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圖,難得一見的馬耕地,我們嚮往的春耕之歌。

春耕圖(書劍齋)

春風裡

南坡下

那新翻的泥土

在孔子和老子之前

便盤踞於此

比中山篆大小篆更遙遠

那騾子犁耙和舉鞭的人

是這塊土地永遠的耕者

一如炎黃的光芒

響噹噹 捶不扁

有田便有耕者

耕者須有其田

這個理兒被太陽早已照在桑乾河上

二者的婚姻

編織著生命的穩產

鏡頭裡

二零二零庚子之春

騾子犁耙和舉鞭人的運動軌跡

定格了我的青蔥歲月

幻化了大吾川好一幅春耕經典

時光走了半個世紀

化肥抵不過圈肥

機器人鐵牛拗不過騾子們

這耙子這鞭子

光祿山捨不得

十里坪更捨不得

只要你願意山野溝岔的往返

當我們受困於水泥森林

纖弱的供應鏈裂痕

真會讓萬千寵愛狗急跳牆

經濟高速出現金融的貧血

跑不動 易擱淺

於是 我回復五柳先生

還是桃花源裡好

一張鋤二畝地三斤汗水

老婆孩子就笑開了桃花

結滿 金燦燦的麥穗

紅火火的高粱

掛滿 花木蘭織布的唧唧聲

母雞下蛋的咯咯聲

煩悶 愁苦 淚水

在村頭夕陽炊煙裡集體淪陷


春耕圖,難得一見的馬耕地,我們嚮往的春耕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