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孩子很少生病了,為什麼呢?從心理角度該怎麼回答?

心理的點點滴滴


疫情期間孩子很少感冒,我覺得不僅僅是心理上的,應該從外部和內部兩方面分析。

外部原因

眾所周知,幼兒園是流感的重災區,尤其是中班之前的孩子,班級裡有一個感冒的就容易傳染,因為孩子本身抵抗力非常低。大人的免疫力稍高,可能攜帶了某個病毒,但症狀不明顯,但是因為和孩子同吃同住,病毒很容易傳染給孩子,所以孩子也容易生病。疫情期間,因為不怎麼與外界接觸,而且出門戴口罩,避免了傳染的幾率,所以孩子也不容易生病。

所以我覺得即便疫情結束了,出門戴口罩也應該是常態,不僅是保護別人,更是保護自己。

內在因素

疫情期間,因為孩子不能上學入園,迴歸到了全家人都圍繞孩子轉的狀態,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滿足,很多時候是快樂的。心情好自然不容易生病。

另外因為疫情,大人們的工作也沒有原來那麼忙,有空給孩子做飯,一些常常點外賣的家庭也被迫在家做飯,飯菜更有營養,這樣也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們的生活不那麼便利,對經濟的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凡事都有兩面,就我剛才說的那兩點,也不是完全不好,如果疫情結束,大家仍然可以保持出門戴口罩、少點外賣、多注重飯菜的營養搭配,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應該都不會那麼容易生病了。

最後祝大家五一快樂,身體健康。


real草莓多多


疫情期間,大人、孩子大多宅在家裡,與外界少有接觸,感染疾病的機會沒有了,大人有更多時間照料孩子,也照顧得更細緻了,孩子生病的機會也就少了。

從心理角度講,家長與孩子更多的相處、互動、親子游戲,讓孩子更多地感受到親密關係、親情、愛和依戀;少有外界接觸,也少了曾經社會、學校環境的壓力,阻斷了歧視、孤立和霸凌,脫離了引發焦慮的環境,孩子更輕鬆、開心。

孩子在寬鬆、和諧的環境中,充分釋放天性,感受童趣,身心健康得以維護保障。


喜陽羊


今年疫情期間不僅孩子生病少了,大人老人生病也少了。從中悟出三個道理:第一居家隔離不僅防新冠肺炎,也防其他疾病。第二日常生活要重視養生防病,注意環境衛生。第三過去存在過度治療過度用藥的問題,其實許多小毛病不必找醫生靠自身抵抗力也能痊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