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在北伐期間也曾廣泛發動群眾,後來為何突然喪失了這項技能

國民黨在北伐期間也曾廣泛發動群眾,後來為何突然喪失了這項技能

北伐戰爭後,連徵兵都要靠抓壯丁

據統計,國共合作的大革命時期,在基層宣傳發動群眾的人員中,只有1/4是共產黨員,其餘3/4則是國民黨員,他們在北伐戰爭的征程中,組織發動沿途工農群眾擔任嚮導、救護傷員、運送物資,全力支援北伐軍。漢口、九江等城市的群眾甚至被髮動起來,成功收回了當地的外國租界。

但不久,隨著“四·一二”、“七·一五”等一系列反革命政變的爆發,國共兩黨分道揚鑣。從此,以蔣介石、汪精衛為首的國民黨新政權似乎就徹底遺忘、喪失了動員群眾的技能,無論十年內戰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甚至連日常的徵兵任務都要靠抓壯丁的方式來完成,至於淮海戰場上數百萬民工支前的情形,更是隻有羨慕和無奈的份兒。

國民黨在北伐期間也曾廣泛發動群眾,後來為何突然喪失了這項技能

黨員數量增加3倍

其實,大革命前的國民黨也並不懂得如何宣傳和發動群眾。那時的國民黨嚴格來講,甚至並不是一個政黨,而是由各式各樣政客為了利益而組成的政治聯盟。在這些人中,既有像黃興、林覺民這樣真心信服三民主義,肯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青年,但更多的是像黎元洪、陳炯明這樣的政治投機分子,彷彿一個魚龍混雜的大雜燴。

1924年,孫中山痛定思痛之下,決定改組國民黨,並與年輕的中國共產黨合作,打算用共產黨的蓬勃生命力與革命鬥志,去吸引和影響更多有為的革命青年充實國民黨的基層隊伍,並使之成為國民黨與廣大民眾聯結的紐帶。隨後幾年的發展也實現了孫中山這一目標,從1926年開始,國民黨黨員從15萬猛增至63萬,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輕人。

國民黨在北伐期間也曾廣泛發動群眾,後來為何突然喪失了這項技能

大批左派被清洗打壓

可惜,這些年輕人都是在革命的感召下加入國民黨的,有能力,更有理想、有抱負,絕大部分是左派人士或同情左派的。他們不僅人數眾多,還長期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但蔣介石、汪精衛在1927年發動的一系列反革命政變就像一張用來過濾的大網,不但大批共產黨員和進步群眾的屠殺,許多國民黨左派也遭到了清洗,那些貼近群眾、真心為國奉獻的革命青年被一一篩掉,留下的都是自私自利的官僚、兵痞與政治投機分子。

1928年1月,第一次下野的蔣介石又復出掌權,立即命令全體黨員重新登記,凡是有左派傾向的黨員一律清除出黨。在蔣介石的默許下,各地的反動勢力立即開始報復這些曾經與共產黨親密合作的國民黨左派。比如在浙江,多名左派領袖被暗殺打傷,左派黨報《民國日報》也被強制停刊。更多的國民黨左派開始心灰意冷,要麼不再議論政事,要麼乾脆投靠了共產黨,走上了武裝起義、工農割據的道路。

國民黨在北伐期間也曾廣泛發動群眾,後來為何突然喪失了這項技能

1931年,國民黨著名左派領袖鄧演達被逮捕殺害,左派在黨內的地位進一步降低,更多的才識之士從黨內離開,蔣介石不得不依賴從北洋軍閥勢力中投靠過來的大地主、舊軍閥來維持自己的統治,這些人長期騎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使得民眾對於國民黨的印象急轉直下。

國民黨在北伐期間也曾廣泛發動群眾,後來為何突然喪失了這項技能

國民黨在北伐期間也曾廣泛發動群眾,後來為何突然喪失了這項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