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抱個體重秤,你還能減肥不能?

我們都知道,體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肥胖的重要指標,比如BMI指數,排除掉一些,肌肉發達的人群不適用以外,它常常被用來評估一個人是否超重。

但是,體重反應你是否肥胖,默認的是你“長期一直是這個體重沒什麼變化”,相對地,短期的體重變化,就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天天抱個體重秤,你還能減肥不能?


舉兩個常見的例子:

  • 按Tony老師的減肥食譜吃,一天瘦了兩斤,好開心鴨!
  • 我一吃零食,第二天就胖兩斤,明明已經算好熱量了呀!

更為嚴重的情況是什麼呢?明顯的體重焦慮:

天天抱個體重秤,你還能減肥不能?

我在對話裡回覆學員把秤扔了,這並不是在抖機靈,而是非常誠懇的建議。


這是因為,把“胖瘦”等同於短期的體重數值變化,在減肥人群中,是非常常見的誤區。

減肥時只盯著體重秤,以為掉秤越快就越厲害,

萬一它要是還上漲了呢?那就天塌了。


事實上,毫不客氣地說,

你就是看髮際線,也比看短期的體重數字要強。

天天抱個體重秤,你還能減肥不能?


假如掉兩斤脂肪,那是什麼概念?

你去趟菜市場,買兩斤豬板油,

回來煉一煉,夠你們全家吃上一個月的。

你能想象一兩天內,身體就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儲存或者分解如此數量的脂肪嗎?


那減肥看什麼呢?

看長期。

無論是體重的變化,還是體脂率的變化,都需要長期才能體現。

天天抱個體重秤,你還能減肥不能?


短期的體重波動,主要是由體內的水份變化引起的。

人體內基本上65-70%都是水,

哪怕只升降幾個點,反映到體重秤上,

也會出現以公斤計的數值變化。


舉個例子,

競技運動員在比賽前,

通過脫水手段降體重到對應級別,

一兩天內,降三五公斤實屬尋常,

降個十公斤也並不罕見。

天天抱個體重秤,你還能減肥不能?


而市面上那些號稱快速減肥的,

各種訓練營也好,Tony老師的食譜也好,無論具體操作手段是怎樣的,

背後原理大體一致,

就是短期內讓你大量損失水份,使體重明顯的下降。


但這些個歪門邪道,長期來看,

都是沒什麼卵用的。

因為你體內必須要有這麼多的水份,

損失的那些部分,後續會慢慢再補充回來。

天天抱個體重秤,你還能減肥不能?

零食呢?吃零食有什麼問題?

零食普遍含有超高的鹽和糖,

即使熱量並沒超,但這兩者都能在體內大量地儲水。


鹽不用多說了,

吃鹽口渴,需要不停喝水,

但同時你的尿量卻沒有顯著增加,

這是因為體內的滲透壓增高,需要瀦留更多的水份來降低滲透壓。

天天抱個體重秤,你還能減肥不能?

糖呢?

身體每儲存1g糖原,就需要儲存3g水,

所以碳水吃的多,也會導致儲水和體重增加,

相應地,低碳飲食就能夠讓體重減輕。


極端的低碳飲食例如生酮,能夠在短短几天內,飛快地下降好幾斤的體重,主要原因就在於,

因為糖原的損失,帶來體內水份的減少,然而這跟減脂並沒多大關係。

天天抱個體重秤,你還能減肥不能?

因為脂肪的堆積和分解,其速度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固定的,

比如你的肚腩,肯定不是三五天,

它就能長起來的,對吧?


而執行各種“快速減肥法”的朋友呢?

體重降的再快,肚腩也是紋絲不動,你想想是不是這麼回事?

天天抱個體重秤,你還能減肥不能?

所以你的脂肪越厚,往往意味著,胖的年份越久,依賴陽光和微生物的共同發酵加持,風味物質更加濃郁,在廚師的精湛刀法下,呈現出“三花”“五花”不同的紋理,

這不僅是大自然的饋贈,更代表你媽怕你餓著的愛。

天天抱個體重秤,你還能減肥不能?

這些寶貴的脂肪被稱為“三年陳”,“五年陳”,少數高手能“來塊82年的脂肪壓壓驚”,那麼你就很有必要做更長期的心理準備,

所以我建議你把體重秤扔掉,天天盯著這東西,很容易患得患失。

天天抱個體重秤,你還能減肥不能?

另外普遍誤區在於,體重的下降,它不會是一條大直線,明天一定要比今天低。

炒股的朋友都知道,牛市跌落到熊市,並不是一根大直線一瀉千里,中間一定會有震盪有回調有反覆。

隨時盯盤一有風吹草動就不停買賣的玩家,虧最多的就是他們。


減肥也是一樣,所以明天體重反而漲了一點,這簡直太正常了好嗎!

不要管它!

不要管它!

不要管它!


歸根結底,我們要看的是長期的趨勢,而不是短期的體重秤數值,它會相當程度地干擾你的判斷。

你需要關注的僅僅是:

  • 經過計算後的熱量差,
  • 每日攝入的各種食物數量,
  • 飽腹感是否可控。

就這些。

剩下的,交給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