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感觉有这么多的家长报课外辅导机构?他们不怕加重孩子负担吗?

鸿雁35669


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补课已经成为每一个学生必须要做的事情!我想其实从内心深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开心快乐的童年!但整个的社会环境不允许!为了拿高分,让孩子考上985~211所有的家长倾其所有!虽然现在考大学并不是独木桥,但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是不争的事实!相信绝大多数的孩子和父母都不希望补课!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几乎没有任何补课,因为社会上就没有补课班!大家的学习水平都差不多,拼的更多的是个人的努力!而现在a学生在参加补课班,b学生也在参加补课班,而自己家的孩子如果不参加补课班,我们反到在这个情况下感到对不起孩子!甚至有的家长把孩子放到补课班,学与不学,学的好与不好,家长已经不再关心了!这是一种真实的社会现象!为了补课而补课!真的希望国家在教育体制改革这方面要下大力度解放孩子,让孩子有更多的发散性思维,去学会思考人生!


猫猫吃小鱼的幸福


我个人觉得不报才是真的有负担。

报辅导学校的有几类家长,一类是孩子成绩很好,拔尖的,基本报那些培优课程,这些孩子报了其实学习任务也不重,因为他们的效率很高,完成作业很快,学习任务方面没有太大压力,更多的压力是来源于怕掉下来,考不进理想的学校。倘若真的不报,一旦有下滑,心理负担很大,那时才是真的加重负担。

一类是中等生,提高学生成绩的,这类学生占比最大,有的是愿意学但学不好,有的是聪明态度不认真,不努力,有的是偏科等等。看到这几类情况,如果是家长,哪一个不希望给孩子一些帮助,愿意学,很努力,始终学不好,家长看得也心疼,是不是要找个老师帮帮他?聪明有潜力,看他不愿学,觉得可惜,是不是要找个老师盯着他,逼着他,让他有更好的发展?

最后就是成绩偏弱的学生了。只要想到要考个好一点的学校,不能天天成绩垫底,而父母、孩子自身很难通过自己突破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外面的老师来进行帮助了。

我个人觉得,一个孩子自己在那反复琢磨,却始终琢磨不出来,始终学习没进步,才是真正的负担,上课的过程并没有负担,现在辅导学校都要求老师上课幽默风趣,考虑孩子感受,课堂体验还是比较好的,可能负担来源于对于考试成绩的压力以及要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吧


张老师聊学习


被社会趋势挟裹,a妈妈给孩子报了辅导班,被b妈妈知道,不想自己的孩子落后,也报了。

辅导班的专业性整体上不如学校里的教师,但和家长的教学水平相比,还是领先的。当你得不到最好的,退而求其次。

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事情忙,很多时候没有时间亲自监督,亲自辅导,这个时候,把孩子交给辅导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孩子累与不累的问题,确实有一些家长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但更多的家长是知道孩子很累的。

为什么知道孩子很累,也要给他报班?

和未来的苦,和工作的苦相比,现在因为学习而吃得苦,是最小的!

学习是苦,但它不是最苦。

工地上搬砖的工人苦,996的上班族苦,苦心孤诣经营的老板苦……

你会说:现在,有很多学习不好的人,比学习好的人赚更多的钱。

但你忽略了一件事,学习不好的人,在工作和创业中,吃了比常人更多的苦,学了更多的东西,才换来了成功。

凭什么相信:一个现在都不肯吃学习苦的人,将来愿意吃更多的苦?


四夕老师成长课


辅导班的存在受很多影响,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孩子的负担,但是当几乎所有人都在上辅导班,孩子们也习惯成自然。

首先,升学竞争大,家长们都想孩子能考一个好的高中或者大学,你家孩子如果不报,都有这种落后别人的感觉。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差生优等生都会选择报辅导班,已经成了流行趋势。

其次,像小学放学时间这么早,很多双职工家长还没下班,就需要报一个晚托辅导班,孩子放学后有地方可去,同时作业也完成了。回家孩子家长也轻松了。

另外确实有部分孩子上辅导班也是不想学,想着周末上辅导班能跟同学玩或者家长逼着学,这类孩子其实就没必要报辅导班了,效果也是很差的。

所以,上不去辅导班由你自己决定,如果孩子本身学习习惯很差,想通过辅导班来改变那是不可能的,关键还是家庭环境影响。如果为了升学还是可以报辅导班。


Cherry的英语小世界


为什么那么多家长帮孩子报课外辅导机构?不外乎以下原因:

1.“一定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不知道刻在家长的心里有多深,有些家长就是冲这句话去的,根本就不了解孩子的需求,也不征求孩子的意见,非得逼着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孩子迫于无奈,硬着头皮去了,去了也学不好,学不进去,反而越来越差,差了又挨家长唠叨唠叨,最终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甚至出现了裂痕,这种家长的心态是绝不可取。加重孩子的负担是必然的。

2.有些孩子确实有真正的需求,需要提升,需要补短,他本身也愿意去报辅导班。孩子愿意,家长也支持,也不在乎花多少钱,孩子在没有强求意愿的情况下去学习,不是一种负担了,而是一种责任了,是对自己树立起了责任心了。

加不加重孩子的孩子负担,要看情况而论。


杨丽丽姐


据我所知,现在报课外辅导机构学习的孩子,都是在学校成绩比较好的孩子。这些孩子为了提高拔尖才去上的辅导班,好学的孩子不会感觉负担太重的。相反 ,你不让他去学才会有负担。担心成绩下滑了,成绩下滑了就担心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怕早早的被社会淘汰!因为中国人多竞争激烈,你不优秀不拔尖凭什么跟那么多人竞争?孩子在该读书学习的年龄 ,家长“逼”他一把不是坏事!孩子长大了不至于埋怨家长:当年我本可以,您为什么不“逼”我一把?


愉生活6688


最近的天气真是好到爆,咱们国家的疫情也得到了明显控制。大人们复工已经有一段时间,孩子们还在家等待通知。

于是家长们不淡定了,在家这么待下去可不行啊,回到学校分分钟落后的节奏啊!怎么办呢?除了上学校的网课,各种线上补习班学起来,课外班上起来,唯恐自己家的娃输在起跑线。

但是长时间这么让孩子学下去,他们也会吃不消的,而且学习效果不一定好。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延期开学的这段时间,多陪伴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因为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

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受益终身。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简单点说,就是习惯决定命运。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生活层次、工作能力,都与个人习惯直接相关。

那么,孩子在学习上需要养成哪些习惯呢?

自主学习的习惯

这个假期有点长,在家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快要被逼疯,经常怀疑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亲生的?

家长不看着,作业就一个字都写不动,家长不给在群里打卡,孩子就任由群里老师呼唤,自己慢悠悠从床上爬起来。

让孩子主动学习简直太难了!

孩子不愿主动学习时,家长一定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学习上有困难?是这门功课不感兴趣?还是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与解决。

学习上有困难,就要适当进行补课,让孩子打好基础;对学科不感兴趣,可以采取合适的方法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当孩子有进步以后,给予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

要想孩子拥有自主的学习习惯,最核心的问题,是需要孩子有目标有动力。

一旦他认识到自己现在所做的努力,都是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发展,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就不再认为学习是枯燥的无趣的,不再认为学习是为父母学习,或完成任务式的学习,而是为自己的未来学习。

专注学习的习惯

作为父母,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

“为什么我儿子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

“我家孩子写作业永远拖拖拉拉,2小时起步!”

“做事总是3分钟热度,一点长性都没有...”

“一看书就头疼,玩起游戏,看起动画片倒精神百倍!”

这些行为归根结底都是缺乏专注力。孩子为什么专注力不够强,家长有时候也得反思。

有的家长是急性子,孩子写作业写得好好的,家长嫌孩子慢,上去就是一阵唠叨;有的孩子学习正起劲,家长怕孩子辛苦,赶紧去端茶送水;还有的家长自己比较忙,就放任孩子边学习边看电视或手机,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是不可能专心学习的。

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家长要做到三点:

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自控力没有那么强,一旦窗外有风吹草动,孩子就会放弃手中的活儿“闻声而动”。所以,当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减少唠叨:一些家长,特别是妈妈们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经常喜欢唠唠叨叨。这种唠叨的行为虽然可以释放家长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压力,也是为了孩子好,但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无异于一种“杂音”。

电子产品放一边:做孩子的榜样,这句话我们说过很多遍。孩子在学习,家长却在看电视看手机,孩子看到心里当然不愿意。所以,当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暂时把手机放一边,自己也可以看看书,提升自己,还可以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开启孩子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可以使孩子终身受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最简单最直接的就是多多强化孩子的阅读行为。

例如,可以在每晚睡觉前,给孩子一起阅读一个睡前故事,也可以趁休息的时候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看书等。

疫情特殊时期,不能出门,就在家里和孩子一起阅读。朋友圈里有一个妈妈,给自己也给孩子制定下了每天阅读半小时的阅读计划。

大人看大人的书,孩子看自己的绘本,刚开始孩子坐不下来,后来看着妈妈每天都很专注,自己也学会了模仿,看起绘本来有模有样。

这个妈妈说,这是一天当中她最享受的时光,既陪伴了孩子,也收获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好比在求学的路上拥有了一件“强大的武器”,孩子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自身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当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时,想学不好都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