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中國年輕人創業不是互聯網行業就是服務行業!製造業咋沒人幹呢?

日落不會落


身邊朋友是個很好的例子,能比較充分的說明這個問題。

案例一:

我以前有個同事跳槽到假髮加工行業,他主要負責外貿出口工作,一干就是三年。

三年裡,他發現假髮加工行業利潤是比較客觀的,自己也已經掌握了幾個大客戶,是個創業的好時機。於是,他說服了工廠的一個生產主管,買了幾臺二手設備,自立門戶開始了創業征程。

整個創業的前期投入差不多八九十萬,創業前期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靠著自己積攢的客戶資源,差不過兩年的時間基本回本。

但是當創業剛剛有所起色的時候,原來的公司因為感受到了競爭的壓力,開始對他們公司進行擠壓。一是瘋狂壓價,挖自己的客戶;二是不斷向政府環保和安全機構進行投訴。

不得不說,這兩招非常的穩準狠。他們廠子小,資金壓力大,自然拼不過價格戰;後來環保部門也檢查上門,責令限期整改,僅僅需要上馬的環保設備,比他們的生產機器還要貴。

最後,在不甘中,他們賣掉了廠房和設備,以失敗收場。

案例二:

我有個朋友之前在某招聘網站做銷售,能說會道,銷售能力還不錯。不知道通過什麼渠道,知道了一款智能化財稅的記賬軟件,相比較傳統的記賬方式,它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尤其是對於小微企業來說。

該朋友在經過考察後,做了城市代理,租了一間辦公室,配備上電腦、電話,招聘了5個電話銷售,創業就這樣開始了。

這家智能化財稅公司的母公司因為獲得了資本的青睞,對代理商支持非常大,各種廣告資源非常豐富。朋友的這家公司,在兩年的時間裡發展到了20多個銷售員,做的風生水起。

以上兩個案例都是發生在身邊的事情,一個投身傳統制造業,一個從事互聯網行業。題主想要的答案可以在此案例中窺探一二:

1、市場空間。

傳統制造業基本上已經是一片紅海,大多數行業已經被寡頭或者大企業瓜分,市場空間非常小,要想在其中分一杯羹,只能在夾縫中生存。當新創企業威脅到大企業利益的時候,很容易被集體絞殺,大企業以此維繫一種平衡狀態。

2、資本市場的扶持是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當下,資本市場更加青睞於第三產業,如果製造業沒有突破性的技術創新,很難得到資本扶持。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是大疆創新,通過技術創新,在資本的助推下野蠻成長。

3、創業成本。

一方面是物質成本,製造業在廠房建設、設備投入等方面投入較高,而互聯網行業資產較輕,有時候僅僅是有個概念,就能得到融資,不愁錢;另一方面是管理成本,製造業管理複雜,流程繁瑣,年輕人不敢輕易涉足,而第三產業則對管理方面要求相對較小。

4、大環境影響。

通過互聯網創業一夜暴富的新聞常常見諸報端,這種大環境的渲染讓人心浮氣躁,彷彿互聯網行業遍地黃金,人人躍躍欲試。互聯網行業創業的門檻不高,真正成功的其實寥寥,就像開淘寶店的太多,真正能做好的太少。

以上是我的觀點,有不同意見的歡迎留言討論。

歡迎關注“職場面面觀”。

大知了猴


製造業?你要租廠房買設備吧?然後求爺爺告奶奶辦證,一路打點,招工人,買材料。一個部門領導就把你搞死了。一路打點過來,投1000萬,年底一算,虧了100萬。

搞直播,做視頻,10臺手機,賺錢機器隨身帶,搞不好一年能賺幾十幾百萬,哪個官老爺都不用理他。


用戶7009160845149


這跟創業成本有關係。

一、製造業創業

製造業創業是個高投入的事情,廠房建設,設備購買,人員招聘與培訓,這幾個環節處處需要用到不菲的資金量,若不是父輩有在這方面的投入,你能承襲一些好處的話,製造業創業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現在的製造業不像八九十年代那種家庭小作坊就可以的,現在的製造業講究的是科學管理加規模效應,加上國家這幾年供給側改革,嚴抓環保,製造業的創業空間其實是被壓縮的,也就是說,製造業創業的起點很高,不是一般人創業能企及的,製造業目前已經是產業資本的遊戲了。

二、互聯網行業,服務業創業

互聯網行業,服務業行業創業,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可以輕量化,輕資產。你前期的投入可以不用很高。這兩個行業的範圍很廣,就單互聯網來說,電商創業也可以歸為互聯網裡面去,成立外賣跑腿公司這些也可以歸納到服務業裡面去。總之,相較於傳統的製造業,普遍的互聯網和服務業的初期創業投入是低於製造業的。

目前國民的消費水平日漸提高,對於生活質量的需要也是日益增加,選擇這兩個行業,也算是紅利仍在,且門檻不高。但是同製造業一樣,想要做大做強,已然是需要很大的產業資本來支撐,試想下瑞幸咖啡,滴滴打車,不也是在這兩個行業裡面產生的。如果你想偏安一隅,賺個溫飽錢,那倒是不用過多的折騰,如果有鴻鵠之志,這兩個行業依然是高門檻的,這個門檻體現在商業模式,盈利模式,以及資本運作模式,其難度依然不亞於製造業。

門檻較低,也就意味著想踏進去的人就會比較多。但是不意味著,你在裡面賺錢就很容易。創業是一項九死一生的活動,一將功成萬骨枯,因此,不管你是在哪個行業創業,都因該清楚創業不易,需要你努力。


簡瞳


之前有個供應商說不想幹了問我接收嗎?我問她多錢?她說200萬,我說我的單子還會給你做!第一是沒能力,搞廠子管理生產銷售財務都要到位!第二是風險大,很多廠不給錢壓貨款,2,3個月甚至半年不給錢!第3家裡沒礦


郝哥vlog


先說一下我的職業吧,我也是製造業,磨豆腐的90後一個,豆腐行業是中國幾千年傳下來一個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行業,古有三大苦,豆腐排到第三,撐船,打鐵,磨豆腐 每天早上7點,要忙到晚上8點,碰到天熱,上午的東西,下午就會壞掉,不但不賺錢,還把房租,電,豆子都搭進去,基本上一年只有半年的好生意,但是房租你得去交,而且賣貨要凌晨三點都要起來,七點開始磨豆腐,一天的時間排的特別滿,常年無休假一說,上班還有兩天一天的假,這個是你不幹就沒錢,跟外面的世界基本隔絕,就在自己的屋子裡待著,一呆就是一年,每天都是重複的工作,枯燥無味,年輕人幹這個沒幾個人會願意長時間幹下去,會把人脾氣,想法,闖勁都打磨的跟養老一下,這個只是一個製造業的縮影,賺的太少,學不到什麼知識,固定的場所,像機器人一樣每天週而復始的重複,這就是不幹的原因。。90後的年輕人


小毅的爸爸


當代的中國年輕人群體並不缺乏雄心壯志,又更為廣見博識,顯在和潛在的能量巨大,也知道製造業之於國家強大的決定性意義。

那麼,中國的年輕人現在創業不選擇製造業,卻因為什麼?說到底,是由全球製造業的自身特點和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現狀決定的,這是個極高的門檻,當今極少會有年輕人能夠邁過去。

看到過今日頭條上有一個悟空問答題目,說有一些自媒體在賣貨了,問為什麼?其原因,跟該問中“現在中國年輕人創業不是互聯網行業就是服務行業”的原因是一樣的。

年輕人在創業調研論證的期間就清清楚楚地認識到了,製造業無論是製造大型工具和工業品,還是生產生活消費品,都需要高投入、深研發、多人力,僅僅必須具備的物料、設備、工具、信息就足以讓人打消進入製造業的念頭,而現在,中國製造業的發展現狀則是基礎比較完善的,而且生產比較集中,大部分分佈在相關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還有勞動力成本比較低而素質卻又比較高的優勢,但,即使是這樣,部分關鍵行業的產能還過剩、庫存還過高,特別是技術開發和創新的能力薄弱,大部分技術依賴從國外引進,作為製造業核心的裝備製造業發展嚴重落後於人,缺乏世界品牌。

年輕人深知製造業是可高大上、能發大財的,又深知一旦進入這個行業,本人所創辦的企業在基礎上,一開始就只能是相對很低的,最終也高不過中國製造業發展的現狀,先天性地註定大業建不成、老闆當不長,還極可能連把老本搭進去都不夠,一句話,在這個行業創業不現實。

創業者就是想當自由職業者、自己給別人當老闆,不被或者不再被朝九晚五的體制給困住,更是要逃離所得薪資因為微薄而不足以迅速實現財務自由的生活困境,那就哪個行業來錢快並且得錢久,就在哪個行業創業吧,自然而然的,與製造業重要不重要、關鍵不關鍵、高大不高大沒有關係。

互聯網行業和服務行業就是來錢快,會不會得錢久呢?這個不好說,關鍵是現在說這個,也跟這2個行業的發展現狀直接相關,大家已經一哄而上擠破了頭,市場卻就那麼大,就看誰的治業能力強了,可以肯定的是,只會是那麼幾個巨頭掙大錢,其它企業大多隻能掙小錢,而且,大多中的大多未必比在體制內掙的錢多哪去,還不穩定,這些都是由始終處在邊緣區、角落處給鬧的,但,的確是自由、當著老闆,開心就好、滿足就好。

其實,按現狀,進入製造業並在將來實現大有作為的機會是有的。年輕人成天上網,肯定清楚製造業中的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缺乏活力,管理思想和機制落後,重製造而輕研發,機械化程度不高致使效率低下,人才還短缺,又清楚,製造業的潛在消費市場是很大的,能夠容納下巨量的工業品和生活消費品等,所創立的製造業企業具有形成規模經濟的可能,國家和地方的政策也都支持。

只是可惜,年輕人自己不具備基礎和前提條件,何況,還知道社會上對落後產能的行業及其企業沒必要因為其虧損而去扶持的聲音也很廣、很高。

參與作答,感謝題主!


肇俊武


看很多回答都談到什麼深層次,沒必要談的太深層次,就談幾個關鍵因素。

1、錢的因素,製造業投入大。很多還週期長。

製造業投資項目,一般都需要大比資金,熟悉的人知道,這類項目大多需要去經信委備案。大家可以去各地經信委官網公佈的製造業項目備案,投資金額少則千萬,多則過億。就算不用備案,搞個小的作坊,比如傢俱廠,零件加工廠等等,在當下2019年,少則幾十萬,常見也要幾百萬。在當下,年輕人沒有點能力,背景,技術,時間要完成資本積累那是很難的。

2、人才的因素。其實中國製造業人才蠻多的,但高精尖人才少,且這部分人才多集中在中大型民企,國企,科研單位等。如果單獨出來幹吧,沒關係拉不到大投資,或者自身資金少,就算有技術也很難幹出成果。反而是一些中低層人才幹了些成果,因為技術低端,投入相對少。實例就是淘寶上的很多商家背後都是家庭作坊,中小企業。還有義烏商貿城背後的製造業,這多集中在沿海。

3、從這兩方面來,先不要說年輕人技術怎麼樣,思想怎麼樣,首先投入的錢對於絕大多數來講就是大投入。所以選擇第三產業創業很正常,工作幾年完成資本積累,人脈積累,就可以創業了,相對投入小,風險小。互聯網行業雖然是高科技領域,但它最大的資本投入就是人,而不像製造業體驗投入場地、廠房、生產設備、原材料、人等等各種投入,所以創業者也多以技術人員出身。降低了創業成本,一個人,幾個人,十來個人,一人一臺電腦,一個辦公室就可以創業了。

4、當然還有很多因素:環境,政策,關係,市場前景,個人想法等等。光從錢和人才兩個因素就已經把絕大多數拒之門外了。


東隱於世


同樣為工人,做同樣的產品。中國工人沒有美國人,沒有歐洲工人的工資高,沒有人家的福利待遇高。這樣的事去哪裡說理啊?難道僅僅是因為中國人多,就業崗位少才給中國工人少開工資嗎?

工人也是人,他們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冰冷的工廠,獻給了製造業。年老的時候落下來的一身職業病有誰去關心過?有誰能理解?

服務業和互聯網行業雖然很累,但掙的多。中國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窮,所以有很多人會去選擇服務業和互聯網行業。


雜談評論達人


這個不能完全怪年輕人,因為現在的大環境確實創業互聯網行業和服務行業更為有利。

第1點來說,中國經濟現在正在面臨結構的轉型,我們的第一第二產業足夠的成熟,但是第三產業的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我們正在經歷增速的拉動,由投資向消費的轉移,這樣服務行業的增長在未來是可以期待的,因此可以說服務行業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創業進入這個行業是一個大趨勢。

另一方面來說,在成熟的發達國家,經濟市場服務業一般是要比製造業更為繁榮的,所以相對於我國來說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第2點來說,互聯網行業和服務行業的紅利依然存在,但是製造業相比之下競競爭會激烈一點,紅利也沒有那麼多,因此年輕人走更為簡單的道路是一個選擇。在一般的情況下,各行業的盈利往往是差不太多的,付出與收益總是平衡,但是在現在服務行業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這樣就帶來可能付出較少的努力,就能帶來比較多的盈利,也因此更多的人進入服務行業是非常合理的。


諮詢師天生


我也是創業者,為什麼年輕人創業多數選擇互聯網和服務業呢?我分析有以下幾點供參考:

第一是互聯網和服務業符合當前社會發展趨勢,順勢而為和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兩句俗語正是很好的說明。

第二點在產業佈局方面我國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已是相對飽和,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加上環保要求和其他審查准入門檻相對較高。另外對於製造業來說是屬於工業,屬於重資產,現在年輕創業者多數會選擇輕資產創業,因為一來創業成本低,二來是年輕創業者本來就缺乏資金,加上製造業門檻相對高所以選擇製造業的創業者就不多了,除非有別人攻不破的壁壘。

第三是就互聯網和服務業而言客戶要求的差異化和個性化及定製化更加明顯,更容易獲得市場和客戶也就更容易達到目標了。

第四是相對互聯網和服務業來說製造業的天花板更低。

第五是很多創業者是無奈於各方面壓力才最終選擇創業的,對於製造業來說互聯網和服務業可以更快獲得收益。

另外創業艱難

祝願所有創業者都能夢想成真!

沒合適的圖,用一張網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