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紫砂壺名家,從紫砂壺第一人明代供春,你還認識幾位

獨特的紫砂材質賦予了紫砂壺理想的實用美,用粗砂製成的紫砂壺來泡茶,既不會奪茶香,又無熟湯氣,可以說,一個小壺將色,香,味統統蘊涵其中了。

認識紫砂壺名家,從紫砂壺第一人明代供春,你還認識幾位

1

真正使紫砂壺盛名遠揚的是明代供春,他是我國第一位紫砂壺名家。供春幼年曾為進吳頤山的書童,他天資聰慧,虛心好學,隨主人陪讀於宜興金沙寺,平時他常幫寺里老和尚摶坯制壺。

寺院裡銀杏參天,盤根錯節,樹瘤多姿,供春常模擬樹瘤,捏製樹瘤壺。這種壺造型獨特,生動異常,老和尚見了拍案叫絕,便把平生制壺技藝傾囊相授,使他最終成為著名的制壺大師。

後人將供春的製品稱為“供春壺”,其壺色幽暗呈栗色,好似古金鐵鑄就,造型敦厚厚正,實為珍貴。

由於年代久遠,供春壺傳世品極為罕見,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供春款樹瘤壺”被公認為是供春之傑作。

認識紫砂壺名家,從紫砂壺第一人明代供春,你還認識幾位

2

制壺“四名家”

供春之後,明代同為制壺名家的有董翰,趙梁,袁錫,時鵬,此四人號稱為“四名家”。四名家均為制壺高手,作品罕見,因製作出的茶壺款式各異而被冠以“方非一式,圓不一相”。

3

李茂林與匣缽法

同制壺“四名家”一個時代的李茂林發明了匣缽法,這種制壺法就是將壺坯放入匣缽內燒製,使壺坯不染灰淚,這樣燒出來的壺美面潔淨,無油淚釉斑,色澤均勻一致,這種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4

壺家妙手稱三大

“四名家”之後,又出現了號稱“壺家妙手稱三大”的時大彬,李大仲,徐大友泉,其中,時大彬影響最為深遠。

認識紫砂壺名家,從紫砂壺第一人明代供春,你還認識幾位

時大彬是供春的徒弟,也是明代最有影響力的紫砂藝人之一。他製作的壺小巧玲瓏,質樸古雅,色澤如慄,更能增添品茗的雅趣。他製作的調砂提樑大壺呈紫黑色,泛出星星白點,壺身上小下大,重心穩定,是一款古樸雄渾的精品。

時大彬所制的“六合一家”壺可分為底,蓋,前,後,左,右六片,將六片合在一起後注入茶水,茶水滴毫不洩漏。這種神奇的技藝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堪稱一絕。

時大彬的作品突破了其師傅供春的傳授技藝,時大彬多做小壺,點綴在精舍几案之上,更加符合飲茶品茗的趣味。

認識紫砂壺名家,從紫砂壺第一人明代供春,你還認識幾位

5

紫砂名匠陳鳴遠

清代陳鳴遠擅制各式壺,制壺技藝十分全面。其所做之壺款式新,色澤美,線條清晰,輪廓明顯,壺蓋有行書“鳴遠”印章,至今被視為珍藏品。他的代表作有“四足方壺”,其傳世款式有“梅乾壺”“梨皮方壺”“南瓜壺”等。

陳鳴遠開創了紫砂壺式的自然型風格,他把樹樁,梅花枝,花卉等自然物運用於紫砂壺上,使紫砂壺充滿自然意趣,也使單純的幾何類紫砂壺走向沒落。

認識紫砂壺名家,從紫砂壺第一人明代供春,你還認識幾位

6

陳曼生與曼生壺

陳鴻壽,字恭,號曼生,浙江錢塘人,癖好茶壺,工於詩文,書畫,篆刻。他在乾隆年間作客宜興時,親手繪製十八壺式,並廣交文學界,藝術界人士,請他們在壺上或刻詩或作畫,掀起了陶藝的熱潮。

由陳曼生設計,楊彭年製作,陳氏鐫刻書畫的紫 砂壺世稱“曼生壺”。曼生壺造型簡潔樸素,取材寓意深刻;陳曼生所題壺銘注意與壺形切合,有獨到之處。

銘文意境高遠,書法配合得當,融砂壺,詩文,書畫於一體,將紫砂藝術引入了新的天地,一直為鑑賞家們所珍藏。

曼生壺的出現不但意味著一項新藝術誕生,最重要的是它集聚了當時文學界,藝術界精英的心血和智慧,是他們共同勞動的結晶。

認識紫砂壺名家,從紫砂壺第一人明代供春,你還認識幾位

寫在最後

近現代,顧景洲,朱可心,蔣蓉等人承前啟後,使紫砂壺的製作又有新的發展,顧景洲近作提璧壺和漢雲壺都是紫砂佳品。

名手所做紫砂壺造型精美,色澤古樸,光彩奪目,成為美術作品。過去有人說,一兩重的紫砂茶具價值一二十金,使土與黃金爭價。明代張岱《陶庵夢憶》就曾記載:“宜興罐以供春為上,一砂罐,直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無愧色”其名貴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