生下来就开始潜移默化的接受父母的“启蒙教育”,孩子上学以前,和家里的接触时间多些,尤其是幼儿期,基本上就是受到带这个小孩的人的影响最多。但家长们也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对孩子过于的溺爱,会使孩子撒娇依赖,自律能力较差一些。当孩子上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老师的作用就很明显了,老师起到了很大的导向作用。但是老师毕竟面对的是50或者60个学生,他再怎么对全班学生负责,作用力都是会要减小的。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孩子都是很看重的。那么对待学生的理念、观念,那就更加的至关重要了。老师总是鼓励孩子,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想出一些新鲜点子,让学生们热爱学习。碰到了一个好的、负责任的老师,不是说给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教会了孩子如何去学习。一个好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无论是学业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作用那是毋庸置疑的。

孩子的教育中,家长辅导为主,营造好宽松的家庭氛围跟互动沟通氛围。老师引导为主,负责纠正孩子的陋习跟毛病,引导孩子去认知,去消化理解知识。双方存在的是互补关系,让孩子接受到较为完美的教育,家长教师缺一不行,两者都是很重要的,不存在谁更重要一说。



万物之理


我来回答几个不同的观点吧!

观点一:

上学初期,比如小学阶段,是家庭教育和老师最重要。

小学初期光靠老师是不行的,好习惯、好方法在校时间是不足以让大多数学生养成的。这个时候父母的配合就太重要了!

但是光靠家长也不行,万一遇到责任心不强的老师(虽然概率比较低),那么光靠家长也会很辛苦,毕竟这个时候孩子最听的还是老师的话。

学校在这个阶段有一定的影响,因为我们会发现,越是好学校,好老师更多,教学理念和思想更容易被多数家长所认可,而且学业生活还更丰富。

观点二:

在教育孩子上,肯定是学校和老师重要。虽然学校和老师一直坚持孩子最多的时间是跟父母在一起,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影响最多的老师。很多教育机构和老师都鼓励家长教育孩子。曾经我也信了。后来发现我们从小长到现在,身上有各式各样的不良毛病。虽然能够一时控制住,但时不时的还会表现出来。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家长根本就没有系统的学过如何教育孩子,尤其是也没有相应的教育经验。很多情况只是道听途说,而且很多情况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且也没有逻辑或者冷静的考虑很多事情的因果。所以,99%的家长教育孩子都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效果。

但是学校和老师方面,近年来由于不少家长就着学校和老师的瑕疵不放,而且在社会上流传颇广。老师们的教鞭已经被收走了,而且育人成才的积极性也受到了很大打击,现在很多教师想的是如何得过且过、亦或者保护好自己。

观点三:

在教育孩子上面,学校和老师也重要,但是家长更重要。

从时间来看,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从出生到幼儿园之前,孩子基本上都是和家长在一起。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个好的家庭氛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果这个家庭里,家庭成员关系是和谐的,家风是向美向善的,家里的人都喜欢学习看书。那么,小小的孩子在这个家庭里,发展应该是不错的。从这样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一般来说,脸上经常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开朗大方地与别人交谈,遇到事情时很有主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喜欢读书,并且愿意把读到的内容和别人分享,也可能擅长写作。

观点四:

教育孩子的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最好的礼物是陪伴!一个称职的爸爸妈妈顶100个好老师。孩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要在家里培养,孩子是你的,不是老师的,从小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好歹,什么是规矩?一个知好歹,懂规矩,会感恩的孩子,一辈子会走的很顺。

学校是负责教育的,孩子一辈子有一个好老师是多么的幸运,孩子的学习,孩子的作业,是老师的事,不要推给家长,有很多家长告诉我:孩子一二年级的题她都不会做,她怎么去给孩子辅导?有的家长哭着告诉我:孩子辍学在家一年多,多么盼望老师能家访一次,看看孩子,做做工作,可是那些拿着不少班主任费的老师都在忙什么?孩子出了问题,是家庭学校教育的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