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抗擊匈奴,劉桓能調動吳國齊國等諸侯國軍隊勤王嗎?

我的祖國萬歲


簡單來說,理論上是可以的。

先說一下題主的錯誤,漢文帝叫劉恆,不是劉桓。

再說分封制,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分封諸侯、以為屏障,平時小弟擋在老大前面當緩衝,當老大有需要的時候,小弟要出錢出力出人,幫著小弟幹活,不幫就是不聽話,等著捱罵乃至捱揍。

在漢武帝以前,漢朝實行的是郡國並行制,既有郡縣制,也有分封制,於分封制下的諸侯王而言,漢朝皇帝的詔書是需要遵守的,不守可能會出問題,比如劉邦,他最喜歡的就算拿不聽話來揍小弟,揍到死為止,當然,前提是這個小弟不是他老劉家的。

我們都知道劉邦出身平民,劉氏家族原本也就是個生活水準還不錯的平民家族,但隨著西漢王朝的建立,劉氏搖身一變成了皇族,可謂史無前例。

而當了皇帝的劉邦,也在考慮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後人永享富貴,自己的家族永遠是皇族,鑑於周朝的亂世和秦朝的驟亡,他折中了一下,推行郡國並行制。

郡國並行制實行之初,劉邦還是很被動的,因為他要分封許多他並不想分封的諸侯王,這是他作為諸侯集團首領的弊端,拉一個打一個是他在楚漢戰爭的拿手活,現在項羽被打死了,在此過程中立下大功的異姓功臣自然要封王。

不過見識過這些異姓王倒戈的劉邦,對他們的信任非常有限,在初步穩定局勢後金迅速展開了誅滅異姓王的行動。

在這場行動中,劉邦充分運用了調動諸侯王軍隊的權力,以及從中挑刺。

最典型的就是梁王彭越,劉邦平定陳豨叛亂時,下詔讓彭越帶兵來會合,此時劉邦已經搞掉好幾個異姓王了,彭越不敢去,就稱病,只派了手下將領帶兵前去。劉邦大怒,派人訓斥彭越,彭越的手下勸其造反,彭越不聽,結果被人告發,被呂后誘殺。

剪除實力強大異姓王的同時,劉邦又分封了同姓諸侯王,讓他們替自己看守這份家業的遠方。

從理論上來說,漢朝皇帝是絕對可以調動諸侯王軍隊的,但顯然,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有些時候諸侯王的軍隊並不會聽從皇帝的指示。

一般情況下,諸侯王要有皇帝的虎符調令才能率兵離境,但呂后去世後,齊王劉襄誅殺齊相,發兵西進,欲誅滅呂氏,奪(匡)取(扶)皇位,這時候,在呂氏控制下的後少帝是完全控制不了齊軍的。

劉恆在位時期,中央實力強於地方,劉恆執政以休養生息為主,對匈奴採取守勢,雖有摩擦,卻少有大戰,漢朝中央的軍隊足夠應付,並沒有調動國諸侯王軍隊。而且劉恆致力於通過分割諸侯國來削弱諸侯王的力量,除非到匈奴兵臨長安城下這種危急時刻,否則他是不會調動諸侯王勤王的,畢竟槍桿子裡出政權,諸侯王軍隊一來,長安城還是天子說了算嗎?


平沙趣說歷史


劉邦死後由漢盈帝繼位,而實際大權握在呂稚太后手裡,盈帝在位不久也死去,呂后就操控了整個朝庭大權,於是重用呂氏族人,大有取代漢王朝之勢,劉桓得以於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相助爭得了帝位,史稱漢文帝,其勢力雖然不算強大,但比其他諸候王要強大得多,劉恆也是歷代王朝少有的明君,執政有方,根基慢慢的得到鞏固。所以漢文帝抗擊匈奴是能夠調動吳國,齊國等各諸侯勤王國的軍隊的。


肖定才


這個應當沒問題吧。

按照西漢王朝中央政府當時的法律規定,諸侯王承擔著以下義務:

諸侯王定期到中央政府述職和貢獻。春朝必須諸侯王親到,秋請則可請大臣代為入朝覲見。所謂貢獻則是給皇帝繳錢。這是政治上的。

軍事上,諸侯有為天子鎮守疆土的義務,這也是劉邦分封劉氏子弟的初心。

諸侯王要隨從作戰。

雖說西漢的諸侯王如吳齊楚等基本自成一國,除了不能稱帝外,能自行收稅建軍,但總的來說,他們還是要聽從皇帝的調遣。

而且,漢朝也吸取了前朝教訓,在封建制的同時,還實行郡縣制,且以郡縣制為主,這樣,中央政府派出的官員與藩王雜處,能很好地牽制諸侯王。

而且,在漢文帝時期,劉姓子弟經過呂后血洗,其實實力已經不強了,在有外敵入侵的時候,肯定對好不容易拱立的劉姓皇帝擁立一把的,沒的讓高祖老婆欺負,還要讓外人欺負麼。


錢多多讀文史


首先更正一點,漢文帝他的名字不是劉桓,而是劉恆。關於抗擊匈奴的問題,漢文帝時期有同次大的戰爭,列舉如下:

1、公元前177年5月,匈奴右賢王侵犯河南土地,並且盜搶歸屬漢朝的邊塞少數部族,殺了很多人。漢文帝親臨甘泉,派丞相灌嬰徵調的車騎八萬五千人,到高奴進擊右賢王,同時徵發中尉所掌管的步兵,駐守長安。此戰過後,右賢王逃往塞外。同時濟北王劉興居認為漢文帝出擊匈奴有機可乘,起兵造反。文帝命攻匈奴10萬軍隊返回出戰劉興居,八月,劉興居兵敗自殺。

2、公元前174年,冒頓單于死去,兒子老上單于繼位,文帝派出宗室女兒和親,並派中行說去輔佐,中行說不願意去,漢朝廷逼他去,他到了匈奴就投降了老上單于,並且出了很多對匈奴有利的建議。

3、公元前169年,匈奴進攻狄道。文帝採取晁錯的建議,通過免除徭役和賦稅的方式徵召老百姓去邊塞定居。

4、公元前166年,老上單于派出14萬騎兵攻入和蕭關,並且殺了北地郡都尉孫印,並且深入腹地,直逼長安。文帝徵發一千戰車、十萬騎兵駐紮長安附近防禦匈奴進攻。文帝想御駕親征,太后堅決阻止文帝才打消了念頭。文帝命張相如、董赤、欒布三人為將,迎擊匈奴,老上單于在漢境活動了一個多月,才撤退出境。此戰是漢文帝時期和匈奴最大的一次惡戰。

5、公元前162年,匈奴進犯,此年恢復了和親。

6、公元前158年,匈奴三萬騎兵入侵雲中郡。

通過列舉戰事可以看出漢文帝時期對待諸侯王採取了以德服人、以武平亂的態度;對待匈奴採取了和親止戰的方式,所以基本沒動用諸侯國軍隊勤王。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各位批評指正,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小白不太白


漢文帝劉恆在位期間與匈奴爆發過三次規模較大的衝突,但基本都是以防禦為主,即便匈奴軍隊撤兵之後,漢軍也基本沒有追擊。事實上,以彼時漢軍的實力,也無法深入匈奴腹地追擊撤兵的匈奴軍隊。更何況,彼時的匈奴軍隊並不是被漢軍擊潰後撤兵,而是因為不想陷入膠著而主動撤兵,漢軍就更加不能追擊了……

漢文帝在位期間總體上與匈奴保持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狀態,並沒有發生後來漢武帝在位期間那樣的大規模對匈作戰,邊境守軍加幾萬野戰軍足矣,根本無須調動各諸侯國的軍隊。漢文帝如果真調用了諸侯王所屬的軍隊,恐怕還真未必是幫忙,搞不好是去添亂!漢文帝在位期間,漢軍第一次對匈成規模作戰時,出身齊藩的濟北王劉興居(漢高祖的孫子、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就反了……漢文帝不得不將在對匈奴作戰的部分漢軍召回長安勤王。所以說,這些個諸侯王根本沒有指望,不在背後捅刀子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漢文帝可否調動諸侯國的軍隊

在漢高祖劉邦剪除異姓諸侯王之後,大量劉姓宗室子弟被分封各地、成為了新的諸侯王。鑑於秦王朝宗室羸弱導致亡國的教育,漢高祖賦予了自家受封諸侯王的兄弟子侄們部分兵權。但是,異姓諸侯王擁兵自重的教訓就在眼前,漢高祖對自家這些兄弟子侄也並不完全放心!所以,在賦予劉姓諸侯王部分兵權的同時,漢高祖又規定諸侯王沒有皇帝的虎符不得擅自調動諸侯國駐軍。換言之,理論上諸侯國的駐軍是漢王朝的“國防軍”,並不是諸侯王的私家軍。從這個層面而言,漢文帝是絕對有權調動諸侯國駐軍的。

可理論是理論、事實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在漢高祖、呂后掌權期間,諸侯國的駐軍的確是“聽話”的,他們也沒有實力與漢廷對抗,只能“俯首聽命”!但呂后去世之後發生了一場名為“剿滅諸呂”的軍事政變,漢高祖庶長房的幾個孫子打著“匡扶漢室”的大旗,將齊國的駐軍變成了自家的私家軍……齊藩如此,小宗旁支的楚藩、吳藩呢?大概其都是在這個時候,劉姓諸侯王們逐步加強了對諸侯國駐軍的控制。在撿漏成為皇帝之後,自身實力相對較弱的漢文帝也只能面對現實、從長計議。這就是漢王朝“削藩”始於漢文帝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漢高祖和呂后在位期間,諸侯國對漢廷的威脅遠沒有漢文帝在位期間那麼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漢文帝想要調動諸侯國的駐軍,理論上還是可行的,在諸侯王們沒有打算正式造反之前,他們基本上也還是會奉詔的。但是,此舉風險實在太大,很可能得不償失……

諸侯國軍隊何時才能不添亂

那麼,諸侯國的駐軍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會不添亂、主動幫著漢文帝呢?先舉一個後世的例子,“吳楚七國之亂”爆發之後,作為“關中屏障”的梁國首當其衝。梁孝王劉武硬是拼上了全部家當、為胞兄漢景帝劉啟充當“人肉盾牌”,遲滯了吳楚聯軍的第一波攻擊,為漢景帝贏得了寶貴的準備時間。劉武為何如此?恐怕也未見得是兄弟情深吧?說白了,漢景帝在位,他是最近支的諸侯王!漢景帝“削藩”幾乎動了大多數諸侯王,唯獨沒有動劉武。試問,劉濞也好、劉戊也罷,誰當上皇帝劉武能有這等待遇?他維護的不是漢景帝,而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書歸正傳,劉姓諸侯王什麼時候才會無條件力挺漢文帝?漢王朝大廈將傾之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漢王朝沒了,他們這些個劉姓諸侯王又算什麼?換言之,漢文帝與匈奴開戰,劉姓諸侯王們只會作壁上觀,甚至還可能趁火打劫!唯有匈奴佔據絕對優勢、大舉南下想要滅漢時,這些劉姓諸侯王們才會團結一致對抗匈奴!說到底,她們不是為了漢文帝、也不是為了漢王朝,還是為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綜上所述,在與匈奴對抗期間,漢文帝想要動用諸侯國的駐軍還是可行的,但風險太大,很可能得不償失。劉姓諸侯王一個個對皇位虎視眈眈,漢文帝與匈奴開戰,他們根本不願意幫一把,不趁火打劫就不錯了。恐怕也只有匈奴人要滅掉漢王朝時他們才會挺身而出“勤王”了!皇位只有一個,宗室卻又一堆,理論上他們都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只是次序不同而已……這就註定了皇帝與宗室之間的矛盾根本無法調和!


農民工歪說歷史


題主此問甚好,這個問題實際上涉及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諸侯之間的具體關係。因為,就法律上而言,中央政府自然是擁有徵調諸侯王軍隊的權力的,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是否真能像法律所預期的一樣,就又是另外的問題了,畢竟,漢文帝執政時期的中央政府實在有些幼弱,此外,漢文帝又是吳國和齊國的晚輩,而更重要的是,此時的中央政府與地方諸侯王的關係又非常不和睦。

一:漢代諸侯國的權力問題——侯國與王國的不同

由秦楚政權組織形式調和而來的西漢王朝一方面深受當時天下人心和政治習慣的影響,另一方面出於對抗勳貴集團,鞏固劉氏江山的目的,建國之初的劉邦不得不採用亙古未有的“郡國並行制”,以此作為整個漢王朝的立國之基。

但隨著時勢的變化,在天下一統之後,前期曾做出過巨大貢獻的郡國並行制也逐漸呈現其弱點和弊端。畢竟,建國初期的異姓諸侯王們的實力實在是太過強悍了,在加上韓信、彭越、英布等戰力超群的蓋世武將,巍然若龐然大物的漢室江山簡直就危如累卵。當此之際,深知驕兵悍將之害且早已備受其苦的劉邦隨即著手剪除這群當年的“戰時同盟者”。而在戰勝攻取之後,又將其換成清一色的宗室子弟,希望通過這種廣樹番輔的方式來達到萬世一系的目的。

所謂“前車之鑑,後車之師”雄才大略的漢高祖劉邦自然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分封制上覆轍重蹈,於是,在給予子孫後嗣充分的特權和榮華富貴之後,他也為由自己的嫡系子孫所統領的中央政府制定了諸多鉗制地方諸侯的法門,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諸侯國在地方上的權限問題。

據漢代律法規定:由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主要分為“侯國”和“王國”兩種,其中:

1、侯國只享有封地內的稅收權,並沒有軍事權和行政權,並且還要受到郡一級的行政單位的管轄。

2、而王國除了享有租稅權之外,還同時擁有獨立的軍事組織權和政治行政權。但其軍隊的主要職能則是戍守王都以及護衛封國之內的社會治安。而在國家有對外征戰之事時,王國的軍隊則要聽從中央的調遣,參加戰鬥。

據此而言,從法律層面上講,當漢室天子進行全國性的戰略佈局的時候,他是有絕對的權力來調動帝王諸侯王的軍隊的。

二:漢文帝與吳國、齊國兩大諸侯王國的恩怨矛盾

每一個浮沉於社會的人都懂,在白字黑字的法律條文背後,實際上還運行著一套潛藏的不能宣之於眾卻大家又都心照不宣的規則。而正是這種混跡於黑白之間,並行不悖的明暗線組成了色彩斑斕、豐富多彩的現實社會。

且說漢室的諸侯王,在經過孝惠帝、呂后等兩代人二十餘年的發展之後,地方諸侯的實力越來越強悍,中央之令不下地方的政治困境日益凸顯。可偏偏又是在這個時候,生性剛毅、桀驁難馴的太子劉啟又犯下了嚴重的政治錯誤,再加上漢文帝自己繼位之初與齊國存在的固有矛盾,使得中央政府的處境越來越艱難。

1、漢文帝時期:

公元前180年,臨朝稱制的呂后因病去世, 呂氏諸王因為害怕劉氏宗室趁勢反攻,於是密謀造反,取劉氏而代之。但這些圖謀的消息卻不幸被呂祿的女婿朱虛侯劉章所知,於是經過劉章和東牟侯劉興居一番商議之後,二人決定將此消息告知此時已然貴為齊王的劉襄,準備與之裡應外合,一舉誅滅妄圖篡政亂國的呂氏家族。並趁勢迎奉齊王劉襄為大漢天子。

聞訊而意動的齊王劉襄自然極力贊成,隨即在齊國舉起義旗,打著“非劉氏不得為王”的高祖之約浩浩蕩蕩的殺奔長安而來。可就在他頓兵在途的時候,長安城內的太尉周勃與朱虛侯劉章等人已然成功誅滅諸呂。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當此之際,為了徹底消滅呂氏的血脈,進而保證自身的安全與利益,此時已然佔據地位的孝惠帝的子嗣自然不宜再為皇帝。

於是,平息禍亂的功臣周勃和陳平等人自然就要另立新帝。而原本就是為了稱帝才首義誅殺諸呂的齊王劉襄卻被眾人刻意無視,打著“劉襄舅氏駟鈞不是善類,立一劉襄,無疑是使‘呂氏之亂’覆轍重蹈”的旗號,強行擁立既無外戚姻親,又且實力孱弱、貌似仁和的代王劉恆為帝,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且說這周勃、陳平等人,明明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才避重就輕的選擇相對幼弱,便於控制的代王劉恆,而刻意拋棄賢明能幹,聰敏洞達的齊王劉襄。可如此一來,卻在漢文帝和齊王劉襄之間種下了芥蒂的種子,公元前180年,就在漢文帝繼位的當年,因為劉襄兄弟三人曾有陰謀自立的問題,所以在論功行賞之際對其刻意壓抑,以至於齊王劉襄和城陽王劉章分別在公元前179年和公元前177年就英年早逝,抑鬱而終。至於同樣英武不凡的濟北王劉興居則在兩位哥哥都去世之後,因為心懷鬱積而興兵造反,以至兵敗被殺。雖說劉襄三兄弟已經全數去世,但繼位的齊王劉則卻始終不曾忘卻先君的仇恨,始終與中央政府貌合神離。

2、太子劉啟闖的禍

至於漢室中央政府與吳國的矛盾,那就得追責到當時還在做太子的劉啟身上,話說當年吳王劉濞的世子劉賢奉父之名前來京城,有一次,在他陪伴劉啟喝酒下棋的時候,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年少氣盛的劉賢因為在棋著關鍵的時刻沒有顧忌貴為皇太子的劉啟的身份,不僅寸步不讓,而且態度不恭,以至於一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的劉啟掄起棋盤就將劉賢給打死了。

太子闖下偌大的禍端,身為父親的漢文帝卻只是命人將劉賢的屍身送回吳國並簡單的說了一些情況,略略表示歉意,此外並沒有任何其他的表示。如此輕慢無禮的舉動自然激怒了素以剽悍兇惡,蠻霸武勇著稱的吳王劉濞。

所謂人生之大悲,莫過於“以白髮人送黑髮人。”老年喪子的吳王劉濞自此踏上了與中央政府“貌合神離,陰謀造反”的不歸路。

綜上,前有奪國之恨,後有殺子之仇。試問中央政府又憑什麼來審度吳國和齊國呢?在者,經過數十年的修養,吳國和齊國的勢力也已經不容小覷,就此而言,即便吳王劉濞和齊王劉則真的要聯合起來與中央政府分庭抗禮,那也是未嘗不可的事情,而事實也證明,地方對抗中央的“七國之亂”確實在不久之後爆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