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拖一個月就要破產?這幾類藥企要注意了!


再拖一個月就要破產?這幾類藥企要注意了!


目前,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以及隨著防控疫情工作的推進,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一些影響,尤其是對藥企而言。

首先從目前面對疫情的緊張趨勢來看,2020年1季度的大大小小的學術會、沙龍會、展會等是開不成了,這就嚴重影響了市場部及醫藥代表們的工作推進。除了來勢洶洶的疫情影響,隨著國家帶量採購的強勢推進以及基藥1+X政策執行、地方醫保等政策的強力洗牌下,藥企如何結合公司業務去推動2020年新增市場終端的增長與存量市場的釋放,成為後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除此之外,預計本來要在第一季度萬箭齊發的各省帶量採購基本暫停,各方關注點幾乎全部放在防控疫情上,多種疊加的因素嚴重影響了藥企的發展步調。


近日,醫統匯根據人民法院公告網的公開信息,以“醫藥”和“生物技術”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現自2020年開始到至今,江蘇新孚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華益醫藥貿易有限公司等多家醫藥相關公司已公開了破產文書。在企查查上以“醫藥”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得到的信息顯示其形式更加嚴峻

,僅2020年以來3個月的時間裡,已經完成破產重整的與醫藥直接相關的企業就有23家,完成註銷備案的醫藥相關企業為190家,而正在註銷過程之中的醫藥相關企業,則多達1076家。

儘管從醫藥行業來說,越是疫情與危機之下,越能夠體現出其抗風險、跨週期的特性,但在產業升級的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小散亂”醫藥企業將隨著時間被逐漸淘汰出局,根據行業發展趨勢結合實際情況,醫統匯觀察到以下類型企業將在未來醫藥行業變革中,面臨更多挑戰。


再拖一個月就要破產?這幾類藥企要注意了!


01未進入帶量採購的藥企


2020年初,全國醫療保障工作會議中指出,要大力推進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改革,實現常態化運作,以此為突破口推動“三醫聯動”改革。前段時間,國家發佈《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中也提到,要深化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制度改革。堅持招採合一、量價掛鉤,多方面實行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

這也就是說明,在未來藥品、醫用耗材的集中帶量採購將進入常態化的階段,品種和範圍都將逐步鋪開,在這種全國藥品價格聯動以及中間環節利潤大擠水的環境下,僅依靠單品種或者可能納入採購範圍的產品佔比較大的藥企生存將承受較大壓力。


再拖一個月就要破產?這幾類藥企要注意了!


02未成規模的醫藥商業公司


根據國務院最新發布的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文件來看,未來將深化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制度改革,並且推進“醫保基金與藥企直接結算”。這也就意味著,“一票制”正在加速落地,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屆時會有更多中小型醫藥商業公司的生存受到挑戰,

實力不濟、創新缺乏的中小型醫藥商業公司或將更容易被市場淘汰。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國家財政部、醫保局對77家藥企穿透式會計信息真實性檢查的持續發酵,以及湖北國稅局903專案組第2階段,對小規模CSP企業涉嫌虛開的大面積地毯式稅務稽查進入藥企協查的進展,缺乏財稅合規處理能力的藥企也有可能面臨衝擊,所以藥企和代理商營銷模式的合規轉型必須要儘快啟動。


所以醫統匯在此提醒大家,在合規的前提下,藥企應該從多方面提升核心競爭力。未來可能要更加重視基層與社區的力量,以及醫藥新零售,創建一些新的銷售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