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有了潜射弹道导弹后,陆基弹道导弹还有拥有的必要吗?

食无肉居有竹


目前,全球共五个国家拥有完善的潜射弹道导弹技术,也就是联合国“五常”,而五常中的英、法两国几乎所有的战略核打击能力都集中在其各自装备的4艘战略核潜艇上,没有装备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而美、俄、中三国则依然保留了相当规模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而且俄、中两国具备装备有固定发射井发射、陆基机动发射(包括轮式车载或者火车运输)等多种发射形式陆基洲际导弹。因此,在拥有潜射洲际导弹后是否装备陆基洲际导弹,需要视不同国家的战略需求和自身条件确定,个人认为有条件同时装备的肯定还会继续保留陆基洲际导弹。

美国“三叉戟I”潜射弹道导弹试射及分导式多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的照片

发射井中的美国“民兵III”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从实际威慑效果来说,个人认为搭载潜射弹道导弹的战略核潜艇是最佳选择。相对于陆基和空基核武器,战略核潜艇的隐蔽性更强、生存能力更高,而且核打击密度更大!一艘战略核潜艇可以搭载12-24枚潜射弹道导弹,携带几十甚至几百枚核弹头,在特殊情况下,只要有1艘战略核潜艇幸存就可以毁伤敌方几十个大中城市!鉴于这方面的原因,英、法两国目前分别装备了4艘“前卫级”和“凯旋级”战略核潜艇作为其倚仗的战略核威慑平台。
英国“前卫级”战略核潜艇法国“凯旋级”战略核潜艇


在潜射弹道导弹和战略核潜艇方面,技术最先进、实力最强的莫过于美国,其现役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每艘可搭载24美“三叉戟II”潜射弹道导弹,是目前世界上载弹量最多、威力最大的战略核潜艇。但是,基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就装备了“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其仍然没有放弃陆基洲际导弹,直到目前据称仍然装备有400余枚LGM-30G Minuteman-III“民兵III”系列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而且后续计划通过进一步技术升级后继续延长“民兵”的服役期限。作为“三位一体”核打击手段中的重要一环,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与潜射弹道导弹并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只有条件允许,二者同时装备是最好的选择。上世纪80年代多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同时下水的场景

“三叉戟II”潜射弹道导弹的分导式多弹头

英、法两国之所以仅保留的海基潜射弹道导弹作为战略核打击的唯一平台(法国还有小部分空基核弹,但是已不成规模),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技术或者资金问题,而是自身的国土面积限制。英国与法国的国土面积都比较小,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战略纵深,只要有一定量的核武器就能够对其全境实现全面核打击,陆基洲际导弹根本没有迂回的空间,存在的意义并不大;而美、俄、中三国国土纵深都在数千公里,只要布置合理,即使发生全面核战争也不可能同时毁伤所有的反击手段。而相对于潜射导弹的严苛的尺寸限制,陆基洲际导弹可以做的体型更大一些,威力和射程也可以更突出。

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必须要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才有意义,图文俄罗斯正在研发的RS-28“萨尔马特”陆基弹道导弹美国“民兵III”陆基弹道导弹的分导式多弹

陆基弹道导弹是“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的重要一环

单纯技术上来讲,潜射弹道导弹要比陆基弹道导弹难度高,而潜射弹道导弹也只与核潜艇配合在一起才具有完整的核威慑/打击能力,这无疑有给潜射弹道导弹增加了一道难度,这也是为何直到目前只有科技、工业制造能力足够强的“五常”才拥有潜射弹道导弹的原因之一。处理印度还在努力发展自己的战略核潜艇外,还没有其他国家拥有研发战略核潜艇的条件。至于掌握潜射弹道导弹后陆基弹道导弹的取舍问题,要结合本身国情判断,但个人认为“艺多不压身”的道理在此方面依然适用!

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是大国的标志之一对于大国来讲,潜射弹道导弹与陆基弹道导弹都要有!


威呐解析


潜射弹道导弹当然无法替代陆基弹道导弹的作用,否则美国也不会寻死觅活地闹着非要退出中导条约不可了(中导条约主要限制的对象就是陆基弹道导弹)。众所周知美国的潜射弹道导弹技术水平在当今世界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依然存在着对陆基弹道导弹的迫切需求,由此可见陆基弹道导弹的重要价值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在很多人的潜意识当中,总是觉得潜射弹道导弹比陆基弹道导弹更加高大上,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认知误区。

潜射弹道导弹和陆基弹道导弹分别有着各自不同的技术特点和使用条件,而且不同的装备国家,不同的作战对象,也对弹道导弹的部署方式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要求,所以并不存在潜射弹道导弹一定优于陆基弹道导弹或者反之的说法。就拿美国这次退出中导条约来说吧,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欧洲地区或者亚太地区部署陆基中程弹道导弹。按理说美国海军拥有数量众多的核潜艇,应该并不缺乏中程弹道导弹的发射平台。

其中大多数的洛杉矶级、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都有垂直发射系统,还有4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这些核潜艇稍加改装都可以发射潜射中程弹道导弹,犯得着大动干戈地退出中导条约吗?这是因为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有限,如果部署在核潜艇上,要想攻击对方的纵深目标,就必须抵近对方沿海地区持续活动伺机进行发射,大大增加了遭到对方反潜兵力威胁的可能性,使用宝贵的核潜艇来执行这种高风险的战术任务并不划算。

陆基中程弹道导弹则完全不一样了,采取一车一弹的部署方式,即便是在高危区域活动,也更容易隐蔽自身,几十吨的导弹发射车显然比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的核潜艇更适合在对方的战略前沿抵近威慑。而且就算被对手发现摧毁了,一次损失无非就是一辆车一枚导弹,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不像核潜艇直接被一锅端,造价几十亿美元的核潜艇和十几枚二十几枚导弹都全完了。所以美国坚持要退出中导条约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那些地缘政治条件和海洋地理环境都远不如美国的国家,陆基弹道导弹更加具有不可或缺的核心地位。比如中国,我们几乎所有的出海口都处于主要假想敌的岛链封锁圈之内,核潜艇要想突破岛链前出远洋必然冒着很大的风险。我们的沿海地区平均水深严重不足,距离主要假想敌的本土也太远,也不是核潜艇战略值班的理想区域。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潜射弹道导弹只能作为辅助打击力量,依托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的内陆纵深地区的陆基弹道导弹才是最靠谱的战略核威慑绝对主力。


晨曦谈兵


大国大洋出门必需品,小国有没有无所谓!

世界上目前拥有核弹,拥有核打击能力,并且具备潜射导弹的国家只有俄罗斯、美国、中国、英国、法国、印度、以色列、东亚某半岛国家、巴基斯坦,其中以色列和巴基斯坦并不是水下弹道导弹,而是水下核巡航导弹。

但相对来说,这些国家都拥有较为完整的核打击体系,从现在来看拥有核打击能力的国家,只有英国和法国全面放弃了陆基弹道导弹,其余各个国家都没有放弃潜射弹道导弹和陆基弹道导弹,甚至都在大力发展,比如美国就在8月8日放弃了《中导条约》,这意味着美国可以肆无忌惮的研制中近程弹道导弹。

英国和法国放弃陆基弹道导弹是自己的国力和战略问题,英国一直没有研制成功自己的弹道导弹计划,比如推出的“蓝光”“紫星”计划,英国只能购买美国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所以英国自打一开始就没有陆基弹道导弹。

而法国的陆基弹道导弹确实不少,以“冥王星”弹道导弹为核心,“冥王星”弹道导弹为陆基发射,法国一共生产了大约80多枚,除了50枚机动式发射,剩下的30枚都是固定井式发射。但随着冷战结束,法国认为主要这些陆基弹道导弹没有了对手,并且法国国土纵深太小了,无力反击大规模核打击,发展陆基弹道导弹成本太高,代价太贵了。所以就在1993年将所有的“冥王星”弹道导弹拆掉了,只保留了M系列的潜射弹道导弹。

对于英国和法国来说,自己核战略就是二次核反击,只要核潜艇和核潜射弹道导弹安全,英国和法国就完成了自己的打击目标,毕竟对于核大战来说,英国和法国本土面积并不适合。

但其余国家就是这么考虑,中美俄包括印度都认为核打击能力必须三位一体,这样才能保证核力量绝对安全。特别是印度,仍然下大力度搞K-4、K-15潜射弹道导弹。为的就是保证自己的核打击力量的多样化。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的一些简单看法,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和交流互动。如有转载,烦请表明出处!

军事天地


美军工程师正在检查地下发射井内的“民兵Ⅲ”型洲际核导弹,“民兵Ⅲ”型是目前在役的洲际导弹型号当中最老的,它是1970年代初中期
开始服役的,服役期已经超过了40年了,但美军为保证陆军核力量仍然对它进行延寿,在延寿的同时还对它进行多次现代化升级,比如:将销毁了的“和平卫士”的一些高等级技术“嫁接”到了它的身上,使“民兵Ⅲ”导弹的CEP精度(弹头攻击点误差)达到120米之内!这个精度是目前世界上洲际导弹当中最高的,仍然可以打击俄罗斯的洲际核导弹发射井。

目前世界上有能力制造射程超过8000公里导弹的国家只有四个:中美俄法,英国目前拥有的“三叉戟”海基洲际核导弹是美国制造的,也就是说:英国没有能力制造洲际导弹。而其他四个国家当中,由于法国领土面积狭小,也不适宜部署洲际导弹,所以法国与英国一样,目前只保持着海基洲际核导弹,而中美俄领土面积辽阔理所当然的拥有陆基洲际核导弹。

有人说:陆基洲际核导弹,特别是仍然在使用地下发射井的洲际核导弹是落后的发射方式,根本不能机动、受气象影响较大,在使用灵活性方面远不如:陆基机动式洲际导弹和潜艇发射的海基洲际导弹...这话当然有道理,地下发射井确实没法机动,但不能机动并不代表发射方式落后,反而是地下发射井是准备工作做的最好、发射时间最短、导弹发射出去后飞行最平稳、投精度最高的发射方式,同时地下井存储方式安全性以非常高。

为什么安全性很高呢?在冷战期间的“核军备竞赛”年代,美苏为了抗击来袭的核弹摧毁自己的“地下发射井”,在发射井的修建上都是不遗余力的强化加固!达到了35万吨TNT当量级别的核弹在CEP500米之外不能将其摧毁的程度,可见“地下发射井”几乎到了坚不可摧程度!

地下发射井的复杂程度通俗的说: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发射卫星的那套系统紧密的集成到了地下,很小的空间内完成这样紧凑的空间布局目前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做到了。

总体来说,地下发射井由于位置固定、导弹先期准备工作做的最好,并且发射过程中基本没有外界的磁场干扰(受气象干扰是必然的,要是有极端恶劣天气也就不能发射了),并且对要打击的敌国战略目标的坐标和参数都已经提前装定完毕,接到发射指令就可以最先对敌实施核打击!所以,地下发射井当中陆基弹道导弹仍然核反击的首先方式。
俄罗斯
“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同时发射四枚“布拉瓦”海基洲际导弹。

相比较于陆基洲际核导弹,海基导弹发射肯定要灵活的多,因为核潜艇在大洋深处机动灵活,并且可以机动到导弹射程的一半对敌实施核攻击,大大的压缩了敌方预警和拦截时间,更主要的是核潜艇携弹量多可机动发射,敌人不可能在第一次核打击当中就将所有的战略核潜艇摧毁,只要有一艘核潜艇存在就会给敌方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战略核潜艇所携带的海基洲际核导弹被称作“第二次核打击力量”!
但是,战略核潜艇
也有劣势,第一就是它不安全,大样深处任何不可预见的事情都会发生,出现艇毁人亡也是正常的,而且核潜艇受拥有国的地理位置限制,战时也是不安全的,比如:苏联的海岸线情况非常复杂,战略核潜艇进入到大洋的通道都被敌对国家把持,战略核潜艇进入到大洋都会被跟踪,和平时期的水下“猫捉老鼠游戏”经常发生,战时可就是各种反潜武器招呼了!

所以,才总体安全性角度来看,地下发射井由于在国土内是最安全的。

另外,海基洲际导弹是更复杂的武器装备,并不是说有了战略核潜艇和海基洲际导弹就能起到威慑
作用的,这需要在财力、物力、智力上作极大的投入!需要几十年的工业积累和国力支持才行,对于国家财政的压力是很大的,苏联就是由于战略核潜艇和核导弹的制造工艺水平低于欧美,其结果就是建造5,6个型号的战略核潜艇、发展了6,7个型号海基洲际核导弹,但直到苏联解体前仍然没有一型最可靠的海基洲际导弹,仍然在完善当中...反过来研制核潜艇和海基洲际核导弹给苏联的财力物力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也是导致苏联最后解体的一个次要因素之一。

通过上面苏联的事例表明,任何事物都要有一个度才行,陆基洲际核导弹在系统建设方面的复杂程度远低于战略核潜艇,可靠性方面也不是海基核力量可以比肩的...所以,陆基洲际核导弹一直就是国家核基石的首选,要不然它为啥被称作:第一次核打击力量?


皇家橡树1972


在拥有潜射弹道导弹后,陆基弹道导弹还有拥有的必要吗?

这个问题的话,其实要分国家来讲:

对于美国来讲,还真没有必要再拥有陆基弹道导弹。根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的报导,美国已经撤销了陆基弹道导弹民兵三的部署,并且原本计划研究下一代陆基弹道导弹的计划也已经停止。这个计划的预算是1250亿美元,如果拿来造福特级航母的话,不夸张的说可以造十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已经拥有了非常强大的海基核威慑能力和空机核威慑能力,如果再一味地追求路基核武器的话,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当然这也和美国身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如果要使用陆基核打击力量打击其他国家的话,那么就得从美国本土飞跨越两大洋才能到达对岸。这对于已经拥有众多海外基地和数量庞大的核潜艇的美国来说是不划算的。



当然对于中俄来讲,陆基弹道导弹是不可缺的,而且应该是主力。相对于美国,中俄没有像美国那样拥有数量众多而且分布广阔的海外基地和数量庞大的核潜艇部队,空军力量容易被拦截,而且相对于中国来讲飞不到美国。


所以中俄必须大力发展陆基弹道导弹,客观的说,陆基弹道导弹的打击能力强,精度高,而且拥有非常强大的抗打击能力。这也是绝大多数国家最新研制的武器,反而是研究难度很大,技术要求非常高的潜射导弹是大多数国家可望而不可及的,目前全球也只有四个国家研制出了潜射弹道导弹。这也是很多研发能力不足的国家的无奈之举。


平头兔


有了潜射导弹为何还要装备陆基洲际导弹呢?其实这是一道相对而言较为简单的解答题,简而言之就是谁也不想放弃所谓的“三位一体”核打击地位,放眼国家,目前实际上真正具备这种“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国家恐怕只有美俄。

我们国家在空基核力量上面还是有所欠缺,在这种情况如果在放弃陆基核力量,这不就相当于变相削弱自己的核打击能力吗?因此从这点来看即便具备了潜射导弹恐怕反而是将自身的核保障降低,因此即便现如今陆基核力量已经在各个有核国家中地位处于边缘位置,但想要因此放弃并不可能。同时陆基洲际导弹存在至今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威力更大

相比空基以及潜射核弹相比,陆基洲际导弹本身的威力恐怕还并不能忽视,传统的陆基洲际核导弹的发射方式主要以井下发射和车载发射两种发射方式,这两种方式中井下发射的陆基洲际核导弹通常体积极为巨大,射程更远,运载能力也更强,同时可以携带几枚,甚至十几枚的分导弹头,突破能力也更强,从这一点来看陆基洲际核导弹本身存在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与需求。

2、研制门槛低

相比空基与潜射核弹相比,陆基洲际核导弹几乎是所有有核国家的入门第一选择,因为这种方式研制难度较为简单(毕竟不需要单独的承载体,比如核潜艇,战略轰炸机等),成本更低,小型化要求也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对于一些初级有核国家,自然还是会选择并拥有陆基洲际核导弹。

3、可靠性更高

从现实来看,陆基洲际核导弹虽然已经开始日落西山,但其独有的可靠性仍然让其成为了“三位一体”中的首选,从公开的试射成功率来看,陆基洲际导弹的试射成功率还是远高于潜射洲际导弹,为了自身的绝对安全,难道不应该选择陆基核导弹吗?

综上来看,别看潜射弹道导弹开始走上舞台,但陆基的地位仍然不能被忽视。


浴火


潜射弹道导弹只是作为对陆基弹道导弹的一个补充,按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定位,主要是肩负战略核反击的任务,也就是在本土遭受核打击之后,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能够在大洋深处对敌方的本土发起战略核反击。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陆基弹道导弹还是作为主要的核力量存在!无论是主动进攻还是被动进攻,陆基弹道导弹都是主力。陆基弹道导弹,并不只是固定式的发射井,而是包括公路和铁路机动在内的移动式的发射平台,尤其是公路机动的,使用重型卡车作为载体,同样也能像核潜艇那样快速移动,能够在国土范围内快速部署反击敌人。

发生核战争,一般就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就是主动式的发起核打击,这个时候陆基弹道导弹才是最好的攻击载体。尤其是固定的,各种条件更方便,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全国各个地方对敌对国家发起饱和式的核打击。然后弹道导弹核潜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与到核攻击行动当中,对敌方的一些小型战术型的目标,比如说空军基地和港口发起核打击。

第二种就是被动的遭受核打击了,这个时候可能本土遭受了严重的核打击,指挥系统也受到了重创,陆基弹道导弹甚至可能都无法发射,当然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总有一些陆基的弹道导弹免受核打击,这个时候反击的力量,依然是固定的发射井、公路和铁路机动的导弹,发射井存在于地下,较为隐蔽!

而弹道导弹核潜艇,在获取了本土遭受攻击和接收到命令后,就可以快速对地方展开报复式的核打击,为本土反击赢得时间。战略核潜艇相比较陆基发射平台,更不容易被发现,发射完就可以变换位置。而且全球百分之七十是海洋,非常适合核潜艇隐蔽。所以说战略核潜艇,是重要的核反击力量。下图是俄罗斯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四连射试验:

另外由于战略核潜艇的体型限制,潜射版本的弹道导弹不论是射程还是威力,可能都不如陆基版本的弹道导弹强,尤其是发射井这样的发射平台,体型和重量完全都不受到限制,只要射程够远,威力够大,合理的范围内再大都没有问题。

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的潜射弹道导弹,和平时期主要是起到一个威慑的作用,因为不知道它出现在哪里,来无影去无踪。尤其是在双方关系紧张的时候,有时候弹道导弹核潜艇出港,就是一种巨大的威慑作用!

综合来看,潜射弹道导弹就是对陆基弹道导弹的一个补充,主要的核力量还是由陆基弹道导弹构成。潜射弹道导弹能够在被动遭受核打击时候发起核反击,因为战略核潜艇隐蔽性很强,不管怎么攻击本土,几乎都无法攻击到核潜艇,核潜艇就作为一个必然生存的有生力量发起核反击。


资讯所长


所谓核三位一体力量,包括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海洋战略核潜艇潜射弹道导弹、空基战略轰炸机巡航导弹。

战略轰炸机一般需要移动部署,战略核潜艇也一样,在出勤状态时,是要出海隐蔽的。陆基洲际导弹则是在陆地上,有的在发射井内,例如美国的民兵3导弹,有的在发射车上,如俄罗斯的亚尔斯导弹。

虽然三者都是核打击力量,但还是有区分的,战略轰炸机不仅可以作为核投送平台,而且也是和平时期展示核力量的有效手段,并且也可以用于执行常规轰炸任务。

陆基弹道导弹通常都是部署在本土,得到严密保护,也是最为直接的核威慑力量,对手不会清楚陆基洲际导弹的部署地点和具体威力,一旦出现核危机,陆基洲际导弹就是最直接的一张王牌。

战略核潜艇同样也有核威慑的作用,不过战略核潜艇还肩负着二次核反击的使命,即如果陆基洲际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编队都被毁灭了,隐藏在大洋深处的战略核潜艇还能作最后一搏。

现在欧洲的核大国,即法国和英国,都放弃了战略轰炸机,以及陆基洲际导弹,因为这些国家的纵深有限,部署在本土的战略轰炸机和洲际导弹,实际上很容易被团灭。

但是英法两国都有自己的战略核潜艇,英国用的是美国的导弹,法国则是自己研发的。这两国直接选择了保留二次反击手段,当然,也是主动进攻手段。

发展战略核武器的难度是很高的,并不是想发展就能发展,而且研发经费、运营成本也很高,英法两国选择放弃一些核打击力量,也是因为受到经济问题影响。

说到底,只有经济条件好、综合实力强、拥有自主军工实力的国家,才能玩转核三位一体力量。


白虎堂


老话说,猫有命九条,传说从未见过猫的尸体。对于核武器的投送一样,“三驾马车”缺一不可,前苏联不但打造陆基移动的卡车发射平台,还有死亡列车。美国以数量和精度为能,苏联以手段多样而占优,遵循的正是猫的王道。“冷战”时期,为了核平衡,二国都蛮拼的,以真金白银打造了数不胜数的核实力,迄今无人逾越,是国力使然,也是尽可能多一种投送手段的搏弈。越发展越多,双方害怕,是才签了中导条约。美国如今一超独大,退出中导条约,自恃要比对方合算,以达到疲惫消耗俄罗斯的目的,以为自个一切占优,无论投送手段,还是威力,其实不然。核武怕的是自大,真要对攻,以现在美俄实力而断,只有毁灭,没有别的结果。

潜射只一种

“俄亥俄”早就说要退役,明显是忽悠,能同时发射24枚“三叉戟”D5,每枚高达10个分导弹头。每说一艘艇能灭一大国,哪里舍得。如果将其退役的话,其陆基要比俄罗斯差得太多,只有固定式发射井,那“民兵”多年没有动静,偶尔测试一下,就想知道,是否还活着。美国所可依恃者,首在“俄亥俄”,水下最危险的杀手。其次在于空基核武器,B-2隐身自认比谁都有优势。然而也看对谁,之对于小国用不着B-2,战后打了几十次,几乎都是胜仗,原因是以大搏小,美国人沾尽了先机。之对大国不同,潜射怕也靠不住,再花钱也要留着,说要退役,只是虚张声势,脑残他人罢了。

一样都不能少

陆基导弹,不比潜射型号。潜射是隐蔽,也有自身问题,一发射便会暴露,暴露了大多难逃。陆基不同,打完了就走,随时随地。体积不受限制,射程几乎无所不至。地球周长只有4万公里,只要能打2万,即可打遍全球。美国在阿拉斯加防空多,俄罗斯增加射程后,可以绕道而行。因是美国隐身飞机,水下潜艇,并不能变得更安全,该发展从来记得,一样都不能少,包括退出中导的算计,只要自家不吃亏,就没有美国不能干的。逆国际社会而动,从来不会客气。2019年除了退出反导,更要开始打造太空军,这心思坏着呢。


魂舞大漠


当然有必要,特别是对于中国这种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

机动部署的陆基弹道导弹生存能力仅次于潜射弹道导弹。而部署潜射弹道导弹要解决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设计制造问题,投入的资金是天文数字:美国海军未来的“哥伦比亚”级导弹核潜艇计划建造12艘,预算已经是千亿美元。如此巨资不是谁都能掏得起的。至少中国在10年之内没有这个能力。

而在洲际弹道导弹CEP动不动就是100米以内的当代,在缺少天基导弹预警系统的情况下,发射井内部署的弹道导弹生存能力就很值得怀疑。对于奉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的中国而言就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中国从90年代后期就致力于研制机动部署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系统。以中国的人力成本,即便是一套东风31/31G导弹发射系统要一亿美元,部署上50-100枚也就足够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对美国本土的有效核威慑了。

除此以外,由于大规模服役的中国机动部署陆基中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对于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基地及其盟友构成了现实的威慑,同时由于中国空防体系的巨大进步;而美军从目前看既不具备有效的反导抗衡能力,也不再具备低成本深入中国大陆腹地的实时常规打击能力。这样,在中美70年来的角力中,中国在亚太地区首次拥有了中程以上的常规火力打击优势(虽然还只是弹道导弹领域的),而且生存能力极强。这对于未来中国控制台海、南海、东海局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所以,从中国的角度看,机动部署的陆基弹道导弹不但是必要的,现阶段还是中国战略威慑力量的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