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拉梅朵》:西藏愛情故事,盛開在神湖邊的雪蓮花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場,看到神鷹披著那霞光,像一片祥雲飛過藍天,為藏家兒女帶來吉祥。

黃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崗,盼望鐵路修到我家鄉,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

——韓紅《天路》

西藏,這個充滿神秘又美麗的地方,一直是一些電影人的創作靈感。無論是近兩年由王家衛監製的劇情片《撞死了一隻羊》,還是講述藏族人虔誠朝聖的《岡仁波齊》,亦或是更早的抵抗外族侵略的《紅河谷》,均是西藏題材電影的代表作,各有各的看點。

《岡拉梅朵》作為女導演戴瑋“西藏傳奇愛情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她首次指導的處女作,在西藏題材電影中也可謂獨樹一幟,被譽新生代音樂電影地標性作品、廣大驢友的西藏旅遊寶典。這是一部融合了愛情、音樂、西藏風光和藏族風情等諸多元素為一體的文藝片,它的故事很簡單,餘味卻很悠長。


《岡拉梅朵》:西藏愛情故事,盛開在神湖邊的雪蓮花

《岡拉梅朵》講述了北京歌手安羽失聲後,沿著夢中神秘歌聲的指引,來到西藏尋找神湖與歌聲的主人拉姆。在這段音樂的朝聖之旅上,安羽結識了藏族鼓手阿扎,並得知了一段六十年前的愛情故事。她與拉姆,均是“岡拉梅朵”的演唱者,也都是愛情的追尋者和等待者。

《岡拉梅朵》上映後,導演戴瑋憑此片獲得第十五屆韓國最高藝術獎——最佳外國導演獎以及美國中美影展“金天使”大獎。在影片中,導演戴瑋向觀影者展現了西藏雄偉壯麗又純淨悠遠的美景,講述了一個關於追尋愛情、等待愛情的故事。

通過明暗兩條線講述兩位女性的愛情故事

岡拉梅朵,藏語裡的“雪蓮花”,代表著愛情的聖潔。

影片採取了一明一暗兩條線講述兩位女性的愛情故事。明線是現代時空安羽在尋聲過程中與阿扎相遇相識相愛的愛情故事;暗線則是六十年前阿扎爺爺和藏族女歌手拉姆的悽美愛情故事。這兩條線索互相交錯,過去與現在,現實與回憶,追尋與等待,最終都通過“岡拉梅朵”這個名字相匯在一起。

  • 安羽,代表著對愛情的追尋

影片開頭,拉薩正在舉行藏族傳統節日“雪頓節”的慶典活動。密密麻麻的藏族人民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虔誠的喇嘛和信眾們在城市外晾曬著佛像。巨大的唐卡佛像遮蓋有黃色絲布,喇嘛們通力合作,緩緩的掛起絲布,莊重的佛像一點一點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失聲的安羽拿著錄音設備,站在山頭,靜靜聆聽現場喇嘛們的唱經聲和演奏聲。遠處的阿扎正在接受喇嘛們的祝福,一眼就看到了恬靜聆聽的安羽。這一刻,安扎喜歡上了這個女孩。


《岡拉梅朵》:西藏愛情故事,盛開在神湖邊的雪蓮花

布達拉宮下的安羽

之後,安羽與阿扎因為音樂再次相聚。安羽感受到了阿扎身上的魅力。在阿扎的演奏中,安羽彷彿回到了展佛節上,正在聆聽一曲關於生命和信仰的讚歌。正在找尋自己丟失在夢中聲音的安羽,漸漸對阿扎有了好感。

後來,阿扎陪安羽去尋找夢中的神湖與阿姆,兩人在旅程中漸漸相知相愛,最後又在旅途中因理念不同意外分開。等阿扎後悔回到原地時,安羽已經開車趨向另一個方向。


《岡拉梅朵》:西藏愛情故事,盛開在神湖邊的雪蓮花

柏拉圖在《會飲篇》寫道:原來人這樣被截成兩半之後,這一半想念那一半,想再合攏在一起,飯也不吃,事也不做,直到餓死為止。若是這一半死了,那一半還活著,活著的那一半就到處尋求匹偶,一碰到就跳上前去擁抱。

愛情,是兩個人產生的靈魂悸動,是生命中的不完整得到補全。它的存在,值得用一生去追尋。

安羽在西藏的這段尋聲之旅上,是阿扎用鼓聲重新賦予了安羽生命。鼓聲是他兩之間的一道橋樑,傳遞著對愛情的理解。片中,安羽和阿扎走失後,一個走上山頂打開錄音設備盡力傾聽大山裡的聲音,一個在山底用木頭、石頭、鐵器等器具擊打出自己的鼓聲,只為能讓對方知曉自己的所在。導演戴瑋用這浪漫的找人方式,傳達出兩人是音樂上的知己,靈魂上的伴侶。

安羽一直在追尋能在音樂上與自己共鳴的靈魂伴侶。安羽的尋聲之旅,也是她的尋愛之旅。

  • 阿姆,代表著對愛情的等待

拉姆,本是拉薩里小有名氣的歌手,她唱紅了“岡拉梅朵”這首歌,人人都以岡拉梅朵來稱呼她。她和畫家爺爺相識於“岡拉梅朵”小酒館,因兩人卓越的才華互生情愫。結果拉姆的父親棒打鴛鴦,把她嫁給了一位貴族。拉姆與爺爺約好在神湖相見後,逃掉了這樁婚事,之後六十年一直在神湖旁邊等著爺爺。而爺爺在赴約的路上,因意外失去記憶,只記得自己愛過一個人,愛的人正是自己唐卡畫裡的人物。直到生命的最後,才說出了畫中人的名字—“岡拉梅朵”。


《岡拉梅朵》:西藏愛情故事,盛開在神湖邊的雪蓮花

神湖邊上的阿姆

拉姆與阿扎爺爺的愛情,比起安羽與阿扎的愛情更加悽美。她姆為了一個愛情的承諾,在神湖邊上等了一輩子,直到安羽帶來了那副屬於她的唐卡畫才安然去世。她因天籟般的歌聲被人稱為“岡拉梅朵”,但在等待的過程中卻從未再唱過歌。只因這首歌,是屬於她和阿扎爺爺的愛情見證。

“天堂般的愛情,地獄般的等待”是影片開頭導演對拉姆以及愛情下的定義。愛情很美,能互相補全對方的生命,但是愛情又很殘酷,我們總是在付出後等待另一方的回應。有時候這種等待,可能是一輩子,但也正是這種等待,讓愛情顯得更加美麗聖潔。


《岡拉梅朵》:西藏愛情故事,盛開在神湖邊的雪蓮花

穿著藏族婚服的阿姆

整部電影猶如一篇動人的散文詩,劇情雖鏈接的不甚巧妙,但關於愛情的核心理念卻傳達得十分到位。“岡拉梅朵”,藏語中的雪蓮花,象徵著愛情的聖潔。這個名字在劇中既是安羽和拉姆共同演唱過的歌曲,又是兩段愛情開始的地方;既是安羽手中的唐卡畫,又是拉姆一直等待的回信。它的出現,歌頌著千百年來女性對於聖潔愛情的執著追尋,也讚美著愛情中的堅守等待。

安羽與阿扎的愛情象徵漢文化與藏文化的衝突和融合

如果說電影的主題講的是愛情,那麼隱藏在愛情主題之下的便是導演關於漢藏文化的思考。

電影裡安羽與阿扎的矛盾,以及最後的重逢和好,都象徵著兩種文化的衝突和融合。


《岡拉梅朵》:西藏愛情故事,盛開在神湖邊的雪蓮花

雪頓節

在影片中,來自北京的歌手安羽是西藏外的文化象徵,但她在很早便與藏文化結緣,她曾因唱《岡拉梅朵》這首歌出名。她踏上雪域高雪尋找神湖和拉姆,代表著對藏文化的崇敬和探索。她喜歡阿扎的鼓聲,是因為鼓聲讓她想起了雪頓節上喇嘛與信徒一起合奏的演奏聲。

阿扎,這個被活佛稱之為被七個樂神保護的藏族男人,是西藏男人們的一抹縮影,他某種程度代表著藏文化。他熱情奔放,表達愛情的方式直接不含蓄。“化緣的美人,展佛會上的女神。”是他對安羽初次見面的讚美。

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後因為文化環境的不同,開始漸漸產生矛盾。


《岡拉梅朵》:西藏愛情故事,盛開在神湖邊的雪蓮花

在尋聲的旅途上,阿扎會停下車跟著藏族男人一起喝酒,搖色子,置安羽於一邊而不顧。在安羽過來發脾氣時,他的夥伴會嘲笑他“像綿羊一樣的丈夫”。在得知自己想要的酒吧被出售後,他惱羞成怒,結束了這次尋聲之旅,綁著安羽一起回拉薩;不僅如此,他邊開車邊喝酒,最後車子一頭撞到了大樹上。

阿扎,這個典型的藏族男兒,他的腦海裡充滿了大男子主義的思想,這讓兩人的相處產生了矛盾。但更大的矛盾,卻是對於這段尋聲之旅的態度。

“我陪你走過了一程,但卻不能陪你走過一生。我的理想和你的幻覺,都很美,很美。我們都沒辦法放棄它。”

阿扎的理想,是完成爺爺的心願,把畫著拉姆的唐卡放進岡拉梅朵酒吧供奉。這顯然代表著對西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延續。安羽的幻覺,是尋找到夢中的神湖,這又代表著漢文化對藏文化的探索與創新。當這兩種不同理念產生衝突,阿扎只能在繼續尋找神湖和返家搶回酒吧二選一時,阿扎選擇了放棄前進,選擇了對傳統藏文化的堅守。


《岡拉梅朵》:西藏愛情故事,盛開在神湖邊的雪蓮花

貞觀時唐藏交好

其實自古以來,漢文化和藏文化一直在衝突中融合,融合中進步。尤其是近二十年互聯網的興起,更多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在兩族人民之間進行。在這過程中,有些人用“入侵”這個詞形容兩種文化因交流碰撞產生的改變,其實大可不必如此。

在我國,漢文化一直在堅持不懈走進西藏探索,藏文化如今也開始走出西藏到漢文化地域探索。這一進一出的位置互換,說明了傳統與現代文明在碰撞,交流和相互滲透,預示著漢藏文化的地域時空將被打破,兩者會共同創新,共同發展。

所以在影片的最後,阿扎得到了岡拉梅朵酒吧,安羽也回去跟他終成眷屬。這個結局,不僅是給兩人的愛情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更是導演對漢文化以及藏文化的美好祝願:探索與延續,繼承與創新,衝突與交流,漢文化與藏文化在我們所有人的攜手努力下,必將越來越緊密,實現真正的文化融合。

導演戴瑋的西藏情節與音樂電影風格

戴瑋,央視最美女導演,在拍《岡拉梅朵》之前以指導晚會和MV出名。電影本跟她無緣,直到她來到西藏聆聽了這片土地的律動,真正愛上了這片天域。

《岡拉梅朵》:西藏愛情故事,盛開在神湖邊的雪蓮花

朝聖者

她跟許多人不同,她不是為拍電影而去西藏,她是為了西藏而拍的電影。《岡拉梅朵》這部影片,是她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完成的。在拍攝過程中,投資方臨時撤資,她賣了自己的房子墊資拍攝;原女主角李小璐高原反應嚴重,只能在中途更換演員;為了精益求精,工作組兩年三進西藏,她本人更是3次遭遇車禍與死神擦肩而過。


《岡拉梅朵》:西藏愛情故事,盛開在神湖邊的雪蓮花

拉姆與阿扎爺爺

她曾對許多人說過,她愛西藏這片土地,她將用自己的方法傳播屬於西藏的愛和美。在《岡拉梅朵》中,導演戴瑋便用自己獨有的音樂電影手法,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純淨與壯麗並存,喧囂與寧靜同在的西藏。

在影片中,我們將隨著導演的鏡頭前往大昭寺、八廊街、那木措,林芝風景,岡仁波欽山鋒,經幡廣場, 扎達土森,古格城堡等地,觀賞藏地特有的優美風光。那冰封的神湖,壯觀的展佛儀式,街道上五體投地三跪九拜的朝聖信徒,廟裡和喇嘛手上飛旋的轉經筒,藏民們熱情奔放的舞蹈等,無不新奇誘人,雖只是浮光掠影,但已在我們腦海中勾勒出一幅絕美的畫面。西藏就像一個巨大的寶藏,永遠等著人去挖掘,又像雪山上的神女,一見就無法忘懷。


《岡拉梅朵》:西藏愛情故事,盛開在神湖邊的雪蓮花

神湖邊等待的拉姆

導演戴瑋不僅充分展現了西藏美景的畫面感和衝擊力,還利用音樂這一元素,讓我們在看到電影畫面時,能聽到與之匹配的動人音樂,做到音畫合一的絕佳配合。


《岡拉梅朵》:西藏愛情故事,盛開在神湖邊的雪蓮花

雪域裡的鷹

影片一開始,隨著亞東和索朗旺姆兩位藏族歌手悠揚醇厚的歌聲響起,鏡頭從遠處略過西藏壯麗的雪山、湛藍的天空、泛著波濤的神湖納木錯和藏族姑娘拉姆,觀影者彷彿進入了空靈的狀態,跨越時空親臨這片神秘的土地。這種畫面與音樂的完美結合,美妙的視覺聽覺享受,正是導演竭力想展現給我們的西藏風情,也是本片特有的音樂電影風格。

結語

《岡拉梅朵》在豆瓣上的評分只有6.4分,很多人評論劇情蒼白。可我看完後,反倒覺得這部電影被低估了。導演戴瑋不僅想講一段關於尋聲的愛情之旅,更想把自己心目中的西藏展現給我們看。她用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感性拍出了這部景美,人美 ,故事美,音樂也美的電影。

《岡拉梅朵》,作為一部西藏題材的電影,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