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思維:隨意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篩選思維:隨意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作者|以慈向善【第一期媛創寫作變現訓練營學員】


我的好朋友大學畢業後工作了大半年,毅然辭職決定專心考研。

在工作的大半年裡,她邊工作邊準備明年的考研,她住的是公司宿舍,同宿舍的同事不理解她為考研做出的努力,有時候同宿舍的舍友們之間不經意間大聲的說話都會影響到她的備考情緒,再加上她不滿意當前工作的狀況。然後她就選擇離職了。

過了一年後,她考研失意,她微信跟我說:“我想找工作了,但是現在很難找,然後我自己又看不上小公司,最重要的是我投的簡歷石沉大海,我想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多少工作經驗吧。折騰了一年想穩定下來,安安心心找工作,發現怎麼這麼難。”

我相信應該會有一些人跟我這位好朋友有一樣的處境,剛剛大學畢業沒多久,選擇邊工作邊考研,因為某種原因後來決心辭掉工作、專心考研,之後考研落榜,與自己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最後陷入了就業難的處境。

如果你問我人生最難做的事情是什麼?我想應該是做選擇。

大多數人不善於做選擇

是否你曾經經歷或者看到這麼一種情景:

你來一家公司面試。

面試官問:你為什麼選擇我們公司?

你答:我是在招聘網站上來看到你們公司在招人,我就過來面試了。”

面試官繼續問:你瞭解我們公司嗎?

你答:我其實不太不瞭解。您能跟我具體介紹一下你們公司嗎?

面試官:……

柏拉圖曾經說過:“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堅持做錯誤的事情只會與你的目標背道而馳,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大多數人不善於做選擇,他們隨波逐流,他們正在過著一種平庸的人生。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好選擇呢?我認為我們應該先具備篩選思維


所謂的“篩選”基本含義,有兩個:

第一,利用篩選進行選種,選礦等;

第二,泛指通過淘汰的方法挑選,比如經過多年的雜交實驗選出優質高產品的的西瓜新品種。


知道了“篩選”的含義,那對“篩選思維”的理解就容易了,它是指在你所能選擇的範圍內進行。這裡需要強調選擇是有數量的,只有一個選擇那就不叫篩選。

就像剛剛前面的對話,面試者根本不是在篩選,因為他不是從多家公司當中進行選擇,只是毫無目的地,走馬觀花似的在找一份工作。


篩選思維:隨意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選擇意味著放棄

為什麼做選擇時,需要擁有篩選思維?

因為你每一次選擇的背後,意味著你將放棄其他的選擇,選擇是有代價。

你上大學時選擇讀這個專業,意味著你放棄了其他專業;

你畢業後選擇了去大城市工作,意味著你放棄小城市的安穩;

你選擇了這家公司,意味著你放棄了在其他家公司發展的可能性。


回想你過往的求職歷程,你找的公司是你多方面綜合考量之後選擇的結果的嗎?你瞭解這家公司在整個行業的優勢和劣勢嗎?你把這家公司與同行業其他的公司進行指標對比了嗎?你和這家公司對口的崗位的匹配程度是怎樣的?

如果你現在的工作,只是因為熟人介紹或者是因為薪資符合你的期待。那麼你將有可能浪費你寶貴的幾年時間在這份工作上面。因為你沒有真正地做出選擇。

任何選擇都需要付出成本,它最重要的成本不是時間成本,也不是金錢成本,而是機會成本。機會成本就是你將承受的最昂貴的代價。


篩選思維:隨意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篩選思維是找對方向的前提

再說說上面提的找工作的案例,擁有篩選思維的人是怎麼找到工作的呢?他們是這麼做的。

第一,縱向思考。

分析自己所在區域、行業、企業和職位,在歷史上是什麼樣子,現在是什麼樣子,未來有哪些發展方向,這些方向是否靠譜。(時間)

第二,橫向思考。

他們能夠選擇的其他行業、公司或者職位相比與他們現在的行業、公司以及職業相比有沒有收入差距,為什麼會有這個差距。(位置)

第三,立體思考。

過去十年內,他們所在的這個位置的發展與他們能夠選擇的其他位置的發展有什麼區別。(時間+位置)


擁有篩選思維有以下三個好處:

第一,你對未來和新機會會更敏感,你不會孤立地只看自己現在所處的這個點。

第二,你會變得更理性,不會被短期的利益誘惑。

第三,你找到你能選擇中的相對好的選擇,併為之努力。


最後想告訴大家,即便是在對的地方,努力效果也有差別。質量管理專家約瑟夫.朱蘭提出的二八定律告訴我們:抓住關鍵的百分之二十,就可以投入更多,獲得更多。所以,請你在對的方向上,再去找出那關鍵的20%,這樣你投入得越多,你獲得的就越多。

希望我們都能擁有篩選思維,在自己所能的選擇的範圍做出相對較好的選擇。並利用二八定律,在關鍵的20%裡面持續投入,這樣你會更接近你的目標。


作者介紹 |以慈向善,90年後女會計,專注於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