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大问题公司领导的口头指示能信吗?如果追责怎么算?

生命灯塔


做人做事是有显规则和潜规则的,你要灵活变通运用,始终把自己摆放在弱者位置。

在工作中,我们会经常遇到题主提到的这一类问题。对于这一类问题,个人觉得要灵活变通对待,笔者一一给题主回答。

首先要分清轻重缓急

领导一个指示,当然重要,也大,但是这是对于岗位和人来说的,如果一个同事给你一个指示,你会听吗?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或角度来看,这个指示的内容和工作事项到底重要不重要呢?

这个时候你就要认真对待和分析了,如果是平常,领导一个指示,你要冷静对待,认真分析这件事情的轻重缓急。一句话的事情,你也一句话解决,不能一句话解决的事情,那你就严格按照程序、流程和权限办事。只不过你把事情做快点,多跑点腿而已。

如果这个时候是重要时刻,比如救灾等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你就不能按部就班了,一切都必须以防止损害继续扩大为准则,把工作做好。千万不能僵化自己的意识和行为,这个时候你耽误了事,不处罚你处罚谁?

其次要注意领导指示的工作事项涉及的人或部门

在公司,几乎所有的工作都会有上下游关系,也几乎都涉及交叉作业,所以你只需要明摆着办事就行。

所以作为当事人,作为办事人,你必须多请示多汇报和沟通交流。不单要跟直接领导和本部门的同事交流沟通,还要跟间接领导请示汇报,更要与协作部门领导沟通交流请示汇报,始终把自己放在弱者位置,始终把自己的权限与责任摆在桌面上。

最后,就算是领导让你背锅,至少别人不是傻子,都会看出来是你的领导的错误或失误,才导致工作没有完成。

当然有些人自以为是,狂妄自大,以为有了领导的尚方宝剑,就一顿猛操作,最后都没有做事的基本规则和规矩,你不背锅谁背锅?

做好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工作要点

这个就不赘述了,任务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就这么简单。


背不背锅这个问题除了事情本身,也要注意其他几个方面:

  1. 这个领导值不值得你去替他背锅?如果你了解掌握这个领导的性格品性,你就会知道这个锅该不该背。
  2. 这个锅背下来会有什么影响?如果是直接影响你的声誉、工作、工资待遇,那么你觉得你能背得下来吗?一旦背下来,那就会导致你被处罚,降职降薪,甚至被开除。
  3. 这个锅是你能背下来的吗?有些锅,一般员工是背不下来的,为什么?因为一般员工是执行层,领导才是决定工作方向、程度和结果的决策者。如果是你过程中做错了什么事,那你就对你的错误点承担责任,但绝不是整个工作的失败。


非知名作家心河黎


这种口头指示的现象,尤其是在业务流程运行中经常性的出现。实践过程中不可能事事都要有书面证明材料。一旦出问题,怎样做才能免责呢?就按这三点有意制造证据去做,至少不会承担主要责任:一是区分事情缓急。对于紧急任务,事中要制造有关修改实施方案某个细节的书面(微信丿的请示;事后一定要有带有"为了落实XX领导X年X月X日口头指示"字样的书面总结报告;二是对重大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同样要有执行方案调整的书面请示,事后要有总结报告。这些都是可以免责的有力证据;三是要有相关同事或者在场客户的证明。

总之江湖诡异,市场多变,不得不如此。对于守信的领导要这样,对于经常失信的领导更要这样。就像带有较多信息含量的图片一样。




天道若龙


听领导的话,服从领导管理、踏踏实实干工作,是职场人的职责,但这种服从、听话是有底线的。

遇到大问题,不知你指的这个问题有多大?如果是违法犯罪的事,那坚决不能去干,即使是领导指使你去干的,出了问题也要承担相应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有这么一个案例,小张是一家国有公司的会计。一天,经理突然给他打电话,称其好友李某多次要求借款80万元,虽然多次拒绝,但因李某死缠烂打,只好让小张将公款借她一用。

小张虽觉得此事难办,但考虑既经理出面,自然不会有自己什么事,就照办了!谁知因李某携款潜逃,出借公款之事于三个月后东窗事发。

此案中,小张已构成挪用公款犯罪。虽然小张是公司聘用人员,但其受国有公司的委托从事会计工作,故当属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虽然其只是受命于经理,但执行的命令必须是合法的,其明知经理违法,明知超出了自己职责范围,但仍照办,自然罪有应得。

所以说遇到大问题,不能只听从领导的,要合规合法,否则追责是必然的。

另外,公司的一些大事,虽谈不上违法犯罪,但如果不是时间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尽量以领导书面签批的指示命令为准,如果时间确实来不及,事后也要补签相关手续。

身在职场,要学会服从而不盲从,要学会保护自己,否则最后吃亏的是你自己。


宸安落定


遇到大问题,领导的口头指示是应该服从的,可是,出了问题责任归谁呢?这是现实工作中不得不注意的重大问题。根据以往我的经验,应该作如下处理。

一、主动索要书面依据。领导口头指示后,一方面先接受下来,另一方面随即开口向领导要书面批示。如果当时没有书面资料无法批示,那你马上起草一份,让领导签批。如果领导怕担责不想签批,那你就要求召开一个一定人员范围参加的会议,集体研究通过后,形成会议纪要,你再去办理。

二、留下证据。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每到一个关键环节,都留下书面的、音像的等资料,能够证明这样做不是你个人主观行为。要勤请示多汇报,让领导随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最好你不断起草阶段性汇报,让领导在上面作批示。

三、拒绝执行。如果领导口头安排的工作不符合有关政策、法规规定,你必须和领导说清楚,要求领导收回指示。如果领导拒绝,那你就找理由推出去。所找的理由,无非是对这项工作自己一点不了解,没有办法做好;最近身体不适,打算明天请假去医院等等,反正违法违规的事情你不能办,哪怕是得罪领导。

4、阻止执行。如果你觉得办这件事情有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经济损失和恶劣影响的风险。那你不但予以拒绝,而且应当进行阻止,避免事故发生。

总之,违法违规的事情不能办;让自己一个人承担责任的事情尽量避免,尽量拿到依据,有责任大家共同承担。


月下凝海


如今办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怕担责任,都怕出毛病,还怕得罪人,又怕丢饭碗,这种思想十分严重!

工作是什么?工作就是解决问题和困难,更不能怕担责任和得罪人。

干工作千万不能有“好事抢破头,困难踢足球”的现象,如果这样一来,那就更难开展工作了!


春天来了7270


提问者不要写遇到大问题,而是遇到问题,这样会更有讨论性。大问题当然需要审批,而对于一些普通问题呢。有些人对自己份内的工作都不愿意承担责任也要搞汇报审批就实属过分了。比如某个三百人公司年产值两个多亿,连仓库派个车两三百块的事都要签到老板,这就属于效率低下。我是属于不喜欢汇报审批的,我工作里的问题我的想法和领导一致,我不要求审批,因为这也是我的决定,我应该承担责任。如果与我的想法不一致,那会尽量留下记录。毕竟人都是这样,相信自己甚于相信别人。


kamela2017


您好,我的观点是:信与不信要看领导人品及事情紧迫程度。至于追责,如果选择做就要勇于承担责任。

为什么说信与不信取决于领导人品?

是因为职场中不仅有真善美,还有假恶丑,有些领导确实会有一些拉替罪羊,故意挖坑等不好的做派。如果根据平日了解,有些领导不值得信任,那么一些大的问题或指示,还是请领导落到书面上最好。

为什么又要看事情紧迫程度呢?

无论什么样的公司,都会遇到一些突发性的事务,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赖于领导口头指示,那么无论如何尽快把问题解决是上策,若是过分计较流程或书面形式,恐对事情无益,最终问责的还会是你。

总之,信与不信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而言。对人要有提防之心,但也要有基本信任。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职场老喵


可以与否,从风险角度来看,如果能进行书面或电子的确认,会更好些。

当然,还要从事情的轻重缓急,企业文化,管理者的工作风格以及领导者的人品来综合判断。

如果事情特别紧急重要,口头安排也属于正常,只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要多请示多汇报多反馈,也有助于减少风险,以得到领导的更多指导和要求。

如果企业文化造就的管理缺流程缺标准,那就按领导意思去执行,当然请示汇报是少不了的。

如果领导人品有问题,这点要注意很多管理者职业道德有问题,喜欢让下属背锅,遇见这样的领导,进行一些书面或电子记录性的确认是有必要的。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其实就是因地制宜的处理事情。


战略绩效管理


可以信,也必须信。但要有风险意识,对之后的每一步执行都要及时汇报,并留存证据。一旦出现万一这就是你的救命稻草。如果当时就拒不执行,可能不会有以后了。要证明他是错的其它不说可能你会有心理安慰。但一旦他是对的呢?而且大概率是对的。你就两头空空了。


不多亦


如果执行方案不违法,就应该听从,随时向领导汇报进展,这有两个好处:一,领导觉得你很上心,很值得重用,领导都喜欢听话的人。二,及时汇报如果项目最后出了问题也能有效规避责任,退一万步说如果到时候要帮领导背锅,领导心里也是感激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