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图,难得一见的马耕地,我们向往的春耕之歌。

春耕图(书剑斋)

春风里

南坡下

那新翻的泥土

在孔子和老子之前

便盘踞于此

比中山篆大小篆更遥远

那骡子犁耙和举鞭的人

是这块土地永远的耕者

一如炎黄的光芒

响当当 捶不扁

有田便有耕者

耕者须有其田

这个理儿被太阳早已照在桑干河上

二者的婚姻

编织着生命的稳产

镜头里

二零二零庚子之春

骡子犁耙和举鞭人的运动轨迹

定格了我的青葱岁月

幻化了大吾川好一幅春耕经典

时光走了半个世纪

化肥抵不过圈肥

机器人铁牛拗不过骡子们

这耙子这鞭子

光禄山舍不得

十里坪更舍不得

只要你愿意山野沟岔的往返

当我们受困于水泥森林

纤弱的供应链裂痕

真会让万千宠爱狗急跳墙

经济高速出现金融的贫血

跑不动 易搁浅

于是 我回复五柳先生

还是桃花源里好

一张锄二亩地三斤汗水

老婆孩子就笑开了桃花

结满 金灿灿的麦穗

红火火的高粱

挂满 花木兰织布的唧唧声

母鸡下蛋的咯咯声

烦闷 愁苦 泪水

在村头夕阳炊烟里集体沦陷


春耕图,难得一见的马耕地,我们向往的春耕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