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为什么从七朝古都变成了八朝古都?

用户4740131051955


开封不仅是夏都而且是上古时期集大成建都之地,路史引《帝王世纪》:天皇伏羲都陈留,炎帝都空桑,空桑即陈留。开封至今有空桑村,谯周《古史考》:陈留有空桑城。

为什么开封的夏都不仅无可置疑而且无可撼动呢?司马迁曾引《世本》记载:大禹都阳城,《孟子》《古本竹书》同样记载大禹都阳城,但《世本》完整的记载是:禹都阳城,在大梁南。所以《帝王世纪》(后汉书郡国志所引):禹避商均于浚仪。《太平御览》也同样记载:《世本》又言:阳城在大梁南。也有人置疑这是宋衷的注释语,对此有二点疑问:一,世本同样说黄帝都逐鹿,在彭之南,舜都在西城西,可见世本原来就是这样记载的在古地名之后注上今地名。。二,大梁在秦汉间叫浚仪不叫大梁,可见世本所指之大梁就是战国时期,而非之后。退一步讲至少证明汉朝到晋朝时,阳城在开封就有此类文献证据,北宋时期流传的世本也是阳城在开封,开封是阳城所在之地渊源已久,由来很早。如果有人说世本的阳城是孤证,不足以支撑开封的夏都地位,要寻求其他证据,其他文献也同样有记载:《穆天子传》:夏启之居在黄泽之南,而黄泽就是封丘的黄池,其南不远就是开封城,按方位来看,世本和穆天子传所记载的禹启旧都都在开封,可信度远超其他任何地方。《竹书纪年》记载:杼迁老丘。三重古文献足够给开封夏都以明确强大的文献支撑,开封无愧:王朝之源,造极之地的古都评价。


帝國中心


在2013年之前,一般认为开封是七朝古都,分别是魏国、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等七个朝代在此定都,这在历史上也有明确的记载。特别是在魏国更是开创了大梁(开封)首次为都的历史,北宋时期的东京汴梁也被我们所熟知。

后来在2013年的中国古都学会年会上,也明确宣布开封(老丘)也是夏朝的都城,并且夏朝在老丘建都时间长达216年,使夏王朝达到了鼎盛,因此开封也应该加上夏朝,升级为八朝古都。

老丘夏都便在今天开封市祥符区杜良乡的国都里村,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有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夏商时代的绳纹陶片。而夏朝也是非常不安分的朝代,迁都达十次左右,据文献中的“杼五年自原迁于老丘”可以清晰的看出夏朝国都确实在开封存在过,并且而杼也是夏朝的第七代王,直到第十三代王才有搬离开封。

总之,历史的尘烟已经过去,开封从七朝古都变成八朝古都也是一个历史性的发现,让我们对夏朝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我是林小白,我来回答。简言之,在13年前是七朝,这也是比较公认的说法,到了13年史学界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开封地处河南,简称汴,在古代非常有名,为八朝古都 。从地理位置上看开封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在河南的中东部。开封是中原地区核心城市,曾经作为区域政治、经济、交通、教育中心闻名于世。

在13年前,七朝古都是公认的官方说法。但在中国古都学会2013年(开封)年会上认为老丘(今开封)是夏朝第七位夏王杼的国都,这是史学界经过研究后的共识,这么看来开封应该再加一个朝代。

之前被确认在开封建都的有战国的魏国,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然后是后来的北宋和金。而且开封作为都城是有相当高的地位,在北宋时达到顶峰,成为远近闻名的大都市。

   河南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朱绍侯就认为夏代的老丘的重新认识弥补了以前历史认识的一种遗憾,开封的历史文化意义再次展开。

 不过有一点就是,自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商代历史得到实证,而夏代仍列为传说时代,在国际上也得不到承认,如果有人坚持七朝古都也是一种提法,其实夏朝已经有不少发现了,个人认为它是真实存在的。

历史悠久的开封在新世纪正蓬勃发展,依托勤劳的开封人,开封逐渐成为区域内举足轻重的一座城市。

认识到开封和夏朝的关系极其的历史地位,既为开封人自豪的历史上添上一笔,丰富开封的历史 文化意义,也为开封史学考更深入挖掘了一段距离。


林小白读历史


古都指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或者在全局范围看呈鼎立之势的大的政权的首都,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

开封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前前后后一共八次

1.夏朝,自帝杼至帝廑在开封一带建都217年,史称老丘(今开封市东北国都里村),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

2.战国魏惠王六年,魏国君主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公元前334年称王)迁都于大梁(今开封市鼓楼区)。

3.后梁(907年—923年),即梁朝,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覆灭,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实行两京制,东都开封(今河南开封),西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4.后晋(936年—94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从公元936年后晋高祖石敬瑭灭后唐开国,到契丹947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了两帝,十二年,另别称为石晋,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后迁都开封(今河南开封)。

5.后汉(947年—950年),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中原王朝,都城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

6.后周(951年—960年)是五代的最后一个中原王朝,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建国,定都开封府(今河南开封)。

7.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8.天会八年(1130年),南宋高宗赵构向金帝上降表称臣,南宋成为金朝属国。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政治文化达到巅峰,金章宗在位后期急剧由盛转衰。金宣宗继位后,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国南侵,被迫迁都汴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1234年,金在南宋和大蒙古国南北夹击下覆亡于蔡州。

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汴京富丽天下无”、“东京梦华”的美誉




搬讲历史


最早的七朝古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魏,五代十国时候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

后来经过专家研究考证后发现,夏朝在开封建都长达两百多年,是整个夏朝建都最长的国都。开封东郊有个村子叫“国都里”,据说就是根据这个起的名字。

其实还有一个短命的伪齐,是金攻陷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后立的算是个儿皇帝。

这几个朝代里,春秋时候的魏算是强国,在当时战国七雄里面算是崛起比较早的。而且国力鼎盛,在当时应该算是一线城市无疑。只不过秦朝大将王贲把黄河扒开,直接将当时的大梁城化作黄土,自此开封很多年一蹶不振。

直到大运河开通后隋朝,开封的地位明显提升,到了唐朝时候,此时的开封又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明星城市。虽然还不能与长安洛阳相提并论,但也算是标准的新一线没有任何问题。

五代时候,开封的地位已经超过了长安和洛阳。北方的五国中有四个把这里做为国都,只是可惜都比较短命,又是四处征战,无暇顾及建城的事。

北宋都开封168年,期间城市扩大多少倍我也说不清。反正现在的开封也就一百万人多一点,高楼大厦的几十层。而北宋时候的人口比现在的开封市人口还多,那时候除了佛塔之外没有高层建筑,可以想见当时的城市应该比现在大的多。而且那时候的东京绝对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开封没有山,读过水浒传的都知道杨志失陷花石纲的事。这些花石纲就是徽宗皇帝用来修建假山--艮岳的。可惜1127年金兵破城,将这些石头大部分都拉到了燕京,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