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听不懂的英文,就比如BBC的,真的有用吗?

1029417316


有用,当然,世界上没有平白无故的事,语言是一种环境,需要开放的态度才能接受和创造环境,BBC看似语速很快,但静下心来认真的听,几个月后你会发现真能听懂很多,再几个月可能就跟上语速了,再然后你可能自己学会去模仿他们的说话方式了,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比如你试想一下,你在考试时做听力会紧张,但你在苹果店里听他们说英语你会紧张吗?这就是创造一种环境罢了,经历过了就不觉得可怕了,不觉得可怕了就是一种常态了。

当年我刚和印度人打交道时,对于他们那口音位极重英语很无措,但工作需要有不得不面对,也害怕过,所以特意先学写好自己要表达的事,这样减少自己翻译整理思路的时间,然后在电话里尽全力去听他们的事,痛苦的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差不多快一个月的时候,我虽然还会有些听不懂,但已经不需要自己先写稿子了,大半年以后我就很习惯他们的口音了,中国人都会在自媒体上调侃印度人的英语,但美国人从来不去嘲笑他们,所以印度人在美国开始融入他们的社交群体,而大量的中国学生则羞于开口,本土就更不谈了,所以坚持一定会有用的[赞][耶]


小U的流浪生活


没用,听懂才有用!


RedLion


俗语云:开卷有益,意为只要看书就会有收获。同样道理,开听有益,只要坚持听英语,英语听力水平总会有提升。



当然,在刚开始收听英美本地听力材料的时候,我们可能一脸懵逼,什么都听不明白,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任何收获。其主要作用有:一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语境,至少我们经常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二是可以潜意识地培养我们的英语语感;三是语言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听不懂、到听懂个别单词、听懂大意、最后到完全听懂,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听英美语音材料时切不可因听不懂就轻易放弃。


再者,如果长期泛听一些英美语音材料,由于听不懂可能会灰心丧气,对于提高听力水平的作用也会降低。建议练英语听力时要把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在坚持每天泛听的同时,要经常抽出时间进行精听,所谓精听就是把一段语料拿出来反复听,捕捉到每个单词,把握英美人的发音习惯,并经常模仿。这样个人的听力水平才会有较快提升。


姜运仓


我是一名英语听力老师,我认为这样听英语用处真的不大。我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好像我也是我一个不会泰语的人,就算是录音转换成文本,我也一个字不认识,语法也不明白。看都看不懂,何况是听呢?

根据我的经验,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最好的方法不是先听,而是先看。具体方法如下:


1. 先看录音文本

第一步肯定是要看英语音频的录音文本,先查里面生词的意思,然后再理解句子的意思。这就好像我在上面举得例子,如果我不会泰语,字也不认识,发音没有掌握,我怎么能听懂呢?最后听了半天就是浪费时间。


2. 掌握英语的连读、重音、吞音

其实英语为母语的人说英语和咱们说的一样不太一样。咱们中国人说英语都是逐字逐句的说,而外国人则是有连读,吞音和重音。举个例子:get out of,中国人读就是每次单词都要发音。但是英语为母语的人会读成 get at,连读之后会有一个音的变化。就是因为有发音习惯上的不同,所以中国人在听英语时会出现误解的情况发生。


3. 试着理解句子大意

听英语的时候千万不要想着每一个单词都可以听清,或者理解每一个单词的意思,这根本不可能。就好像咱们在用中文交流的时候,你能记得和你对话那个人说得每一个字吗?咱们只需要理解别人的大概意思,然后转换成自己能够理解的语句即可。


这些就是我建议你听好英语的方法。每天听英语是建立在你知道里面的单词的基础上,如果一味地听,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也听不懂。


新视野教育字幕组


如何选择听力材料和听力过程。

这个问题很不错。英语听力训练有一个过程,要根据你的英语水平找相适应的听力材料进行训练。这个过程难度提升需要有简单到逐渐增加难度。

听力的方式分为两个部分:精听和泛听。所谓精听就是你找到听力材料之后,进行反复的听。要达到语音语调,单词的读音和意思都要理解。这个过程,你需要勤快一点,遇到听不明白的单词,你可以借助词典网络把单词查出来,对照音标和听力材料发音模仿。直到你熟悉语音,语调,在句子中的意思都要全盘理解透熟悉。这个过程是你模仿理解的过程。如果这篇材料你能够完全理解了,再进行下一篇听力材料的训练。

而泛听则要求没那么高。泛听的材料选择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只要求你在听的过程中能够听出你在精听材料中熟悉的句子,单词。如果,能够轻易的听出,说明你的精听是有效的。再把泛听材料选择你感兴趣的,进行精听训练。如果理解了,再换其他泛听材料。泛听材料,是为扩大你的英语视野和素材积累。

当你觉得泛听材料难度大的时候,则选择稍微简单的听力材料。

而理解一篇听力材料的标准则是:

1,你能够模仿出语音语调;

2,在录音读的时候,你能够跟读或者你自己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3,你能够在听的过程中知道讲了几个事情,他们的细节是什么。

而听力材料质量好坏的标准,对于初学者而言,一篇优质听力材料要具备以下几个标准:

1,听力材料在读的时候,出英语语音之外,尽量没有噪音干扰。如果有,不利于你体会和模仿英语读音。所以,对于初学者,原声电影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来。

2,语速,不要太快。你能够理解70%以上为准。

3,听力材料最好是英语国家人士朗读的材料。因为国内绝大部分人发音或多或少是有问题的。

最后需要说的就是:听力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能够熟练的理解,和词汇量,语法知识,英语背景知识有密切关系。听力的训练过程,也是通过英语语言获得文化知识的过程,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热点,经济政治,文化体育,等等,需要多方面猎涉。

在时间要求上:精听至少2000小时;泛听贯穿于你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


KEC英语实战课堂


看美剧对学好英语有用吗?很多正在学英语或者想提高英语水平的人一直纠结的问题。很多学习英语的人以为,看美剧至少是营造英语环境 的一种方式,在英语环境里耳濡目染总能学习到英语的。同时,对于我们不在英语环境里的人来说,这也是一种培养英语语感的绝佳方式。甚至常常有人发表在国内课堂学英语十几年的大学生还不如国外打工十几个月的人的英语水平高的言论。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学英语的功能之一就是交际,国内的学生缺乏用英语交际的环境。因此即使阅读和写作能力都不错的情况下,口语和听力却不太好。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出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愿望,因此只能通过网络,打开一扇学习 英语的窗户。看美剧就成了我们用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方法。确实,看美剧给我们营造了一种英语的氛围,剧中的情节跌宕起伏,语言诙谐幽默,还有帅气漂亮的男主和女主。这些都对我们有极大的吸引力。多年以后,为什么还有那么人感慨:看过了那么多美剧,却依然学不好英语,听说能力也不见得提升了呢?我们不禁要问看美剧是否可以直接促进英语水平的提升,看美剧的时间越多,就一定能学好英语吗。毋庸置疑的是,看美剧的时候,在一定层面上可以了解美国的文化背景、西方人独特的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

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弊端就是看剧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沉迷于剧情,并且渐渐忘记对学习英语的渴望。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中文字幕上,虽然听着英文,脑子里却装满中文台词,至于英语台词也是听得一知半解,语法和词汇什么的早就抛诸脑后了。以致于看了再多的美剧,除了记得几个英文名字,一点经典台词以及剧情之外,英语的听力和词汇没有质的提高。

看美剧究竟对学英语有没有好处呢?这个作用有多大呢? 完全取决于你看美剧的心态和方法。如果你只是把美剧当做闲暇之间的消遣,那对提升英语并没有多大帮助。如果你把美剧当做学习英语的媒介,一个方式或者说是学习英语的材料,那对你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说实话,把美剧当做学习英语的材料比起枯燥的英语课本,好处就是多了很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那怎样才能利用好美剧这个媒介来打开学习英语的正确方式呢?

首先选一部你最喜欢,剧情上接地气,更加生活化的美剧当做学习资料。比如,像《老友记》、《为人父母》、《好汉两个半》 《绝望主妇》、《辛普森一家》《绯闻女孩》,这些美剧就比较适合用来学英语,因为这些美剧剧情比较生活化,台词上多为短句,没有长句,而且词汇实用。但是像《越狱》、《生活大爆炸》、《绝命毒师》、《lie to me》、《Lost》、《英雄》、《24小时》、《豪斯医生》,这些台词上比较倾向于某个专业领域。别说英语了,有时候中文都难以理解,这些剧就不适合用来学习英语。

一部美剧,需要看好几遍才能记住台词,对所有都所有有整体的理解。就我自己而言,我一般看四遍。在看第一遍的时候,我会带着双语字幕,先了解剧情,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第二遍,遮住字幕,摆脱对字幕的依赖,尽可能地去听人物之间的对话。

第三遍时,有针对性地观看,对于听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加强练习,然后反复地模仿,知道能够听写出台词。第四遍,积累比较好的表达方式、惯用语法,截取剧中人物的对话 然后进行模仿练习。有时候也会用一些英语口语软件辅助练习。


挺进星辰大海


有用。

英语是一门语言,就像汉语一样,比如汉语,在入学前我们的交流都是从周围环境学习而来的。因此,语言学习,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构建相应的语言环境。听不懂的英语,一方面是由于词汇量不够,另一方面是对外语表达的方式和语速不习惯。如果能够坚持多听,每天给自己创造英语的环境,日积月累,自己的英语预感就会提高。不只是英语,其他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否则很难达到能够听得懂的水平。这一过程,在外语学习中也叫“泡脑子”。所谓“泡脑子”就是为自己的大脑塑造语言环境。

我们之所以说,学习一门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去那个国家。原因也在于此,因为处于外语环境,大脑会被迫接受不同语言变化,久而久之,习惯了就听懂了。

就像英语考试中的完形填空,语感好的人,可能读完一遍,就知道应该填什么,不用专门去分析语法。就像我们说汉语,除了汉语言学家,可能也没有多少人能很系统的把汉语的语法讲清楚吧。


壹葉分享


有用啊 一天学一个单词都会有用


老舟老舟1968


来自【七七二一】的回答:


既然都“听不懂”,那除了浪费时间外,没有多少用处。


甚至效果都不如“对牛弹琴”。如BBC一类的,多半是新闻,本来就有些枯燥,再加上听不懂,连欣赏旋律都算不上。


所以还是要选择BBC,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边听边看文字,查不懂的单词、句子,试图理解全文的意思。


尽量不要看全文汉语翻译的,会影响英文语感。


七七二一


跟你的能力有关系的,比如说你现在只能听懂初二的课程,让你去听BBC基本上没有用,基本上跟你投资了一万块,结果最后只剩下1块钱一样,这样的买卖特别的不划算。语言上有一个N+1的理论,你要找到自己合适的N,再往上提一级,去听那个N+1级别的英语会更有效。比如你是4级的级别,可以听6级的听力练习,会进步大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