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本期評片會主題《靜》,很好入手拍攝,誰還沒幾張安安靜靜的好看風景照?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居家隔離的日子》天下和/攝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隔離》蘇鐵/攝

靜有安靜(quiet)之意,也有靜止不動(still)的意思,“單張圖片”在英文中也被譯作“still image”。“靜”的物質屬性,即攝影的特徵之一,屬性契合了主題,便於自由發揮。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守》秋水伊人/攝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童年的記憶》蘇鐵/攝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黃金時段》羊正/攝

話又說回來,畫面雖是靜止,但是務必要引人聯想,此聯想卻是動態的:令觀者腦神經相交聯繫,先由視覺激發,從而產生出豐富的心理體驗,其遠超過靜止畫面所交待的信息,這也是單幅照片的魅力所在。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戲迷》大通/攝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照見滄桑》大通/攝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佇》小精靈/攝

大多數風景照都是安靜的,首先最容易想到這點。火紅的落日、孤單的雲朵、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寓情於景也好,借景抒懷也罷,與中國古代文人畫追求的“靜境”、“禪境”趣味無異,可是照片也與他人沒什麼關係,從亞當斯到郎靜山,我們非常熟悉這樣的風格。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形》象徵/攝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舊時光》園子/攝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午休》紅霞漫天/攝

接下來是寵物、靜物。擼狗、吸貓,這樣能從容進行的動作,想必寵物非常順從,經過經年累月的馴化,它們代表了歲月靜好。歷史上拍攝花卉植物的攝影師很多,科學研究、情色曖昧等不同風格都有,有心人可以總結出一部專題攝影史。別樣的動物攝影,可以參看荒木經惟的《愛貓奇洛》,以及寇德卡送給女兒的生日禮物——動物攝影合集,頗為別緻。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靜》崔建玲/攝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初雪》江山行/攝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晨》江山行/攝

近年來,另有一種氛圍特別靜謐的攝影作品,多是中、大畫幅慢拍,藝術家按著某一地域的特徵走走拍拍。內容多是帶人物的風景,人物作為點綴,姓名不出現其中,敘事性弱,人最終成為畫面結構的一部分。被網友戲稱其技術特點是“景大人小退飽和度”。這些都是“大”照片,設備大、畫幅大、主題大,宏觀描繪,所以顯得安靜。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夢幻鄉村》張克興/攝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入地無聲》太極攝郎/攝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靜謐》逐夢前行/攝

在一些紀實或者新聞攝影中,還有一種更近距離地觀看,小處著眼,靜觀他人,特別不同於新聞攝影常見的捕捉動態瞬間。在非典時期,賀延光拍攝的《SARS病房》就是一個安靜的場景,一名重症病人終因搶救無效不幸死亡,醫生叉腰的背影矗立良久,蘊含著力量。張立潔《SARS背影——非典後遺症人群紀實》採用中畫幅拍攝環境人像,被攝者直視鏡頭,悲涼但有尊嚴,無聲的照片似乎要吶喊出來。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凝固》nom/攝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寧靜致遠》秋水伊人/攝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高鐵之夜》張克興/攝

現在,對疫情中的我們是否有啟發呢?相機對準當下生活才更有力量。靜觀他者,才能被他人關注。

第三季評片會第1期《靜》就分享到這裡,詳細的講解,請到直播間收聽。下期主題是《我最珍貴的》,這是比較開放的題目,注意審題,您有什麼想法?請用鏡頭表達出來。歡迎更多的影友參與我們的訓練和交流,期待大家的佳作。

《靜》主題評片會彙報展:靜觀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