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藺縣:一線走訪 督促“精準幫扶”落地

古藺縣:一線走訪 督促“精準幫扶”落地

古藺縣:一線走訪 督促“精準幫扶”落地

古藺縣紀檢幹部在馬蹄鎮走訪群眾,瞭解生產情況。

陽春三月,春風和煦。一輛小汽車行駛在古藺縣馬蹄鎮牆院村的鄉村公路上。

兩年前,古藺縣馬蹄鎮牆院村還是全縣出了名的“三邊村”,但如今“泥土路”已變成寬闊的大公路,以往低矮的“土瓦房”也逐步消失進而轉變為沿公路延伸而矗立兩旁的一排排兩三層“小洋樓”。

看著眼前這番景象,車中的古藺縣紀委常委雷洪衛感慨萬分。疫情卡點解除後,古藺縣紀委監委“村村陽光行”活動又開始了,這次深入脫貧攻堅一線,一邊走訪慰問群眾、一邊進行扶貧領域專項監督檢查,通過實地走訪、入戶調查等方式,瞭解群眾生產生活情況,著力解決疫情期間群眾最關心的問題。

從村口到村道,一路都是寬敞整潔的水泥路。“老鄉好!”“好,好。” 雷洪衛走到一戶村民門口問候,屋主人老陳熱情回應。

“生活怎麼樣?還有啥困難沒有?”

“現在生活不錯!前年剛改建了新房子,吃、穿都沒有問題,日子越過越好了!”老陳高興地說。家裡種了17畝甜橙,有12畝已經投產,一年收入三萬多,養豬收入一萬多,加上兒子在外務工的收入,一年下來可以達6、7萬,算是徹底脫了貧。別看現在生活過得不錯,3年前,老陳還是個住著危房的貧困戶。

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對扶貧項目建設工程以及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加強監督,確保扶貧項目真正惠及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縣紀委監委開展入村監督行動,對全縣建檔立卡戶進行了一次大排查,在查看扶貧措施是否到位的同時,重點檢查對貧困戶的幫扶方式是否有效,督促鄉鎮和幫扶責任人結合地區、人員特點採取“精準幫扶”,使一批像老陳一樣的貧困戶產生內生動力勞動脫貧。

古蔺县:一线走访 督促“精准帮扶”落地

古藺縣紀檢幹部在觀文鎮永安村向貧困群眾瞭解幫扶情況。

“去年烤煙豐收,一畝能賺4000元錢,在烤煙收成後還能繼續種植蘿蔔,一畝還能賺2500元。”家在茅溪鎮懷場村的廖宗國說著,臉上笑開了花,連聲說:“現在政策好,要說幾年前,我哪敢想象自己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

廖宗國之前也是村裡的貧困戶,那時的懷場村也是全縣有名的窮村。經過不斷探索,懷場村發展起“烤煙+蘿蔔”的特色農業產業,藉助菸草公司和茅溪鎮黨委政府引進的“鳳媽”蘿蔔乾廠扶貧車間定點收購,解決了農業產品銷售老大難的問題,老百姓只要有產品,就能賣錢,打消了村民發展產業的後顧之憂。

近年來,古藺縣著力打造“一村一品”抓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旅遊,每村基本都有了自己特色產業。縣紀委監委緊盯村集體扶貧產業資金使用、項目落實、收益分配等方面,深入基層調研走訪,以精準監督促精準脫貧。同時,督促基層組織對貧困戶的項目幫扶履行到位。僅懷場村的“烤煙+蘿蔔”種植項目,像廖宗國這樣的建檔立卡戶就有14戶人,用技術和產業實現脫貧。

與此同時,該縣紀委監委聚焦基層扶貧領域問題分聯繫片區,深入全縣26個鄉鎮,貧困村,對上年度低收入農戶脫貧情況開展監督檢查,進一步強化對脫貧攻堅工作的精準監督,嚴防虛假脫貧、數字脫貧及扶貧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突出問題。

“通過一線走訪,我們看到群眾真正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去年古藺縣脫貧摘帽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今年縣紀委監委要繼續為脫貧攻堅護好航。”古藺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趙源華說,“脫貧摘帽只是底線,全面小康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古蔺县:一线走访 督促“精准帮扶”落地

撰文 / 張豔

視覺 / 了了

審核 / 李天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