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头号宠臣李卫,巅峰权势有多大?

历史提问高手


李卫在满清王朝雍正当皇帝的时候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很多人都说李卫是雍正的头号宠臣,甚至压过了当年的年羹尧,不在雍正所喜欢的张廷玉之下。


李卫本身也算是一个传奇,因为他的祖先是明朝锦衣卫,到了李卫这一代,虽然没了官职,但是家境还算不错。而且李卫本人也不喜欢读书,因此不认识几个字,这对于做官来说绝对是一个大忌。但是偏偏你为本人还特别喜欢做官,最后通过捐钱买官在康熙五十六年踏入了官场,刚开始做兵部员外郎,后来又升为户部郎中。

李卫虽然文化上不怎么样,品级也不怎么高,但是他在工作中却十分耿直不畏权贵,并且敢于揭发一些朝廷亲贵中违法违纪之事。当时还没有做皇帝的四阿哥做了他的事迹,并且和他打过交道之后对他非常的欣赏,在登基当了皇帝之后,立刻就对李卫进行提拔重用。因为之前他在户部主要管盐这一块,所以让他管云南盐道,这是一个从三品的官职。

不久后李卫因为工作出色就升为云南布政使,从二品官职。因为当时满清已经立国比较长的时间了,各项弊病丛生,贪污腐败现象很严重。而雍正上台后就努力想改变这一点,所以任用李卫在官场中大胆行动,革除弊病,取得了很是不错的成绩。

后来雍正又什李卫为浙江巡抚,管理浙江的盐政,因为盐在古代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税收来源,所以有必要对这些进行加强管理。李卫在浙江巡抚的任上,大力打击私盐贩子,即使是对当地的一些豪强地主以及达官贵人,也绝不手下留情,所以这项工作进行得非常的顺利,让雍正感到相当的高兴。

是因为李卫的工作很得雍正的欢心,所以雍正一直不停的升他的官,后来李卫得封兵部尚书加太子少傅,又升任直隶总督。在整个雍正皇帝的时代,李卫一直是官运非常不错,混得风生水起。不过到了乾隆时代,可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当然在乾隆三年的时候,李卫就病死了。

开始的时候,乾隆还他一个比较高规格的葬礼,并让他的儿子在朝为官。后来却对李卫非常的厌恶。李卫死的比较早,所以没有赶上乾隆厌恶他的时候,也算是幸运吧。


平安读历史


在雍正短短十三年的帝王生涯里,田文镜、李卫、鄂尔泰三人一直是雍正眼里的大红人,尤其是李卫,最受雍正帝宠爱。历数清朝官员,李卫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先祖曾是明朝的锦衣卫千户,传到李卫这一代虽没了官职,不过好在家境优厚度日无忧。李卫不爱诗书,斗大的字也不识几个,不过却十分向往当官。

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捐资入仕,做了兵部员外郎,两年后升为户部郎中,管理钱粮收缴事务。虽然只是个五品小吏,但他十分刚直,不畏权贵,敢于揭发一些朝中亲贵违法乱纪之事。雍正帝还没即位时,就听说过李卫的事迹,对他颇为欣赏。于是登基后立即对李卫提拔重用,任命他为云南盐驿道(从三品),仅仅一年之后李卫就升任布政使(从二品)但仍兼管盐务工作。

康熙晚年,清朝上下已经严重腐败,雍正帝其实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当时的盐政弊病严重,尤以云南为甚,当时云南的井盐由官府掌控,官运官卖,许多官吏趁机大捞油水,国家盐税亏空,百姓吃盐困难。李卫大刀阔斧,采取了招商行盐、降价拨销、追补盐课等一系列措施,迅速改革了云南盐政的积弊,不仅增加了食盐的销量,还使原来亏空的盐课变成三万余两盈余,这些功绩,雍正帝都看在眼里。

盐课在古代社会一直是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民间走私最厉害的地方。眼见李卫在处理盐政上有独到心得,雍正三年李卫调任浙江巡抚,主管两浙盐政,当时两浙地区盐枭盛行,组织强大。李卫大力打击私盐贩子,设官兵巡缉查私,督饬将吏水陆巡查,打击盐枭整顿盐政。对参与私盐买卖的豪强地主及达官贵人,也绝不留情。这项工作也做得让雍正帝十分满意。

彼时江浙地区的社会秩序混乱,盗匪频频出没,李卫经走访发现之所以当地多盗贼,是因为人多地少,以致无业农民只能以偷盗为生,为此他招募百姓垦田晒盐,减少失业农民的数量,又兴修水利,灌溉农田,江浙地区在他的治理下,一改此前的积弊,以致"千里无盗贼"。雍正为此多次下发批示让各省官吏学习:“督抚中能察究匪类,惟李卫为第一,尔当仿效之。”。

雍正在总结李卫的工作成绩时,不吝赞美:“乃成全圣祖之是也,岂止朕之功臣,乃朕之恩人也。”竟视其为恩人,提升李卫为两江总督兼管浙江。两江总督本来就管理了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加上浙江,也就是说东南4个省都在李卫的控制之下,这都是大清朝最重要的财赋来源之地,全国最富庶的地区,说是掌控王朝经济命运也不为过。要知道李卫可是汉人,可见在雍正眼里他有多重要。

雍正七年,李卫封兵部尚书,加太子少傅,后又升任直隶总督,命提督以下并受节制。终雍正帝一朝,李卫官运亨通,风生水起,不过这也和雍正帝“取才”的用人方式有关。李卫虽然政绩卓著,但却恃才傲物,不懂圆滑为官之道,甚至仗着雍正帝对他的宠幸,不将上司放在眼里,和同僚间的关系也不好,屡屡被参。为此雍正帝多次告诫他“时戒血气,少务和平”。

李卫可犯了难,既要刚直不阿,又要有涵养、做个全人,谁能做到?干脆来了个“置若罔闻”,该咋样还是咋样。但是这个脾气到了乾隆时期就吃不开了,乾隆是个小心眼,吃软不吃硬,上台以后,他也有自己的心腹集团,并不喜欢李卫,但因其能秉公执法,特赐“四团龙补服”。后来李卫渐渐失宠,乾隆收回了很多雍正帝当初的赏赐,不过并没有为难他。

乾隆三年,李卫因病去世,年五十一岁,乾隆以总督的规格厚葬了他,并赐谥号“敏达”,入京师贤良祠,其五子皆在朝为官。后来不知为何,乾隆突然非常厌恶地评价李卫:“于督抚中并非公正纯臣,在浙江无功德于民,闻其仰借皇考恩眷,颇多任性骄纵之处。设使此时尚在,犹当究治其愆!”如李卫地下有知,估计要庆幸自己死的早!


花间雨屋说历史


李卫不是雍正的头号宠臣,他获得的最高权势只是担任浙江总督。

然而,在这段任职期间,李卫的一个骚操作却让他在去世40多年后,遭到了乾隆的训斥。


李卫的骚操作:带着大小老婆假扮西湖湖神。

雍正时期,李卫长期担任浙江总督。

在浙江杭州,西湖旁有一处湖山神庙,也就是著名的竹素园。每年三月,“都人士女竞集于此,画鼓灵箫,喧阗竟日”,可以说是一处名胜古迹。

因此,作为总督的李卫自然要去整修这座神庙,可是他主持的工程,却做出了非常出格的事。

湖山神庙内供奉着湖山之神,且“旁塑女像十三,曰十二花神及闰月花神,尽态极妍”。可是,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

这位“湖山之神”的塑像是照着李卫的模样造的,旁边13位花神姐姐,模样的原型都是李卫的妻妾。

所以,大家花费了老半天拜神,最后拜的还是李卫他们一家子。

乾隆之怒:砸了全部塑像。

1780年,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到杭州时,见到此情此景,内心充满了愤怒。

乾隆当即下旨,将李卫及其大小老婆的塑像全都砸了,另外塑造新的神像,以供大家参拜。根据乾隆所言:

朕巡幸江浙。临莅杭州,见西湖花神庙所塑神像及后楼小像,牌俱书“湖山神位”。其像大小虽异,而面貌相仿。闻系李卫在浙江时,自塑此像。托名立庙,是以后楼并有正夫人及左右夫人之像,甚为可异。

乾隆越说越愤怒,干脆对李卫当官时的情况下了总结:

李卫于督抚中,并非公正纯臣。其在浙江亦无甚功德于民。并闻其仰藉皇考恩眷较优,颇多任性骄纵之处。

这件几十年前的骚操作,终于在此时爆发了出来。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这件事,怎么评价李卫这个人呢?


HuiNanHistory


在古代,朝廷为了提高收入,让有钱人可以通过捐纳步入仕途,清朝的李卫就是如此入仕,而且后来平步青云,成了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

《雍正王朝》中,李卫小名“狗儿”,出身寒微,在扬州街头要饭被胤禛看中,最后成为雍正的得力干将。影视作品中的李卫与历史上真实的李卫,主要有两点区别:

一、李卫的个人形象。

历史上的李卫:

“鼻孔中通,身长六尺二寸。痘瘢如钱,著颊上皆满,而白皙精彩,丰颐广颊,腰腹十围”

意思是说,李卫长得很高,麻子脸,而且麻子有铜钱那么大。皮肤很白,腰围很粗,近乎肥胖。这与电视剧里,那位身材精瘦的李卫大相径庭。

二、家庭出身与个人经历。

历史上的李卫,并不是《雍正王朝》中到街头要饭的乞丐。李卫家里非常有钱,他喜欢收藏,家里养了很多马,可以说是当时的一位纨绔子弟。

与《雍正王朝》相同的是,李卫的文化水平比较低,甚至识字都困难。手下师爷起草公文奏章,都要亲自念给他听,有不合意的地方,他口述修改。

第一、芝麻开花节节高

1717年,李卫捐官,但并没有的得到任用,仅仅只是挂名。两年后,机会出现了,他被提拔为户部郎中。在户部任职期间,李卫公事公办,连亲王也敢得罪。

雍正继位后,在胤祥的举荐下,李卫被任命为直隶驿传道。还未就任,他就被改授为云南盐驿道,成为雍正安插在边陲的心腹之臣。

云南是边疆,特别容易白银外流。当时雍正就很纳闷,云南的税为什么总收不上来呢?因此,派李卫去云南就是为了处理这个事。

李卫到了云南,没让雍正失望,一年不到就清理了亏空,而且结余几万两。于是,李卫又得到提拔,成为云南布政使。

在布政使任上,李卫同样干得风风火火,但因此得罪不少人。

没干多久,李卫就升迁为浙江巡抚,正式成为封疆大吏。此时的李卫,手握一省的经济权、行政权以及部分兵权。在浙江,李卫干了几票比较有影响力的事:

一、抄家,抄的不是一般的家

雍正这个人,特别喜欢追缴亏空,谁欠国库银子,找谁麻烦。曹雪芹祖上,留下几十万两亏空,雍正下令查抄。

曹家在江苏,按道理不该李卫管,但李卫有个特长,特别擅于捕盗。雍正下令,江苏的问案也归李卫管。所以,查抄曹雪芹家的艰苦任务就落到李卫头上。

二、打击走私

浙江是清代的重要盐区,所产海盐行销华东,盐税是浙江衙门的重要收入。当时,官盐的价格可达成本的三十倍,私盐由此兴起。私盐的泛滥,不仅导致盐政亏空,而且地方治安也大受影响。

李卫整顿盐务,重点就是打击走私,为此,他从产地、运输、降价销售三个环节入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在李卫的整顿下,浙江盐政出现“食官盐者多,食品私盐者少”的局面。后来,李卫整顿盐政的经验,还在江淮盐政得到推广。

三、开荒修塘

清朝时,浙江人多地少,粮食难以自给。李卫到任后,奖励垦荒,开发玉环岛。

李卫在任时,修补了浦儿兜草塘、姚宁堰草塘、老盐仓草塘。修塘所需费用,许多都是李卫强迫当地有钱的士绅捐献。

四、为读书人说话

清朝时,浙江经常发生“反清复明”的案子,而且当事人都是读书人。所以,雍正对此很不满,下令停止浙江科举。

李卫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没少为这些读书人办事。他多次上书给读书人求情,希望雍正能够高抬贵手。后来,雍正答应让浙江人参加科举。结果,浙江学子复考的当年,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全是浙江人。

第二、高光时刻,总督之首

雍正七年,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结果母亲去世,只好回乡守制。

雍正十年,李卫被任命为直隶总督,由此步入巅峰。直隶总督是清朝所有总督之首,位高权重,主管直隶的军政大事,负责拱卫京畿。

在直隶总督任上,李卫秉公执法,得罪的势力一个比一个强大。他先弹劾鄂尔泰的弟弟鄂尔奇扰民,受到雍正嘉奖;后又弹劾诚亲王府的侍卫库克与民争利,还因此受到朝廷的认可,乾隆赏他一件四团龙补服。

秋媚说:读书不多是李卫的短板,也能看作其优点。他没被四书五经所驯化,没被孔孟之道所束缚,思路比其他臣子更开阔,做事不拘常理反而更高效。


秋媚读史




李卫和其他几个人不同,李卫是市井混混出身。起初在扬州附近讨生活,雍亲王胤禛前往江南筹款的时候,认识了李卫,感觉李卫十分机灵,便留在身边充当常随。估计此时的雍亲王都没有想到,李卫最后会成为自己的心腹宠臣。李卫进入王府以后,认识了堪称活神仙的邬思道。邬思道在名义上是雍亲王的教书先生,其实是雍亲王的首席谋士。邬思道在闲暇之余,也会传授李卫一些明哲保身和随机应变的办法。在邬思道的教育下,加上李卫本身的基础,李卫迅速成熟起来,在这方面,甚至比年羹尧、胤祥都精明。



由于和王府的婢女小翠关系暧昧,违反了王府的规矩,李卫被赶出了王府,到四川省担任了一名七品知县。虽然在朝廷有雍亲王,在四川有提督年羹尧,但如果李卫自己没有本事的话,谁也没有办法。年羹尧从四川提督升任陕甘总督的时候,李卫已经成为了陕西布政使。布政使是从二品的地方大员,负责全省的民政和经济,地位仅次于巡抚大人,属于全省的二把手。也就是说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李卫从县级干部成为了省级干部,不得不说崛起的速度非常可怕。雍亲王胤禛可以暗中操作,但必须在李卫自己有能力的前提下才行。如果烂泥不上墙,老八集团肯定会趁机弹劾雍亲王。



雍亲王成为雍正皇帝以后,李卫从陕西布政使被提升为江苏巡抚,开始进入封疆大吏的行列。雍正皇帝召见李卫的时候,表示“在江苏好好干,等你站稳脚跟,朕把两江都交给你。”两江指的是江苏、江西和安徽三个省,得到雍正皇帝的封官许愿之后,李卫在江苏非常卖力。由于自己是市井混混出身,根本不按照常理出牌。为了推行摊丁入亩等新政策,李卫动员了算命先生、叫花子等为自己办事,成功的推行了新政。结果,江苏的官员和乡绅被打得一败涂地。由于李卫的出色表现,雍正皇帝提升李卫为两江总督兼管浙江。



这是什么意思呢,两江总督本来就管理了江苏、安徽和江西三个省,浙江原本是闽浙总督的辖区。但是,雍正皇帝命令李卫兼管浙江,也就是说,东南4个省都在李卫的管理之下,这是李卫的鼎盛时期。李卫是王府的家奴,属于自己人,如果是其他汉人,雍正皇帝绝对不敢冒险。控制了东南4个省,而且还是富庶地区,对朝廷的威胁太大。依靠雍正皇帝的庇护,李卫的事业达到了顶峰。不过雍正皇帝的身体并不好,作为皇帝的心腹,李卫经常回宫请安。李卫发现了皇帝的身体欠佳,在雍正皇帝的儿子中,宝亲王弘历的优势非常明显。为了保证自己的前程,李卫开始积极巴结宝亲王弘历。


雍正皇帝去世以后,果然是宝亲王弘历继承皇位,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乾隆皇帝。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皇帝上台以后,有自己的心腹集团,并不喜欢李卫。此时的李卫已经被调任直隶总督,直隶总督是天下八大总督中地位最高的。但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李卫什么也干不了。最后,李卫在直隶总督的岗位上退休。在李卫退休以后,乾隆皇帝收回了很多雍正皇帝赏赐给李卫的宅院、耕地。对此,李卫无可奈何。与李卫相比,田文镜的结局要好得多。乾隆皇帝比较欣赏田文镜,但此时的田文镜年事已高。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


大家都在说电视剧,我来谈谈历史中真正的李卫。一句话描述,他用了15年时间就从从五品升至一品大员(直隶总督,老吓人了,总管京畿要地军政大权)



出生富二代

李卫并不是电视剧中所谓的混混出身。李卫在康熙二十六年出生于江苏丰县富裕人家,也算是一个富二代。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捐资员外郎(当时卖官鬻爵全是清的一种正常现象),随后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这个起点可不低,也算是一要职了),李卫任户部郎中一职(相当于现在的民政部和财政部的比较重要的职位)

从龙之功,平步青云。

康熙王朝后期,发生了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由于期间李卫与皇四子胤禛关系不错,也算是搭上了从龙之功,这就奠定了李卫飞黄腾达的基础。

虽说李卫这人读书不行,但是人机灵,政治敏感度高,对雍正又是赤胆忠心。因此雍正皇帝即位后,立即将李卫任命为云南盐驿道,考察他能力的同时并加以培养。由于干事得力,两年后李卫就被提升为从二品的云南布政使,掌管一省财税大权,仍然兼管盐务。古代盐务可是国家经济命脉之一,国库大笔进账之一,李卫也遇到不少困难,这个从电视剧中也能看出。虽动了许多人的蛋糕,被人弹劾李卫“恃能放纵,操守亦不纯”,不过由于忠心及处事果断,为官清廉,雍正也只是传旨告诫他要谨慎。最终李卫不负领导重任,将云南财税打理的井井有条。


云南为官以后,李卫的仕途可谓平步青云。1725年,李卫升迁至浙江巡抚,这可是督抚级别的封疆大吏,相当于现在中央特派员不过长期在地方工作,代替皇帝巡查地方军政。两年后,李卫担任浙江总督。在这期间,由于私盐泛滥,李卫将浙江的私盐贩肃清一空,为雍正的国库增收不少,极得雍正欢心。

1729年,李卫担任兵部尚书。1732年,李卫奉命署理刑部尚书。不久,出任直隶总督。直隶总督是八大总督之首(总管今天津、河北大部以及河南、山东小部的军民政务,具体负责自己辖区的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可谓集军、政、财权于一身),在朝廷里地位显耀,李卫在此时也达到人生的巅峰。李卫用了15年时间就从从五品升至一品大员,就算是古代也是寥寥可数的例子,拿到现在来说基本不可能。



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即位后,乾隆对李卫也是宠爱有加,被赏赐四团龙补褂,这可是是皇子王爷的朝服,是相当荣耀了。

病逝

乾隆三年,李卫病逝。后来乾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对李卫相当不满,曾说“李卫于督抚中并非公正纯臣,在浙江无功德于民,闻其仰借皇考恩眷,颇多任性骄纵之处。设使此时尚在,犹当究治其愆”,而且南下浙江时拆除了浙江百姓在花神庙为李卫立的雕像。


Hellossn


李卫当官,真正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人只要会抓住机会,便能步步高升,即便你只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小混混!

起初李卫只是识得一些字,混迹于市井之中,在扬州这一块也只是一个街头小人物。

可就是这个小人物,在雍亲王于江南筹款时,得到了雍亲王的赏识,原因也说不清楚,只是雍亲王觉得这小子机灵。

李卫这就开始了他的一步登天,成为了雍亲王的亲随,跟随雍亲王回到了亲王府。

而在亲王府,李卫则是极力的讨好邬思道,获得了邬思道的教诲,邬思道也十分喜欢这个机灵的小伙子。

在邬思道的教诲下,李卫迅速的成长,把官场那一套给吃透了。加上他这个人嗅觉十分灵敏,渐渐的也是崭露头角。

可惜他在亲王府的时候,被人抓到同婢女关系暧昧不明,于是便被派去了四川,当一个知县,管虽小但是却是在年羹尧的地盘。

这也算是雍亲王的照顾,而后在四川,李卫也是处处都受到雍亲王的帮助,渐渐将他培养成为了雍亲王的心腹之一。

短短两年,李卫便已经官至陕西布政使,这算是地方大员了,可见李卫上升的速度简直是神速。

而后年羹尧任陕甘总督,更是同李卫一道,成为了雍亲王最大的底牌,也是雍亲王能够扳倒八阿哥集团的重要力量。

雍正登基之后,李卫作为心腹之一,自是无比显贵。但是他身为文官,其待遇是超过年羹尧。

李卫被任命为江苏巡抚,也就是相当于一个省的军政大员,这非是一般人可以得到,何况李卫还是一个汉人。

在江苏李卫也是十分出色,将江苏打理的十分妥善,这让雍正十分高兴,直接让李卫辛苦些,又接过了安徽和江西。

此时李卫成为了两江总督,这可是仅次于直隶总督的存在,可是这还没完!

雍正新政摊丁入亩的推行过程中,遭遇到了层层阻拦力量,但是唯有李卫的辖区,是畅通无阻。

原因就是李卫不按规矩出台,稍微一出手,这些地主世族便招架不住。且李卫杀伐果断,让地主不敢多言。

于是乎雍正让李卫兼管浙江,这样一来李卫就成了江南四省的总督,此时也是他权力最大的时候。

直到雍正死后,李卫的权势才被压了下去,但是还是官至直隶总督,最后也得以善终!


小司马迁论史


《李卫当官》《雍正王朝》中李卫是雍正帝头号宠臣 但正史中李卫不是雍正帝的头号宠臣:

1、李卫、鄂尔泰、田文镜被雍正帝作为雍正朝官员的三大模范;

2、李卫,10岁成为孤儿,因此识字不多,但好习武,武艺精湛,李卫最擅长治理盗贼:

只需要把一个锦囊给部下将军,让他们按照智囊上的安排形势,即可擒获盗贼。

3、1717年康熙56年,李卫捐钱买了个官:兵部员外郎。至于钱从哪里来,史书没有交代——也许李卫还是有家财的,并非《雍正王朝》的乞丐出身。

4、李卫官职履历挺多的:

兵部员外郎——户部郎中——直隶驿传道——云南驿传道——监管铜场——云南布政使兼理盐务——浙江总督——坐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兼理两浙盐务——浙江总督管巡抚事——坐兵部右侍郎——兼管江南七府五州督捕事务——坐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浙江学政——刑部尚书、直隶总督——兼直隶总河。

5、李卫最大的政绩是在浙江推行摊丁入亩政策。雍正帝对此大力赞扬:

“此筹是,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此时,天下督抚与朕心关切者,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三人耳。”

6、1729年侦破张云如反清复明集团,张云如、甘凤池、陆同庵、蔡思济、范龙友等被抓。

7、1738年8月,跟随乾隆帝去拜谒泰陵时,突发肝病,10月,病死。

8、雍正6年时,李卫曾以日本积极修建战舰为由要求加强浙江海面巡查,雍正帝拒绝后,又要求成立8个商总,让他们彼此监督,获取消息。

9、李卫有5个儿子、10个孙子。长子李星垣,乾隆元年武探花,御前二等侍卫,官至广西右江总兵,乾隆29年任两广总督,乾隆30年因牵涉李侍尧贪腐案而被革职拿问,叛斩监候。

10、雍正帝如此评价李卫:

“李卫之粗率狂纵,人所共知者,何必介意。朕取其操守廉洁,勇敢任事,以挽回瞻顾因循,视国政如膜外之颓风耳。除此他无足称。”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在这部电视剧中,可谓是汇聚了雍正皇帝的所有心腹大臣,怡亲王胤祥、李卫、田文镜,甚至后来的“失败者”隆科多和年羹尧。

在其他的三人中,怡亲王胤祥因病去世的比较早,最后就只剩下了李卫和田文镜两个人,特别是李卫,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很多人心中就有个疑问,巅峰时期的李卫权力究竟有多大呢?

和其他四个人都不同,李卫的出身非常卑微,早年是流落市井的小混混,雍正还是雍亲王的时候就认识了李卫,李卫给雍正的第一感觉就是“非常机灵”,于是他便把李卫留在了身边。而在进入雍王府之后,李卫很快就发展成为了雍正的心腹。

其实,李卫能成为雍正的心腹,最大的功劳在邬思道身上,邬思道一个身份是雍王府的教书先生,另一个身份就是雍正的大军师,自从李卫来了之后,就一直和邬思道关系很亲密,因为这层关系的存在,也让雍正越来越器重李卫。


但是,没过多久李卫就出事了,因为与雍王府上一个丫鬟传出了恋情,违反了大清律法,无奈之下雍正只好让李卫去了四川,在一个小县城当县令。而之所以让李卫去四川,是因为当年年羹尧是四川提督,这样李卫也好得到年羹尧的照顾。

不过,李卫在来到了四川之后并没有止步于这个七品小官上面,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年羹尧的照顾成为了陕西布政使,而年羹尧则升任陕甘总督。在官位上面,李卫是除了年羹尧之外的陕甘地区的二把手。

不得不说,李卫在官场上的得志一方面确实是来自雍正的暗中帮助,但一方面和李卫的自身能力也是不可分割的。


在雍正登上皇位之后,直接就把李卫从陕甘地区调了回来,坐上了江苏巡抚之位。之后,雍正还把推行摊丁入亩等新政策交给了李卫。

由于李卫之前就是混迹市井的小混混,所以他对老百姓的情况比较了解,也知道按照常理出牌的话,肯定不会起到好效果,于是当时的李卫出动了大批叫花子为他完成了新政策的推行,效果甚佳。

而出于李卫在江苏的出色表现,雍正皇帝直接升任李卫两江总督兼浙江总督,按照现在的地区划分来看,当年受到李卫管理的地方有江苏、安徽、江西和浙江四个省,自此李卫正式进入了封疆大吏行列,这就是李卫巅峰时期的管辖范围了。

在雍正皇帝退位之后,乾隆皇帝登上皇位,乾隆皇帝虽然和之前的雍正一样,也有着他自己的心腹集团,不过李卫并不被乾隆所看好,即便李卫在雍正去世之前曾经极力巴结乾隆。

在乾隆上位之后,立刻将李卫调离了原来的位置,让李卫做了直隶总督。虽然直隶总督在所有总督中地位是最高的,管理京城事务,但毕竟是在天子眼皮底下,李卫其实反而什么都做不了。


夏目历史君


我是害虫的微笑,我来回答。

李卫,雍正朝三大模范督抚之一。

要说他在雍正朝的势力,若单说在朝中势力有多强,因为其个人的性格原因,实际上他与当时朝中的大臣,包括田文静,鄂尔泰这些人都不对路。

李卫此人嫉恶如仇,敢作敢为,在雍正一朝弹劾的大臣是相当多的,其中就包括大将军年羹尧,河东总督田文镜,九门提督鄂尔泰,掌管户部果亲王。

但因为其才干着实上佳,又有从龙之功,所以深得雍正赏识和信任。在李卫被人诟病弹劾的时候,雍正帝还专门为他辩护,护其周全。

李卫在朝中从不结党,对雍正推行的改革措施大力支持,认真推行。

其在督抚任上,其眼光从不局限于所辖一省,还放眼他省弹劾官员,甚至还与雍正皇帝一起探讨军国大事。

李卫母亲去世的时候,雍正皇帝更是特地派人前往致祭。

李卫督抚浙江,本没有对江苏的管辖权利。但是因为江苏浙江两省毗邻,盐务,缉盗等多有牵连,加之当时的两江总督,江苏巡抚才干有限,影响到李卫在浙江行政。

雍正皇帝特意让李卫监理江苏七府五州的一切盗案,江苏文武皆听其调遣。

只是因为李卫跨省缉盗,节制兵马,所以江浙许多官员不乐意李卫节制,不愿听其调遣。

雍正皇帝知道后,特意让李卫参与江苏的军政考核,让李卫享有对江苏武职的考核评定职权,从而顺利调派兵马,缉拿盗匪。

至于要说李卫在鼎盛时期势力到底有多大,根据上述的一些事,那是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