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开采成本由哪些因素决定?

温差闲语


石油开采有三期:

第一期,管子插下就喷油,电影见过。这一期占总储量5%,躺着赚钱。很多人说石油采集成本1-3美元,指的只是这5%

第二期,压力不够了,需要注水,增压,吸上来,脱水,此时随着水的比重越来越高,石油成本大大增加。

第三期,要在石油旁边打洞,注入蒸汽,挤压地壳和石油,来获取,非常凶残,成本极大

一般第二期就结束了,因为成本再高不如直接买了

而美国的页岩油与传统石油,是完全不同的开采模式,

页岩油,是藏在油页岩中的准石油。开采前,先要想办法把深处的油页岩弄裂,加热,岩石才会分泌出母油,吸上来再加工成各种产品。

再说油品质:

中东下面是各种高品质的烃源岩,缝隙多,韧性强,堪称完美的储存容器。

委内瑞拉是重油,需要加热再抽上来再提取,加上历史原因和政治原因 综合成本非常高

加拿大属于沙油,地壳变动混杂着沙子,所以分离麻烦

委内瑞拉开采一桶石油的成本是25美元左右,由于技术,制裁,政体等诸多原因,实际成本要远高这个数字。

加拿大一桶45美元左右

俄罗斯15-20美元左右,也有说30多的

而沙特阿拉伯不到10美元。

这些数字都是很多机构的综合数字,石油的成本,是没有一个国家会说实话的,成本在谈判中是宝贵的砝码

如果有兴趣欢迎看我之前的文章《美股熔断:怨妇撕硬汉,看哭了黑老大》,里面很详细的整合了各国石油的成本,互相制约的竞争和最近原油大战的原因





笑谈一面


原油是一种价格波动率相对较大的交易品种,在去年9月份原油价格的涨幅达到了15%的惊人数字,那么原油开采成本一般是多少呢?其实开采成本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毕竟世界各国原油的储备、日产量以及开采成本都是在不断波动的,不同的统计数据差距也比较大。

例如,中东各国的原油开采成本大部分都只有2~3美金,即便是加上运营成本也不会超过10美金,相对而言,即使是已经成功进行了页岩油技术革新的美国,目前开采原油的综合成本也需要36美元,我国作为一个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国家,开采原油的价格要达到50美元,由此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某些国家可以通过卖原油而获取暴利。

在英国一桶原油开采成本大约为52.5美元,在巴西则为49美元,在加拿大为41美元,然而如果换做是十几年前,开采成本只有当下的一半,为什么开采成本会成倍的翻呢?一方面是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些国家的油气井储量逐渐减少,剩余油气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

相比起来,中东地区,尤其是沙特等国的原油开采成本都不会超过10美元,一方面除了人力和环保成本较低之外,还因为这些国家的优质油气田具有巨大优势,因为油质好、埋藏位置较浅、开采难度较低,所以开采成本自然不需特别高,沙特经过数十年的开采依旧拥有数不胜数的自喷井,开采难度可谓是大大降低了。

总而言之,原油开采中东地区是暴利的,在中东以外的地区也可以当做一门生意来做,美国自从发展页岩油产业之后,就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原油消费国和提供者,原油成本主要体现在开采、消费和运输方面。


股市小情人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下跌,分析师们把下跌的目标位不断修正,而且大部分的思路都是在探寻原油的开采成本。笔者看过不同版本的成本图表,现在贡献一个《金融时报》前不久刊登的一个图表显示了不同国家和类型的原油平均开采成本,窃以为可以作为参考。

从图中来看,非欧佩克的产油均价在60美元,而欧佩克均价在35美元附近,全球平均产油均价在50美元左右。非欧佩克和全球均价或可提供一个反弹的支撑,而欧佩克的产油均价或许可以参考为最终的目标位,实际上2008年的最终底部即是在这个位置。

我们还可以从图中看到,美国的页岩油在75美元,加拿大的油砂矿在80美元,所以原油的这次大跌,首先受伤的是美国和加拿大,而非我们以为的俄罗斯,因为俄罗斯的产油均价在45美元。除非国际油价在周末的反弹后重新开启新一轮的下跌,不过普京已经在上周明确表示“不做一只安静的小熊”。

另外,我们也看到中国的产油均价在60美元以上一点点,而最近A股中的原油勘探和油服企业股票近期却纷纷走强则需要投资者警惕,因为如果原油价格这么个跌法,实际上中国在国际上买油比自己开采要划算很多,国内的原油勘探和油服公司应该放假休息才对。在周末原油价格绝地反弹之前,国内前期走强的航空运输股票已经纷纷展开调整,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主要用油客户对于油价的预期。但是航运股票周五的集体走强亦需引起投资者的警惕,因为原油价格下跌所带来的运输成本下降已经早就体现在价格里,但是体现需求的BDI指数最近一个月倒是在不断下跌。当市场需求在下降的时候,仅靠成本下跌似乎并不能支撑股价继续上行,航空股的走势就显示了这个逻辑,现在就看航运股后续的走势了。当然,“一路一带”的概念或许可以支持这些个股继续走强,但如果只开花不结果的话,最终价格还是会回归价值。

金银的价格在目前的位置似乎跌不动了,但也涨不起来,似乎也印证了我们的一个观点“下跌空间有限而上涨动能不足”。在这个时候,交易员需要关注与黄金密切相关的其他品种,例如原油价格,毕竟从历史图表来看,此两者基本为正相关的关系。另外,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也提过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方向与黄金保持高度的正相关,而本月26日国内的调价窗口将再次打开,有心的交易员可以多加留意。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下跌,分析师们把下跌的目标位不断修正,而且大部分的思路都是在探寻原油的开采成本。笔者看过不同版本的成本图表,现在贡献一个《金融时报》前不久刊登的一个图表显示了不同国家和类型的原油平均开采成本,窃以为可以作为参考。



趣顽财经


中东各国的原油开采成本大部分都只有2~3美金,即便是加上运营成本也不会超过10美金,一方面除了人力和环保成本较低之外,还因为这些国家的优质油气田具有巨大优势,因为油质好、埋藏位置较浅、开采难度较低,所以开采成本自然不需特别高,沙特经过数十年的开采依旧拥有数不胜数的自喷井,开采难度可谓是大大降低了。

总而言之,原油开采中东地区是暴利的,在中东以外的地区也可以当做一门生意来做,美国自从发展页岩油产业之后,就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原油消费国和提供者,原油成本主要体现在开采、消费和运输方面。


财经叨逼叨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今天我们主要讲几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第一点,供求关系,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决定国际原油价格长期走势的主要是原油供需基本面因素。

同市场供需关系一样,石油供过于求价格会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会上涨。而提到供需关系就不得不说石油的库存,这两者是紧密相连的。石油的库存包括商业库存和国家战略储备。

这两者都会影响到国际原油的价格。

能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还有石油生产成本,高成本地区的石油决定了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限,而低成本地区的石油决定了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幅度。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还有汇率因素、政治因素、替代能源的发展、突发事件。此外,国际石油的投机因素会导致国际原油价格短期剧烈波动。

最后不得不提的一点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是:资金或者说是资本。

这是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资金可以分类为:供求的资金、炒作资金、避险资金。市场中的国际原油价格受资金主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是否进入了原油市场或者资金是否从原油市场抽离。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3秒懂金融


第一,勘探成本,包括三维地震、勘探、开发;

第二,井深,井位,地下地质条件等;

第三,钻井工艺和技术;

第四,油气管道布设;

第五,人工成本,以及地方协调费用等等。


绵阳东哥


油田的位置决定开采难易程度,开采的效率和设备先进程度等,开采的人才组成!汇率


快乐的守护人


首先,需要了解主要石油进出口国的石油开采成本:

通过上图可知,产油成本最高的是英国,最低的是科威特(8.5美元/桶),按照目前25美元/桶的原油期货价格来看,还能继续扛住原油大跌的恐怕只有20美元/桶产油成本的国家,包括俄罗斯、伊朗、阿联酋、伊拉克、沙特以及科威特,而英国、 巴西和加拿大等国家的石油公司已面临亏损。


不过,原油价格战下,虽然沙特等中东产油国和俄罗斯目前仍然可以盈利,但因为中东产油国的财政平衡油价远远高于其 10 美元左右的生产成本,实际价格也高于当前油价。除非沙特持续扩大财政赤字将价格战进行到底“互相伤害”。


主要石油产出国油价财政平衡点:

通过2020年最新的主要石油产出国油价财政平衡点来看,美国、俄罗斯和卡塔尔最低,均不到50美元/桶,而沙特则远高于这个价格(约80美元/桶),这也意味着,“互相伤害”的周期不会太长,否则真的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也到了抄底的时刻,可以考虑分批建仓)


其次,需要了解的是原油开采成本的构成。

通过原油开采成本图可知,原油开采成本主要包括capital expenditure(固定资本支出成本)和operational expenditure(运营支出成本)两大部分。 


其中,capital expenditure的成本涵盖了从地质勘探—1—采油—2—炼制加工的过程。


细分来看,过程1还包括物探、钻井、录井、测井、固井、射孔和完井。


过程2主要包括:常压蒸馏法、减压蒸馏法、裂化法等三种:


operational expenditure则主要原油到终端用户之间产生的费用,包括运输、存储、损耗等。


综上,原油开采成本的因素主要取决于:

1、地理位置、产油国的人工费用,以及采油技术

2、冶炼方式的选择

3、产油国到消费终端的距离


最后,如果要探讨影响原油的价格因素和未来走势,还需更大篇幅,有机会再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