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江湖,雾里看花


网络江湖,雾里看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声音,有声音的地方就有谣言。任何国家都一样,这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实,谣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辨别不出事实真相——“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疫情以来,宅家只能捕捉些网上消息以了解四海八荒的动态,不知是不是今年天有异像,网上传闻铺天盖地,如蜘蛛结网,让人妄言附体,各家媒体硬核、各路神仙下凡、各种新闻重磅,叽叽喳喳,甚嚣尘上,这个情有可原,毕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属于士大夫的情怀,但关键是这里面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甚至妖言惑众,让人防不胜防。


人说知情权就是生命权,在网上,某些信息,属于刻意隐瞒真相,有些信息,其实就是谣言,这两者又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甚至把真实归入谣言,把谣言传成真实。


诚然,世界上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这样非常危险,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因为谣言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谣言,或者说是他们需要谣言。


最近网上盛传新冠病毒的出处,或是A、或是C、或是B、或是八杆子打不到的地方,比如几亿光年以外的太空。总之就是指责对方是罪魁祸首,就是编派谁是新冠它妈,目前疫情还非常严峻,一些人就利用谣言开始甩锅,于是这世界只能在甩锅中继续谣言。


有首歌叫《雾里看花》:在这摇曳多姿的季节,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虽然雾里看花,但有些谣言还是可以识别的,比如网络上盛传的武汉病毒研究所一名2012级的女研究生黄XX是所谓的“零号病人”,说她已经去世,并把病毒传染给了殡仪馆的人,以至于传播开来。其实黄2015年毕业后就离开了武汉病毒研究所,2016年开始在四川工作,目前健康平安。这算是最荒唐的谣言之一了。


再有“吹哨人”李文亮的“临终遗言”,过于文艺和剧本化,即使很感人,也许是好意, 但一看就是编的,而且活着的人把自己说的话“塞”给去世的人,死无对证,终归不算厚道。


还有一种是“栽赃”给活着的人,比如网上有人说湖北作家方方享受正厅级专职作家待遇,领了三份高薪,购置五处豪华房地产。一听就不怀好意,方方即使有那么多房子,和“日记”完全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观点见解可以不同,但对于这种恶意挑事儿,人身攻击的行为也当属谣言的一种。


至于“散布武汉肺炎谣言不实消息,8人被依法处理”,这是一条真实的信息,但它的内容中的“谣言”并不是真相,真相最终是:这8个人不是造谣者,是英雄,他们说的是真话。这就出现指控谣言者实际是谣言制造者。

网上的许多谣言其实不攻自破,不实之处终究水落石出,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比如一些著名之人经常被“去世”,随着他们的“还魂”自然而然又会“活过来”,网民习以为常,所有人在这个真假难辨的网络熔炉中已经淬炼成金刚不败之身,以其假攻其不备,以其真还治其身。


但有一些信息就很难一下子辨别真假,你不知如何来判断。 2月17日晚上10左右,厦门市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扩散,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市民健康,按照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要求,在全市范围内集中统一开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爱国卫生运动——使用雾化机械设备同意对城区主、次干道实施喷洒消毒。看着视频上雾炮车灯闪烁,齐头并进空地绝杀,厦门像个凯旋的城市,觉得说不一定“烟花三月可下楼”了。


于是发了一个朋友圈。没想到发出去不到5分钟,除了十几个圈友点赞以外,更多的亲们甚至语音、电话来告诉我这招不灵,原因是会带来更大的毒害。


我立即找出“我方网上”依据: “针对这次集中消杀,市疾控、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介绍,此次消杀所采用的消毒液浓度在安全值范围内,对人体影响可忽略不计”。

你们消息从哪来的?

网上啊!!

也是网上?我细看!!


“近日发现,随着返程高峰到来和企业复工,不少小区、企业、办公场所、街面等存在过度消毒的现象,疾控君看到后都震惊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而室外环境、绿化、道路等等,因空气流通、紫外线等因素,极不利于新冠病毒存活,一般无需消毒。根据已掌握的新冠病毒传播特点,目前防控阶段应坚决禁止在小区、企业、办公场所等入口设立消毒通道,坚决禁止街面进行大面积消毒!


且慢,“我方网上”再举证: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研究员蔡邦平认为,低浓度的含氯消毒液进入土壤稀释后,再被植物根部吸收,影响不大。


还有,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坚表示,关于集中消杀时对外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影响,市民也可以不用担心,消毒液浓度在安全值范围内,即便消杀后有雨水冲刷,排入污水管网或者外环境,也不会有负面影响。

“反方”拿出杀手锏(网上某政府官方文件)


喷雾化学消毒剂,可能会引起眼睛、皮肤刺激、吸入性肺炎、皮肤炎症、过敏反应等,严重的会导致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儿童哮喘发作以及流浪猫狗中毒死亡。


对于有名有姓的蔡研究员、王总工程师和网上消息来源我更愿意相信前者,但一想到“严重的会导致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的复发,儿童哮喘发作,甚至流浪的猫猫狗狗也会受到性命威胁”便开始犹豫了。万一呢?


再一细思,此事也许不仅是“学术”上的,还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嫌隙”和有着一般人不了解的背后隐情,或者得罪了谁。当然这纯粹是吃瓜群众自作多情,庸人自扰,想多了。但这网上的事儿云遮雾绕,没个准头,万一呢?


一人独处思辨,孤立的个体也许具有主宰自己的反应行为的能力,但你面对强大的群体则缺乏这种勇气,很容易在步调一致人云亦云的集体主义打造的英雄主义中落花流水般的溃败。


最后结果:把这条朋友圈删掉了。

删是删掉了,但仍然没搞明白哪一条是正确的?其中总有一条是谣言,然求证无门。

不过这件事厦门市算得上牛掰,已经喷了,你网上爱谁谁,怎么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