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武汉市民是这样渡过疫情,最难得时候有多难

从客厅走到卧室,然后奔向阳台,我有些许不淡定了。楼下有位大妈敲锣喧天:“我是18栋2单元的,我是实在没办法,孩子生病在家不能隔离,你们帮帮我!!!”我赶紧向爸妈说,他们赶过来,看不见大妈身影,只听见铁锣声。

爸爸非要去给猫咪喂食,猫咪已经6天没有喂食了。我有些担忧,我说我骑个单车一会儿就过去了,他去的话没交通工具,我是怎么也不同意。

我们为了买不到猫粮而焦急,爸爸不知道从哪儿得到的小道消息,从旁边小区一个商户家买到一包。爸爸说,人家不卖!爸爸央求半天,才勉强给了一包。他们家有猫,也需要猫粮呢!

爸爸把猫粮买了回来。我正准备下楼,听到楼下敲锣声。大妈哭诉自己冤屈,我很不是滋味。2月11日,还有人在小区楼底下哭诉!

为了提起精神,我喝了一大杯盐水红糖。妈妈让我买的东西,我用手机记录了下来,然后下楼了。

我本以为,我可以稳住心理的波动,我发现我做不到!

一位武汉市民是这样渡过疫情,最难得时候有多难

我们家这栋楼的铁门上贴了张“楼栋有疫情感染!”。我并不知道这个情况,是我刚下楼才看到的。刚才打开门那一刻我闻到门口,然后整个楼道充斥着84消毒液的味道。网上说用卫生纸包着手指按电梯按钮。打开楼栋铁门时,我也下意识用卫生纸非常小心的扭动开关。

下到楼栋外面,我立刻给爸妈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情况,请求他们不要下楼。我心里开始波动了!

2月5日我去了趟店铺,特意用手机拍下铁门上的公告,当时铁门上面贴了张红色纸张的公告“楼栋无疫情感染!”。这回下楼,我拍到上面贴了张白色纸张的公告“楼栋有疫情感染!”。

为了确认我的顾虑,我往前面走了一栋,隔了一个单元,铁门上也贴了张白色纸张的公告“楼栋有疫情感染!”。

我非常惊恐!此时,离我不远的出口,有关疫情感染的大喇叭在头顶端响彻,脑海里的我,感觉自己进入了疫情重灾区,随时都会感染病毒。这是我的第一感觉。

我急切地挂断了电话,继续往前走。妈妈听出了我的焦虑,告诉我不要去喂猫咪了。我心想,都已经出来了,而且我手上还提着爸爸好不容易买来的猫粮,我的猫咪6天没吃饭了,喂猫是我的第一任务。

我问岗亭里的大爷,小区边上的共享单车能骑吗?大爷说,可以骑,你骑就是。我盯着单车,犹豫了一会,径直的走了。因为我刚才在单车边上,看见手把上缠着一个没有丢掉的塑料袋子。

我出门的时候,把防尘的N90口罩,换成医用外科口罩,并戴上了之前出门用的塑胶手套。虽然这样,我还是有点不放心。

小区门口喊着疫情的喇叭响彻天际。虽然走出小区很远了,但是,我还是能听到它的呼唤。

一辆刚刚进来的大货车,正在卸载居民的生活物资。全副武装的志愿者随时检测进入人员的体温,我出去的时候没有测量体温。

马路上,没有人。偶尔,路过的电动车极速地驶去。几个行人,相隔数米,害怕距离拉得越来越近,彼此,面面相觑。走过一个路口,喇叭叫喊着,又走过一个路口,喇叭叫喊着。无论你走到哪里,哪里就响彻着疫情的喇叭。它在提示你,保护好自己!

此时此刻,我仍然处在警备区,我的心跳就跟这喇叭一样,仅剩下眼睛在滴溜溜的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前面是武商量贩,人员开始多了起来,我绕开行人走过的路,走到了大马路上。马路上停着几辆车,跟我第一次出来时看到的车要少,人们没有排队,人少了很多。现在是下午两点,我特意挑了下午出来。这里的上午,你可能看不到,人满为患。

跟我一样年龄,像是刚成家的,他们的车后备箱堆满了采购的物品,他们是从远处赶过来的吧!

市场没人,我们市场在1月23日下午3时,“封城”的前一天,通知停止经营。

2月5日,我来了次市场,为以前做过生意的一位顾客送水果。援汉的一批医疗队住在他们酒店,这批医疗队有150人,医疗队抵达武汉后,他们酒店承接了招待任务。得知消息,供应商纷纷给酒店提供了捐赠食材,我们送了些水果。回去后我并没有高兴起来,150人几天就吃完了。

2月11日下午,猫咪6天没喂食。我提着仅剩一袋的猫粮步行5里路来到门店喂食。

它的小碗盛不下,我把全部猫粮都倒在了称盘上面。我倒下猫粮那一刻,猫咪极端亢奋;它抢占了碗的大部分面积,以至我倒了几个来回才把碗盛满。我知道它饿了,猫咪狼狈不堪的样子,让我想起最近几天的事,更多的人,更多的生命。

整个市场空无一人,只看见两名管理人员穿着防护服背着消毒液。偶然,出现在门店前面。看不清谁是谁,我戴着口罩,他们穿着防护服,店铺和我瞬间暗淡了下来。我感觉好凄凉,孤寂。

路上没人,车少,每个人都隔着很远。前方走过来的人,只是露出两只眼睛,惊讶的看着对方,加快脚步,然后各自走各自的。

药店有蒲地蓝,抗病毒口服液。我沿着大路走过了5家药店,口罩,酒精,84消毒液,都没有货。

我戴着医用外科口罩,他们好奇我的口罩哪里买来的。年前买了3包,30支,现在家里只剩下几支。我手上还提着一包爸爸年前买的口罩,用塑料袋包着;放在门店,我从店铺拿了回来。我回去后把爸爸买的口罩和我在药店买的口罩做了对比。爸爸买的口罩非常薄,近乎透明。这种口罩平时抵挡灰尘用的。我之所以把这些口罩从店铺拿回来,避免他们出错。而且,这个时期这种口罩是坚决不能戴的。

妈妈再三请求要买面粉,爸爸出去几回都没买到。我路过中百超市门口,想进去看看。收银员的地方人太多了,就没进去。超市入口有一位大姐,身着防护服,准备要测量体温。

我在小区路口,顺利通过体温测试。两位身着防护服的志愿者,非常有礼貌地说了声“谢谢您的配合!”

小区外面的一块空地上,摆满了生鲜食物,每一堆食物上面有一个标签,食物与食物之间相隔30公分。

志愿者很娴熟的分配物资,一时间人多了起来。每一个人,都站在相隔两米的距离。有一位大姐隔着老远,张口呐喊“我要的东西到了没有!”她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只差穿一件防护服了。

每一个人,都在非常小心翼翼的活着,每一个人,都在拼命地生活。这个城市,有一些人还在忙活着,忙活着大多数人的衣食住行。他们,忙活着城市的正常运转。他们,仍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街道,马路上,调度室等等,他们,构建起了我们这个城市的大家!

志愿者,格外小心翼翼,井然有序。“拿东西,注意安全,保持距离!”每家每户生活物资,摆放在地上,贴上户名和编号,通知大家前来领取。

从采购,运送到配发。志愿者是最后一道防线,他们保障了市民的生活物资需求。

他们是这个城市的英雄!

医生没了防护服,如同杀敌没了武器。

后勤保障没了支撑,如同军队断了粮。

他们,撑起了一座城市的命脉。

他们,为城市输送新鲜的血液与氧气。

他们,为城市储蓄新生的力量。

药店门口,放着一张桌子,你需要什么药物,掌柜给你拿,客户在外面等。

我买药的时候,碰到一位大姐,她站在我的身后,离我两米的距离,我向后看了一眼,谁也不认识谁。大姐要买口罩,药店玻璃门上面贴着“84消毒液,酒精,口罩,无货!”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没货!

我还能购买生活物资,家里的口罩还剩几支。

武汉市发布通告:即日起全市小区实行封闭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