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教会人类的 5 件事,最后一件很多人还做不到

3 月 12 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 (WHO) 正式将新冠疫情定义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的大爆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还在进一步攀升。

回顾人类历史,这不是第一次疾病大流行事件,天花、鼠疫、流感,这些疾病都曾经夺去了上亿人的生命。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与传染病的斗争史。

每一次出现新的传染病,人类都是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一点点找到「武器」,最终取得胜利。那么回顾历史,我们从每次疾病大爆发中都学到了什么呢?

01 戴口罩:源起 100 多年前的流感

真相

1918 年 1 月,一场流感爆发了。短短三年时间,它造成全球五亿人感染,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死亡人数更是高达 5000 万到 1 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 3%~6%。

这场传染病,成为一战提前结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真正让口罩从外科医学器械走向大众。

因为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疫情,各国的人们都被强制要求带口罩,特别是医院和医护人员。

从当时的老照片里可以看到,口罩成为了疫病出现的象征性影像。在普通人的生活里,它也是很重要「流通货币」。

传染病教会人类的 5 件事,最后一件很多人还做不到

当时,一些乘客甚至会因为没有戴口罩被拒绝上车,餐厅也拒绝服务没有带口罩的客人。

戴口罩(特别是有症状的人戴口罩)作为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应对经飞沫、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时被广泛应用,比如鼠疫、非典等,口罩的形态也从纱布口罩进化为现在我们熟知的 N95 口罩。

传染病教会人类的 5 件事,最后一件很多人还做不到

同样是预防飞沫传播的「咳嗽和喷嚏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或纸巾遮住口鼻)则是在 2000 年才被提出,可追溯到 SARS 肆虐的 2003 年。

到了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疫情袭击美国的时候,又进一步得到了重视。

图片来源: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

Medicines Sans Frontieres


02 疫苗:从天花的阴影中,拯救了上亿生命

真相

天花,人类历史上发病率最高、死亡者最多的传染病:在 16~18 世纪,欧洲每年约有 50 万人,亚洲约有 80 万人,死于天花感染;

整个 18 世纪的欧洲,粗略估计有 1.5 亿人死于天花感染,而在 20 世纪,这一数字更是高达 3 亿人。

天花肆虐的情况,直到英国人爱德华 · 琴纳发明天花疫苗才得到根本的改善。1796 年,琴纳证明牛痘对于预防天花感染十分有效,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疫苗由此诞生。

传染病教会人类的 5 件事,最后一件很多人还做不到

图为 20 世纪初期时,密西西比河谷的人们蜂拥接种牛痘的场景

20 世纪末,随着天花疫苗的大规模推广,世界卫生组织在 1980 年宣布,天花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灭绝,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完全消灭的病毒。

接种疫苗被称为人类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我们通过疫苗的接种,有效地控制了脊髓灰质炎、狂犬病、乙肝等传染病的传播。

但部分病毒因存在一定变异性等原因,需要每年打,比如流感。

图片来源: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Behring Center

03 喝开水:霍乱时期养成的好习惯

真相

关于霍乱的最古老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 400 年,而进入 19 世纪之后,霍乱更是先后引起过七次大流行。

霍乱第一次大流行发生在 1817 年,起源于印度,在随后的几次大爆发中,先后传播到了包括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主要地区。

在这几次爆发中,霍乱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根据有限的数据统计,单单印度就有 3800 万人被它夺去了生命。

1853 年,霍乱第三次在伦敦大流行期间,约翰 · 斯诺(John Snow)博士经过实地取证和科学分析,首次得出了霍乱是通过水进行传播的结论。

传染病教会人类的 5 件事,最后一件很多人还做不到

图为 1854 年伦敦布罗德街(Broad Street)水泵引发的霍乱疫情,推动了流行病学的发展

图为 1854 年伦敦布罗德街(Broad Street)水泵引发的霍乱疫情,推动了流行病学的发展。

此后,西方人逐渐开始在城市内建立管道供水系统,通过对水源进行过滤灭菌的方式,使人们在家中就可以随时拧开水龙头,喝上干凉洁净的直饮水。这大大降低了霍乱的发生概率。

1932 年中国霍乱大流行,波及了 306 个城市,造成几万人死亡。

当时政府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鼓励民众喝经过煮沸的水。煮沸可以杀死水中大部分细菌,从而达到安全饮用的效果。

通过控制饮用水的质量,包括痢疾、霍乱、血吸虫在内的很多传染病,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然而,根据 WHO 公布的数据,在世界范围内霍乱每年导致大约 130 万至 400 万例病例,以及 2.1 万至 14.3 万例死亡。

传染病教会人类的 5 件事,最后一件很多人还做不到

图为一印度古纳小男孩饮用来自手压泵的水源的场景

没错,即使喝烧开水能帮助我们阻断霍乱的病原,但直到今天,每年依然有 2 万人以上因霍乱死亡。

图片来源:Science.Howstuffworks.com

flickr.com

04 避孕套:控制性传播疾病的一大功臣

真相

早在 15 世纪末,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欧洲人也同时将美洲的梅毒带回了西班牙,继而造成病毒在欧洲大陆传播。

后来,一位名叫法罗皮斯的医生发明了一种用亚麻布套支撑的安全套,并在 1100 名男性中进行了实验,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感染梅毒。

传染病教会人类的 5 件事,最后一件很多人还做不到

避孕套的另一个丰功,必须提到艾滋病这个目前仍难攻克的传染病。全球已经约有 3200 万人先后死于艾滋病的感染。

1981 年,人类第一次认识到艾滋病的存在,两年后的 1983 年,科学家第一次在一位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上分离出 HIV 病毒,并且随后证明正是这种病毒导致了艾滋病。

20 世界 80 年代,泰国政府曾在性工作者中间推广使用避孕套,喊出了「No condom NO sex 」的口号。并 1991 年开始,在全国推行这个运动。最终,性传播疾病(包括 HIV)的传播率降低了 95% 以上。

传染病教会人类的 5 件事,最后一件很多人还做不到

目前,在中国 28 种登记在册的传染病中,艾滋病的死亡人数仍位居榜首。2018 年数据显示,中国艾滋病的死亡人数高达 1.8 万,是排名第二肺结核死亡人数的 6 倍之多。

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可以帮助降低性疾病的传播风险,还可降低 HIV、病毒性肝炎等的感染风险。

路透社

05 洗手:拯救了 200 多年前的产妇

真相

洗手有助于降低传染病的流行,在今年疫情中反复提及。而发现洗手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性,则要归功于匈牙利的医生伊格纳兹 · 塞麦尔维斯。

1841 年到 1846 年间,产科的死亡率高达 10%~13%,在特殊恶性流行病流行期,甚至有 20%~50% 的产科病人死于发热。

伊格纳兹医生经过观察后发现,很可能是医生们将尸体上的病原体传染给了产妇们,导致了超高的死亡率。

最终,他通过用漂白液洗手这一方法,很快将产妇的死亡率从 10.65% 降至了 1.98%。

传染病教会人类的 5 件事,最后一件很多人还做不到

洗手还可以保护儿童免受传染病的侵害。

每年约有 180 万 5 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腹泻病和肺炎,到目前为止,这两者依然是世界排名前两位的幼儿杀手。

而用肥皂洗手可以保护每 3 个幼儿中的 1 个免受腹泻疾病感染,以及每 5 个幼儿中的 1 个免受呼吸道疾病感染。

传染病教会人类的 5 件事,最后一件很多人还做不到

图为1940年代,学习孩子午饭前洗手的场景

此外,像沙门氏菌、手足口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肝病毒、流感病毒等很多病原体,都可以通过正确洗手来预防。

然而据美国 CDC 的一项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上厕所后的洗手率仅为 19%。

学会并坚持洗手这件事,我们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片来源:CCTV 9 《手术两百年》

Global Handwashing Partnership

正如开头所说的,我们并不知道还需要多久才能真正战胜新冠肺炎病毒,也不知道下一个传染病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但我们依然可以坚持这些让人远离传染病的生活习惯。它们是人类在一次又一次与传染病斗争的过程中,用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

最后送上今天的清单:

传染病教会人类的 5 件事,最后一件很多人还做不到

策划 Murphy

封面图来源 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Wikipedia.Smallpox.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mallpox, Lasted edited 2020-3-22.

[2] 世界卫生组织.https://www.who.int/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Media centre.https://www.who.int/mediacentre/multimedia/podcasts/2009/hiv_condoms_20090325/en/

[4] Patel P,Borkowf CB, Brooks JT,etc. Estimating per-act HIV transmission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J].NCBI,2014,June,19

[5] 冯琦, 唐金陵.欧洲产褥热流行调查与控制:被忽略的流行病学先驱塞麦尔维斯[N].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 Vol. 38

[6] Mingbin Liu, Jianming Ou, Lijie Zhang,etc. Estimating per-act HIV transmission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J].NCBI,2016, March,18

[7] Rania Assabcorresponding, Laura Temime.The role of hand hygiene in controlling norovirus spread in nursing homes[J].NCBI,2016,August,9

[8] 洛伊斯·N.玛格纳.《医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9] 高福,刘欢. 《躲也躲不过的敌人》. 科学普及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