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團大戰"一觸即發,《青你2》《創造營3》誰能拔得頭籌?

隨著愛奇藝《青春有你》第二季的播出和騰訊視頻《創造營2020》的官宣,三月份的女團選秀大對決正式拉開帷幕。

女團的風雨路

2001至2008年間,可以說是華語樂壇女子組合的鼎盛時期。經典歌曲,熱門組合更是層出不窮。

來自香港的Twins,唱著"下一站天后"火遍大江南北;來自臺灣的S.H.E用"Super Star"吶喊出無數少男少女的青春。

黑鴨子組合、女子十二樂坊、黑澀會美眉等女子團體及雖不曾大紅大紫,但仍有一定的影響力。

隨著練習生制度、劇場制度等海外模式被引入國內,中國女團開始呈蛻變的趨勢。很多人都認為2016年是女團元年,但誰也沒想到那一年也成為了中國女團的卒年。

2016年開始,偶像產業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需求,這些在源源不斷的催生粉絲,加熱了女團市場。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量的女團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過去幾年來,國內偶像市場孵化過超過400支女團,但卻一直處於"出道即死亡"的局面。

從2004年《超級女聲》打開中國選秀新時代,到2018年《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的團體選秀,中國選秀歷經了十七年風雨,2020年的女團之爭,是否會給選秀市場帶來一場新的革命呢?

導師的年輕化

2020年的選秀節目中,導師隊伍逐漸開始由90後掌握了話語權,一改早期選秀節目裡惡語相向、正襟危坐的評委給人的刻板印象,如今的選秀3.0時代,評委角色完成了從老師到學長學姐的質變。

一些具有團體組合經驗的藝人和有過訓練生經歷的熱門偶像,成為了選秀節目的負責人。

比如像《青春有你》第二季的導師由蔡徐坤、ELLA、LISA以及JONY J作為青春製作人代表,其中蔡徐坤在兩年前以選手的身份從相同的舞臺C位出道。

而另一邊《創造營2020》的導師陣容為宋茜、鹿晗、黃子韜、羅志祥、毛不易。其中,很多曾經都是大熱的男團女團成員。

比賽模式的養成化

不同於傳統選秀節目把目光聚焦在舞臺上的表演,新一波選秀節目更偏向於把內容拉回到舞臺下,全封閉多維度的真人秀記錄,使得現在的選秀節目更像是養成類的節目。

像是在《創造營2019》中,如同"軍訓"般的模式引起不少爭議,除了唱歌表演,還有很多臺下生活場景被納入了正片中和各種各樣的衍生節目裡。坊間傳聞在新一季節目中,將會延續此前的軍訓風格。

選秀團綜的一體化

因為團體出道的緣故,團綜彷彿成為了3.0時代選秀節目的標配,這對於十多年前的單純比賽來說,無疑是一次全新升級。

早期《快樂男聲》時搭配《男聲學院》,到現在越來越多的團綜與選秀節目直接掛鉤,並且相對獨立,像是即將回歸的火箭少女101的團綜《橫衝直撞二十歲》,R1SE的團綜《十一少年的秋天》等。

粉絲經濟的飽和化

與十多年前一樣,選秀節目都會有一個矢志不渝的"金主爸爸",有"金主"就一定會有"粉絲經濟",比如飲品冠名的選秀節目中,粉絲通過購買冠名飲品而獲得節目投票權,此前包括像《中國新說唱》《樂隊的夏天》等節目都使用過這一套路,且屢試屢驗。

觀眾對於選秀類節目一直都抱有著期待,對於偶像同樣如此,這些絡繹不絕的粉絲,讓偶像市場成為了一片藍海,這也正是國內選秀節目歷時十七年依然火熱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是,時間來到2020年,這片市場也已然由藍變紅。各大平臺紛紛進駐,通過各類型節目出道的偶像密集扎堆,偶像與粉絲之間的比例已經趨於飽和。

舞臺代表著觀眾和成長,只有業務能力與曝光率雙重提升,才有望達到凝固粉絲的效果。十七年是一個過渡,即將面臨成人禮,而所謂的成熟並不是造星程序的成熟,更應該是打造出屬於一個時代偶像的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