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修了《宋史》、《辽史》、《金史》,为何没有给西夏修史?

乐逸1986


1205年,蒙古杰出首领铁木真以西夏收纳蒙古仇人为借口,发动了对西夏的第一次进攻。《元史》卷1《太祖纪》载:“岁乙丑,帝征西夏,拔力吉里寨,经落思城,大掠人民及其橐驼而还。”从此,拉开了蒙元帝国吞并西夏王朝的序幕。经过长达22年的征讨,1227年,蒙古大军第六次出征西夏。这次出征,给内忧外患交加的西夏王朝致命一击,西夏作为一个独立的封建王朝从此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按照封建社会的修史惯例,亡国之史,由一统天下后的王朝来编写,以利于统治者从失败者的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从理论上讲,蒙元时期是编著西夏专史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大批西夏图籍没入元朝府库,原西夏国的史官中仍有人替元朝从事编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编写一部内容丰富、史料完备的西夏专史,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事实却是:自元灭夏至明灭元(1227—1368),141年的时间,竟没有一部由元人编著的西夏专史单行于世。元人对后世了解西夏史作出的一点“贡献”是:《宋史》卷485、486《夏国传》、《辽史》卷115《西夏外纪》、《金史》卷134《西夏传》。三史夏国传算是元朝史家对西夏国史的总结,但这远远不能代表西夏历史的全部。没于元朝的西夏图籍,在元统治者的授意下,经过元朝史家的精心删汰,绝大部分成了不传的秘籍。这批珍贵图籍的亡佚,不独对编写西夏专史,就是对编写中华民族通史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元朝史家何以对西夏历史讳莫如深至此?让我们从历史中来寻觅答案吧!

一、发生在元朝的三次西夏典籍聚书事件

在蒙夏关系史上,曾发生过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这其中至少有三次事件的发生和西夏国典籍的聚散有关。巧合的是,这三次事件集中发生在西夏历史的最后两年。通过对这三次事件的剖析,我们从中或许能获得某种启示。

第一次聚书事件发生在1226年秋7月,蒙古大军进攻西夏重镇西凉府。《西夏书事》卷42载:“宋宝庆二年、蒙古太祖二十一年、夏乾定三年秋七月:蒙古主进兵西凉,宿卫官粘合重山执大旗指挥六军,手中流矢,不稍动。守臣斡札箦力屈,率父老启门降。于是,搠罗、河罗等县皆不守。”①《元史》卷1《太祖纪》、卷146《粘合重山传》记载了大致相同的事件。西凉府是西夏河西重镇,此时河西走廊大部分已为蒙古所占,仅剩西凉府一座孤城。成吉思汗的宿卫官粘合重山指挥蒙古大军攻城,虽受伤中箭,仍奋勇麾军冲杀。守臣斡札箦眼见城池不保,为避免城破后被蒙古大军屠城,他只好率众开城投降。西凉府一失,整个河西走廊遂陷没于蒙古。由于斡札箦本人特殊的身份,使得这次投降的意义非同寻常。

《西夏书》卷2《斡札箦列传》载:“斡札箦,西夏宁州人,掌其国史。”②西夏国斡氏家族历代都在西夏国掌管国史。掌国史者,他本身就是一座活的国史资料库,对西夏国历史,他比别人知道的更多、更深、更细。史虽未载,但可以想见,职掌西夏国史的斡札箦,伴随着他的投降,必然会有大批的西夏图籍没入蒙古帝国的府库之中。这批图籍弥足珍贵,对西夏国意义重大。它们的流失,更由于斡札箦的降元,对西夏统治者打击沉重。也许就是在这样的打击之下,就在斡札箦出降的同年同月,西夏国在位四年、年仅46岁的第九代皇帝德旺“忧悸而死”。他的弟弟清平郡王的儿子目见被立为新主,这位临危受命的西夏末主,并未能挽救西夏王朝于将倾,西夏王朝的土崩瓦解,在蒙古铁骑的冲击之下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第二次聚书事件发生在斡札箦力屈投降的同一年。这年十一月,蒙古两路大军形成钳形攻势,围攻西夏陪都西平府灵州。西夏将士尽管顽强抗击,还是未能挡住蒙古铁骑的冲击,灵州城陷,废太子德任被俘后不屈被杀。在元朝的历史进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的耶律楚材,就参与了这次灵州大战。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死于蒙古乃马真后三年(1244),享年55岁。他出身于一个汉化了的契丹贵族家庭,从小博览群书,尤其精通经学、史学,并逐渐成长成一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耶律楚材仕元后,希望蒙古统治者能改变其惯用的尚武轻文的治国方略,改用儒家的讲求仁义的政治主张来治国,也就是希望蒙古统治者改武治为文治。耶律楚材把治国文臣比作是“治天下匠”,并以“治天下匠”自居,但他的主张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元文类》卷57宋子贞作《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载:“夏人常八斤者,以治弓见知,乃诧于公曰:‘本朝尚武,而明公欲以文进,不已左乎?’公曰:‘且治弓尚须弓匠,岂治天下不用治天下匠耶?’”西夏遗民常八斤因善于修造弓而受到成吉思汗的赏识,他本人对耶律楚材的儒生之见深感疑惑不解,在“本朝尚武”的情况下,耶律楚材却极力劝说统治者以文治国,这种儒生之见不是太过迂腐了吗?面对常八斤的“高见”,耶律楚材表现得相当冷静和自信,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并“斗胆”自封为“治天下匠”,灵州大战的表现,充分显示了他做为“治天下匠”所具有的远见卓识。《元朝名臣事略》卷5《中书耶律文正王传》载:“丙戌冬十一月,灵武下,诸将争掠子女财币,公独取书数部、大黄两驼而已。”1226年,西夏灵武城破,元朝将官一如既往地贪心女色、财物,耶律楚材独具慧眼,专力于两样事物的搜集,一样是西夏典籍,一样是药材大黄。耶律楚材搜求亡国之遗书的作法同汉相萧何有异曲同工之妙。《史记》卷53《萧何传》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籍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图}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国书也。”萧何不取秦国金帛财物,独收其图书,为汉王刘邦一统天下立了头功。通过这些律令图籍,使刘邦对天下关塞险要、人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都能了如指掌,后来在楚汉相争中刘邦能料敌制胜,萧何功不可没。作为不同时代的政治家,耶律楚材本人也一定会从所搜集的西夏典籍中分析西夏亡国的历史,将其经验教训上奏元朝皇帝,力求让自己的建议对元朝统治者实施统治产生重要影响,至少可以让他们吸取西夏亡国的教训。

第三次聚书事件发生在1227年。灵州一战,西夏主力被歼。蒙古军遂扫荡西夏河东地区,从盐州川向中兴府推进,最后包围了中兴府。随后,西夏军民进行了半年的艰苦卓绝的中兴府保卫战。夏末主目见懦弱无能,全赖右丞相高良惠督率百官,日夜坚守。1227年4月,高良惠因积劳成疾而卒,被围半年的中兴府已是粮尽援绝,又遇到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疫病流行,军民大多患病,眼见江山不保,末主目见只得遣使乞降。《元史》卷1《太祖纪》载:“目见率文官李仲谔、武臣嵬名令公等奉图籍出降。”此次所献图籍,是夏主乞降时才最后献出,它们对西夏的重要意义不言自喻。作为一个与宋、辽、金、元相伴的封建割据王朝,1227年,在蒙古大军强大攻势下,终于停止其历史前进的脚步,定格在宋宝庆三年、金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夏乾定四年。夏末主目见投降后不久,成吉思汗因病去世,为防止意外发生,蒙古秘不发丧。同年八月,对此事不了解的目见前往蒙古军营晋谒成吉思汗时,拖雷遵成吉思汗遗命,执杀目见,随后入中兴府,大肆屠战,将宫屋陵园付之一炬。党项羌族统治近200年的西夏王朝从此灭亡了。

分析上述三次事件可以看出,在西夏将亡的最后两年,西夏图籍也是命运多乖,两次是夏人被迫献上,一次是元人主动收集。西夏图籍没入元朝府库的方式虽有不同,但造成的客观结果都一样,即战火并未使西夏图籍散失殆尽,相当多数量的西夏图籍在西夏亡国后被元政府收存,这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

二、三史《夏国传》的编修

西夏国,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灭亡了,被蒙元帝国灭亡了。按照封建社会的修史惯例,为西夏国修专史是元朝史官责无旁贷的。

西夏本有国史,史载,斡札箦即为掌国史者,有夏一代,斡氏世掌国史,其子弟中多知书者。仿唐设国史馆之制,西夏仁宗于天盛十三年(1161)春正月,立翰林学士院,以王佥、焦景颜等为学士,俾修《实录》。同年夏五月,仁孝命王佥等掌史事,纂修《李氏实录》。夏国文臣所作的国史及实录必是用蕃书即西夏文写就,到清末还有传本。据柯劭忞《西夏纪序》载,光绪七年(1881),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四川成都客居,他曾见到有人收藏数册西夏国史,王懿荣认为皆用梵字写就,柯劭忞指出非梵字,是西夏文,嘱咐王懿荣速去购买,但藏史人视之为鸿宝,不肯出售。此后该书的下落便成了不解之谜。西夏国亡,其图籍皆没于元,元人修西夏史可以说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料优势。

然而,元政府似乎并未打算给西夏国修专史,对于这个与自己一样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政权,元政府在修史时未给以足够的重视。元朝建立不久,即着手组织编写宋、辽、金三史。但因三国同时存在,究竟应以谁为正统,采用怎样的体例编写,朝廷内部意见不一。一派主张“以宋为世纪,辽、金为载记”,一派则坚持“以辽、金为北史,宋太祖至靖康为宋史,建炎以后为南宋史”。③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从而影响修史工作的进行。元顺帝时,脱脱任中书左丞相,主张宋、辽、金各为一史,独自成书,各与正统,各与其年号,并钦定修史义例。至正三年(1343)三月,元顺帝采纳脱脱的建议,诏修宋、辽、金三史,令脱脱为都总裁,主持修史。至正五年(1345)十月,三史即告完成,皆署脱脱等修。西夏国的存在,毕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元朝史官在《宋史》、《辽史》和《金史》中分别有两卷《夏国传》、一卷《西夏外纪》和一卷《西夏传》,算是对西夏历史作了总结。在作这样的总结时,元人参考了一些西夏文献,其中以汉文西夏文献为主。修《宋史·夏国传》时,明确提到的汉文西夏文献是宋人孙巽编著的《夏国枢要》。《宋史》卷486《夏国传论》曰:“今史所载追尊谥号、庙号、陵号,兼采《夏国枢要》等书,其与旧史有所抵牾,则阙疑以俟知者焉。”修《辽史·西夏外纪》未言史料来源,清人黄任恒撰《补辽史·艺文志·史部·载记类》著录有《夏国史》,这很可能是一部汉文西夏史书,辽时此书尚存,元人修夏国传时不知是否参考。

修《金史·西夏传》时,提及了一部重要的西夏史书《西夏世次》。《金史·夏国传赞》曰:“夏之立国旧矣,其臣罗世昌谱叙《世次》称,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旧姓为托跋氏。”《西夏世次》(又叫《西夏国谱》)是一部西夏人编修的西夏史籍,内容二十卷,以叙夏国帝王世次为主,很可能是一部汉文著作。《西夏书》卷3《罗世昌传》载:“罗世昌者,金承安二年、夏天庆四年(1197)八月官宣德郎,同武节大夫折移俊入贺天寿节。泰和八年,夏应天嘉定三年(1208)三月,以观文殿大学士同枢密使李元吉如金奏告。正大二年、夏乾定三年(1225)九月,金与夏国合议,定夏主称弟,各用本国年号。时世昌进官南院宣徽使,同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李仲谔、中书省左司郎中李绍膺聘于金。世昌尝述其国之谱叙世次,盖亦当时文臣也。”《西夏书事》卷42“宋正大二年、夏乾定三年冬十月”条载:“南院宣徽使罗世昌罢。世昌自奉使回,见金势日蹙,每言金援不足恃,劝德旺为自强计。及纳赤腊喝翔昆,力谏不从,遂乞休,三请方许之。世昌,世属银州乡里,已破,流寓龙州,知国且亡,谱《夏国世次》二十卷藏之。”《西夏世次》由于是夏人所编,其史料的可靠性要远胜他史,惜其不传于今。

元人修宋、辽、金三史夏国传,除参考当时官府所藏的汉文西夏史籍外,在袁桷的建议下,还发动所有编史人员访求散落民间的西夏史籍。袁桷,字伯长,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是宋、辽、金三史的重要编修人员之一。在其《清容居士集》卷41《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例事状》中,袁桷开列了一个书单,书单中罗列了他访求到的九部书的书名,明确记载西夏事的书有两部,即《赵元昊西夏事实》和《西夏事宜》。这两部西夏书历代公私目录均未见著录,作为修史书的重要参考文献,两书的内容或许已散入到三史夏国传中了。

三史夏国传,算是元朝史官对西夏国史的总结,但这个总结留下了遗憾实在太多了。

三、元朝史家的西夏史观

1227年,即宋宝庆三年、夏乾定四年,内忧外患集于一身的西夏国终于寿终正寝。西夏国史,若从唐末拓跋思恭建立夏州地方割据政权算起,其立国时间为347年左右(约881—1227),历时近三个半世纪;若从李元昊正式称帝算起,至末主目见被蒙古所灭,首尾有190年左右(1038—1227)历世近两个世纪。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封建政权,一个与宋、辽、金三朝并存的封建政权,一个立国时间比辽、金更久的政权,在元朝修史中竟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了。史家在述及此现象时作了种种推测,有人认为是蒙元统治者“灭其国而并灭其中”④,有人认为“西夏建国二百余年,文献无征,公私撰述,十不存一。良以元昊自制蕃书,摈汉文不用,简册流传,翻译不易,故典章制度,概从洇没”。⑤有人认为,这是脱脱持“正统偏安之见,特以辽金与蒙古同类,故不欲列于宋史载记,以为增高己族之步。至于西夏,则视为无足轻重,与当时之高丽同类并观”。⑥然而此几种推测,均不能成为元朝不修西夏专史的确论。从前述史实来看,元人灭夏是实,灭其史则缺乏文献佐证。相反,元人收集西夏史书则是有据可查,如斡札箦献城,如耶律楚材收集图籍,如李仲谔等献图籍。况入仕元朝的西夏遗臣中有位叫多尔济的,他是西夏国史家,手中不可能不掌有西夏史书。说“西夏用蕃书而不用汉文则典章制度概从洇没者”亦论说乏力。西夏国自制的蕃书西夏文是西夏建国初期,仿汉字字形而创制出来的文字,它在西夏国境内与汉字并存,西夏灭亡后,在西夏人流散的地区仍有使用,大约在元、明之际,至迟在明宣德以后,就再没有人使用了。但在有元一代并非无人认读,元朝收集了诸多的西夏图籍,不仅西夏人可以解读,就是当时许多元朝人如石天麟、察罕等,也是很精通其书其文。面对西夏图籍,从文献解读的角度看,根本不存在任何翻译理解上的困难。说脱脱持正统偏安之史观也难以让人信服。众所周知,十至十三世纪的中国,有两个三国鼎立时期,即北宋、辽、夏三国鼎立,南宋、金、夏三国鼎立,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是由宋、辽、金、夏四国共同创造的。研究比较辽、金、西夏史,可以看出其惊人的相似性,辽、金、西夏同是草原部落少数民族之一,三朝都实行全民皆兵制,军队都擅长骑战;国家职官制度的建立均仿唐宋之制;儒学大量传入境内,并经过与蕃学的曲折反复的斗争,儒家思想最终都被接纳为统治思想;国内兴建学校,以儒学经典为研习的主要内容;选官制度上,实行开科取士的办法来选拔官吏。这一系列的现象表明,辽、金、西夏各朝人民,虽然民族不同,服饰各异,语言不同,但都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向前前进。就西夏而言,在对外关系上,虽然与宋、辽、金、元打打和和,和和打打,但它却从无要入主中原、一统天下的野心,相反,在其国势衰微之时,还兴儒学,尊孔子,弃自己的蕃礼而不用,慕中华之礼仪以图新。而辽、金、元不但建立了本族的政权,还有吞并天下之野心,故有辽胜宋、金胜辽,最后则是元灭金。人修史的角度看,辽、金、夏皆是已亡之国,特别是夏、金,更直接由元消灭。修史者能修金史、辽史,却不修夏史,用正统偏安之说难以自圆其说。若论偏安,辽是偏安,金亦是偏安,都未曾统一全中国,为何独厚辽、金而薄西夏呢?看来对于元人不修西夏专史的问题,传统的看法似乎都不具有绝对的说服力。那么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在此我们抛砖引玉,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般来说,封建王朝在编修史书时都有这样一个不便言明的目的在内,即采用不同体例,运用一切手法,把有利于统治者统治的事情,把有利于统治阶级尊严的事情记载下来,以便为新的官僚阶层借鉴。在这样一种目的的驱动下,中国封建史官对于历史遗产和记事写史,往往很注意其借鉴和垂训的作用,以史为鉴成了一个重要的史学传统。元顺帝编修宋、辽、金三史也秉承这样的原则,《辽史·修三史诏》中,元顺帝明确宣布:“这三国为圣朝所取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之由,恐因岁久散失,合遴选文臣,分史置局,纂修成书,以见祖宗盛德得天下辽、金、宋三国之由,垂鉴后世,做一代盛典。”为确保三史的修纂按统治阶级的意志进行,顺帝任命了总裁官作其代言人,给总裁官以修纂大权,《辽史·修三史诏》中明言:“纂修期间,予夺议论,不无公私偏正,必须交总裁官质定是非,裁决可否。”

一旦政治开始关注史学,史家修史就不能不为政治所左右了。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史家往往以考论政治得失、劝善惩恶为己任,这就决定了他们修的史书中记录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现实中实实在在的政治和人事。但是,由于政治的介入史学,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史家的创造精神。由于不能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和认可,这些史家的修史计划往往搁浅。有些史家虽历经千辛万苦修成史书,最终也只能将它藏之名山、束之高阁。随着中国历史的演进,政治影响史家修史的力量越来越大。作为元朝的史家,面对西夏这样一个曾与宋、辽、金三朝相抗衡的封建政权,如何在史书中给它定位,他们着实大动了一番脑筋。

元人修西夏史时,手头有大量的原始资料可供选择。除了西夏人献上的典籍之外,尚有许多奏表、实录、函诰、律令等一并没入元朝官府。面对纷繁的史料,究竟如何取舍,是秉笔直书,还是曲笔回护?元朝史家在修西夏史时可谓奇招屡出。

首先在体例上,西夏被视为是偏安一隅的封建割据势力,在史书中的位置自然不能同正统王朝的位置相提并论,于是宋、辽、金三史中,有关西夏的史料在讲完了封建正统王朝的本纪、列传、表、志之后,被放置在各史最后“野蛮民族”史部分来讲述。然而,西夏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野蛮民族”,从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它曾与宋、辽、金三国分庭鼎立达190年(1038—1227)之久,若从它“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夏州政权算起,历时更是长达347年(约881—1227)。在西夏全盛时期,其疆域方圆二万余里,东尽黄河,西界玉关,南有祁连,北控大漠。西夏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创造出了极富特色的区域性民族文化——西夏文化。这一切都是无法回避的,这一切,不是普通的“野蛮民族”能创造出来的。于是,在宋、辽、金三史的“野蛮民族史”部分,西夏又被放在了最先述及的位置上,而且篇幅均最长。

“摆正”位置之后,就要着手编写它的历史了。古来惟闻以直笔见诛,未闻以曲笔获罪。元朝史官在编修西夏史时,便大量运用曲笔,或者以实为虚,或者以是为非,或者虚美讳饰,或者任意褒贬。纵观宋、辽、金三史的西夏传部分,其史料内容均大同小异。偶有突出之处,也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风土人情,西夏史的真相,就这样被中国元朝的史学家们纂改得面目皆非了。

元朝是修西夏史的最佳时期,既有史料上的保证,又有人员上的保证,然而元朝史家修西夏史给中国修史留下的却是一个败笔,这一点值得让我们后人去深思。

注释:

①清吴广成《西夏书事》,龚世俊、胡玉冰等校证,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5月版。

②清周春《西夏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③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23,中国书店,1987年4月版


易水170


元朝不给西夏修史,原因很多。

私下以为有如下几条:


一,元朝从心眼儿里瞧不上西夏。当时中华大地出于分裂状态,与西夏并立的有宋、辽、金、大理、吐蕃,蒙古等。在元朝人眼中,宋、辽、金方为大国,方为正统。所以在给这三朝修史时,西夏都成了里面的一部分,名为《西夏传》。

二,元朝仇恨西夏。西夏虽小,但成吉思汗征讨他却用了整整六次。一代天骄自己还死在了最后一次亲征的途中,这不能不说是蒙古人的恨事。

三,西夏边陲之国,本来文化就较为落后,再加上连年的征战,各种书籍图册损失严重。后人若要修史,可供参考的资料有限。


四,元朝时间太短,等修完那些大朝大国的史书,想起给西夏修史的时候,元朝没有了。


但是无论如何,元朝没有正经给西夏修史,是个文化缺失。但对于元朝这样一个朝代来说,也是非常正常的。


任十三读史


怎么没修啊,宋史辽史金史里面都有夏国列传,怎么能说没有修西夏史呢,只不过是没有专门修一本西夏史而已。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元朝人不专门修西夏史是因为铁木真死于西夏人之手,其实不然,第一,铁木真并不是死于西夏人之手,他是自己病死的;第二,当然就不是因为对西夏有仇怨才不给他们专门修史的。

偏居西陲的西夏其实不能和辽金宋相提并论,一直做这三国的藩属国,接受三国的册封,元朝怎么可能去给一个藩属国的国家修专史呢?元朝也没有给高丽修史啊!藩属国能位列专史的外国传就够了。

其实也是夏人没有修史的习惯,所以,就算是修辽金宋史的时候,做为西夏遗民的余阙、斡玉伦徒等人参与修史,也没人想过给自己的民族修史。是他们的民族习惯,不光政府没有修史的习惯,连民间私人也没有修史的习惯,人高丽国还有自己修的史,夏人却没有留下什么本国人修的史料。

【余阙】

所以,某不觉得元朝不给西夏修专门史有什么大不了的,做为一个割据政权,位列外国传足够了。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

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


猴格大人


自汉唐以来留下一个修史的传统,那就是“国亡史作”。也就是说新统一天下的王朝一般都要编写灭亡的王朝的历史,其实也是宣布对前朝“盖棺论定”。

元朝虽然是从草原入主中原,但也编纂了《宋史》、《辽史》和《金史》,唯独没有为一个王朝单独撰写一部史书。

那就是西夏王朝。

按常理来说,元朝作为西夏王朝的终结者,有大量的西夏的资料进入元朝府库,大量的原西夏国的史官中仍有人替元朝从事编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 编写一部史料完备的西夏专史,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为啥元朝就是不修西夏史呢?

有猜测说,当年成吉思汗历时23年、六次征战,都没有征服西夏,甚至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中了西夏军队射伤并逝世,因此元的统治者对西夏很有成见。《蒙古秘史》曾记载:成吉思汗每饭则言“殄灭无遗,以死之,以灭之”,因而“天兵破灭夏以西,有旨,戈矛所向,耆髫无遗。”可见对西夏的怨恨有多深。因此,欲灭其国,就灭其史,也是有其道理的。

不过,历史上西夏的综合实力确实很强。

西夏自李继迁攻占灵州之后,逐渐走上了农耕的道路,农业生产也不错。所谓“塞垣之下,逾三十年,有耕无战,禾黍云合”。其次,西夏国地形十分险要,“西虏之地,益多险隘”。其境土“东据河,西至玉门,北控大漠,南临萧关”。西夏境内北有阴山与狼山, 西有贺兰山, 西南有祁连山,东南有六盘山,黄河自西南流向东北,直贯其中。正是由于这种多山的有利地形,使蒙古骑兵的进攻受到一定的限制, 不可能速战速决。

正如范仲淹所指出: “ 西戎居绝漠之外, 长河之北, 倚远恃险,未易可取。”

可惜,这么一个强大的王朝,竟然没有自己的国史。

元朝的确小气了点。

因此二十四史里没有《西夏史》




玉润万古


第一点:

西夏没有资格。

西夏虽然自称皇帝,但属于关门天子,和越南,大理差不多,不被承认,只是自娱自乐。另外西夏受宋,金,辽三国的册封,是这三国的臣属,对外称国主,不属于中华正统。被蒙古灭了的大理,也同样是对内称皇帝,对外却是宋朝的臣属,同样不是正统,同样没有资格被修史书。

第二点:

史料少。

当初成吉思汗六次攻打西夏,前后耗时22年,蒙古损耗巨大。就连成吉思汗也在攻下西夏不久后去世,蒙古人为了泄恨,几乎屠杀尽了所有的西夏百姓,大量文物典籍在战乱中损毁,文献资料存世较少。

第三点

西夏国主党项人李元昊建立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后),为了同化国内的汉人,强制命令国内汉人剃发易服,并在汉字基础上研究出了难懂的西夏文字。

西夏的这一系列操作,抵制汉化,胡化百姓,已经基本上算是蛮夷了,不算中华。另外西夏史籍是用西夏文记载的,西夏灭亡后,存世的较少,懂得的人几乎也被杀尽了。


百胜军节度使


我们通常所说的22史和24史中是没有西夏史的,西夏立国于1038年,灭亡于1227年,享国189年,有十位西夏皇帝。如果从唐朝末年算起,以881年李思恭担任唐朝定难节度使为标准,西夏李氏家族控制这一区域达到了346年,比一个正常的大王朝时间还长。

有关西夏历史的史书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是没有专著的,现在的西夏史都是现代人编著的。主要参考资料来自于《宋史》、《辽史》、《金史》和《蒙元史》。其实元朝不仅仅没有修编西夏史,大理国的史书也没有修编。(西夏国王陵图,民族消亡,只留下遗迹)

没有修编西夏史的主要原因是蒙古建立的王朝统治者不愿意修编导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蒙古22年才灭掉西夏,并让成吉思汗去世。

对蒙古大军来说,西夏是区区的弹丸小国,没想到用了22年才消灭,具体攻伐历程如下:

1、第一次征讨西夏。1205年,蒙古军队袭击西夏边境。

2、第二次征讨西夏。1207年,成吉思汗亲自率军进攻西夏的斡罗孩城,失败。

3、第三次征讨西夏。1209年,蒙古军队攻下斡罗孩城,军队兵峰直至中兴府附近,西夏求和。

4、1209-1216年,西夏和金国断绝关系,帮助蒙古攻打金国,1211年夏神宗政变,改变攻打金国策略。

5、第四次征讨西夏。1217年,成吉思汗以西夏不肯协助蒙古西征为由攻击西夏,西夏求和。

6、第五次征讨西夏。1224-1225年,西夏联合蒙古周边小国家,意图攻击蒙古,被蒙古军队将领发觉。1224年,蒙古进攻西夏,占领西夏银州。

7、第六次征讨西夏。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归来,顺势进攻西夏的沙洲。

8、第七次征讨西夏。1226-1227年,成吉思汗率军消灭西夏,成吉思汗中箭,死于六盘山,并且秘不发丧,如果西夏国知道成吉思汗战死,估计是不会投降的。临终要求自己的儿子拖雷屠城、杀西夏国最后一位皇帝夏末帝李睍。(成吉思汗形象图,战死在西夏国灭亡前夕)

西夏国对强大的蒙古帝国带来的是灾难,一个小国居然22年才打下来,而且还让成吉思汗战死,蒙古建立的王朝是不会让人编修西夏史的。

蒙古军队烧毁西夏国典籍。

蒙古攻灭西夏之后,屠城中兴府,掘地三尺挖掘财宝。西夏国保存的很多历史典籍大都被付之一炬,很少有关于西夏国的历史资料流传,使得后世研究西夏史缺乏资料编修西夏史。

即便元朝不修,明清时期如果资料丰富,也会有人撰写一些史书材料的,蒙古军队直接烧毁了西夏的历史资料,使得学者无从下手了。(现代木雅人图,他们使用的西夏文字,应该是党项族人回归祖地和当地弭药人结合后的民族,主要在四川贡嘎山区附近,有独立的木雅语)

党项族的消亡。

党项族是西夏国的主要民族,属于西羌族的一支,因此有“党项羌”的称呼。蒙古军队大肆屠杀党项族人,将他们迁徙到其他地方,脱离原来的居住区域,并且分散居住。

党项人的一支回到了祖先的发源地,现在称“木雅人”,民族目前属于藏族,但和藏族也有明显的区别,其他党项人有的融合成蒙古族、藏族、回族等。在蒙古时期,党项人属于色目人,他们迁徙的地域很广。(西夏国政治生活复原图)

由于党项族逐渐被其他民族融合,他们的后人也没有建立强大的政权,所以事关民族历史的西夏史也没有群体提起、修编。

综合以上,蒙古政权不愿意修编西夏史、西夏史料被焚毁、党项名族逐渐消亡使得西夏的历史只能在新中国时期修编了。


穿越再现彼岸


我们现在认为,元朝在历史上做的重要的一大贡献就是修史,它为后代研究中国古代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但在修史上最为遗憾的是没有给西夏王朝修史,使后人研究西夏王朝缺乏史料。这也是人们研究元朝时不断提起的一个话题。元朝作为中原王朝的正统王朝,没有给西夏修史,当时肯定有它的缘由,即使现在看来任何理由都不充分。

一、元朝的蒙古人从来就不承认西夏是一个独立王朝,虽然客观存在。

元朝的列位皇帝很特殊,是大蒙古帝国大汗兼元朝皇帝,而且大汗地位高于皇帝。蒙古帝国是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帝国,这个帝国除了拥有元朝外,还包括钦察等4个汗国,其中,元朝是其他4个汗国的宗主国。在元朝看来,实际上是蒙古统治者看来,宋、辽、金三个朝代是元朝的正统朝代。西夏党项人在西北建立的是一个地方组织,而且1227被大蒙古国击败后收编,不是一个正式“王朝”。元朝修史是给前朝的正统“王朝”修史,既然西夏不是一个正统“王朝”,当然也就没有必要给西夏修史。

二、蒙古帝国大汗对西夏旧仇宿怨,修史内部争议不休。

想当年,成吉思汗历时23年、6次征战,在最后时刻才取得胜利。不幸的是,在这次征战中,威望很高的成吉思汗受伤并去世,西夏成为元朝蒙古人统治者的心痛。给前朝修“正史”,表示对前朝历史的尊重。欲灭其国,就要灭其史。元朝当然就不想给西夏修史。加之,蒙古人有一个观念,他们只追溯自己的祖先,这就更不可能给西夏修史。元世祖时就有下诏修史的举动,但由于元朝廷内部对于修纂体例、正统性等争执不下,就搁置了。直到元顺帝时才开始启动修史。这时候还有好多争议,为了尽快完成前朝的“正史”,只好搁置争议。这一搁置,留下了历史遗憾,没有一部西夏王朝正史。

三、从西夏王朝的发展历史和社会影响来看,给西夏修一部史也名至实归。

唐末,因平乱有功,881年李思恭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与宋朝。后不愿臣服宋朝,便陆续占领了河西走廊地区。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国,自称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最后于西夏保义二年(1227年)被蒙古击败。前期与辽、北宋并立,后期与金朝并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从881年李思恭任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346年。在这期间,西夏王朝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文明。可惜,这么一个强大的王朝,竟然没有自己的国史,实为一件憾事。

大蒙古国作为西夏王朝的终结者,有大量的西夏王朝资料流入大蒙古国,存入了后来元朝文库。即使在战乱中资料丢失,原西夏国的史官中仍有人在后朝中从事编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编写一部史料完备的西夏史,难度并不是太大,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历史就是历史,一去不复返,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


文史料理4022


党项族的西夏在宋朝时期国运最长,按照后世王朝为先朝修史的惯例,元朝应该为西夏修史书,但是元朝给金、宋、辽、都修了史书,唯独不给西夏修史书,原因为何?

1、成吉思汗死因和西夏有关:

成吉思汗灭西夏暴死,正史记载“惊马跌落,八日而亡”,野史传说成吉思汗是被西夏王妃咬死所致。总的来说成吉思汗死于征伐西夏的战役。传说成吉思汗留下遗言:对西夏灭其国、杀其人、毁其城、亡其史。

但是史书上并没有蒙古对西夏掠地屠城的记载,根据《元史》记载,蒙古灭西夏后,只是杀死了投降的西夏末帝李睍,并没有屠城,还派了将领察罕入中兴府安抚百姓。想来成吉思汗遗言的说法可信度不高。

2.西夏作为一个王朝,没有得到各方的承认:

北宋、辽、夏三国鼎立,南宋、金、夏三国鼎立,其中以宋为正统,北宋曾与辽国结为兄弟之邦,南宋曾向金国称臣。总体说来宋、金、辽三国地位基本平等,相反西夏国小民少,其称帝之举始终未得到宋、金、辽的承认,且西夏对宋朝、辽国、金国、蒙古国都曾称过臣。在这些国家眼里,西夏的地位就是偏安一隅的封建割据势力,,不能称为一个王朝,所以元朝没有给其单独修史,而只是在宋金辽三国中穿插了一章《西夏传》。


睁眼看西安


【大家好,我是雪峰居士。专门解答历史文化类问题,但愿居士提供的见解能够为题主带来帮助!】


宋、辽、金时期,西夏偏安一隅,位于今天的甘肃、宁夏一带,面积大概与现今的甘肃省差不多大。因为宋、辽、金过于强大,西夏先后向这三个皇朝称臣,同时这三个封建皇朝占据中原的地盘也比较大。虽然这中间过程是高潮迭起,但是西夏只能勉强自保并不能参与其中,可以说西夏就是个看客,老老实实看戏的。



然而,中原皇朝历来讲究正统。元朝灭金、西夏、南宋以后,入主中原。接受了中原文化,当然就会想到修史,以史明鉴嘛!假如西夏历史上不曾向辽、金、北宋称臣过,说不定元朝还真会给西夏修史。因为元朝来自外来少数民族政权,需要获得正统的认可,就把辽、金也算上去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统一中原的不是元朝,而是汉族政权,那会给辽、金修史吗?秦汉时期的匈奴就是如此只有传而无史,就是这个原因,一切都是为了正统,换句话说,就是合法性。

那么,这个道理在里面,请问元朝如何给称臣的西夏修史呢?如果给西夏修史是不是也要给南诏(大理)、吐蕃等政权修史呢?毫无例外,这大理、吐蕃也是称臣。所以,给他们修史与元朝合法性不符,既然合法性不符,那么为什么还会修史呢?最多就是像匈奴一样加传。

其实,这些问题在当时元朝那帮修史官眼里可看得非常透彻,也非常明白,所以,就断然不会给西夏修史,而是立传。


【您们的关注、点赞、评论是雪峰居士继续努力前行最大的动力!】


雪峰居士


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由于在宋朝西边所以叫西夏,西夏从1038年到1227年,由李元昊建国,亡于李睍。存在的时间也不短,为什么元朝给辽国、宋国、金国修史唯独不给西夏修呢?

当时成吉思汗铁木真在攻打大花剌子模的时候叫西夏出兵,西夏不愿意出兵。西夏不出兵就算了,而且之后还和金国联合起来攻打成吉思汗的后方。这不是作死的节奏阿,成吉思汗可不惯着他,彻底惹火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本来就怨恨金国人,因为金国之前奴役蒙古人,还屠杀他们。叫你出兵你不出,还和我的敌人一起联合攻打我。所以成吉思汗西征胜利之后自己立刻回来开始攻打西夏。

在当时想灭掉西夏的,中途铁木真招西夏的漂亮王妃侍寝,王妃对铁木真进行了行刺,成吉思汗留下遗书,屠城一个不剩,并在王宫内外挖地三尺,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毁掉,当然包括有关西夏的书籍都烧掉,从根上抹去西夏的存在。

铁木真想把西夏连根除掉,他的后代元朝怎么会修西夏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