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板是否就是乒乓球比赛中技术含量的代名词?

牧野童


前三板技术只是乒乓球诸多技术中的一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项技术!

前三板是直板运动员的拿手好戏,佼佼者如马琳、柳承敏、刘国梁、金泽洙等!

当然现役中前三板最好的要属伊藤美诚,尤其是结合发球之后的抢攻非常有威胁!

说到前三板技术强的,首先要有一套绝佳的发球技术,国乒奥运冠军马琳,其发球技术就相当强,结合发球的变化和侧身抢攻,在前三板就直接得分了,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在马琳的职业生涯中,前三板技术非常有代表性,虽未统计得分率,但预计较高!

而王皓和许昕也是直板选手,但他们两人的前三板技术并不是主要得分手段,王皓的直板横打独步天下,经常是直板两面拉,在相持中占得先机;而许昕的独门技术是缠字诀,大蟒的外号不是空的,其出色的手感和跑位,高速旋转的弧圈球才是制胜的法门!

但相对横板,直板的前三板确实占优,前三板技术也体现了直板的灵活性!

在今年1月初国乒组织的“地表最强12人”赛中,国乒男单的前三板得分率最高的就是直板选手赵子豪,由于每人的比赛场数不同,所以取得分率相对公平!而许昕的前三板得分率只比削球手马特高一点儿,说明前三板技术并不是许昕的主要得分手段!

前三板技术是非常有效的得分手段,往往在关键球上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奇效,所以这个技术体系对专业运动员是必备的!


haiyangyet


你好,我是小七,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如果说“前三板技术”好就代表着乒乓球技术过硬的话,那也未免太过以偏概全了。

1.前三板技术

前三板技术主要体现在发球上,良好的发球能大幅度提升你的乒乓球技术含量,如果发球的效果好,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前三板技术高,你的整体技术含量就好。这是很片面的说法。



2.乒乓球技术的四个基本因素

高水平的乒乓球技术离不开这四个因素: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前三板技术在力量和速度上有很大提现。这也是很多球迷所苦苦追寻的。

如果能很好地掌握速度和旋转这两个因素,在比赛中能让对手吃不少苦头,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叫苦不迭。

3.快准狠

乒乓球虽小,可也是一项很暴力的运动。要想将技术再提升一个档次,还得需要暴力的帮助,这个时候就需要把眼睛擦亮,掌握时间,来一个快准狠的杀伐。

总之,乒乓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体育艺术,光掌握“前三板”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评判一个人乒乓球技术含量时还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不能以偏概全。小七在这里祝你早日提升技术哦!!!


小七乒乓


前三板技术是乒乓球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包括发球、接发球及抢攻三部分,如果把这三样技术练好,可以说比赛胜利了一半,这也一直都是乒乓球国手和业余球友研究的技术,但随着乒乓球直径的增加,球的重量增加了,旋转和速度相对也减弱了,乒乓球运动员整体技术的提高,只依靠前三板已经不能掌控比赛,必须还有相持和中远台技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山伯洞主


前三板是乒乓球比赛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点战术之一。在前三板解决了问题,避免在相持中赢得先机。

我国队员,不论是男乒,女乒在这里都发挥了较大优势。比如刘国良,邓亚萍,他们精于算计,前三板是他们最善用的战术,也在国际比赛种,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日本女乒一姐伊藤美诚在卡特尔公开赛中,4:0零封我国女乒大魔王丁宁,也主要得益于前三板,在前三板种结束战斗。如果进入想持,胜否难料,应该是丁宁占有优势。

那些队员喜欢用前三板战术,一是接发球多变诡异,精于算计的人;二是基本功不太扎实的人,靠前三板弥补自己的不足;三是身材较小,步伐不太好的人。

以上是个人看法,欢迎探讨交流。


老宋侃乒乓


个人观点:

直板统治乒坛的时刻,前三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参考马琳和柳承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横版成了这个世界的宠儿,更为出色的发力和相持能力可以说统治了乒坛;

还是希望直板横版相对平衡的发展,缺少哪种技术都是乒坛的损失,我爱马龙也爱许昕,希望国球越来越壮大,希望更多人爱上乒乓球!


爱吃泡面的某某


乒乓球改革进入大球时代,旋转,球速降低,回合增加,前三板已经不是技术的核心了,乒乓球五要素速度,力量,落点,弧线,旋转,我觉得还应该加一个,最核心要素应该是变化。唯变不破!


自然的箫声915


随着器材的改革及个人身体素质的增强,现在的前三拍技术五花八门,摆短,劈长,撇,捺,拧等等,对对方的威胁性也越来越大,所以前三拍占据主动就会给对手照常更大压力。但后续的相持能力也很重要,越高级别运动员的正反手相持能力越强


用户4844030780474


乒乓球前三板只是技术含量的一部分而已。还有中远台弧圈球的移动中对拉技术。最令人折服叫绝的还有远台穿越等……。近、中、远台技术完美融合才是技术含量的完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