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检察院批捕了就说明罪名成立吗?

用户5933488094781


检察院批捕了,证明达到了逮捕的要求,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上,并且有社会危害性,但是罪名不一定成立,逮捕只是强制措施,公安在下一步报请起诉过程中,也有可能更改罪名


就怕喷子懂法律


罪名成立一说只有在法院审判后后才会成立,只有审判后才会叫做罪犯。在审判前只能称为犯罪嫌疑人。

当然在侦查阶段检察院批捕了,说明符合刑事诉讼法的逮捕条件,至少是证明有犯罪事实和证据,且具有逮捕必要性,不能排除其社会危险性。但是还在侦查阶段,公安对整个案件都在侦查,证据各方面在巩固,一切都是有变数的。


颂清风


你好,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因为本人的工作之一就是批捕。

首先要明确的是,逮捕是一种强制措施,目的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以免出现犯罪嫌疑人逃跑、继续作案、串供等等妨碍诉讼进行的行为。它不是一种处罚结果,也不能用来代替处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可能自杀或者逃跑的。

可以看出,逮捕首要条件就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也就是说,逮捕意味着检察机关认为这个人的行为涉嫌犯罪,而且有相应的证据。

虽然理论上来说,存在逮捕之后不起诉的情形,但这个比例极为微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尤其是现在的刑事案件办理过程中,批捕和起诉通常由同一名检察官办理,同一个人认为这个案件需要逮捕,基本上这就说明他认为这个案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那么,被逮捕以后有没有可能法院判处无罪呢?有!但是几率极低,我们看下面的数据:(数据来自网络公开资料)

据2018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18年中国各级检察机关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决定不批捕168458人、不起诉34398人,同比分别上升15.9%和14.1%,

不批捕率约为10.3%不起诉率为2.1%。

根据2018年最高法工作报告,2018年中国各级法院判处罪犯142.9万人,依法宣告517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302名自诉案件被告人无罪。可以计算出,2018年中国刑事案件无罪判决率约为0.05728%,即万分之5.7。

这些数字说明,刑事案件中,从公安机关侦查,到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到检察院审查起诉,再到移送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法律程序每推进一步,无罪的可能性就大幅度降低。提请批捕时无罪率是10.3%,审查起诉时无罪率是2.1%,到法院审理时无罪率约为0.05%。


棱镜说法


只能说明钱没给够,


用户1307924713452


不一定


好的很快程晓华


不能


徐州赵鹏律师


批捕,不等于罪名成立。


默认主人


我不是律师,不懂


用户4132854932


罪名不一定成立有可能改罪名但是判刑是基本上的了


快递已经妥投


要想罪名成立,还得法官审判,检察院仅仅是批捕,法院才是定罪判刑的机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