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费最高500万!青岛“抢人”再丢重磅措施 聚焦人才住房等问题

3月23日,青岛市人社局召开“战‘疫’有情·‘青’有独钟”招才引智活动媒体通气会。本次会议提出了除给予人才优厚的奖励补贴,构建良好的成果转化平台之外,还要着力解决人才普遍关心的住房、子女就学、医疗等问题。


01

符合条件人才可获得上亿元资助经费


在《2020年“青岛英才”系列人才工程实施计划》中,共涵盖从顶尖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基础性人才培养到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共15项人才工程,不管是专家学者、教学高手、金融精英,还是金牌蓝领、乡村能手,都有机会申报竞争,符合条件的人才将获得千万甚至上亿元资助经费,此外还有培养补助、人才津贴、安家费等丰厚的人才补贴,其中安家费最高可达500万元。


安家费最高500万!青岛“抢人”再丢重磅措施 聚焦人才住房等问题


02

聚焦医疗、住房提供高舒适度的服务保障


此次疫情暴发后,医疗人才将成为青岛市招才引智的重点领域之一。日后,青岛将加大医疗人才的引进,同时,将组织相关部门加大对青岛市紧缺的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人才的扶持力度,在职称评定、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


安家费最高500万!青岛“抢人”再丢重磅措施 聚焦人才住房等问题


青岛市今年将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创业支持力度。将统筹做好对青年人才引进落户、公共人才市场求职、住房就业补贴申领等热点需求的服务保障。着力做好人才住房的建设和筹集工作,科学合理确定人才申请评分标准。


在人才服务流程再造方面,青岛推出电子版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开发上线高层次人才服务小程序;扩大普惠性人才公共服务的“零跑腿”事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全市人才服务提质增效。


03

招才引智活动主要内容


为抢抓疫后招才引智工作机遇,为今年的“双招双引”攻势人才集聚攻坚硬仗开好头、起好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市人社局等单位,借助青岛人才集团等市场化力量,开展“战‘疫’有情,‘青’有独钟”招才引智系列活动。


未来,青岛市将突出分类评价,建立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充分体现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特点的分层分级制定评价体系。


一、搭建永不落幕的线上招聘平台


一是打造“招聘e站”重点人才供需对接平台


借助AI智能和5G技术,通过“云上四通”(视频通、文字通、文件通、语音通),搭建起远程异地供需交流平台,实现岗位实时发布、面试实时进行、数据实时统计和人岗实时匹配,推动人才供需有效链接。


二是打造“青有独钟”人才专列2020号


人才专列搭载了全市3.3万余个重点产业人才岗位需求,向全球发出“招贤令”,诚邀天下英才在线“云洽谈”。这些人才需求聚焦956产业和“三区一局”等重点区域,具体岗位信息可登陆青岛人才网“青有独钟”人才专列2020号专栏查询,而且专列的岗位需求将动态实时更新。


三是开展重点行业企业专场招聘


1.重点企业招聘日。聚焦国有企业、“四上”企业、中小微企业及其他重点企业,举办“365日不打烊”线上招聘活动,有效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和人才求职意愿。


2.重点产业(区域)招聘周。针对956等重点产业领域和“三区一局”等重点区域,举办周期性招聘会,为我市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壮大新兴未来产业,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3.重点人才招聘季。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高校毕业生、技能人才、退役军人等线上专场招聘,满足不同群体求职需求,吸引各类人才来青就业创业。


二、开展广覆盖的招才引智活动


汇集了市直各单位、各区市全年重点招才引智活动共43项,全力打好人才集聚攻坚硬仗。这43项活动,主要分以下四大类:


一是以赛引才活动


旨在通过各类大赛将优质人才项目选拔出来并落户青岛。既有承办的中国(青岛)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第二届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等国字号人才赛事,又有新锐青岛系列聚焦海洋经济和国际高端制造等独具青岛特色的行业人才创新创业大赛。


是人才峰会论坛


主要包括2020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第20届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国际人才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和第2届中国青岛国际人力资源高峰会等高端人才节会论坛。峰会论坛的主要目的是瞄准高端人才项目,开展精准投资,引领产业发展。


三是“走出去”引才活动


在国内方面:2020年,我市将组织开展“青岛招才引智名校行”活动,组织用人单位赴北京、哈尔滨、西安等人才集聚城市重点高校引才纳智,加大应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群体的引进。


海外方面: 我市将根据用人单位对港澳及海外人才的需求,开展境外国际人才智力合作交流活动,将优质引才渠道进一步优化畅通。


四是“请进来”引才活动


我市将重点组织开展海外院士青岛行、全球博士青岛研修营暨第七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和国家特聘专家创新企业家专委会年会等,让高端人才切身体验青岛的良好发展环境,提升人才对青岛的青睐度,提高人才项目落地率。

三、完善定制化的人才政策


一是发布人才新政


我市将陆续制定并推出支持“两区”(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和军民融合示范区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自主荐才”、“以绩推才”和“按薪定才”,树立“凭能力、看业绩、比贡献”评价认定人才的导向,激发用人主体活力和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引进储备一批高成长性的新锐人才,为国家战略区域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二是开展人才政策宣讲“三进”活动


我市汇总梳理了市级重点人才政策、产业政策,建立重点政策清单,组织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区市,赴高校、园区、企业开展宣讲活动,进一步提高政策覆盖面和落地效能。


三是升级、推广人才政策电子辞典


我市将围绕人才发展、团队项目、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等人才广泛关注的重点领域和疫情期间的重点惠企利才政策,进一步优化电子词典功能,实现全市人才政策一网集成和一键查询。

四、实施科学化的人才工程

一是推出2020年“青岛英才”系列人才工程实施计划


计划共涵盖从顶尖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从基础性人才培养到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共15项人才工程,供各层次人才团队申报竞争,着力提升申报、评审、表彰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二是扩容升级“未来之星”工程


对重点人才储备培养,我们还将制定出台“未来之星”选拔推荐实施办法,加强新锐人才、“黑马”人才和“独角兽”“瞪羚”企业领军人才引进培育,把创业型人才挖掘出来,筹建后备人才信息库。


三是统筹推进国家和省人才工程评审


在做好青岛市系列人才工程评审基础上,我们将指导推动高层次人才和用人单位,积极参与泰山系列人才工程等国家、省级各类人才工程评审,并重点做好前置辅导,提高入选率。

五、提供高舒适度的服务保障


一是开展人才服务流程再造


一方面推出电子版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开发上线高层次人才服务小程序,另一方面扩大普惠性人才公共服务的“零跑腿”事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全市人才服务提质增效。


二是做好疫后重点领域人才服务保障


组织相关部门加大对当前社会关注和我市紧缺的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人才的扶持力度,在职称评定、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是加大青年人才服务支持力度


紧扣人才热点关切和全市服务保障人才新举措,统筹做好对青年人才引进落户、公共人才市场求职、住房就业补贴申领等热点需求的服务保障。着力做好人才住房的建设和筹集工作,科学合理确定人才申请评分标准。


四是加强人才创业引导扶持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载体和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功能优化升级,谋划建设上合人力资源产业园、青岛博创总部,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打造立体多元的人才创业平台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