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的爱情:陈赓情书被“贴墙示众”,为何他从不纪念“38”节?

开国大将陈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也是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在他的一生中,由于特殊原因曾有3段婚姻,其中第二位夫人王根英,是他的结发妻子也是他革命道路上的战友,因为早年牺牲,陈赓痛苦不已,并发誓为她守节三年。


将军的爱情:陈赓情书被“贴墙示众”,为何他从不纪念“38”节?

大将陈庚


幽默俏皮的“教员”,爱上聪明漂亮的女工

14岁时,陈赓的父母给他包办了一场婚姻,女方名叫陈碧君,是当地一个地主的女儿,比陈赓大2岁。这段婚姻,陈赓不愿意提及,他曾多次努力抗争,但被父母“强压着”进了洞房。新婚之夜,陈赓对陈碧君说了声大姐对不起就转身而去,逃婚投身到革命中。

1923年,年仅20岁的陈赓已经是上海工人夜校的教员,这个夜校既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党的联络站,也是为上海工人“革命启蒙教育”重要学堂,在这里陈赓认识了16岁的王根英。

王根英家境贫寒,9岁就在外商纱厂当童工。幼年的饥寒交迫和为资本家打工的辛劳虽然让王根英营养不良、肤色不健康,但这掩盖不了她的聪明漂亮。在夜校里,她思想积极、思维活跃,光荣的成为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员。


将军的爱情:陈赓情书被“贴墙示众”,为何他从不纪念“38”节?

王根英


共同的信仰和追求,让陈赓对这个女孩印象深刻,而这位教员的“诙谐幽默”也让王根英对陈赓充满了好感。在上海的时间,陈赓经常去王根英家里做客,用刚刚学会的上海话与王家父母聊天,全家都被他的风趣所吸引,对陈赓有了很好的印象。那时候,陈赓曾几次向王根英委婉的表达了爱慕之情,但后者的心思都投入到工作中,并不想过早的考虑个人情感问题。

夜校工作结束后,陈赓又转战其他城市继续革命,考取了黄埔军校一期,继续他的南征北战。王根英则以夜校为契机,开启了革命的生涯,留在上海带领工人与反动派和资本家斗争,展开罢工运动和武装起义,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根英是老资格的共产党员,她的党龄比邓颖超还要长1个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王根英是重要组织者,担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女工部长,起义胜利后成为被工人推举为上海市政府委员。

天各一方却没有彼此错过,也说明爱情是天生的缘分。


将军的爱情:陈赓情书被“贴墙示众”,为何他从不纪念“38”节?


陈赓的三封情书被她“贴墙示众”,周恩来邓颖超亲自做媒

1927年,中共召开第五次全国大会在武汉召开,陈赓和王根英都作为代表光荣的参加了大会。分别4年再次相聚,陈赓的兴奋溢于言表,他认为自己的爱情终于降临,要不顾一切的把握自己的幸福。对于陈赓的热情,王根英开始并没有动容,做好工人运动的工作、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到全中国才是王根英的人生信条。

会场外的几次接触,陈赓都“碰了钉子”,这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遇到了“新的难题”。在一次报告会中,王根英的座位距离陈赓不远,后者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给王根英连写了“三封情书”。说是情书,其实也就是小纸条,他把纸条叠成纸燕的形状,托身边的同志递给王根英。王根英打开纸条,上面写道:“我爱你,我向你郑重求婚,希望你嫁给我!”此时王根英正在全身心的听报告,对这个纸条毫不在意,顺手贴在身边的墙上。


将军的爱情:陈赓情书被“贴墙示众”,为何他从不纪念“38”节?

见王根英无动于衷,陈赓有些羞愧也有些“不甘心”,又连写了两张纸条:

“根英,我爱你。我请求你做我的妻子!”

“根英,我发誓要娶你为妻,不达目的不罢休!”

毫无悬念,三张纸条被依次贴在墙上“公示”。

会议间歇时,所有与会同志都被这三张纸条吸引,聚在一起大声朗读,大家对陈赓的“执拗”和王根英的“泼辣”忍俊不止,发出阵阵善意的笑声,这件事成为了大会的“美谈”,被周恩来知晓。


将军的爱情:陈赓情书被“贴墙示众”,为何他从不纪念“38”节?

周恩来与邓颖超


周恩来没有把这件事当成“花边新闻”,他认为革命同志对爱情的追求值得肯定,同时也需要战友们的帮助,他与邓颖超一起跟陈赓谈心。面对“屡败屡战”、还要继续“公开示爱”的陈赓,周恩来微笑着“批评”他不讲策略:求婚不是打仗,强攻是行不通的,一定要讲“艺术”。而邓颖超则指出了陈赓“欲速不达”的原因,让他要先诚恳道歉,再建立感情。

陈赓诚恳的接受了二人的意见,向王根英道歉,而周恩来和邓颖超则亲自向王根英介绍陈赓的革命经历和忠诚信仰,两人终于建立了信任和爱情,并组成了家庭。三封情书的故事,则成为了一段佳话。


将军的爱情:陈赓情书被“贴墙示众”,为何他从不纪念“38”节?

王根英与儿子陈知非


王根英为革命牺牲,陈赓痛哭守节三年

陈赓与王根英结婚后,一直是模范夫妻的代表,但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他们11年的结伴同行却聚少离多。婚后不久,陈赓与周恩来去江西筹措和发起南昌起义,而王根英也回到上海继续组织工人运动。当陈赓在战斗中受伤后来到上海参加地下工作,王根英照料起居、帮助养伤,还让弟弟妹妹与她一起掩护陈赓的身份。

在上海的日子是夫妻二人最幸福的时光。虽然工作危险大,但两人相濡以沫情投意合,这段时间里他们也生下了儿子陈知非。由于上海特高科顾顺章叛变,陈赓不得不紧急离开上海,王根英又继续潜伏,开展地下工作。

1933年,王根英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她与帅孟奇(原中组部副部长、中顾委委员)、夏之栩(赵世炎夫人、原中顾委委员)、何宝珍(刘少奇夫人、革命烈士)等同志发起绝食运动,坚持斗争毫不妥协,直到1937年,周恩来和叶剑英亲自与国民党谈判营救出狱。


将军的爱情:陈赓情书被“贴墙示众”,为何他从不纪念“38”节?

年轻时的周恩来


出狱后,王根英继续投身革命斗争。1939年3月8日,一二九师师部被日军包围,担任供给部财经干部学校政治指导员的王根英原本已经成功突围,但发现一个装着重要文件和公款的挎包没有带出来又转身回村,拿到挎包出村时被日军发现,被敌人残忍杀害、壮烈牺牲。战友们发现她的遗体时,王根英的身上既有机枪的弹孔,也有几处刺刀的洞痕。

接到妻子牺牲的电报,陈赓泪流满面,他在日记中写道:“三·八,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与妻子的情谊让陈赓痛苦不已,他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因此而中断1个月,并发誓为王根英“守节三年”。

陈知非是陈赓的长子,也是二人唯一的儿子。长大成年后,陈知非先后在长春一汽、航天部等工作,所取得的多项科研成果在行业内处一流水平,退休时为教授级高工,是行业内知名的专家。王根英的妹妹在陈赓的介绍下,与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的开国上将陈锡联结为伉俪。


将军的爱情:陈赓情书被“贴墙示众”,为何他从不纪念“38”节?

开国上将陈锡联


2014年9月,王根英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也是王根英的忌日,陈赓从不纪念38妇女节,因为他没有忘记妻子的牺牲日。这对革命夫妻的爱情故事,至今流传。


关注笔者,看不一样的历史

关注在上点赞在下,走过路过告诉笔者你来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