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生的汉坦病毒是什么病毒,传染力如何?应该如何防范?

农村蛋蛋娃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进入3月份以来,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很多老百姓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这不,近两天又一个病毒被送上了热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来为大家作一个详细的科普讲解。

错误纠正

●我看题主问题的描述里面写了“泰坦病毒”?应该是笔误吧,近两天关于汉坦病毒的那个新闻事件其实不是发生西安,而是在陕西的宁陕县,山东的一个复工企业派大巴车前去云南接务工人员回山东上班,3月23日凌晨4时左右在高速公路上途经宁陕县时,随车的医务人员发现车上有一个乘客出现不适,后迅速被当地120接送至县医院急诊科进行救治,在当天也就是23日早上7点多,患者田某某救治无效后死亡,但是该病亡患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为“阴性”,而汉坦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所以这个“汉坦病毒”被大众广泛讨论。


什么是汉坦病毒?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包膜病毒,临床上它所引起的疾病,叫做流行性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这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它主要以“动物源性”作为传播的主要途径,这个动物源性传播其实指的就是通过“宿主动物”(主要是老鼠)的尿液、唾液、血液和粪便等进行传播。然后呢,人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到污染物而被感染,在我国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比较多见。

●在我国,流行性出血热也是划分为“乙类传染病”,通过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这个传染性疾病流行季节一般在10月-次年1月。潜伏期在4天到46天,一般为7到14天,临床上还是以2周多见。而发热和休克还有肾功能衰竭就是这个传染病最主要临床表现,为什么当初世界卫生组织要把它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呢,因为几乎所有的病例都会累及到肾脏,引起急性的肾功能衰竭,肾小管坏死。

●大家可能会病亡的那个患者“汉坦病毒核酸阳性”不太理解,在这里我给大家解释一下,确诊这里疾病,是必须要进行汉坦病毒核酸检测的,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M或IgG抗体(特异性IgM抗体在发病第二天可呈阳性,约1周左右达到高峰,而IgG抗体出现要偏晚一些)在临床上只需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1周后滴度上升4倍或4倍以上即可。




人感染了汉坦病毒后有什么症状?

●说白了也就是患上流行性出血热会有哪些不适,这个疾病呢,其实是属于我们肾内科的诊治范畴,早几年前我曾碰过几例,但是这两年我们这边发病的非常少(老鼠减少、疫苗的应用),书本上介绍,感染这个病毒的患者是有典型的三红、三痛症状的,但是临床上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有这种症状,这需要注意鉴别,千万不可认死理。

●那是哪三红三痛呢,即颜面部、颈部和上胸部皮肤显著充血、潮红 ,如醉酒貌,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但是很多人的主诉还有一点,就是“高热”,非常之典型,在感染病毒后1-2天可达到39-40℃,持续约3-7日,在高热的情况下人就容易出现全身中毒性症状,如畏寒、寒战、乏力、口周疱疹、全身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反应。

●再来说一说其它的特点,前面我也讲到,它基本上都会累及肾脏,那会有什么后果呢,汉坦病毒进入人体会破坏毛细血管,凝血系统激活,进而而释放大量的炎性趋化因子,而病毒本身就能够激发机体从而产生免疫反应,这个大体机制大家不懂不要紧,但要明白它会损伤我们肾脏的肾小球、肾小管,后果就是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大量的蛋白从尿液中漏出去,所以临床上可呈现肾病综合征的状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人体蛋白低了,血浆胶体渗透压势必下降,接踵而来的就是全身水肿,注意了,脏器也是可以水肿的,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腔积液、不少人因此进入无尿状态,肌酐、尿素、尿酸等进行性升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感染汉坦病毒的一个疾病进展过程

①发热期:主要就是我上面讲到的畏寒、发热,发热类型、持续时间等上面我也详细的讲解了,这里我就不在一一赘述了。

②低血压休克期:临床上可表现为四肢发冷、心率加快、意识模糊、呼吸急促、尿量减少、心力衰竭、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等。

③少尿期:尿量减少,少于400ml每天,有些病情严重的是直接无尿,很多人因此需要做血液透析或者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④多尿期:为什么会多尿呢,其实这和肾脏有很大的关系,这时候肾小管处于修复期,重吸收功能还未完全得到恢复,所以尿量是非常之大的,可以达到4000-10000ml每天,其实这一期虽然提示着疾病在像好的方向发展,但切不可麻痹大意,由于大量的排尿,很容易引起容量不足自己电解质紊乱。

⑤恢复期:其实这一点没什么好讲的,这一期基本就是出院回家休养就可以了,当尿量恢复到3000ml以下时,肌酐基本也恢复正常,其实只要治疗及时,这种急性肾衰竭是完全可以治愈,不留下任何后遗症的。

汉坦病毒的传染力如何?应该如何预防?

●注意了,这个流行性出血热虽然归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是在人与人之间是不引起传播的,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着质的区别,所以大家不需要太过恐慌,这个病临床上早已接触过,治疗方案其实也很成熟,早期及时得到诊治死亡率是偏低的,但是如果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的话,比较容易被误诊和耽误,所以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就是该病的原则。


●针对于如何预防,我觉得这是这个重点,这对老百姓非常实用,我总结了非常详细的三大点,如下:

①加强灭鼠、防鼠,这是重中之重,应积极开展这项工作,流行性出血热发病高发期组织大规模的灭鼠、防鼠,即可将疾病的传播媒介切断,如药物毒杀、捕杀、用天敌猫来对付均可以,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螨灭螨,保持屋内干燥清洁和空气流通,定期国不定期使用杀虫剂进行灭螨。

②重视食品安全,尤其是家里面有老鼠出没的家庭更要重视,像农村晒得一些食物、平时的剩菜剩饭如果被老鼠或者老鼠的分泌物污染了再食用就有感染的风险,所以一定要有良好的卫生管理,如加热后食用,或放在安全保险老鼠接触不到的低买储存,晾晒。

③多看看科普知识,就像我这个问答一样,我花费了很多时间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可以多看看,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接种疫苗”,这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给自己建立较强的免疫防线,市场上早有疫苗供应,详情咨询当地的疾控中心或者社区疫苗接种中心即可。



作者寄语:如仍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果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健康知识,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

1.谢宁芳.血常规和尿常规在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26):405-406.

2.郭祝宽,曲荣波.流行性出血热的观察与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1(20):336-337.


3.候志刚,邱亚飞,王新利.赤峰市2001-2010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10):622-624.


张垒医生


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在我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而在西安发生的汉坦病毒又让人们的神经再度绷紧起来。很多人对这个汉坦病毒都不是很了解。下面,李医生给大家科普一下相关知识。

首先,汉坦病毒被誉为世界十大病毒之一!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发现过它,并不是最近才有的。只不过是由于这次疫情的影响,才把这次案例影响扩大了而已。因此,大家不要过于担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重点内容,切记!切记!切记!)


言归正传,什么是汉坦病毒?如果一旦感染上这种病毒,引起以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甚至休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主要表现,死亡率可高达75%!医学上把这类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疾病称之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又叫流行性出血热。

简单介绍了之后,大家是不是都觉得汉坦病毒很可怕?其实它很可怕但又不可怕!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跟它的传播途径有关。它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当然不是所有的鼠类都会有,只是部分而已)如果鼠类携带有汉坦病毒,鼠类的排泄物形成气溶胶飘散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道感染途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进食了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经过口腔或者人的胃肠道黏膜而感染,这就是消化道感染途径。如果被带有病毒的鼠类咬伤了也会导致感染,也就是接触传播途径。当然,如果妇女怀孕后感染此病毒,也会经过胎盘感染胎儿,这就是垂直传播!简单地来说它是经过鼠类再感染人类,不存在人传人的现象。(因此,不要因为新冠肺炎病毒影响而草木皆兵,但也要注意不能轻视它!)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好防范措施?

既然是通过鼠类感染给人类的,那么就要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如果不小心被鼠类咬伤时,要尽快做消毒工作(这是重中之重!)。先用清水和肥皂水冲洗伤口,尽量把老鼠咬破的地方的血液挤出来,然后再使用医用酒精消毒。如果伤口比较小,可以直接用沾了酒精的棉签擦拭,如果伤口比较严重,建议直接在伤口处倒酒精。处理过的伤口不要包扎,要敞开透气,并尽快去医院治疗。


如果没有被鼠类咬伤,突然出现发烧而且以高烧为主,并且出现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颜面红、颈部、胸部皮肤潮红,三点——软腭、腋下、胸背部出血点等症状时,应当高度警惕感染汉坦病毒!应及时就医,并告之医生可能感染流行出血热。

李医生坚持用最简单的语言与大家分享医学知识,为大家提供方便。关注李医生告诉你,一起探讨和学习健康知识,有问题的可以在留言区评论。你的点赞和评论是对李医生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李医生告诉你


这两天大家还没有从新冠病毒的后怕中缓过来,又给这个汉坦病毒吓得不轻。3月23日,一辆由云南开往山东返工的大巴上,在途经陕西宁陕县时一位务工人员不适,送医院抢救后无效死亡,汉坦核酸检测阳性。

西安发生的汉坦病毒是什么病毒?

汉坦病毒是中国人民的老对手了。“汉坦”这个词新鲜,但说起“流行性出血热”有些人就不陌生了,上个世纪曾经有过最高年发病数超10万例的记录,2015~2019年5年间,云南省总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1231例,每年均超200例,汉坦病毒就是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元凶。

汉坦病毒有20多种血清分型,在我国流行主要是l型和ll型,与新冠病毒同样是一种单链RNA,在体外不易生存,不耐热,不耐酸,37℃以上容易被灭活,酒精、碘伏等消毒剂可以杀灭病毒。

汉坦病毒引起流行性出血热可怕吗?

流行性出血热又叫“肾综合征出血热”,典型症状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病程分为5期,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在发热期有典型”三痛”和”三红”,三痛指“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主要因为毛细血管损伤所致充血、出血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表现为“眼红、脸红和颈红”。


这个疾病危害比较大,传染广,死亡率在20%~90%。

汉坦病毒传染性如何?

汉坦病毒传染性挺强的,是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动物→人的传播方式。汉坦病毒由啮齿类动物,包括野鼠、家鼠。

汉坦病毒通过老鼠血液、唾液、尿液、粪便排出,人类接触过老鼠或吃过老鼠碰过的食物、呼吸老鼠粪便污染的空气都有可能发病。并且,与新冠病毒一样,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青壮年发病率高。

但人与人之间并不会发生传染,不需要恐慌。

防范措施有哪些?

主要防控措施是防鼠、灭鼠,做好食品、环境及个人防护,防鼠污染食物,食物储存在密封加盖容器,剩饭剩菜必须彻底煮熟煮透,防止接触老鼠,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不要在草地上坐卧,如有皮肤破损立即包扎消毒,避免接触到老鼠排出的病毒。

最有效预防方法是接种汉坦病毒疫苗,疫苗已面世20多年了,是安全和成熟疫苗,可获得终身免疫。


汉坦病毒可防可控,不存在人传人,可以接种疫苗获得终身免疫,不需恐慌。

我是营养医师小麦姐,同时具有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营养师执业资格,目前在医院从事临床营养工作,感谢您阅读我的文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近日有报道一位务工人员坐包车,途径陕西省境内突发疾病死亡,当地疾控中心检测并非新冠病毒感染,但是检测另一种病毒汉坦病毒阳性,提示患者可能有出血热。

不过,事发地是陕西省却并不在西安市,而在陕西省的另外一个地方。可能西安名气比较大,人们会想当然的认为是西安,毕竟陕西省除了西安、延安和富平之外,其他地方在全国知名度都不是很高。

这个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3月23日,一辆山东大巴途经陕西宁陕县时,有乘客突感不适,乘务员立刻打电话到当地120,随即医务人员将患者接至县医院救治。

事情发生的时候,是凌晨四点,当日上午七时左右,也就是三小时后,医院宣布患者救治无效死亡。陕西省安康市疾控中心检测患者新冠病毒核酸为阴性,但是汉坦病毒IgM抗体呈阳性。

汉坦病毒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一听到这个名字,以为是一种新的病毒又要爆发了。其实不然,这是个既往就已经有的病毒,它所引起的疾病,也是既往一直存在的疾病,并非严重的、死亡率非常高的、致死性疾病。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包膜病毒,引起的疾病,叫做肾综合征出血热,以前也叫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以老鼠为传染源的传染病,表现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和肾损害等为主。

除了肾综合征出血热之外,汉坦病毒还可以引起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或者叫汉坦病毒肺综合征,这个相对来说会更严重一些,但在中国不太多见。

典型的肾综合征出血症状,大多数表现为有明确的疾病发展过程,首先出现发热期,然然后进入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这个疾病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会有些陌生。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不是一个稀有疾病,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存在,只不过中国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占据绝大多数。但在国内,这个病也是分布不太均匀的,陕西省西安市的户县是重要的流行地区之一。

肾综合征出血热感染后,潜伏期4~46天,平均为7~14天,由于有一定的地域性,病死率并不一致,和当地的医疗水平、临床类型、治疗迟早及措施是否正确有关。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患者,病死率为3%~5%,部分地区病死率可达10%。

对于这个疾病,早期识别是非常重要的,流行性出血热有一些症状还是比较典型的。比如会头痛、腰痛、眼眶痛,所谓的“三痛”,以及面部、颈部、上胸部皮肤颜色发红的所谓“三红”症状。

其他的症状有点类似普通感冒、流感和胃肠炎,包比如恶心、呕吐、腹泻、全身关节疼痛、肌肉酸痛、胸闷、眼结膜充血,等等。其最大的危害是,可能会导致休克而死亡。

流行性出血的发病,除了有一定的地域特征之外,在发病季节上虽然全年都可以散在发病,但是以每年的3~6月,或者10~12月,为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要引起注意。

不过,话说回来,前面说到的患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死亡,要么另有其他并发症或者合并症,要么发病时间可能更加早一些,只是没有引起重视,病情加重到一定程度才这么死亡的,一般情况下不会这么快死亡的。

肾综合征出血热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治疗办法,早期可以抗病毒治疗,以后主要是综合治疗措施,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衰竭和内脏出血等。

本病通过接触鼠类传播,有携带病毒或者得病的老鼠向人类传播时,是经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老鼠(伤口接触或者咬伤)而感染的。老鼠的血液、唾液、尿液、大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可能含有病毒。也可通过母婴传播和恙螨叮咬传播。

本病在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由于汉坦病毒感染后在人体内的病毒血症期是非常短的,一般不传播本病。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2017年中国流行性出血热的报告数是11262例,死亡人数为64人,可见死亡率并不高。

对于预防,最主要的是灭鼠。其次,在可利有疫苗的地区,是可以注射疫苗的,注射疫苗后88%~94%的人可以产生抗体,不过抗体在3~6个月以后,滴度会逐渐下降,一年后需要加强接种,这个疫苗主要针对疫区或者去疫区工作的人。

龙医生的温馨提醒

发生在陕西安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死亡病例仅仅是一个个案,这个病有明确的传播途径和诊断的方法,中国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是以综合治疗为主。

在预防方面,由于这个病是以鼠为媒介传播的,所以灭鼠是非常重要的,其次也是有疫苗可以使用的。这个病可能蹭上了埃博垃出血热和新冠肺炎的热点,会导致人们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