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陷入控诉漩涡的《我控诉》?

我们邀请了几位影迷,聊聊波兰斯基极具争议性的新片——《我控诉》。


欢乐分裂

8分

开场氛围就很慑人,沉郁肃穆的色调,规整精工的构图,流畅运镜与调度,全片保持考究的视听语言技巧,在早知结果的前提下依然稳住悬疑,不谈突破,亦是水准之作。这一桩震动法国社会的事件(甚至普鲁斯特在《追忆》中亦将此事作为时代的标识),几乎是整个欧洲时事的切片,再现反犹主义在欧洲的源远流长(开篇中几个军官谈及清除犹太人犹如祛除瘟疫,历史上正有将瘟疫根源嫁祸于犹太人之史实)。

虽是风暴中心,德雷福斯却处于叙事边缘,于是观者可从更客观的距离去审视全局,也无需刻意去代入某个角色。《震旦报》以一连串“我控诉”排比之势,彰显直面真相的勇气。百余年前,置安危于身外的个人、新闻媒介与文学创作者就明晓保持独立姿态和清醒头脑、遵循真理和正义的良知是何等可贵,对照今日现实,或许更有意味。

如何看待陷入控诉漩涡的《我控诉》?

徐若风

8分

现实主义政治惊悚片,从情报工作者的视角切入冤案,冤案主体则几无发声,冤案也因而转变成为发现体制陈垢的钥匙,借古讽今由此成立。“复制品/赝品”、“另一个德雷福斯事件/是同一个”、“不是我的错/是军方的错”,相似双方的微妙对立,构成了影片的题眼。

波兰斯基采取的过于精准稳定的拍摄手法,显现出人物被体制钳制和体制的麻木,但同时也让他们的面目显得老套,出场的政府军官、媒体公知和无脑民粹,全都是样板化的。军官的普遍逻辑在于,维稳需要沉默推诿、遮盖真相、无中生有,于是他们让自己不断干着程序正义但整套程序本身就是罪恶的事。而片中其他的话题,少数族群迫害、隐私监控等,则谈不上有什么发挥。

鉴于本片讲到底是号召大家站出来、说出来,拒绝特殊待遇,别和权势同流合污。这和波兰斯基的戏外人格比对,某种意义上还蛮“自反”的。

没十斤公爵

7.5分

古典风格来自于前现代的非主体性,在《我控诉》的前半段,关于德雷福斯事件的影片,德雷福斯却是仅仅是一个出现在望远镜中被观测的对象。用如此的方式,《我控诉》隔绝了情感,以及避免了“个人-体制”的政治性叙事诱惑。很难确定波兰斯基究竟是否在指涉公众对于其社会事件的指控,即便存在,也是一种优雅而锋利的回击。因此《我控诉》并不缺乏强度与力,并非完全古典,影片的前、后半段处于镜像关系,作为“侦探”形象的皮卡尔退场,德雷福斯本人现身,逐渐找回自身作为现代主体的主体性。

如何看待陷入控诉漩涡的《我控诉》?

韩三秒

7分

这部算波兰斯基的正常发挥,没有什么惊喜,但是质量也还不错。主角皮卡尔的办公室窗户常年无法打开,而在他决定控诉后,便打开了窗户。全片其实围绕的都是“窗户为什么打不开”、“如何打开”的问题进行,会让人产生强烈的熟悉感,在当下更是非常适用。但从影片中跳脱出来看待,性犯罪其实并不可以用政治迫害的思路去理解,而要不要伏法也和一个人是否有地位、有才华没有冲突。某种程度上,我叹服波兰斯基拥有强大的能力,却也因此感到心寒

寒枝雀静

6.5分

有些非常有趣的闪光点:比如一开始收集情报时的目光-声音-空间建立;比如拍摄官僚体系场景规整方正的机位所营造出的“静态景观”感;比如从笔迹、人脸出发的对生命政治的探讨潜能……

但这些最后都逐渐湮没在规规整整的维权叙事模板和缺乏整体感的年代特征确立之中

前者本具有的不卑不亢的节奏在最后半小时也渐渐失衡,与此相伴随的则是后者的刻板拼贴感愈发浓重:我们看到了德雷福斯、左拉、克里孟梭乃至贝蒂荣,也看到了“乌合之众”和庞大的军政官僚体系……但这些仅仅以一种贴合着情节需求的方式展演其最符合观众印象的一面,造就的更多是空洞宏大的“历史感”。影片最终也停留于这一充斥着精英幻想的传统中,无法更前进一步。

要说波兰斯基的自我指涉显然是有的。但是哪怕有,这也完全没办法让他的自我辩护更有说服力。因为前面所提到的,这种相对死板的叙述模式的缺陷,注定了他无法唤回足够广阔且立体的时代,更侈谈进入丰富具体的人物内心了。因而有再多指向现实的“我控诉”,这个“我”也略显苍白了。

如何看待陷入控诉漩涡的《我控诉》?

蓝詹

6分

波兰斯基正常发挥罢了,整体把控离他的最佳状态相去甚远。后半程的剧作有很多仓促之处,唯一一以贯之的是冤罪必得清白的强硬态度,而花园叔自始至终的不动声色将这一切放在了冷漠的视角中,叙事的口吻一如波兰斯基客串的旁听者一样,事不关己。

很难不联想到波兰斯基自身,在电影里表达对硬刚的执着,现实中则逃跑了——这哪里是拒绝大赦,这根本就是拒绝上刑。反犹主义、侵犯人权、掩饰腐败,每一个口号都很响亮,正义熠熠生辉,只是没有一个人看到,该进监狱的人走进了监狱。

Prévoir

6分

清汤寡水,昏昏欲睡,着实不是波兰斯基的好作品。

如何看待陷入控诉漩涡的《我控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