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师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吗。有谁能说出来?

寒韩寒


关于民办教师,我己无话可说,也不想说了。别说别的,就是认证今日头条,也因为是原民办教师,无退休证,也不给通过。所以提起来有太多的伤感!

那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老百姓认字的不多。国家亟须振兴教育,就从识字不多的人中挑选出民办教师,参加普及教育和扫盲。

这些教师的待遇,是政府每月拿5元钱的补贴,然后生产队记工分,参与生产队分粮食。

这些民办教师看起来不累,和农民相比,是风不打头雨不打脸,我作为民办教师,深知其中辛苦!当时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家有隔夜粮,不当孩子王。

我上了三年学,阴差阳错地当上了民办教师。并且教的五年级数学和三年级语文。还有一至五年级的唱歌。太难为人了,我哪会呀?学,硬着头皮头天学第二天教给学生,期未居然拿到了班里平均九十多分的好成绩!

这唱歌嘛,我是音乐知识一窍不通,会唱什么就教什么,比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红歌系列,还有沂蒙山小调,甚至于朝阳沟。满校园都在唱我教的这些歌。

白天上课,抽空备教案和批改作业。晚上还有任务呢!天一黑,手里提着马灯挨家挨户地去请这些成人文盲。那个年代农村没有电,也没有大广播。这些都是后来才有的。召集到一块教他们识字,成绩不错,大部分的脱盲了。这是公社教委检查过的。

每天都是忙忙碌碌,从早到晚。遇到星期天,还要步行几十里路去城市里百货大楼给学生买笔记本,田字格等,回来可就不轻快了!用个包袱皮把这些本子整齐地包好背在背上,俗话说远了无轻在。何况这些本子死沉,还要走几十里路背回来。如果是在冬天,北风吹的人走不动路,只好在路沟里避避风再走。

唉,说起这些止不住心酸流泪!实指望能转成公办教师,谁知一日之间被辞退回家。离开心爱的学生和朝夕所在的学校。到现在不能看到学生背着书包去上学,心里难过啊!

如今老了,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却落的个没有退休金的老惨晚景,国家和政府没有忘了这些功臣,给了为数不多的生活补贴。可也太少了,吃药都不够,别说生活了。

我想多数原民办教师都在翘首期盼能增加点补贴。耐心地等着吧。现在国富民强,不会让这些有苦劳有功劳的原民办教师空等待的!


用户梦语


我不知道民办教师的起源,但是我知道,小时候我妈妈是民办老师,村里很多老师都是民办老师。

那会孩子们多,村里条件艰苦,一个老师教俩个班,俩个班的孩子们在一个教室,背对背坐着,前后都有黑板。给这个班的孩子讲完课,留作业让他们写,又转过去去给另一个班讲课。语文,数学,音乐,美术都要教,学校就一把手风琴,几个老师都会拉。

因为是村里,离市里远,周末还要去教师培训学校学习,往往起早贪黑的去学习。家里有地,还有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试上学,很多民办教师就失去了转正的机会。也就有很少一部分家里条件好些的,能离开家的去学习考试转了正。这也就也就预示着,民办教师付出同样的劳动,工资低,甚至被大队拖欠工资。

开始的时候是跟下地干活的一样,给记工分,年底分粮食,后来改了给钱,从一个月几块,十几块到几十块钱。我记得我都上班了,一个月赚一百多了,我妈还是一个月六十,还不能按月发,最长被拖欠两年多。

后来国家清理代课老师,像妈妈这么大年纪的,基本都在五十岁以上了,一直坚持在学校教课的老师们,集中培训学习考试。但也不是都给转了正,还要有各种证书,再教育的学历,很多代课老师一气之下离开了学校,因为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这点钱不够家用。直到多年以后,国家才按年头给了他们一点补贴。

妈妈算是幸运的,在我和弟弟长大出去上学以后,妈妈周末寒暑假,都去学习,拿出了一大袋子的证书,都是她风里雨里努力的见证,终于转了正。

挣钱多了村里人风言风语,她都干什么了赚那么多钱,却忘了孩子有事,不管白天黑夜就来找她。就是她教了他们的孩子们识字,帮他们教育孩子走正路,在童年给他们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妈妈一直说,当老师是个良心活,不能说完就算,要把知识真正的让孩子们学会,还要教他们做人。国家可能不缺一个栋梁,但是父母会缺一个好孩子。

我感谢当初教我的老师们,都是民办老师,他们不功利,上完课来不及回家就下地干活。学生淘气,会像自己家孩子一样训斥,孩子委屈也会像自己家孩子一样心疼。被拖欠工资的时候,也没有少教学生们一点知识。被他人诟病的时候,也没有委屈的拿孩子们撒气,一样耐心的为他们讲解。

不得不说在国家师资力量不足的时候,民办教师为几代人付出了心血,让懵懂无知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就算存在一些不足,也不足以抹杀这些人付出的劳动,他们的功绩都印在几代人的成长里,写在历史的史册中。



雪儿83266


说民办教师是文革产物之人,可笑到极至,连这段历史不清楚,还大言不为在胡说,民办教师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就有了,到五十年代未期相当普遍了,那时每大队(现在的村)都有一所小学,只有一两个公办教师,其余均是民办教师。我们大队小学当时四个老师,三个是民办的。


夕阳园梦507


我能说出来,民办教师是文革的产物,是大队书记培育出来的,扪心问一下你们自己,你们怎么当的民办教师?你们考的民办教师呢?还是大队书记安上的?你们会多少东西?你们是否误人子弟了?俗话说,教师有一桶水,给学生一碗水,你们有没有一桶水?或者说,你们有没有一碗水?

其实,国家对民办教师非常够意思,内部考试然后上学然后转正,对年纪大教学工龄长的教师直接转正,还有一些至今没有转正,坦率地说,那么多机会你们抓不住,可见你们的水平何等的差,你们总是抱怨没给你们转正,话说回来,你们够当老师的资格吗?

我们大队书记挺有意思,民办教师必须是女的,而且必须是未婚女青年,这里的奥妙谁都能猜出它几分,尽管我自认为学习好,但因为我是男的,我们大队要女民办教师,所以我是没有资格当民办教师,可是天无绝人之路,四人帮倒台了,邓公出来工作了,恢复高考了。

网上不时有民办教师抱怨,好像社会对不起它,没有给他们转为公办教师,你们不要抱怨了,是你们对不起学生,对不起社会,你们就不该转正。


小麻雀南飞


很多没有说在点子上,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的增加,几乎在每一个村子里都设立一个小学,并且是复式教学,什么是复式教学?就是一个班级有一年级学生10个,二年级学生12个,老师上课讲一年级10分钟,让学生做做题,看看书,赶紧的讲二年级知识。有的班级甚至有三个年级。

当时很少正规师范毕业的老师,怎么办?村里(那个时候叫大队)研究让普通农民去给学生上课,怎么也要初中毕业吧?过去,初中毕业的也不多。

农民去给学生上课,就是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户口属于农村,就是老农民。公办教师是国家正式在编的教师,拿国家工资的。

让谁去不让谁去一般村干部说了算,待遇呢?一个普通农村男劳动力一天干活最多挣10个工分,就按照一天10个工分给民办教师。

村里有一套记工分的规则,干什么活多少分。

可能很多年轻人并不懂得什么是工分。这里不说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总之挣了工分到了年度按照工分,村里付钱,简单来说工分就是钱。贫穷的村子一个工分3分钱4分钱,富裕的村子一个工分8分钱,一天10工分,0.8元,一个月26天共计20.8元,一年10个月,200元多一点,或者按照一年12个月算全年工资240元。注意,这是经济收入好的村子,差点村子一年只有百八十元吧。

当农民下雨阴天不能干活,所以一年能干250天到300天算好的,风里来雨里去,而当民办教师至少室内工作比种地好得多。

所以在农村当民办教师算好事情,一般人也当不上。

后来,国家给予民办教师补贴最初一个月是3元,后来慢慢增长。

再后来,随着大量的师范毕业生慢慢成为学校主力,国家采取政策,民办教师考师范转正,通过考试直接转正,最后有的无法通过考试,直接辞退。

前些年,国家对于早些年当过民办教师被辞退的,按照教龄给予每月一定量的补贴,算是退休金吧。各地政策不同,有的一个月六七百有的三四百等等。


Zhplswh


我就是老民师,今遇花甲,我最清楚。考试,听课,三天两头抽考。有的趴下了,有的挺到了最后。师证,荣耀啥都有,还是被撸了。最气人的是:付出了青青,付出了心血,没有回报!也许当初这部分有头脑的人选错了目标,若不错,亿万富翁大有人在。说啥呢,错了下地狱,对了上天堂!


平安幸福快乐人生460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民办教师!

人民公社及其前后时期的民办教师

中国民办教师是穷国办大教育的历史产物。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民办教师为中国农村教育事业默默耕耘,作出了重大贡献!民办教师已经成为一个特定条件下的历史称呼(名词)!共和国没有忘记他们,到2000年我国基本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

第一、何谓民办教师

1、民办教师:身份是农民、职业是教师!他们是国家、集体办学的公办学校教师!他们是教书的农民!他们具有农民和老师的双重身份!他们处在劳心与劳力的双栖位置!他们就是业已成为历史名词的中国民办教师!他们到1977年全国有四百七十多万之多的教师,占当时中小学教师总数的56%!他们是“中国中小学中不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师”!

2、他们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扫除文盲运动的扫盲教师!

因为扫盲教师是在工人、农民、战士识字班利用注音识字的速成识字法教《职工业余学校识字课本》、《市民识字课本》的业余教师。只有其中一部分识字班的教师留了下来才成为了真正的民办教师。

当然,真正的民办教师在我国扫除文盲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巨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5亿人口中,文盲占80%,农村的文盲率更是高达95%以上。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不能在文化上翻身,就不能彻底翻身。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就指出:“从80%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

所以,解放后,全国各地的工人、农民、战士识字扫盲班兴起。他们利用夜校、农闲季节等进行识字读书。1964年调查显示: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了52%。到2001年中国大陆文盲比率由1949年的80%以上,下降至2000年的6.72%

3、他们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小队办或多队联办的耕读识字班的教师!

因为生产小队办的耕读识字班教师只利用早晨或晚上上课,其余时间照常参加生产队的劳作,并且只挣生产队的工分。

4、他们不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公办学校的临聘教师!

因为这些公办学校的临聘教师其实就是代课老师!只是换一种叫法而已。临聘教师往往是有干部身份的公办教师和大中专毕业生。

5、他们不是解放初期及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私立学校、民办学校的教师而被称作的民办教师!

因为私立学校、民办学校是个人或者几人联合和私人企业开办的学校,学校教师自然就不是国家、集体办学的公办学校教师!

6、广东省《关于向原民办教师和原代课教师发放生活困难补助的工作方案》中指的原民办教师

因为这些民办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已经不干了或者没得干了,他们就成为以前是民办教师,政府还惦记着他们,所以称为是原“民办教师”!

附:“现为广东省户籍,1993年3月27日(含)以前曾在广东省公办中小学(含幼儿园、附属学前班)教学岗位上连续任教满1学年(或2个学期)以上,离开教学岗位后未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录用为编制内人员或国有企业录用为正式工作人员的原民办教师。”

第二、农民、工人、干部身份

1、户籍制度

当时,我们当地用“居民”和“农民”来区分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和农业户口的农村农民。“居民”国家配给每月几斤至二十多斤大米指标(不满三周岁的儿童:六斤至十一斤,一般居民和十周岁以上儿童:二十四至二十八斤半),用1斤大米指标购买1斤大米,价格是0.142元。当然,还有油及其它商品的指标(票证)供应。

农业户口的“农民”是靠农村生产队的一亩三分地的收成,除了上缴国家的公粮(一定量的、义务的、必须的)和一定量的余粮(其实很多生产队并没有什么余粮,只是必须的,是按国家低定价收购)、预留稻种等以外就按生产(小)队为单位分配给农民的口粮过生活。建国后的四十年间,中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比重中始终占到80%以上,就一直不可能改变!

与户籍管理制度相联系的,还有住宅、粮油、教育、医疗、就业等项制度。在所有这些方面,非农业户享有国家提供的一些待遇,是农业户可望而不可及的。

2、在中国社会体系中,公民分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

住在城镇或城市的非农业户口人员,可能是干部身份、可能是工人身份、可能是国家或集体的商业、服务业的职工、可能是城镇的小商小贩、还可能是无业的城镇居民。农业户口的农民生活居住在广阔天地的农村。

第三、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的由来和区别

1、民办教师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和解放区,根据群众的需要,依靠“民办公助”政策,极力兴校办学,招收了一批民办教师,解决了当时师资匮乏的问题,促进了边区和解放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在解放前和50年代初期,民办教师是指民办含私立学校的教师,是相对于公立学校教师而言的。据有关资料记载:解放前的最高年份全国中学的民办教职工为5.2万人,占中学教职工总数的42.28%;小学民办教职工8.1万人,占小学教职工总数的9.23%。

1952年随着私立中小学校由政府接办改办公立学校,这些学校的教师也转为公办教师。至1954年底,完全可以说:在此之前的民办中小学教师问题已基本解决。

1957年教育部提出小学教育的发展必须打破国家包下来的思想。在城市要提倡街道、机关、厂矿企业办学;在农村要提倡群众集体办学。私人办学可以允许但不提倡。这也是与当时倡导的两种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相适应的。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举办学校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就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各级政府在财政资金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借鉴边区和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在农村办学中大力鼓励“民办公助”,也就开始招收了一批民办教师。此后,民办教师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民办教师的性质随着办学指导思想的变化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此以后,民办教师已不再是过去意义的民办中小学校教师而是国家、集体办学的公立学校教师。

民办教师是公社党委和公社教办根据学校教学的需要,给大队名额,大队组织考察、审核,报公社批准、并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因为民办教师多数是在本大队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所以,大队组织考察、审核时都会选本队比较优秀的回乡和上山下乡的高、初中毕业生或相当文化程度的人选来担任民办教师,以尽量保证本大队学校的教学质量。

2、公办教师

原有公办学校的教师、1952年私立中小学校由政府接办改办公立学校,这些学校的教师也转为公办教师。此后,各年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分配到公办学校任教的老师。

第四、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是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大国办教育的特殊教育现象。不论是公办教师,还是民办教师,都以教书育人为职业,都是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忠实履行教师职责。

第五、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的待遇

1、公办教师是编制内的教师,他们是国家干部身份,非农业户口吃国家粮,领国家工资和享受公费医疗等待遇。如果是女教师,因为子女的户籍必须随母,所以,她们的子女一定是非农业户口城镇、城市居民!

以六类地区为例:本科毕业生试用期的月工资是46元人民币,一年后转正54元,如果有再提一级就是62元。中等师范毕业生试用期的月工资是32元人民币,一年后转正37元,如果有再提一级就是42元。

2、《教育大辞典》载,民办教师是指“中国中小学中不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学人员”。他们身份是农民、职业是教师,是农业户口的农村农民,他们挣的是农业社生产队的工分和国家的少量补贴。如果是女教师,因为子女的户籍必须随母,所以她们的子女仍然是农业户口的农民!

以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为例:民办教师与大队干部的劳动待遇基本相同,只是大队干部有些权力而已。大队当干部和当民办教师,他们的劳动工分一同参与生产队的年底分红。大队连寒暑假每月付给民办教师300工分到生产队分红,国家(公社)每月补贴6.5元钱,后来大队每月付200工分到生产队分红,每月补贴13元钱。当时300工分就是生产队的壮劳力一个月30天全勤的工分值。

农村生产队,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集体所收获粮食(稻谷),需留足种子。交纳公粮,完成购粮任务并留下必要的成本粮,其它还需留修水利补助粮和各种各样的补贴粮,往往占总收成的50%以上,剩余的粮食才能进行分配。

年终10工分为一个工,一般年景,每个工能够得到0.2元钱,年景好一点的能够得到0.8元左右,这就是非常高的工值了,当然是各个生产队都不同。社员所分实物以现金结算后记帐。劳动工分最后也以现金计值,抵去实物分配所值金额后,有存余的叫存款户,欠款的叫超支户,常存在超支款收不清,存款不能兑现的情况。

生产队依照每户工分总额,并按一定比例将粮食分配到户,就全国多数地区而言采用即所谓“人七劳三”或“人六劳四”的分配方案。“人七”指的是报表上的“人分粮”(亦称“基本口粮”),系按全队标准人数来分配的,人人有份;“劳三”指的是报表上的“工分粮”,系按全队工分总额(折算为工分总值之后)来分配的,两项相加,即全年总结算所分配的粮食。

我所处地区粮食分配形式大致分为:以人口分配的部分称基本口粮,以工分分配部分称劳动粮,以交纳家庭肥料数量分配部分称肥料粮。总称“人、劳、肥”分配制。人就是人口,劳就是劳动工分,肥就是交给生产队的各种土杂肥。各地分配比例有差别,我所处地区开始按(631)即按6∶3∶1比例分配,后来按(721)即按7∶2∶1比例分配。

第六、民办教师为什么不跳槽?

1、在计划经济时期,参加高考进入高等学校、或参加中考进入中专、中技学校学习的人的命运就从此改变:进入高等学校读大学、进入中等专业学校读中专毕业(比如:师范学校:小学教师、卫生学校:护士)的人就不再是“城镇居民”、“农民”、“工人”、“群众”,身份一跃变为“国家干部”。进入中等技术学校读中技毕业的人身份一跃变为“技术工人”。

所以,农民的子弟要想得到非农业户口,只能靠读书考上大中专学校,毕业后包分配工作,成为“国家干部” 身份或“技术工人”,在大学未扩招的年代,想要靠读书考上大中专学校的机率是很小的!或者通过体检、政审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再通过努力获得提干:排级及以上干部,才有“国家干部”身份。偶尔会对少数参军是技术兵:比如是开汽车的、开轮船的、修铁路的等复员战士安排工作(国家干部或工人)。而直接从农村知青和参军复员的战士(未提干、服役期满回家的战士)中招工招干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

2、那时的背景下,不是像一些电视剧里描写的哪样容易。其实农民如果离开农村可以说是寸步难行的。

首先,我国1986年才实行个人身份证制度,当年旅社、饭店都是国家或集体所有制的,你要出去闯荡,住旅社必须要有大队的证明加盖公社的公章,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后,到饭店吃饭,必须要有粮票和钱,即使你有点钱,粮票是比较难办的事情,高价的粮票少且贵,你也没有那样的财力。还有生产队需要你的劳动,虽然你不劳动也可以交钱代替劳动,但是你有钱吗?最重要的是,你到哪里去?国家、集体单位包括工厂那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即使偶尔有个别的临时工,也轮不到你,因为城镇居民也有好些需要干临时工的人员。即使你干上了临时工,待遇也不怎么样,何况你没有粮本或粮票,吃饭都成问题。当然,那时社会上还不知道跳槽是什么?单位的干部、职工有工作调动什么的,大多都是工作的需要,领导集体研究决定以后,才有可能进行。

其次,你当民办教师,那时一周上五天半的课,而早上九点上课,中午休息,下午四点半放学,晚上学生不上学,还有寒暑假,你除了备课、上课还可以兼顾家庭。更何况,你一天的工分与生产队技术全面、懂犁耙、经验丰富的少数劳动力从早晨干到傍晚的工分一样高,而你还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还有现金补贴!

不同妇女在生产队劳动的工分值是6.5分或7分,早晨0.2个工时,上午、下午各0.4个工时,你全勤干一天得到的是7

1=7工分=0.7个工。如果是女教师,每天都有10工分即是1个工,是不是当民办教师比较好!

第七、民办教师的转正与安置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为了发展教育,国家根据民办教师自身情况以及社会影响,提出了民师转正政策,1972年我公社就有二个民办教师转正,只是比例太少了。

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加快中小学教师队伍正规化建设,是当时治理整顿民办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工作。198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作出部署:“国家每年安排一定的专用劳动指标,经过严格考核,将合格的民办教师分期分批转为公办教师。民办教师中的骨干更应早转。另外,师范院校每年都要招收一部分民办教师。通过上述措施,在几年内使民办教师比例降到30%以下。”

国家从1986年开始全面整顿民办教师,这就是当时著名的关于民办教师统筹安排、配套实施、综合治理的“关、招、转、辞、退”方针,即:一是关住新增民办教师的口子,国家承认的民办教师仅限于持有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发放的“民办教师任用证”,并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民办教师。省级人民政府原规定国家承认的民办教师的截止时间不得改变。二是坚持考核、考试相结合,有计划地将合格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三是进一步扩大师范学校定向招收民办教师的数量。四是坚决辞退不合格民办教师。辞退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对辞退人员,地方政府要根据教龄等情况给予一次性的生活补贴。五是各地要按照国家教委、国家计委、人事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教人〔1992〕41号文件精神,使年老病残民办教师的生活得到保障。有的地方的民师转正政策,以1986年为限,1986年之前执教的全部硬性转正。

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加上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人事、财政、计划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使民办教师的数量大幅度下降。十多年中,全国有94.1万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其中国家下达了55.1万名、地方下达了39万名专项指标;有54.8万名民办教师被选招到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学习;安置退休民办教师10.2万名;调整、辞退不合格的民办教师75.1万名;因其他各种原因减少14.7万名,总计减少民办教师248.9万名。到1993年,全国民办教师的总数由1978年的464.5万下降到215.5万,占全国中小学教师总数的比例由1978年的55.2%下降到24.3%。

到20世纪90年代,民办教师整体素质已有很大提高。根据国家教委1995年的统计,1994年,全国201.7万民办教师中达到国家规定学历的有168.4万人,占民办教师总人数的84%。其中有35万人取得了教师专业合格证书;82%的民办教师按照公办教师的条件,评聘了教师职务,其中取得小教高级、中教一级以上职称的14.5万人,占总人数的7.2%;18.3万名民办教师担任了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等学校领导职务;民办教师受省级以上表彰的4600人,地市表彰的4.9万余人,县级表彰的26.3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1977年中国有491万名民办教师。90年代初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中是这样描述的:全国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工作的分年度目标是:1997年民办教师占全国中小学教师的比例要从1996年的17%减少到12%,1998年比例减少到7%,1999年比例减少到3%,到2000年我国基本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







物理佬75957


民办教师一说确实由来一久,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此现象,不过那时叫“代课师"、为了解决师资不足和经费少的现象,各村都聘用了一部分“代课师",他们不享受政府待遇,而是拿工分。给病产假老师代课,则给部分工资。到六十年代,为了解决贫困子女上学难的问题,釆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又出现了"耕读"学校,学校的费用全部是生产大队负担。(生产大队也就是现在的行政村)耕读教师也是挣工分。到七十年代这些代课师、耕读教师就统称民办教师了,工资待遇和正式教师不一样,生产队给记工分,政府给部分补贴。再以后陆续有转正指标,一直到八二、八三年民办教师全部经过考试合格后纳入了教师队伍。不知我了解的对不对,请大家指正。


叶子1523736


民办教师当时也是参加劳动领工分的生产队社员性质,分工不同而已,不存在文化标准素质,当时算是轻松工作,连当时教育局都无存档,过后经考试很多有一定水平都转公了,都慢慢没有民办教师职称,没转公的都是那些不想做自愿退出另谋出路了,讲句难听一点的都是水平极低的,近来很多关于民办教师的呼声,觉得国家对他们不住,都说现在国家每月补助生活费太低,话说过来,如果国家做一次考试,统一用今二年级课程出题,能考合格的就提高生活补助,不合格的就免去生活补助,这最合理。


成才109960756


民办教师在六七十年代是教育界的中坚力量,不应被忘记。我也曾在凤县平木镇当过近九年的民办教师,比较有发言权。国家应对老民办教师未转正或清退的给予补偿,保证他们晚年生活有保障医疗有保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